长假去北京设计周,这 10 个活动或许值得一看

北京设计周日程过半。今年的主题是“致敬生活”,在遍布北京的 42 个分会场,一共有近千项文化创意、设计相关的项目在进行。

与世界上其他的设计周相比,北京设计周一直很强调功能性。“老城复兴”就是其一个重要的主题。

西城区的老胡同片区在这 10 天内,会迎来一年中也许最热闹的时刻,且参展的规模每年都在扩增。今年,继大栅栏、白塔寺、什刹海、天桥之后,法源寺历史街区也成为分会场之一,推出了 40 余个与其更新计划相关的活动。

白塔寺依然是个重点。2017 年 9 月正式公布的《北京市总体规划( 2016 年- 2035 年)》(下称《总规》)中,“旧城”的概念改为“老城”,明确提出“老城内不再拆除胡同四合院”,意味着对东西城的政策从大面积拆迁转向整体保护,重塑历史面貌。作为老城仅存的最后几个低矮建筑群居民区之一,白塔寺所在的阜成门内大街被列为重点规划内,成为老城复兴的“试验田”。“白塔寺再生计划”从 2015 年设计周就出现并进入重点单元,计划最终将其转型为文化街区。 

相比于起步更早的大栅栏的商业特性,白塔寺是人口密集的老居民区。但为保留老北京胡同文化面貌,这里进行了完整院落的腾退,预计 2020 年实现疏解 15% 的人口,腾退 15% 的院落。如今,空出来的院落有的变成了博物馆,有的变成了图书室,都在设计周上作为成果展示。

白塔寺外景,图来自“白塔寺再生计划”微信公号
 

“再生计划”去年的关键词是“新邻里关系”,从建筑的角度考虑设计能如何参与胡同的改造。今年则践行《总规》的发展延续,以“暖城行动2018”的主题展开,提出社区营造的新概念,组织周边居民参与。胡同公共空间里布置了“朝花夕拾旧物改造”装置、“共享微花园”项目、会客厅等,在游客眼前创造出了一个几乎不真实的邻里生活样本。

组委会在开幕式上称,设计周将紧密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聚焦北京的“疏整促”工作。除了对中心人口的疏解,这还包括对于市场、商户以及部分教育医疗单位等“非首都功能”的疏解。

而设计如何在其中助推呢?在中关村东城园,设计周今年新推出了一个样本社区——和主宾城市哥本哈根联合共建的“青龙文化创新街区”,希望借此加快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

除此之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京津冀协同发展、供给侧改革与服务业升级几个目标也在开幕式上被重点提及。设计项目乃至整个设计周的规划都和这些国家政策联系在一起。

其中,为了响应“传承创新”,今年设计周新增了非遗设计板块,并新设“传统工艺设计奖”和“服务设计奖”两个专项奖。

相应的,在活动日程上,出现了很多和非遗相关的体验活动。比如什刹海的“非遗造物节”,和传统工艺主题展。但和非遗文化与工艺自身面临的困境相同,尽管看起来花了很大的心力,仍很难吸引年轻人的兴趣。

在两周的时间内实现诸多城市发展目标显然野心勃勃,同时也导致各种论坛和活动纷杂。其中还混杂了许多产品展销、奖项评比、学术讨论等,想找到一个对胃口的活动不是那么容易。

十一期间,设计周将迎来活动的高峰,在这里挑出 10 个的活动和展览,各具特色,我们认为值得一看。

《城市的声音艺述》:记得带上耳机

“ Musicity ”是英国 DJ 及制作人尼克·拉斯康姆创办的一个多媒体音乐互动项目,邀请各个国家的音乐人,根据城市建筑的特色进行创作编曲。

这次 Musicity 团队来到中国,和北京设计周合作,为 7 个地标建筑物量身定制曲目。听众需亲自前往这些建筑所在地,使用“艺述英国” Musicity 微信小程序来解锁曲目。

7 个地标分别为:白塔寺再生计划、福绥境大楼 、白塔寺胡同美术馆、智化寺、蛇形美术馆北京展亭 、北京坊 、打磨场 。

12 月 31 日之后,小程序将关闭定位功能,线上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小程序里聆听这些音乐作品。

