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 40 年里重要的事?这个纪念改革开放的展览提供了不常见的答案

“请试试这台电话。”

展厅里的一位年轻志愿者举起黄色听筒。这是台老式转盘电话机,机身是乳白色的,不过听筒的接线和机身明显断开了。听筒不响,她不太好意思。把机身挪开,底下埋着一个 MP3 播放器。

“好像又出了点问题。”调试了一阵,再递过来时,“电话”那头一个男声说:“我太太在上海图书馆工作,对《二十四史》相当熟悉。八十年代没有电脑,《二十四史》就像一部海洋,要知道第几本在第几层,要拿梯子去找的。”电话里的人还特意提起,儿子如今在一家人力资源的外资企业工作。过去几十年,外企和上海互相欢迎,上海人喜欢外企,觉得体面是很自然的。

紧接着这段独白,是个女声,嗓音吊得很高,讲上海话,从刚搬进淮海大楼讲起,那时电梯有三部,两部载人,还有一部大的,专门用来倒垃圾。淮海大楼最早的名字叫恩派亚公寓,是 1930 年造的。这位女士入住时,公寓大概已经加建了一层,用来解决 1980 年代糟糕的住房问题。当时,上海的人均住房面积在 4.3 平米左右。

淮海大楼,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两段口述完结,“想再听也没有了”,另一位志愿者老先生笑着说。他示意我这是个微型展览,什么都不会太多。

我同意他的看法。展览还有点儿琐碎,如同那台道具电话不太流畅,但内容相当有趣。主题虽为“纪念改革开放 40 周年”,和今年遍布全国的此类展览却完全不同。

展厅狭小,不足 20 平米,位于上海徐汇区东湖路 37 号,一个少见的五岔路路口。这里过去是家轮胎店, 2017 年年底在一场声势浩大的旧城改造中被改成了一个展厅“衡复微空间”,此后每个月都有至少一场不同主题的展览或活动在这里进行,颇有街角沙龙的感觉。

空间的外立面接近薄荷绿,和马路对面另一栋同色系的住宅呼应,那是栋 1930 年建造的西洋式花园里弄。这一侧,挨着菜场,几个男人正在折叠椅上平躺开,纳凉。他们抬头就能瞧见外墙上的三台电视,正播着 1980 年代经典电视剧《上海滩》的主题曲。

里里外外,展厅的电视一共 7 台。这是展览重要的部分。路过的人最先是被这些移动影像吸引来的。其中有 4 台被用来播放从 1980 年代到 2010 年代的 29 段经典影像片段。

什么是经典没有一定的标准。策展团队提供的影像名单里出现了一些不那么常见的答案。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片《黑猫警长》名列其中。 1984 年《黑猫警长》在电视上播出了第一、二集,观众喜欢这位警长,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还是中止了制作。这家成立于 1957 年的动画制片厂是中国最老牌的一家,有一度,国内大部分的美术片都来自这里。虽然“由国家拨款、下达生产指标” ,再由中影公司以固定价格收购影片,但动画艺术家们总想做点儿不一样的。美影厂 1961 年制作了《小蝌蚪找妈妈》,拿了几项国际奖。古典的水墨风格,用在动画上很新奇。动画电影导演高畑勋说,他和宫崎骏都从中了解到留白的美感。

《小蝌蚪找妈妈》,图片来自豆瓣
《哪吒闹海》,图片来自豆瓣。1990年代成立的摇滚乐队“痛苦的信仰”使用了这一形象作为乐队的 logo
《黑猫警长》,图片来自豆瓣

但在《黑猫警长》开播时,上海美影厂的好日子过去了。美影厂打算进行市场化转型,但不确定是否应该“按件计价”,艺术家在创作上也有犹豫,要继续强调“民族风格”吗,还是直面迎战在 1990 年代后大量引进的外国动画?1987 年,《黑猫警长》重新开播。第四集《吃丈夫的螳螂》有巧妙的构思。每集结束,黑猫警长于片尾举枪逐字打出“请看下集”。片尾的效果很好。但只播放到了第五集。停播原因众说纷纭。一些人认为这可能和儿童影视作品审查有关,因为“警匪片”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暴力和死亡。

1990 年代,上海美影厂还是出了一部成功的作品《舒克和贝塔》,但也有另一部上影厂的动画《魔方大厦》在 1994 年播出后,中途停播。两部动画的片段都出现在展厅的电视屏幕上,毫无疑问《魔方大厦》更抓人。和郑渊洁的原著比起来,美影厂的角色形象有野兽派的风范,整部动画片都带着一股反乌托邦的气质。和《魔方大厦》相反,如今的动画为了迎合小朋友(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监护人)真是下了太多功夫。

