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洛杉矶湖人球迷,也是布兰登·英格拉姆球迷,看我专栏的人,多半都知道。
过去几年里,作为篮球迷,作为在知乎偶尔写点篮球的人,我很挣扎。我不知道该怎样描述那种感觉,一方面我希望自己的主队变得更好,一方面,我希望自己喜欢的球员也可以更好。
布兰登·英格兰姆与洛杉矶湖人
如果不合适,那么何必要将就着折磨彼此
也许,虽然我的确不太想提那两个字,但我还是觉得,也许交易是个不错的选择。
布兰登·英格拉姆也许会成为一名不错的球员,甚至是联盟顶级锋线
而洛杉矶湖人,则是可以踏踏实实的去追求他们的冠军梦。
这些写在2018年11月6日
siwan:2017-2018赛季休赛期球员日志:布兰登·英格拉姆(上)
两个月前,我最喜欢的球星科比·布莱恩特刚刚退役,我最喜欢的球队已经3年没有打进季后赛。所以,这个瘦的发干的年轻人,就成了我眼里的救命稻草。
这些写在2018年8月29日
我写这些做什么?表明我从一开始就看好布兰登·英格拉姆?
我不想去做这么无趣的事情,但我的确要谈谈这名球员。
01.
我把故事的开头放在球员之外的事情上,我想讲点题外话。
看我文章的人,多半也会看安可以及张公子的文章,我不嫉妒,大家都知道,在我自己的篮球群和知乎想法里,我常常和大家推荐这些人的文章,跟大家说,我觉得他们写的有多好,而我写的又有哪些缺点。
一开始写球是想写些很有散文感觉的干货文章。后来慢慢形成的风格是,唠家常风格的文章。我也写的挺开心的,也不打算改变、转型之类的。
接下来的话是重点,尽管我没有他们写得好,但我不得不强调几点。
众所周知任何看球的人,都没办法兼顾所有的篮球赛,比较职业的人,能够照顾到的比赛大概是8-12支球队的比赛。另一方面,看比赛不能只看集锦,也不能只看一场比赛。照顾到攻防两端,某位球员不触球时的情形,以及没有持球进攻时的情形,也相当有价值。
换句话说,尽管他们是比我优秀的篮球写手,但他们眼里的布兰登·英格拉姆,和我眼里的布兰登·英格拉姆,是两个球员。我在看了安可和张公子的文章后,深刻的意识到,有些东西是只有你看了他的全部比赛之后,才能得见的,才能看得清楚的。
我一直在用我的眼睛,认认真真的注视着布兰登·英格拉姆的成长。在完全没有偏爱他的情况下,考虑着他究竟哪些地方有不足,又是哪里做的让我感到兴奋。我觉得安可和张公子固然写的很好很好,但那些内容,在我看来,相当局部。
那是关于一个篮球运动员的分析,不是关于布兰登·英格拉姆的分析。
02.
这篇文章是我自己专栏的文章,也是用于回答下面这个问题的答案,因此我会以这个问题所问的为核心来写,只不过我删去了杰森·塔图姆的部分。
我喜欢的球评人是怎么描述布兰登·英格拉姆的?
