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霸有一套“调节”人口的理论,现实中也有人想过

周末上映的《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在漫威电影宇宙中正式介绍了大反派灭霸的出场。电影以 29 分钟的篇幅描绘了这位漫威电影宇宙(MCU)迄今为止所遭遇到的最强反派。他的计划对他自己来说像一个崇高的使命——维持宇宙这个环境的平衡,哪怕要以大肆屠杀为代价。

在 90 年代的漫画《无限手套》里,灭霸的宇宙种族屠戮行为只是为了博得死亡女神的关注。在电影当中,编剧想让灭霸的动机显得更为合理:他在自己家乡泰坦星上看到了资源和人口冲突,相信解决冲突、避免饥荒和战乱的办法是减少过剩人口,并推而广之到整个宇宙,文明在“平衡”中存续下去。

他的人口控制策略是展开屠戮星汉的征途,每到一处就随机杀害当地一半人口。而在灭霸收集到全部无限宝石后,只需要轻飘飘一个响指,全宇宙文明的人口瞬间减半。

灭霸认为自己是孤胆英雄,他是唯一“敢于执行”这种解决方案的人。在他对卡魔拉的描述中,经他“平衡”的星球,活下来的居民不再挨饿,不必为资源征战,如同在“天堂”中生活。

电影最后,灭霸完成他的目标,归隐田园,在农舍前遥望宇宙的日落。

这个貌似祥和的结尾留下了许多未解之问:文明会有怎样的伤亡,又会如何反应?曾遭遇屠杀的文明,这次是否又损失一半人口?而本身人口并不多但运行得很好的文明会遭遇什么问题?一半生灵是否包括动植物等食物链底端的生命?

显然,灭霸没有继承到他学者父亲的智慧。他的行为怎么看都不够合理。或者说,在暴力面前,任何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

来自 Did Thanos Kill You? 网站,点👈测试你是否幸存于灭霸的屠杀

灭霸的计划让人想起两百多年前英国经济学家托马斯·马尔萨斯的理论。对经历过计划生育的国人来说,他的名字并不陌生。1798 年发表的《人口学原理》中,马尔萨斯认为,人类的繁衍本能无法限制,资源总量会限制国家发展。人口将达到粮食仅能勉强供应的数量,人们将在温饱线挣扎。

由此,他提出在穷人中宣扬禁欲和延迟婚姻。他的理论也影响了当时英国的法律由于认为资助会鼓励生育,从而加剧贫困,立法者修改了《济贫法》。他的理论还进一步影响了优生学、种族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等思想。此外,中国的计生政策也以此为理论基础。

然而,如今的情况与马尔萨斯的预测相悖。技术不断发展,化肥、机械和工程作物令生产力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在一些国家中,女性受教育率升高、节育措施的发展和城市化正导致生育率的降低。马尔萨斯的理论逐渐变得过时。

有网友制作了猜言论出处的小游戏,点这里测试。

但和灭霸不同的是,马尔萨斯没有要求大规模的屠杀。这往往是独裁者的策略,用随机杀戮形成威慑。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也有过,邪恶的屠杀并不是新颖的策略。灭霸并不认为自己的手段和他们相同,他没有“种族灭绝”,而是留了一半活口。

这种做法很没道理。

首先,不考虑这背后的暴力性,很多人单纯从生态学的角度嘲笑了这种方式的缺陷。高中生物课本告诉我们,环境中种群的增长一般符合 S 型曲线:种群数量是环境最大容纳量的一半时,增长速率将达到最大。也就是说,杀死一半,会导致生得更多。也许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但人群中总会有补偿的倾向,二战后的婴儿潮就是一个例子。

再者,就算这种头痛医头的做法暂缓了环境压力,但除非种群数量降低到濒临灭绝,增长曲线的轨迹不会改变。也就是说,人口早晚会恢复到原先水平。到那时又该怎么办?他当然可以不厌其烦地一代一响指,但不同的文明繁衍策略各不相同,速率也千差万别,又该怎么兼顾这些差异?

人口减少也并不一定能带来繁荣。灭霸将单一的主观经验强行推广到了全宇宙,罔顾了各个星系、文明、物种的差异。失去亲人、情感受创的个体,和因人口锐减变得高度不稳定的社会,换来的仅仅是“足够的食物”,怎么看都不像愿景中的美好生活。

另一个问题是,随机杀戮能否消除贫困?联合国的数据表明,地球生产的食物足够养活所有人类,一些地方存在的饥饿实际是分配缺陷带来的问题。随机杀死一半的人,这种不公仍然会存在。

资源和人口冲突并非不存在,但有很多方式提升环境的承载能力,包括改变消费和生活方式、提升生产力、维护和平、提升循环效率等。用响指代替思考,把复杂的人口问题简化为了“人太多”。解决不了问题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简单的方式——解决掉人。超级英雄电影里最成功的反派也还是电影反派。

题图来自《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