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近几年,国家举大力支持,各种补贴及鼓励政策相继出台,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步,新能源汽车曾经被认为是弯道超车的最佳机会。
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5.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9.9%和61.7%,首次突破了一百万辆,走在了全球的前列。
可就在前途一片光明,国产品牌长势喜人的情形下,今年形势突然来了个急转:
首当其冲的就是补贴政策退坡。
相比于2018年前低后高的补贴政策(提高长续航高能量密度补贴金额),2019年则是前高后低,国补下调了约50%,地补则从6月25日后直接取消,意味新能源车企能拿到手的补贴下降了60%以上。
更为要命的是,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信部、科技部四部委表示在2020年取消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而此时,替代补贴政策的如双积分、碳排放并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这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虽然各车企都在想办法尽力控制成本,但短时间想通过降成本来弥补这么大补贴退坡,几乎是不可实现的。
于是,部分在售新能源车只能通过涨价来保证企业利润,这必然会引发消费者的不满。
在汽车价格步步走低的大环境下,新能源车企若不能自行消化补贴退坡带来的影响,调整终端售价则是个无比艰难的决定,两瓶毒药问问你要喝哪一瓶。
其次,合资企业的新能源车开始了大举进攻。
如今市场规模已经突破一百万辆了,民众的接受度已经较高了,补贴政策又即将退出了,品牌影响力更强、不依赖补贴政策的合资车企终于祭出了杀手锏。
尤其是以轩逸纯电的推出,标志着合资品牌开始正面和国产新能源车叫阵了。在这个节点推出,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那么,新能源补贴退坡,合资品牌新能源车的强势杀入,会为新能源市场带来哪些改变呢?
是扼杀?
从2018年开始,合资车企的新能源车型就开始相继上市,帕萨特PHEV,起亚K5 PHEV,轩逸纯电动等加入了竞争。
且不说日产轩逸纯电上市补贴后只要15.9-16.6万,搭载一台最大功率为80kW电机,综合工况续航里程338km,更有日产聆风全球超过50万台的销量背书,上市后快速攀升,今年6月以4902辆的销量成功跻身入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五名。
还有起亚K5 PHEV,原本韩系车这几年在国内销量下滑口碑不佳,但这款车上市后,今年6月份销量高达3835辆,在新能源汽车销量中排名第九,让苦心经营多年的国产品牌顿生寒意。
更有特斯拉国产在即,届时Model 3价格或有明显下降,这对国产新能源车必然会造成更大的冲击。
狼来了,已经不再是一句空话了。
国内新能源车短时间内销量下滑,市场份额被抢已是在所难免。
甚至有悲观者在担忧,这股势头会将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扼杀在摇篮中,那么你觉得呢?
是机遇?
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
合资品牌新能源车的集体投入,无疑会引来更激烈的竞争。
无论是日产、丰田还是在新能源车鲜有作为的大众,凭借着品牌的影响力,刚进入国内市场就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给国产车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但国产品牌就会因此认输,当砧板上的鱼肉吗?那答案是显然不会的。
降成本、提品质是国产新能源车必然的努力方向。这点,已经在近期上市的国产新能源车有所体现。快速迭代,加量不加价,面对补贴退坡,有困难自己扛。
其实,国产品牌在新能源车方面,对抗合资品牌还是有着一些的优势的。
首先,技术差距不大,有机会超车。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国外凭借着发展了100多年的技术积淀,让国产品牌难以望其项背。
核心技术发展缓慢,更让国产品牌处处受制于人。例如在全球主流变速箱供应商中,排名前三的企业均来自德国和日本。
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国外大力发展也就是在近几年时间。
截至2017年4月28日,中国新能源汽车原创专利数量目前居全球第三,紧随日本和美国之后,超过了德国韩国。
而且我国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动力电池系统、燃料电池汽车和整车控制及附件方面,表明在新能源汽车在核心技术的研发方面投入巨大,也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显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企业与合资品牌相比在等方面的差距并没有传统燃油车那么大。这让我们看到了弯道超车的希望。
其次,产业链完整,大有可为。
另外值得我们欣喜的是,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发展的比较完整,电机电控、动力电池、整车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到整车设计制造,以及充电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优势,甚至局部还略有领先。
比如像在电池、电机、电控这些核心领域,国内的零部件企业都很强。即便是核心芯片IGBT国内也有企业能够自主研发。
2018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 92.5GWh,同比增长了 45.8%。其中宁德时代的装机量为 23.54GWh,拿下 25.4% 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一。
而宁德电池,不光供给国产品牌,还包括很多合资品牌,如大众、宝马等。
最后,工程师红利,中国独享。
最好的例子便是华为。
华为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离不开华为的人海战术及狼性文化。
正是因为有无数的工程师夜以继日的奋斗,才能让华为在短时间内追上思科,成长为全球NO.1。
而当前,虽然中国人口红利正在消失,但是工程师红利却是正当时。
随着大学的扩招,每年毕业大学生正在成几十万的快速增长。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比2018年增加14万人,再创新高。
另外,留学生也越来越多毕业回国就业。2018年,有48万留学生回国就业,2019年海归将有增无减,海归毕业生与本土毕业生两者相加,将接近900万之众。
源源不断的大学生,正在涌入各色企业。
这些大学生,年轻,有梦想,有激情,能吃苦,将成为我们与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企抗衡的源动力,创新的新血液。
当然,有人会怀疑了,光有工程师还不够,还需要有大师引领,才能把国产新能源车的水平快速提升起来。
这点,我们也不用担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国产车企正在吸引着全球顶尖的技术人才加入。
这些人才中,有知名车企的设计总监,有功力深厚的底盘大师,有擅长评价的资深大咖,还有日企品质管理的一流人才。
有了这些领军人物,再加上大量的工程师人海战术,必然能够在汽车的设计和品质上得到快速提升,与合资品牌一较高下。
除了以上几点,你觉得在这场较量中,国产新能源汽车还有哪些优势呢?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小鹏汽车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5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从长远看如果没了补贴,新能源车产业会变「好」还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