A:英格拉姆会三分以后,即使Zion回归也应该打首发,能跑能跳的年轻阵容,相当不错。
我接受这个说法,这个说法在矫正过去一部分人的认知。我喜欢的球评人A,在第一时间从过去的否定不看好布兰登·英格拉姆过渡到了认可这名球员,并且觉得,相当不错的程度。这是我相当喜欢这位球评人的原因,他嘴巴很毒,但认知准确而且迅速。
我的理解是,他在看到赛场表现并结合了球员的三分进步后,得出了布兰登·英格拉姆的进攻影响力大大增加的结论。这也是我想要在这篇文章里,第一个想要重点敲出的结论。
B:英格拉姆在本赛季最大最明显的进步来源于开赛至今三分能力飞跃式提升,他开赛至今50%的三分命中率当然不可能维持到赛季结束,但有一点是肉眼可见的:
——他本赛季每36分钟出手从上赛季的1.9次上升到了6.2次,足足翻了三倍以上。
——这样的投篮增长不是靠出手数目的累加完成的,英格拉姆三分占总投篮出手的比重也从13%上升到了32%。
这是有意识的在改变自己的打球模式,为自己增添持球投三分能力,并且把自己变成一个阵地战无球时不能被放空的空间点。同时解决自己作为持球点的效率问题和不持球时和人兼容的副攻问题。
在如此大刀阔斧的涨球面前,传控方面的提升,都显得有点不那么起眼了起来。唯一值得担忧的,是英格拉姆的篮下出手比例和造罚球都下降了10个以上的百分点,大幅增长的三分比重似乎是以优先牺牲攻框比例为代价的。目前还无法确定,这是英格拉姆的错误选择,或者仅仅是小样本下手感超神导致投篮总体都变多,突破选择减少的结果。
B也是我喜欢的球评人,他很专业也很棒,为了写出好的球评,他应该是会去专程查看比赛录像的。但我敢肯定,他看布兰登·英格拉姆比赛的时间不如我多。但B很聪明,他不写细枝末节的部分,而是结合他自己对球员与比赛的理解,利用他在数场比赛中所看到的部分,尽可能真实还原了最重要的部分。他写了三分的问题,给出了三分问题的成因与影响,同时还不忘标注了可能的干扰因素。再往前推,他还提出了罚球与篮下出手的问题,提出了假设,提醒了传控短板。这名写手可谓经验老到,文笔好,思维清晰而且警醒不出错。
我的理解是,B想要告诉大家布兰登·英格拉姆改变了打球方式,以改变投篮出手分布为方法,解决了自己作为持球点的效率问题和不持球时和人兼容的副攻问题。顺便提醒了看文章的各位,布兰登·英格拉姆的攻框比例下降了,罚球下降了,目前不知道原因。还强调了一句,布兰登·英格拉姆在传控方面有短板,但在现如今的进攻状态下,已经瑕不掩瑜了。
以上是我要强调的第二个论点。
C:刀子戳进去,急吼吼地一通搅和,那是新手的紧张。
知道骨头缝有多宽,自在地划拉,精确地出手,这叫游刃有余。
很多人觉得这不是干货,其实我一直很喜欢这位写手。金庸在《神雕侠侣》里写:石片上文字道,四十岁之后不屑带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进,渐入无剑胜有剑之境。
他的文章很有这般风骨。
篮球文章写得多了,不必再强调些数据与战术详解。我用我的理解,以好懂的方式讲给你听,懂得人如醍醐灌顶,自觉神爽舒达。不喜欢的人也只能干瘪瘪的说一句没有干货了。
我理解是,C想说,布兰登·英格拉姆懂得利用自己的身体天赋了,也能够控制这些了。听我说说他的打球方式吧,这是他一早就有的天赋,他现在会用了,就这么样子打球,你们想知道他为什么变强了,呿,都在这里,自己去看。
这是我想要强调的第三个论点,顺带着提一嘴,C会写出这般的句子文章,一方面是因为他对篮球的理解很深刻且很自如为己用,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可能看了几眼比赛就要急着写出文章来,但确实几个集锦也够用,毕竟这篇文章是通达性质的。
以上几点,我想表达一个意思。
这些文章的篮球味儿很重,写的好,真的好,因为他们篮球理解真的足够深。
我写不出这样的文章,但我觉得,了解布兰登·英格拉姆的粉丝,过去不了解现在想要了解布兰登·英格拉姆的球迷们,还想要看到点球员自己的味道。
我想写这样一篇文章,尽管可能做不到,但我会用心写。
附注:我很尊重上述三位球评人,非常喜欢他们的文章。
03.

布兰登·英格拉姆起初有点像个乖乖仔,事实上直到上赛季之前我一直这么觉得。
我从网络上得到的舆论,无非是卢克·沃顿常说的:他每天比赛结束都会去训练房加练力量,以及他在比赛中所表现出的,那种沉默气质?此外,杜克大学出品,结合外貌与长期的赛后采访回答,大家大概率都会得出和我相似的结论吧。
这是个乖乖仔,很刻苦。
过去几年常看洛杉矶湖人比赛的人又知道,布兰登·英格拉姆总是在队友出事时,第一个冲到他身边去的人。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与某红队比赛时,那一击铁拳。结合离开洛杉矶后,对不堪回首过去的犀利言论,我们又知道了,他不是个乖乖仔,他只是不习惯发声,是个有些悍勇,骠莽的人,沉默里,隐藏着很强大的爆发力。
当然这些内容未免也和篮球太过无关了,我说了我要结合问题去回答。
主题是:布兰登·英格拉姆现如今,水平如何,如何评价?
