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下午,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傅盛和《生命3.0》的作者、未来生命研究所的联合创始人迈克斯·泰格马克进行了一场有关AI的对话,双方探讨了中美AI的发展、AI安全、AI和人的关系以及AI的未来等话题。
傅盛表示,从哲学的角度上来说,人类作为一个生命形式是肯定会被超越的,我们今天之所以在这里实际上是一个环境的产物,是环境不断地变化才使得生命往复杂在变化。但从技术的角度,他不认为AI能有机会超越人,AI将是生命2.5、2.6、2.7的形式。
迈克斯·泰格马克表示,把机器人现有的水平和逻辑思维的能力结合在一起,我们也许就可以实现通用人工智能,可以自己造一个神,让它去实现我们人类的目标。
以下为对话实录节选:
中国AI技术应用很发达,美国基础研究做得更好
主持人:两位觉得中美两国在AI领域上面的差异到底有哪些?中国在AI领域上面的优势在哪里?
傅盛:在AI领域的应用层面上,中国的确是领先的。但是在底层AI规律的探索上,我认为,今天美国还是有一大批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他们开创性的贡献和思考是我们今天还不能比的。
第一,大家可能知道一个关于AI的论文数。好像华人贡献的论文超过了非华人,事实上论文是有质量之分的,就是关键性的论文,其实现在大部分还不是华人贡献的。
第二,即便是华人贡献论文,在中国本土的华人贡献的论文只占了2%,即便大部分华人贡献论文,本质上也是美国的科学家或者是关键性的人。
这就是中美两国今天关于AI的现状。我们能够迅速的把一种已经被证明的技术用更大的规模、更高效率地去应用,但是在真正的“开脑洞”、开创性的思维逻辑上,其实我们还是有非常大的不足。
迈克斯·泰格马克:刚才你说的我觉得有两点想法:
第一,中国现在在技术上还有应用上都非常的发达。在基础研究方面,美国人写了很多的论文,但是这些论文其实更多都是在美国的其它国家的人写的,比如说我自己,我就是一个瑞典人,现在是在美国工作,我有很多优秀的学生他们都来自中国。所以,美国在人工智能基础方面的发达,不光是和人有关,也和美国的文化有关。美国有非常多的好的大学,我们的硅谷也是一个很好的吸引人才的环境。所以,我们就有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
第二,从文化层面上来说,我们人类面临的是人类和机器相融合、人类和机器和平共处的未来,我认为中国不仅在技术方面不断进步,在文化的方面中国也有着朝前看的传统,想事情都会从一个非常长远的角度去出发、思考。如果中国能够继续以高瞻远瞩的思维方式,结合技术,中国在AI的发展上一定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去引领行业。
AI的研究者一定要让技术应用于好的方面
主持人:在不久之前,迈克斯·泰格马克教授发起了一个组织——未来生命研究所,也发起了抵制杀手机器人的一项运动。两位如何看待AI安全、机器人安全这个问题,现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迈克斯·泰格马克:我非常支持AI研究者签署这项禁令。我们的AI的研究者一定要划清界限,让AI用于好的方面,而不是让它用来杀人。生化的发展已经用于治愈很多的疾病。AI的研究者也可以像生物化学家一样,严禁把生物化学武器用在非常邪恶的事情上面。我们现在禁止研究致命性的AI杀人武器,也是我们希望AI能够用于有益于人类的事业上面。
在大的层面上我对人类的未来还是很乐观的。在科技不是那么发达的时候,我们都是从错误中的学习。但是现在人类的科技正在不断地进步,所以我们不能再这样从错误中学习了,而是能够提前预测科技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我们要有一些前瞻性的措施,才能保证未来这些非常强大的技术都用在有益于人类的事情上面。
我觉得中国在前瞻性方面是值得钦佩的,我也希望中国在这个方面能够领先世界,用非常好的文化传统去禁止AI的自动化杀人武器。
傅盛: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教授,核武器、生化武器有非常清晰的界限,但是AI武器的界定好像比较难。比如说飞机的自动瞄准、无人机的自动驾驶、自动攻击算不算一种AI武器?如何去划清楚这个界限?
迈克斯·泰格马克:我们讨论的自动化杀人武器是一个比较窄的方面,也就是说自动化杀人武器的致命性,而不是反对建造那种去消灭敌人的导弹防御系统。就像生物化学家在致命性的生化武器研发之前,就已经达成一致,不去研发这种有害的生化武器,所以我觉得这一点也是我们在道德层面的责任。
当机器能自我学习时,人类如何面对?
主持人:猎豹移动是一家有着人机交互基因的公司,给我们提供做机器人产品的思路。我在想,真的到了《生命3.0》阶段,当这个机器人甚至都可以达到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状态时,人是不是就会被机器人所超越和取代,我们将去如何面对这样的一个未来?
傅盛:读完教授的书我就想起了中国的一个词叫“沧海一粟”。其实人类在整个的生命进化当中,其实就是沧海一粟。而且我们从来没想过我们会出现在这里,我觉得整个人类的发展史是一个,把自己从中心地位不断地给去中心化的过程。
从哲学的角度上来说,人类作为一个生命形式是肯定会被超越的,我们今天之所以在这里实际上是一个环境的产物,是环境不断地变化才使得生命往复杂在变化。我自己的观点我也不觉得有啥悲哀的,像今天的黑猩猩其实也过得挺快乐的一样。
从技术观点上来说,我个人不太认为基于深度学习的AI,能够有机会超越人。但是,未来的人和机器会是什么样的生命体呢?从在现实角度来看,我认为是生命2.5、2.6、2.7的形式。就像埃隆马斯克现在做的Neuralink(脑机交互),让人脑和AI发生更直接的交互、集成,使得我们整个生命再上一个档次,这个可能是看得到的更有效的路径。
迈克斯·泰格马克:刚才傅总也提到了我们人类其实是进化而来,而不是上帝创造的。未来AI的发展可以让我们人类造一个神,创造一个我们所期待的未来。未来是什么样,是我们今天的意愿去决定的。
现在AI还没那么聪明,但还会继续发展,把机器人现有的水平和逻辑思维的能力结合在一起,我们也许就可以实现通用人工智能,可以自己造一个神,让它去实现我们人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