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每一个问题都怀揣着三个梦想:上热榜,上热榜,上热榜。
然而,热榜上的风云变幻,或许只有被提问者和万千知友亲手送上榜的问题们才会懂。
有道是——
知乎问题千千万,何时问鼎热榜盼。
知乎人才万万千,小李这厮带你看。
# 上辈子修够了福报,这辈子等到了 996
本周热度最高的职场热点,由 996 以「热榜十连」的绝对优势拔得头筹。小李粗略估算了一下,996 的问题上榜时长共计接近……200 个小时。
「如果你年轻的时候不 996,你什么时候可以 996?」、「京东员工都是我的兄弟,混日子的人不是我的兄弟」,小李的好朋友大李在总结此事时表示,原先以为这届资本家只是强在业务能力上,没想到他们个个都是逻辑鬼才。
996 到底是跟性命过不去的职场压迫,还是与前程紧相随的成功锦囊?当价值观为资本主义和自由主义所共享时,这事就说不清了。好比一个人紧握在一起的左右手从腰后绕到了肚脐眼前,本来背着手能走出虎虎生风的气势,结果现在硬生生扭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
「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在一个追求多元化的买方市场,这样的两全其美恐怕只能存在于大部分人的梦想之中。然而在小李看来,得出「大部分人的梦想」真的存在于大部分人脑海之中的结论,就好比在火车站台上采访「请问你买到火车票了吗」一样,存在着你无法看清的幸存者偏差。
期待这些关于 996 的讨论,能够拯救这艘失控的「忒修斯之船」。
知友观点:
@张佳玮 :用热爱、福气、社会责任、奋斗、骄傲等抒情虚词,掩盖酬劳、工时、权责这些实际切身利益补偿——哪怕直接说「996 的人我们都给超高额加班费」、「996 最积极的人我们保证升职」,都比较实在啊?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暗涌 :说到价值、意义、成就感就要和优秀的人比,说到待遇、工作机会就要和差劲的人比。用向下比较的适应功能帮你调整心态适应 996,再用向上比较的鼓舞作用,鼓励你为了「变成更好的人」拼搏奋进。 一拉一打,不愧是马老师啊。
@cOMMANDO :如果有人说「只有 996 是拼搏」,然后推论出「不 996 就是不拼搏」,那就……要么逻辑有问题,要么就居心叵测。人永远都在充实自己,学习是充实自己,学卡祖笛难道不是吗?看英文书是在充实自己,看美剧难道不是吗?跑步是充实自己,跑团难道不是吗?做游戏是充实自己,玩游戏……玩某些好游戏难道不是吗?
相关问题:
- 【04.13 上榜 | 41.6 万浏览】有人统计 996 的工资大概是正常工作的 2.276 倍,如果降薪一半以上再找个程序员分担工作,大家愿意吗?
- 【04.13 上榜 | 207.3 万浏览】为什么京东和阿里的 PR 部门会认为,让老板在 19 年 4 月这个时间点对 996 问题正面刚是最优 PR 策略?
- 【04.14 上榜 | 96.3 万浏览】为什么有些科研人员觉得「996 还要 +0.5」?
- 【04.14 上榜 | 1099.7 万浏览】如何看待马云 4 月 14 日再谈 996 的长文,称其不是单调的加班,关键在于「热爱和奋斗」?
- 【04.15 上榜 | 24.1 万浏览】程序员 996 和三甲医院急诊科医生哪个更累?
- 【04.15 上榜 | 30.6 万浏览】作为游戏行业的从业者,长年 996 的加班对你的生活和心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 【04.15 上榜 | 1507.3 万浏览】如何看待人民日报对 996 的评论?
- 【04.16 上榜 | 21.9 万浏览】在工作经常 996、加班的情况下,作为爸爸该如何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 【04.17 上榜 | 599.4 万浏览】为什么员工 996 多猝死,而企业家 996 甚至 9127 却很少听到有猝死的?