04.

我们来回溯一下布兰登·英格拉姆的成长历程。
布兰登·英格拉姆是个诡异的存在,喜欢他的人不少,讨厌他和不知道他的人大概更多一些。
尽管很多人觉得他水,觉得他不行,但还是会关注他。
这样的关注度,来自于两个点:他是榜眼 以及 他被复兴时期的洛杉矶湖人选中
而不同点在于:
洛杉矶湖人的球迷会对他寄予期待
而其他球队的球迷则对他嗤之以鼻
Q1:为何有期待,有什么期待?
他是榜眼,杜克大学出身,模板是凯文·杜兰特,他,天赋满满。
如此的评价在现如今也还看得到,不少人看了近些年的金州勇士比赛,以至于对布兰登·英格拉姆的期待还停留在,他何时能进步到可以像凯文·杜兰特那样在中距离上无解的惩罚对手。
相当一部分球迷对凯文·杜兰特尚且有偏见和认知不全,所以我完全不期待他们会对布兰登·英格拉姆有正确的认知。
Q2:布兰登·英格拉姆真的像凯文·杜兰特么?
事实是,模板写作凯文·杜兰特,令他身价倍增,令他备受期待,也令他备受煎熬。
至于期待,当然是,有朝一日,他能成为凯文·杜兰特第二。
但事实上,他和凯文·杜兰特相似的地方,大概只有体型身材而已。
Q3:布兰登·英格拉姆究竟有怎样的天赋?
siwan:2017-2018赛季休赛期球员日志:布兰登·英格拉姆(上)
这里写的蛮清楚
大学期间:他能投篮,出手快,动作流畅,命中率高。
他能组织,视野宽广,出球迅速,不黏球。
他能突破,不畏惧对抗,罚篮多,运球流畅,脚步技巧扎实。
他能打挡拆和快攻,这对于现如今的时代而言,是最关键的技能。
最重要的是,他拥有如此得天独厚的身高、臂展、平衡性。
布兰登·英格拉姆在大学联赛中更多表现出的,是持球进攻的球感
翻译一下:
他可能有远投
他可能是个组织前锋
他可能是个突破大师,而且是特别牛逼那种
他可能是个挡拆持球人
他可能做到无视防守进球,且同时防守很棒
他可能是个运控大师
这是布兰登·英格拉姆的纸面天赋。
Q4:他究竟实力如何?
我给的链接里做了大量数据分析和赛场观感分析,得出了很正面直接的结论:第一个赛季的布兰登·英格拉姆是个很废物的球员,你几乎找不到任何闪光点或是有说服力的证据来向别人证明,他日后能够成为一个有统治力的球员。
我常说,比起自己的印象,要更相信你此时此刻在比赛中所看到的。
而在你考虑此时此刻你所看到的事情时,一定要考虑那些蛛丝马迹。
我现在开始做一些分析说明:
Season 1
第一个赛季的布兰登·英格拉姆是个很废物的球员,投篮不准,三分不准,终结不行,对抗不行,唯一不错的是篮下命中率,值得庆幸,他在受助攻篮下终结时蛮不错,即使在对抗状态下也有相当大的准头,且因为知道自己投的不准,多半出手都来自于更好的出手区域。
总结起来,布兰登·英格拉姆体现了几个方面的优点,即:
进攻选择好
不畏惧对抗
篮下终结好
防守意愿好
打法聪明
擅长传球
擅长持球的各种进攻方式,技巧极其丰富
而他所体现出的缺点是:
投篮能力差
身体对抗差
杀伤能力差
基础不扎实,尤其是左手
上篮容易被冒,失误也多
这时很多球评人还根本看不到他。
Season 2
第二个赛季布兰登·英格拉姆,才算正式走入舆论漩涡的中心。
这个赛季布兰登·英格拉姆涨球了,而且进步很快。
原因蛮简单的,两点,第一是自身原因,他努力了,也进步了,具体进步的点我马上说。
其次是因为,我之前所说的,队伍对他在进攻端的期待是个持球手,尤其偏向于挡拆持球手结合错位单挑手,防守端则是希望他可以更多去协防。但第一年,队伍里有五名出手超过他的球员,四名后卫,急着证明自己的,或是想要赢下合同的,比比皆是。布兰登·英格拉姆也还过于瘦削,承担不了过多持球任务。无限开火权这样对榜眼来说理所当然的事,他在第一年做不到,也不能做,也没机会做。
第二个赛季稍有不同,组织天赋极强的郎佐·鲍尔加盟球队,朱利叶斯·兰德尔和乔丹·克拉克森退居替补。凯尔·库兹马尚且不被支持持球的前提下,首发阵容里的持球点就只剩下郎佐·鲍尔一个。如此一来,布兰登·英格拉姆在第二个赛季的球权理所当然的丰沛了起来。
这个阶段布兰登·英格拉姆做到了些什么?