时间: 9 月 22 日- 12 月 31 日
地点:北京多处

《好吃的设计 Delicious Design》 :不止于吃

图片来自于创意主厨
图片来自于创意主厨

设计周 751 分会场今年的主题和秋天很配:食物。近百场展览、论坛、活动和互动装置展遍布整个园区。

主办方之一荷兰大使馆在 A18 号楼时尚回廊 3 层,策划了一场“‘荷’盘托出·食指大动”系列展,邀请来自荷兰本土的艺术团队,包括创意主厨、开放食物实验室、 3D 打印食物、《镜食》等,展现食物在每日三餐之外的其他可能。让参观者通过感官联动,更理解身边的人群和社会关系。

10 月 2 日和 10 月 4 日的 2 点到 4 点,还另有《临时餐盘》和《再识豆腐》两场艺术家工作坊可以通过报名参加。

时间: 9 月 26 日- 10 月 5 日
地点: 751 艺术园区

《城市精神:当代公共设计档案展》 :来自全球的社区实验

台北市景观改造计划
积木修补城市

在老厂房的开阔空间里,将集中展出来自 30 个全球城市的公共设计项目档案。其中,包括来自美国、荷兰、德国、日本、印度等国以及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城市公共设计项目。

展览分成公共空间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城市更新等六大板块。展品囊括了这些项目的文字、图片、影像、模型、图表、实物和历史文献等,让观众从不同的维度理解有公共价值的设计,能如何改变居民和城市的关系。

时间: 9 月 19 日- 10 月 6 日 10 :00 – 18:00 (17:00 停止入场)
地点: 798 艺术区 玫瑰之名艺术中心

大型公共艺术装置作品 Tape :首次来到中国

胶带层层裹缠,向四面八方伸出触角,内部好似一个半透明的巨大洞穴。这是 K11 北区美术馆策划的快闪艺术项目“日常之力”的重点项目之一——名为 Tape 的大型公共艺术装置 。

其设计团队是来自欧洲的 Numen/For Use,善于利用装置对空间进行干预,搭建出舞台剧布景一般的复杂结构。 Tape 是他们最负盛名的作品,已经在全球三十多个重要场馆展出。

参观者可以钻入 Tape 之中,以小孩子的方式体验这个仅由胶带和钢筋组成的空间。

时间: 9 月 26 日- 10 月 5 日
地点:雍和大厦中心广场

《 Time Out 全球 50 周年封面设计展》

《 Time Out 》杂志封面,图来自“大栅栏”微信公号
《 Time Out 》杂志封面,图来自“大栅栏”微信公号

《 Time Out 》是一本专注于城市生活的杂志, 1968 年在伦敦创刊,至今已有 50 年历史。本次回顾展,《 Time Out 》通过 50 年历史的 50 张封面,透过《 Time Out 》的封面,观看城市的历史,以及一本有态度的杂志如何影响了城市的样貌。

时间: 2018 年 9 月 22 日至 10 月 7 日
地点:北京坊劝业场 F3 北厅

《什刹海与二十四节气》艺术展:在什刹海,倾听自然耳语

《什刹海与二十四节气》艺术展活动宣传海报,图来自“遇见什刹海”微信公号

24 处什刹海地区的自然、人文景观与四季二十四节气相呼应。

甄选出的 12 处美景是前海、后海、西海、钟鼓楼、万宁桥、银锭桥、广化寺、恭王府花园、醇亲王府、百花深处胡同、荷花市场、烟袋斜街。

另有 12 位历史文化名人:郭守敬、关汉卿、李东阳、米万钟、纳兰性德、翁方纲、宋庆龄、郭沫若、梅兰芳、老舍、郁达夫、吴冠中。

把什刹海的风景与二十四节气的精髓,浓缩到一件件艺术作品和有温度的器物中,以文传情,以物抵心,为过往的四季找到真实可感的载体。

二十四节气海报,图来自“遇见什刹海”微信公号

展览展出各式海报、插图、摄影作品、动画作品、雕刻彩绘、二十四节气有声读物、雕塑和手帐等艺术品,形式有平面、装置、产品、艺术品、视频和音频等。

时间: 9 月 30 日- 10 月 7 日 9:00-18:00
地点:西海西沿 10 号(西海艺术馆)