《魔方大厦》,图片来自豆瓣

展厅滚动播放的影像里最多的是电视剧。国产电视剧在 1990 年代兴起,起初是像《我爱我家》这样的室内情景喜剧和一部收视率超过 90% 的伦理剧《渴望》。《北京人在纽约》的故事背景是 1990 年前后的出国热潮。这三部剧的背后都有王朔,他担任策划或者编剧,王朔在 1980 年代到 1990 年代初写了大量不那么正经的小说,某种程度上他也改变了电视剧的腔调。

历史剧很快发现了它的市场。《还珠格格》 1998 年上映,是戏说历史和清宫剧热潮里的代表作。2002 年开播的《大明宫词》制造了另一种神秘诡谲的宫廷气质,台词极尽浪漫之势,不过只此一部。两部剧可以同时在展厅里看到。

有一些历史离得更近,是否能长播不衰还取决于如何叙述它。

展厅里播放《孽债》的第一集。《孽债》在 1995 年播,和知青有关。 1960 年代因为“上山下乡”运动到云南的上海年轻人被称为“知识青年”,他们在 1970 年代回城,但无法同时把孩子带走。这引发了 1990 年代孩子从云南到上海寻亲的故事。

另一部展出的历史剧《走向共和》处理一个重要但复杂的历史时期,晚清到民国。剧集拍摄了 2 年,投资 4100 多万元。导演张黎试图重新讨论历史人物得失的努力很珍贵,李鸿章、袁世凯和慈禧的形象和官方的历史叙述不同。不过,《走向共和》在央视一台首播的收视率只有 3.1%。央视播出的版本删减了部分情节,但还是不再被允许重播,只可以在发行影碟和网络观看。张黎在后来还导演了《大明王朝 1566:嘉靖与海瑞》,同样是一部首播收视率低,但此后口碑不错的电视剧。

《走向共和》,图片来自豆瓣

属于 2010 年代的电视机正在播放《人民的名义》,这部在 2017 年首播的反腐题材电视剧同样陷入了不能在电视台播放、只可网络上观看的传闻。不过,它的首播就创下了近 10 年国产电视剧的最高收视纪录。在一些地方,起初它还是基层党组织的“支部学习教育内容”。

选秀节目没有被落下,在 2004 年到 2007 年有两档早期最出名的选秀节目《加油好男儿》和《超级女声》。第一次选秀彻底告别了官方唱歌比赛的一板一眼,更娱乐也更民主。它们都推出了传唱度很高的主题曲《年轻的战场》和《想唱就唱》。策展团队挑选了主题曲的演唱视频,视频里这些年轻人顶着如今看来难以理解的发型,也有人因为模糊的性别气质受到热捧。对观众来说,终于拥有了投票的权利,虽然只是在一场半真不假的竞选中。如果你有留心,会发现如今的选秀节目中,“投票”在字幕里只会显示为“点赞”。

2007 年,中国国家广播电视局颁布条例,对此类选秀活动进行限制。

策展团队对这些影像片段的挑选可能是无意识的,没有过多的设计和考量。主墙上的 40 个词条也一样。策展人之一黄潇颖说,他们选取的词条可能缺乏代表性,只属于策展团队的个人经验。黄潇颖是一名建筑师,策展团队“织城网络”只有 3 到 4 位核心成员,下属于一个建筑工作室梓耘斋,尚未独立运营。

主墙上,40 个词条被做成了 40 本老黄历的模样,一本印满一个词条。它们按照时间分成 4 个十年,同时分成了十个门类,包括衣、食、住、行,也包括文学、电影、电视、音乐、动画和体育。尽管词条的像素模糊,布满白点,但这样大幅排开的效果很不错。走进展厅的人最先聚到这面墙前,那位志愿者老先生又会建议人们试着自己也写几个。

图片由策展团队提供

策展团队把这称为“群策”。他们在老黄历的上方留了一排空白处,等待新词条加入。

访客里,有人表示很怀念百货商店收银柜台的滑轨收银。他附上了一张模糊的临时打印的照片,看起来是挺有趣,钢丝上夹着一个信封,钢丝的终点,是两个人高的柜台。这种收银方式在五六十年代才有,不过就在去年,又被上海的一家商场以怀旧的名义引入。

有人遗憾。“如果可以,2000 年,我也想在上海买套房。1990 年代,A 股市场肯定会从现在 2800 点冲上股疯大时代。”“抢劫不如炒股。”他在最末写道。

策展团队提供的参考音乐里有早年的《我的中国心》,1990 年代的校园民谣和新近流行的“彩虹合唱团”,群众策展人们补充了周杰伦的《七里香》,并把《七里香》发行的 2004 年称之为“一盘卡带传遍全班,用复读机听音乐的年代”。他们还介绍了一个 2001 年成立的上海话朋克摇滚乐队“顶楼马戏团”,和他们的代表作之一《上海童年》。这是个风格夸张、颇有争议的乐队,在《上海童年》里,他们把上海七八十年代大大小小的事情唱了个遍。因为主唱的退出,顶楼马戏团已解散。