最初两个月,布兰登·英格拉姆试着扛起球权,作为球队期待的挡拆持球人,他三分不佳,更不用提持球投,肌肉还没涨起来,更不会用。唯一能做的就是,突破-分球。
毕竟我说了,他第一个赛季的篮下终结就不错,只是无球比例较高。所以第二个赛季球权一到手里,前两个月这名球员立刻撒开了膀子开干,整个赛季是54.9%的篮下命中率,你要知道这多半是他在一对一持球单挑突破的情况下打出来的。
我想重点表达的是:在布兰登·英格拉姆生涯第二年,肉还没长扎实,也不太会用力量和技巧的阶段,布兰登·英格拉姆在赛季初的两个月,靠着持球单挑干翻了一群人。
标志性的动作是外围弧顶持球,运3-5次,随即以节奏或是大步伐(他都能用),压住身位过去,随即高举双手舔篮儿。这样的招数屡试不爽的原因早先就说过,他的运控球感很棒,他的技巧蛮不错的。长腿长手可以帮助他轻松突破并且完成终结,但尴尬的是,不会控制身体细节步伐,也不会使用力量,终结很差,错失了很多好的机会。
另一方面:
布兰登·英格拉姆在这个阶段尝试了他最喜欢的标志性中距离,但效果不好。
布兰登·英格拉姆的突破固然不错,但突破-分球就相当僵硬了,他只会找禁区两侧的内线,视野问题暴露的很严重。
严重的中投失准配合强行杀内线与视野问题导致的大量失误,为他赢得了他的外号:铁头莺。
这个阶段,喜欢他和不喜欢他的球迷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
小球正热,但他不怎么投三分。
中距离不准。
头铁突破,失误多,视野不好。
更骚的是,更帅的凯尔·库兹马是个极其魔球化,成熟度很高的球员。在这样一个球员的对比下,不喜欢布兰登·英格拉姆的球迷开始愤怒起来。
然而布兰登·英格拉姆的球迷群体是欣慰的,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在折返跑了一个赛季后,终于拿到球权的二年级新星,凭借突破干爆了一群外线防守者。
但蛮不幸的,十二月,布兰登·英格拉姆受伤。
比较有趣的是,洛杉矶湖人在这个阶段,让布兰登·英格拉姆尝试了一些特别的。
组织者 与 低位。
现如今四年级的布兰登·英格拉姆当然已经知道自己擅长些什么,教练与训练师们也知道。
但在二年级的初期,刚开始涨球的阶段,教练们只能按照布兰登·英格拉姆的球探报告去教导这名年轻的天赋球员。听我说:你可以打组织前锋,你可以错位在低位惩罚那些球员。
这当然不是对的,但时局不同,看法不同。
结合当时郎佐·鲍尔的频繁受伤,拉里·南斯与朱利叶斯·兰德尔为了留队争的死去活来,乔丹·克拉克森在一番挣扎后顶替了受伤的郎佐·鲍尔出任首发。说人心浮动,说天使之城浮躁感令人窒息毫不为过。
但惊喜还是来了,布兰登·英格拉姆在连续的受伤后,在全明星前后阶段,再次涨球了,熟悉这段剧情的布兰登·英格拉姆球迷粉丝不会忘记。
这段剧情的主题是中距离干拔跳投!
