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风雨云》是不是最好的娄烨,这个问题根本不重要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并不是娄烨最好的电影作品。4 月 4 日电影上映之后,它无意外地引发了巨量的争论。开头部分关于城中村拆迁的段落是否流于表面?对于政商关系的描绘是否显得单薄?作为剧情的主要推动力的四角关系是否过于狗血?关于电影本体,评论者提出了无数的问题等待解答。

在这些有时显得激烈的批评的反面,作为导演的娄烨本人却成为了一个不忍苛责的对象。先前电影被传无法如期上映时,娄烨在 2012 年的一条微博再度被大量转发。娄烨写道:“不要害怕电影!电影没那么可怕,也没那么重要。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政体因为电影而感到恐惧,那绝对不是因为电影太强,而是因为他们自己太脆弱了。”

而在电影上映之后,娄烨拍摄电影的一些细节也被津津乐道地谈起。他随身总是背着个 iPad,里面装满了与电影创作相关的素材。他躲在片场的角落里,有时候一不注意甚至会被维持秩序的场工赶出场地。他也不允许演员回看自己的表演片段。《人物》杂志关于娄烨的报道,将他描绘成了一个才华横溢的人,而整个团队只要娄烨的一句话就会死磕到底。

在《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上映的前前后后,娄烨在整个舆论场中被赋予了对抗与纯粹的意义,成为了一部分中国影迷心目中的神坛上,被最新供奉起来的神像。

造神通常是由于缺失。正因为当下的中国电影缺少对于纯粹电影艺术的追求,娄烨才成为了这样一个符号。并非是娄烨独树一帜,而是他的同行们变化颇多。

最先被收编的是第五代导演。2002 年张艺谋的《英雄》标志着中国国产电影追求商业化时代的来临。随后这个市场又迎来了陈凯歌的《无极》、冯小刚的《夜宴》。那些从批判文革中走出来的导演,开始尝试讲述一个能够得到大众喜爱的电影,也同时成为了被资本绑架的工具。

与娄烨同被视为第六代的导演则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大幅的滑坡。贾樟柯在《天注定》的禁映之后开始经营起了自己的地方资源。贾樟柯艺术中心在山西动工,平遥电影节 2017 年第一次落地。2018 年,贾樟柯当选了人大代表。他说:“当人大代表可以延续我在电影中的思考。”

王小帅则从 2018 年初卷入了青年电影导演胡波之死。在投资了胡波的电影之后,王小帅要求胡波将 4 个小时的初剪版本改为 2 个小时。此后,胡波自杀,王小帅成为了众矢之的。在王小帅 3 个小时片长的《地久天长》上映时,仍然有大量讥讽的声音说,这部电影也可以剪到 2 个小时。

娄烨也许并非没有妥协。与 2012 年《浮城谜事》上映前,将所有与审查部门的沟通记录公之于众并最终放弃署名相比,此次娄烨并未针对《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作出更多回应,以至于许多对中国电影审查不了解的人将一切都误读为是一种炒作。

最终娄烨的回应在影片上映前一天姗姗来迟。在首映时,他说:“为了这部影片能通过上映,两年的时间内删改了很多次,甚至在全国公映时间前七天,我被要求再次修改,所以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我不想多说什么,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许多人付出了很多劳动的作品,我希望它明天安全上映。我想表达的所有的态度,都已经在影片当中非常清楚地呈现了,包括影片所有的删改痕迹,这都是我希望让观众了解的。所以从现在开始,我选择保持沉默。”

但话说回来,如果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一个导演拍片的心气,而不是质量上,似乎也是不那么妥当的。关于《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持“无论拍得怎样,能谈及这些话题就牛逼”观点者不在少数。诸如此类的观点,并不能掩饰这部电影把城中村、官商腐败、城市化代价当作一张包装纸、把人物的个性和欲望当作推动剧情的道具,在一连串的戏剧化之后以另一种戏剧化的状态进入了“城中村恢复了宁静”的结尾。

其实这些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无法分辨什么是导演真正的意图,什么是他被迫加上的字幕。就好像消失的陈冠希一样,虽然“老 A”还在,但只是一个稀薄的协助者的影子。虽然导演的意志还能通过媒体浮现,但是作为电影,观众无从得知它到底可以是什么样子的。这让一切关于深层和表面的讨论都变得虚无。因为我们也不知道导演到底有没有拍出那个心目中的电影。

制图 / 冯秀霞

题图 /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