- 【04.18 上榜 | 90.7 万浏览】看了日剧《我,到点下班》再反观我们的 996,你有什么想法么?
- 【04.19 上榜 | 65.6 万浏览】如何评价《新华社:奋斗应提倡,996 当退场》?
关于 996,大李想说的,都在下面这个专题里了:
# 六项指控,终于「兵临城下」
不要混日子的兄弟之后,刘强东的美国往事再起风波。
4 月 16 日晚,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女大学生正式对刘强东及京东公司提起包括故意伤害、非法限制自由在内的六项民事指控。
指控中,女生愿意公开自己的姓名。令人意外的是,京东也将一同站在被告席之上。
小李不禁想到了四年前,马云曾告诫员工千万别碰京东,因为京东将来会成为悲剧的传言。事到如今,每一根压向京东的稻草,都想成为最后一根。
知友观点:
@王瑞恩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媒体在报道中出了偏差,原告要求赔偿的金额不一定限于五万美金,五万美金只是法院对此类案件的立案标准。起诉状中声明,原告保留主张更多损害性赔偿的权利。
@金律大叔 :著名的辛普森杀妻案中,辛普森被判无罪,但是民事审判中,陪审团一致认为,有足够证据说明辛普森应为好友高曼的枉死和对妻子布朗的殴打行为支付民事赔偿。刘强东是否要承担赔偿责任,就看双方谁的证据更加充足。
@红盾局长克里斯 :女方律师披露了部分资料给记者,大体上的逻辑跟之前历次披露的差不多,这次新增的细节是披露了刘强东的两位助理的名字(从英文名判断都是女性),因此京东公司本身也成了共同被告。随着民事诉讼的进展,双方不可避免地会开始质证,无论哪一方的说法更有道理,都可以摆出来让法庭——以及公众——审视,这本身是件好事。
此外,日本博士群体的悲剧、中国地质大学的新断电政策,以及清华大学招生分流、《谁动了我的 GPA》文章被删除等高校相关热门事件也登上了本周热榜。
热榜 = 清华 BBS 的说法,似乎再次坐实……
相关问题:
- 【04.14 上榜 | 31.4 万浏览】「日本女学术新星自杀:大学要的只是廉价劳动力」反映了哪些问题?
- 【04.16 上榜 | 72.7 万浏览】如何看待清华大学清新时报文章“深度|谁动了我的GPA”一小时后被删除?
- 【04.17 上榜 | 26.1 万浏览】如何评价2019年清华大学大类招生分流结果?
- 【04.17 上榜 | 108.1 万浏览】如何看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新施行的宿舍断电及浴室开放政策?
- 【04.17 上榜 | 281.4 万浏览】如何看待刘强东再次被起诉?
- 【04.17 上榜 | 1358.4 万浏览】如何评价明尼苏达大学女留学生起诉刘强东,事件将会如何发展?
# 鲲,她们所欲也,篮球,他们所欲也
这世上,总有那么两类事物,好比豆浆和油条、瞎猫和死耗子、又长又宽的面和又大又圆的碗——天生就该一对。
也总有那么两类事物,好比直男和女朋友、996 和 1065、骂你有病的怼怼群和说你真棒的夸夸群——天生就不可调和。
本质上,蔡徐坤和篮球的关系,是后者。然而在 B 站上,抽离出现实的他们,似乎天生就是一对。
4 月 12 日,蔡徐坤以侵犯名誉权、肖像权为由宣称将起诉哔哩哔哩。同日,哔哩哔哩回应表示,我们也很关注,相信法律自有公断。
知友观点:
@红糖小糍粑 :如果说这篇文章有问题,那也只是一些语句的组构不符合语文考试应试标准,还有一些表述的方式不对味作者的语感罢了。作者的这篇文章,暴露了他自身一些问题:缺乏最基础的法律常识、不清楚常见的法律术语、相当迷信自己的语感、也许是为了佐证自己观点就 p 掉骑缝章……
@Alfred数据室 :蔡徐坤的微博转发是否存在假流量?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其实对于蔡徐坤的粉丝性别比例更加感兴趣。按理来说应该他的女粉丝所占比例应该更大,但是我们统计了102313条转发数据中,有93618条是男粉丝转发的,只有8695条是女粉丝转发的。
@宇文君 :流量模式对粉丝来说其实是极度痛苦的。流量明星没有真正的作品,他们的商业价值就在于可以通过他们来压榨粉丝而已。所以不要看这些流量明星商业活动和代言不断,但对粉丝们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零和游戏的痛苦竞赛。
相关问题:
- 【04.12 上榜 | 3896.8 万浏览】如何评价蔡徐坤宣称将起诉哔哩哔哩?