这个阶段的布兰登·英格拉姆在17-22英尺的中距离出手神准,无论有没有对抗都是干脆利落的入网,场均得分与命中率都水涨船高。布兰登·英格拉姆的粉丝都在暗暗期待些什么,期待对杰森·塔图姆的正名之战,期待对凯尔·库兹马的正名之战。
然后是伤病,三月初,布兰登·英格拉姆赛季报销。
明明对莺歌粉而言,一切才刚开始,怎么一切就又结束了?
失望之情溢于言表,仅存的是对于上赛季高光表现的回味与对下赛季的期待。
又到了总结的时候。
总结起来,布兰登·英格拉姆体现了几个方面的优点,即:
突破能力特别强,能够依靠节奏过掉对手,也能靠速度和步伐,有着很优秀的突破技巧和选择。
不畏惧对抗
时而展露出的无球终结很棒,很擅长偷到篮下
中距离的干拔已经初现锋芒
突破后内传内不错
造杀伤能力特别强
开始学会利用自己的双臂与大步子了
单防很棒
而他所体现出的缺点是:
没有三分,没有三分,没有三分
身体对抗依然差
突破后的手活儿还差一点意思
投篮调整还不够好,不够快,要运球找节奏
打不了背身,大打小的能力很差
左手依然不行,左边的投篮很差,严重偏爱右侧甜区
视野特别差,不擅长做组织者,也打不了挡拆
协防容易走神,也没那么有天赋
个人进攻有点消耗时间,作为无球端技能点有问题
Season 3
生涯第三年,队伍里多了个重要的人,勒布朗·詹姆斯。
现如今布兰登·英格拉姆打的很好,于是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勒布朗·詹姆斯与卢克·沃顿。
他们很倾向于指责这两个人毁了布兰登·英格拉姆。
事实如此么?
我的答案是,这件事需要更加准确的描述。
你不能说勒布朗·詹姆斯毁了布兰登·英格拉姆,也不能说卢克·沃顿对布兰登·英格拉姆的用法有问题。毕竟,考虑问题不能抛开大环境去看。
当你的队伍里有一个联盟顶级的核心持球手以及一个有着卓越组织天赋的组织后卫。
那么球权必然不可能被放任在布兰登·英格拉姆手里,尤其是,持球决定进攻的部分。
论快攻,论阵地战的传控,勒布朗·詹姆斯所能创造的价值都远高于布兰登·英格拉姆。
所以布兰登·英格拉姆的角色势必要功能化,要角色割裂化。
洛杉矶湖人的选择是:
让布兰登·英格拉姆去跑无球切入内线
以及
在存在大打小错位时把球交给布兰登·英格拉姆去解决
除此之外还有定点的投篮
和一定的个人强打
我想要讲一件事,当2017-2018赛季的季后赛结束,休赛期,静易墨写了一期文章,他将布兰登·英格拉姆描述为一个拥有古典美感打法,但现在还无法兑现天赋的前锋,而将杰森·塔图姆描述为一个在魔球糖衣包裹下的意外可能有着一颗古典打法心脏的前锋球员。
这两个描述至今,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大批球评人。
他们对布兰登·英格拉姆的标准看法是:中距离偏好,三分不准,传控差=古典打法。
兑现天赋=无解中投+错位优势+单打
在布兰登·英格拉姆生涯第四年,我已经可以完整的总结好他在生涯第二年所体现出的绝大部分征兆与能力适应状态了。但在一年前,包括静易墨这样优秀球评人在内的绝大多数还捉摸不透这一切。我们似乎都理所当然的认为,纵然布兰登·英格拉姆打不了传控,但如果你在勒布朗·詹姆斯手下打不好无球,或是在给了你绝佳的大打小,绝佳的中距离错位惩罚机会,你却仍然把握不住时,你可能就真的不值得被看重了。
或者,至少,你不该被洛杉矶湖人所看重了。
我当时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
首先,上个赛季的布兰登·英格拉姆要更为闪光,更给人希望,为什么?