2002 年值得纪念,“中国进入世界杯,至今为止中国最强的国家队,那时在上小学,小组赛,第一场全校停课,电视转播比赛,从此记住了哥斯达黎加这个名字。希望体育能有良性发展,希望可以在世界杯现场观看国足比赛。”

体育也不全是国家至上的,它是商业和娱乐里最让人激动的一种。有人贴了一张姚明的标志性大头像:“实力加入火箭队(或成为表情包)”。

倒是没什么人提起文学和电影。策展团队原先准备好的词条里有巴金的《随想录》,这是一本少见的反思文化大革命的书。“住了十载‘牛棚’,我就有责任揭穿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骗局,不让子孙后代再遭灾受难。”“我们自己‘吃’那一套封建货色,林彪和‘四人帮’贩卖它们才会生意兴隆。不然,怎么随便一纸‘勒令’就能使人家破人亡呢?”

金宇澄的《繁花》里也提到了这一段过去,上海的市井人情混在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里,在 1990 年代后也不得不和商业运动揉捏在一起。这部带着强烈沪语风格的小说被策展团队视为是 2010 年代文学的代表。

《战狼》是这一时期电影的代表,它的票房纪录至今没被打破。中国式英雄电影在过去几年改变了以往的史诗风格,想要塑造虚构的个人英雄。尽管传递的内容趣味完全不同,但在叙事、人物和电影工业上都越来越好莱坞。这些电影还喜欢设定跨国的背景,有异国情调。这么做还有个好处,在激起国家主义情感这件事上常常事半功倍。

“改革开放”的主题起初没有出现在黄潇颖的计划中。她负责衡复微空间的项目对接,并提前一个季度制定计划。从 2017 年 11 月开始,展览的更新频率基本上在一个月。这些展览不一而足。可能是建筑学杂志的回顾展,或者是插画家的作品展,或者说读书会和实验戏剧,和针对儿童的艺术实践。

图片来自“衡复微空间”微信公众号

不过,“很难绝对地说,哪一种(展览形式)就是最合适的。”

四个月前,空间所属的湖南街道建议黄潇颖把 7 月展览的主题定为改革开放 40 周年。这是个计划外的主题,不可避免地带上官方宣传的色彩,不过策展团队打算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黄潇颖说,在展览具体的内容上,街道没有提供意见。

最终,整个展览看起来最“宏大”的部分是一个被称为“时光胶囊”的区域。打开标有年份的盒盖,是一份名为《衡复日报》的报纸。这是份虚拟报纸,刊发当年发生过的大新闻。这被黄潇颖视为改革开放纪念展览需要的“一个框”。

图片由策展团队提供

策展团队本来想找到真实的老报纸。他们去了几趟市图书馆,查阅旧报纸,但发现整个查阅系统只支持某个具体日期的报纸,没有完整的电子存档,故作罢,转而依靠互联网搜索。

这些努力找到的重要新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2018 年 3 月 25 日的一则新闻讨论的是湖南街道上的武康大楼——徐汇区政府正在实施“架空线”项目,打算清理武康大楼周围的电线,但不是所有人都认可这种做法。

2010 年 5 月 31 日的这则新闻关于上海 64 条风貌保护道路,它们出于“历史文脉”的考虑,而非交通功能的考虑,不被允许拓宽压缩。展厅外的延庆路即为其中的一条。

1984 年的“报纸”写着:“华亭路服装市场:中华第一服装街”,到了 2000 年 11 月 1 日的新闻里,华亭路服装街的帐篷式店铺全部拆除。新闻里说,它变得“优雅”了。

1992 年 1 月 18 日的“报纸”刊登了邓小平的南巡讲话:“谁反对改革就让谁睡觉去”。

策展团队本来还打算开展民间的照片征集,但广泛的征集力不能及。他们在网络上寻找一位藏品丰富的老上海人。宋志良因为证券分析在上海小有名气,2010 年开始收集老上海资料。他在前期的微博沟通上就表现出对这个展览的兴趣。他来了几趟展厅,最终宋志良提供的照片被做成两本纪念相册,摆在“电话”旁。

这一带街区过去几十年来的变化被投影到一堵墙上,在狭长展厅的尽头。街区有大量的梧桐,从墙的顶部盖笼下来,真有走在街上的感觉。

展览的志愿者说,和以往其它的展览活动相比,改革开放的展览吸引了更多的参观者。她认为,这可能和展览的主题有关,几乎所有人都与之相关。

志愿者老先生说,一到中午,在附近吃完饭的白领会把整个展厅挤满。“老头老太也来,他们就住这附近,看到这些,就是看到故土,觉得亲切。”

题图来自 豆瓣, Yiran Ding on Unsplash(有剪裁)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