- 【04.15 上榜 | 1845.7 万浏览】如何评价哔哩哔哩(B 站)回应蔡徐坤?
- 【04.18 上榜 | 557.8 万浏览】怎么看待央视网力挺 B 站?

盘完本周热榜,我们来盘一盘热门影视。
本周依依依依依然有一个电影迷喜大普奔的消息——《复联 4》在中国举办了「全世界最大的」影迷盛典,并在影迷盛典上表示会有中国的超级英雄加入复联。
下周,小李的好朋友们与 @迪士尼 合作的「再见初代复联」圆桌即将正式上线。届时,漫威漫画总编 @CB Cebulski 以及几位业内行家,将和大家一起再次走进漫威宇宙,聊聊这十年间生动的点点滴滴。
除此之外,我们还和 @FIRST青年电影展 一起,邀请到了八位杰出的青年导演,来一起讨论青年导演养成记。
他们分别是——《四个春天》导演 @陆庆屹 、《过春天》导演 @导演白雪 、《心迷宫》导演 @忻钰坤、《老兽》导演 @周子陽 、《郊区的鸟》导演 @仇晟、《暴雪将至》导演 @董越 、《杀瓜》导演 @高则豪 和《塔洛》导演 @万玛才旦 。
任何想问各位导演的问题,只要在提问中加上话题「电影产业」,就有可能被导演翻牌。
如果这周你想看电影,我们诚挚地推荐《祈祷落幕时》,知友 @宣谣 认为电影的故事内核简直神似东野圭吾的另一部名作《白夜行》。
这是一份来自原生家庭的暗涌,隐姓埋名、颠沛流离,过着蝼蚁般生活的父母亲,只求儿女安稳幸福地长大成人,不管有多苦,只要默默关注着他们,甚至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如果你想宅在家里,小李依旧为你准备了两部宅在家里看的好剧,分别是反映日本加班情况也很严重的日剧《我,到点下班》,和相信你已经听说过了的《我们与恶的距离》。
在机构号 @Lens 看来,《我们与恶的距离》这部剧把视角拉得很广,展示了案件发生后,受害人、凶手和辩护律师三个家庭遭受的伤害。而在另一些关系里,受害者却可能是加害人,批判者又是新的施暴者……
《我们与恶的距离》提供了很多值得思考的议题:善与恶的标准,人性的复杂与挣扎,甚至是死刑应否废除……但这些还不是创作团队最重要的初衷。导演林君阳说,他要讲的不是「恶」,而是「我们」。很遗憾,大家的目光都被「恶」吸引了。
最后,一个彩蛋——
《我们都是有问题的人》https://www.zhihu.com/video/1102289957430910976
昨天,知乎发布了 2019 全新品牌视频《我们都是有问题的人》。大李第一时间看完后,激动地摸着小李的良心表示:好看,原来有知识的人都这么好看。
小李听完脸都红了。然后大李补了一句,你别红,你又没出镜。
哦。
好了,以上就是本周值得关注的热榜精选 & 影视推荐。
周末了,愿你没有 996,吃一大碗宽面,然后补个好觉吧。🛌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知乎日报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