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旗下公司收缩智能手机业务,转向汽车电子

《日经亚洲评论》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富士康旗下香港上市公司富智康正在收缩其手机业务,将资源转向下一代汽车电子业务。

由富士康持股 62% 的富智康是全球最大的 Android 手机代工厂之一,客户包括 Google、小米、联想、诺基亚、夏普、金立、锤子和魅族等,去年营收达 149 亿美元。

但据《日经亚洲评论》消息,该公司正在将数百名工程师及其他资源从占其收入 90% 的 Android 智能手机业务转移到一个新成立的汽车电子项目上,“以应对手机行业衰退对它那些二线品牌客户的影响”。

现在,由于智能手机开发项目的削减,富智康在台湾地区的三个代工点已经整合为一个。一位知情人士称,由于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下滑,富智康的智能手机订单不像以前那么多了。“之前是一个团队为三到四个客户服务,现在是三到四个团队为一个客户服务。”

2011 年至 2015 年期间,富智康拥有超过 20 家智能手机客户,但现在只有不到 10 家。IDC 分析师 Joey Yen 表示,前五大智能手机制造商的合并市场份额已从 2016 年的 57% 上升至 2018 年的 67%,严重挤压了所有二线设备制造商。

金立已经申请破产,索尼宣布缩减智能手机部门,LG、华硕等也在移动业务上遭遇重创。联想、夏普、中兴等也只是在萎缩的市场中占据着很小一块份额。

更有熟悉该公司业务的人士以“悲惨”二字来形容该公司目前的 Android 手机代工业务。并表示富智康的老客户虽多,但目前只有 Google 的合同能为它带来利润。去年,该公司录得净亏损 8.57 亿美元,这是自 2005 年在香港上市以来的最大亏损,也是连续第二年亏损。

消息人士表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已经有大量台湾员工退出了公司,其中包括富智康的研究工程师和项目经理,预计未来会有更多人离职。富智康没有透露员工的具体流动情况,但其中一个工程团队已经将 50% 的工程师分配到了汽车项目。富智康没有对评论请求作出回应。

《日经亚洲评论》引用消息人士的话称,富智康未来的重点是建立一项能够进入快速发展的下一代汽车市场的业务。具体来说就是开发用于电动或自动驾驶汽车的汽车系统解决方案。但这项汽车项目需要数年才能见效。

“这需要时间来打造供应链,”一位了解该战略的人士表示。“这是一个需要很多耐心的行业。”

国内 A 股上市公司德赛西威可以用作参考。该公司主营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后逐渐扩大到智能驾驶舱、ADAS 和车联网等业务。

该公司营收由 2014 年的 26.4 亿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54.1 亿元,期间毛利率维持在 24.3%-27%,净利率维持在 6.2%-10.3%。

但 2018 年 Q1-Q3 受车市低迷及研发支出增加影响,公司毛利率同比下滑 1%,净利率同比下滑 2.2%。去年,该公司营收同比下滑了 10.1%,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也下滑 32.7%。该公司解释称,2018 年中国乘用车广义产量和销量同比下滑了 4.2% 和 2.8%,狭义乘用车产量和销量同比下降 5.0% 和 5.8%,受行业销量下滑影响,公司部分配套车型销量下降因而致营收下降。

此时入行的富智康会遇到与德赛西威一样的问题。但部分分析师认为,转变情况还算较为乐观。

台湾经济研究所的智能手机和供应链分析师邱世芳表示,“对于富智康来说,将注意力从极大饱和且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行业转移向汽车业务是正确的。” 但是,她补充说:“与智能手机制造业相比,汽车电子需要更多的自动化和更少的劳动力。如果该公司进入这一领域,将不得不调整他们的劳动力需求。”

截至 2017 年底,富智康一共雇佣了 9.2 万名员工。

题图/visualhunt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