“书香杨梅竹·悦读大栅栏”:先生的书柜

北京具有高知文化气质的杨梅竹斜街将举行展览、沙龙和知识市集活动。

“书香杨梅竹·悦读大栅栏”活动宣传海报,图来自“大栅栏”微信公号

“先生的书柜”展览

将邀请金石学、满学、语言学、生物工程等十个领域专家学者来展示他们的“书柜”,让观众了解他们的知识领域和人生故事,体会不同年龄、性别、国籍的学者,在读书中思考和感悟。

在杨梅竹斜街创作的沈从文先生资料图,图来自“大栅栏”微信公号 

时间: 2018 年 9 月 28 日- 10 月 7 日
地点:杨梅竹斜街 60 号

知识市集——研究员知识派对

文学、物理学、数学、文物学……在这里,观众可以与学者们聊天,满足自己“十万个为什么”的好奇心。

时间:2018 年 10 月 1 日 14:00-17:00
地点:茶儿胡同 8 号微杂院

“老城音色簿”:沉浸式体验老北京的日常

白塔寺周边,老城的肌理保护相对具有较好的完整性以及原真性。然而由于外来人口的增多和人员的频繁流动,社区内部的交流减弱。

老城音色簿的活动,灵感来源于墨尔本博物馆(Melbourne Museum)中广受好评的小伦斯敦街(Little Lon)考古发现沉浸式体验展览。以真实可感的生活场景的再现,加上老北京生活的体验与参与,唤醒人们对北京传统院落社会价值的关注。

这个活动包括回忆间、小游戏、工作坊和《最美西城—那些你不知道的文物建筑》展览。

回忆间和小游戏:老城音色簿活动参考文学名著,还原三个不同时代(上世纪 30 年代, 60 年代, 90 年代)的老北京四合院的室内布置,以声音、色彩、味道对人感官的冲击为主线,唤醒人们沉睡的记忆。同时,参观者可以参与猜谜游戏,从谜题中发现老北京各时代生活中的美。

展览之后将有北京传统手工艺的体验活动(手工书,篆刻),亲身体会工匠精神的真谛和老北京手工艺品的价值与魅力,并为老城音色簿之行留下一份纪念。

迷你书研究社日常活动,图来自“白塔寺再生计划”微信公号
 

迷你书研究社:10月2日 14:00-17:00 10.07 14:00-17:00

传统篆刻体验活动,图来自“白塔寺再生计划”微信公号

传统篆刻体验:10月1日 / 10月5日/10月6日 10:00-17:00

胶片调查局,“井”观:胶片人摄影展

胶片人摄影展活动图,图来自“白塔寺再生计划”微信公号

基于白塔寺的“再生”理念,设计周冀望“再造”影像的观看与呈现方式。这次,“天井”被作为影像介入的对话场域。

联合策展人/胶片摄影师刘强将带领活动参与者体验胶片摄影活动,胶片外拍冲洗活动。活动将践行低碳出行理念,穿梭行走于白塔寺胡同之间,用胶片的镜头发现这里的生活之美。

时间: 2018 年 9 月 26 日— 10 月 7 日
地点:西城区宫门口四条 32 号

“智塔计划 2.0 ”:一场胡同寻宝

“智塔计划 2.0 ”活动宣传海报,图来自“白塔寺再生计划”微信公号

去年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活动主创团队在白塔寺主办了“智塔计划”胡同解密游戏,引起了强烈反响。

今年活动的背景是“西城特工情报局”。活动发出的特工任务邀请是参与者需要通过解开任务卡上的层层谜题,到达不同的设计周展览,最终化解危机,成功保护白塔寺,领取通关大奖。

在游戏设计中,结合了白塔寺设计周期间的展览,以及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设定了许多关卡和任务,例如社区公告栏、院门口的石刻、大门上的把手等等都成为隐藏在胡同中的解密线索。

“智塔计划 2.0 ”活动进行中,图来自“白塔寺再生计划”微信公号

“智塔计划 2.0 ”,让大家玩游戏的同时了解历史文化街区,还可以同时浏览设计周的各种新奇有趣的展览。

时间:9 月 26 日- 10 月 7 日 10:00- 15:00
起点:鲁迅博物馆院内

题图为 2018 年北京国际设计周静态主海报 ,题图、文中图来自 AD518 和北京国际设计周各分会场微信公号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