因为他的丰富性和可能性以及自由度。
上个赛季,当他在做了一些折返跑,投了篮,终结后,他是有选择进攻方式的权利的。
弧顶持球,不论时间的持球单打抑或突破分球,布兰登·英格拉姆可以这么打。他可以运球到20秒再切入,这没有问题。所以他的回应是,67.3%的篮下命中率,场均4.8次的罚球出手以及3.9次助攻。尽管效率并不是那么高,但作为一名持球人,一名高大的,臂长的,核心力量不断进步的年轻的持球人,他展现给了我们一种可能。
我可以靠个人,带动球队,每场拿下20分6个篮板5个助攻的数据。
效率可能不高,但胜在今后,还能进步,还有可能成为真正,全能,还高效的球员。但这个赛季他的进攻计划,与上个赛季相比是颠覆性的。
他的突破变少了,更多的是远距离的长两分,背身以及难度极高的花式单打。
如果时间接近结束,他需要把球交给勒布朗·詹姆斯抑或是郎佐·鲍尔以及拉简·朗多。即使给到单打的机会,也多半都是低位的错位背身,他的身体和技术,还没有习惯那些。
他需要的是持球-运球-突破-得分或分球。
尽管他的模板是凯文·杜兰特,但我一直把他当做更高,臂展更长的吉米·巴特勒以及他突破的行进过程,节奏,终结方式,真的很像詹姆斯·哈登。
但这个赛季,似乎,洛杉矶湖人真的把他当做凯文·杜兰特来用了。不仅不适合,还是错误的,使用方式。
从这个角度来看,洛杉矶湖人以及卢克·沃顿都错了,但其实我们也错了。
我们不都是这么觉得的么?
直至今天,不还是有相当一大堆人觉得,同样都是中距离,错位、背身、接球干拔与突破急停干拔没啥区别么?
要知道要一个持球突破手,一旦运到10秒不行,就要把球交给别人真的很难,更何况这还是突然的转型,是对一个三年级球员的要求。
我的总结是:
2017-2018赛季已经证明了几件事了:
布兰登·英格拉姆打不了组织前锋
布兰登·英格拉姆目前打不了大打小的错位、背身和接球长两分干拔
布兰登·英格拉姆特别吃运球节奏
布兰登·英格拉姆极其擅长突破
布兰登·英格拉姆很有中距离运球急停干拔的潜质
他的篮下无球终结和快攻终结都很不错
也就是说,他的特质,在当时投不了三分的前提下,是应该把他像是吉米·巴特勒那样去用
平时跑跑快攻和无球兜底
关键时刻给足时间让他持球单挑,各种中距离和突破
而根据他的身体条件,要远比吉米·巴特勒上限来得高。
且这种趋势已经愈发明显了。
而洛杉矶湖人根本没有这么去用他,也给不了他这样的机会。
我必须强调的一点是,如果不少人觉得卢克-沃顿很坑布兰登-英格拉姆的原因是因为他搞平均主义,让球员反复折返跑。那我觉得这挺失礼的,因为现如今布兰登-英格拉姆仍有很多折返跑,而过去也没有那么平均主义,你很难说一个赛季场均出手14次的非持球手被过度平均主义了。以洛杉矶湖人上赛季的环境与阵容配置,这种结果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更应该把原因归结到使用球员的细节与认知发生了重大战略性失误。
凯尔·库兹马在这个赛季涨球了,学会了突破过程中往底线两侧分球,练了一手小抛投。
还有更糟糕的事,布兰登·英格拉姆,弧顶决策很慢,他看不见场上发生的事。
郎佐·鲍尔知道,勒布朗·詹姆斯知道,但他不知道,他的持球,影响团队的出球速度与节奏。
最坏的结果。
即便如此,布兰登·英格拉姆仍然绽放了。
靠两手,跑无球攻击篮下 和 快速找节奏中距离干拔。
这是经历了四个半月的阵痛之后,布兰登·英格拉姆强行找到的解决方法。
效果很好,也很让我们欣喜,这之后就是血栓。
我和周围的朋友们说,我总预感着布兰登·英格拉姆下赛季可以进全明星,或者至少可以变得很强。这其实不太像预感,这只是因为我看了太多他的球了。
我知道他很努力,我知道他总是在进步。
我也知道,他擅长什么,又不擅长什么。
如果你问我,2019-2020赛季之前的布兰登·英格拉姆是一名什么水准的球员。
我会告诉你,他很有天赋,但他现在还不强,他至多是个优秀的替补第六人。
作为首发,他是低效的。
但他的闪光点很多,我知道他能做什么,而你们不知道。
这个赛季初的前两场球,布兰登·英格拉姆拿了高分,但几个突破过后挑篮不中。
我很气愤,我在我的篮球群里说,他还是好菜。
我最喜欢看到的高水平终结,还是没有体现出。
但看到他三分有了,我无动于衷,我知道有了三分的他可以打首发了,因为解决了无球端的阵容兼容问题。但这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不想别人只看到有了三分的布兰登·英格拉姆只配做个合格的普通首发。
然后又过两场,看到了他过去优秀的造杀伤、无球攻框与一些突破。这个阶段我开始能够接受他了,我觉得他似乎是找到了,他在队伍里的角色。三分练出来了固然可喜,但如果像是过去一样找不准定位,他依然只能做一个蓝领。
何时无球,何时持球,持球时给多少权限,能让他怎么打?
这才是我要看到的。
我看到的是,新奥尔良鹈鹕给足了布兰登·英格拉姆单挑的权力。
你完全可以自己运球随便玩。
但令我惊讶的是,布兰登·英格拉姆自己变了,他并不是每次都要运到24秒终结的那个他了。
他有时会自己在运了两三次后把球交给朱·霍乐迪,有时则会选择头铁到底突一个。
Brad Zeng大佬说,布兰登·英格拉姆没有提高出手数,而是真正提高了效率。
他说的固然没错,而在我看来,还有一部分内容,这是布兰登·英格拉姆终于把握了如何做进攻分配的抉择,以及那漫长的使用方法的寻觅过程,终于见到了答案。
最后才是球评人C所说的:刀子戳进去,急吼吼地一通搅和,那是新手的紧张。
知道骨头缝有多宽,自在地划拉,精确地出手,这叫游刃有余。
布兰登·英格拉姆的突破一直都很好,但受限于早期薄弱的力量对抗与瘦削的体型,他不知道该如何使用这些,现如今他的脚步,他的运球,他的技巧,只要他熟悉了如何把握,就自然会取得大的进步。
保罗·乔治在2018-2019赛季仅仅靠着对抗之后藏着掖着的那一点点技巧性的改变,就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持球水平,随即靠着传球把自己带到了MVP候选人的位置上。
融会贯通技巧很难
勒布朗·詹姆斯直到2017-2018赛季才浑然天成的完成了持球投与传球的复合美感。
角色转变很难
布兰登·英格拉姆却在2018-2019赛季的末端找准了定位,随即又在2019-2020赛季改变了角色。
点一下题,如果布兰登·英格拉姆能保持现如今的水准,他是个准全明星,是个很优秀的球员。
我很难说目前的布兰登·英格拉姆是昙花一现还是真的取得了突破。
毕竟当蔡恩·威廉森回归,球队的持球角色又要做新一轮的洗牌。
届时一切是否还如此流畅的运转,我不得而知。
我只能表达的是:
我在这篇文章里,希望大家能够看到。
布兰登·英格拉姆在生涯的不同阶段都经历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他在不同阶段都强不强,有多强
他现如今又做到了什么
他的天赋是什么
他的缺点是什么
他擅长的是什么
如果你通过我这篇文章得到了哪怕一点点收益,我也是很高兴的。
我不希望到了这个阶段,大家仍然还是按照球探报告 与 篮球理解 与数据解读
再最终凭借着个人对篮球的理解,而理所当然的觉得
布兰登·英格拉姆可以做什么
我们要重视的是这个球员都做了些什么
至于他能够做什么,这需要我们通过他的赛场表现去寻找蛛丝马迹
这篇文章有点长,图片少,字又多
读不完很正常,读完的人,感谢您的耐心与支持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siwan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