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总记得自己两三岁干了什么,有可能这是自己“杜撰”的

又一次,科学家证明了人脑的脆弱。

英国的四名心理学家在与 6641 名被试“聊了个天”后发现,大约 40% 的人认为自己记得两岁前的事情。只不过,心理学家们觉得,这些记忆并不真实存在,这是被试们在看了自己的照片、或是通过对婴儿的了解、听了他人的叙述而虚构的。

问题是,这些被试并不觉得这些记忆是虚构的。研究者之一 Martin Conway 说:“我们在告知他们的记忆有错误时,没有人相信。”

确实,研究者发现,多数的回忆内容都完全符合婴儿的年龄特征,比如,婴儿床、婴儿车、尿布。这表明,它们并不是从其他时间那里错置到早期记忆的。与此同时,被试们并不是有意撒谎,这些意象确实在脑中存在,争议在于:怎么确定它们有没有真实发生。

心理学家们的依据很简单。他们说,一般人最早在三至三岁半时才有记忆,到五六岁时才发育出接近成年人的记忆力,不可能有这么多人记得两岁前的事。大体来说,这一点也符合学界的认知

至于为什么会有错误的记忆,他们认为这起源于由别人讲述的相关事实或知识,比如一些儿时的照片或故事,这些材料会在脑中形成“心智表征”(mental representations)。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在人脑中浮现时,人们就会简单地把它们认作是“记忆”。

研究者所说的“心智表征”,可理解为一种心灵意象,它们描述了当下未被感官看见或觉察的事物,同时,能够包含从视觉到味觉的各种知觉形式。比方说,想象就是一种“心智表征”,人可以在脑内描述出非常细致的场景。这种意象的感知丰富性,可能也是记忆产生会偏差的原因之一。

进一步,研究者猜测,这与一个人对于自我叙述(self-narrative)的需求有关。

“积极而协调的自我叙述可以营造积极的自我形象,提高的生活质量。因此,也许在潜意识中填补我们早年记忆中的空白,可以有所帮助。”研究者写道。换句话说,通过记忆的重构,人在心理上重新体验过去发生的事件,可以形成一个协调整体的自我概念。

其实,在这篇发表在《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的论文前,关于记忆不可靠这事,已经被讨论很多回了。先前也有研究发现了相似的结论。比如让一个关系较近的亲人对一个年轻人煞有介事地描述一些事情,就可以将本不存在的童年记忆植入他的头脑。甚至,他可能还会主动为这个虚构的故事添加一些细节。

这种错误记忆,在网上还有一个戏称——“曼德拉效应”(Mandela Effect)。起因是,在 2013 年南非总统曼德拉去世时,有一群人非常惊讶,他们认为他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监狱生涯中就已经丧生。实际上,在这之前,这些互不相识的人还一起“回忆”了“当时”的葬礼和纪念电影。

不过,错误记忆还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比如,由于司法系统对记忆的信赖,曾经导致一些无辜的人被错误指控。

原因除了上文所述的逼真性和心理需要,还包括语言诱导和压力的影响。心理学家 Elizabeth Loftus 和 John Palmer 曾经在实验中播放了一段视频,然后询问两组被试两车“相撞”的速度和两车“相碰”时的速度,结果是,前一组被试提交的答案数值更大。

与这次研究的猜测相似,心理学家 Elliot Aronson 也提出,记忆不可能被原原本本地转述,而是一个让认知更协调的工具。在心理学著作《社会性动物》中,他总结道:

记忆是一个重构的过程……我们在重建我们的记忆时,要对零零碎碎的真实事件加以过滤和改造,这一过程所依据的是:我们认为可能是发生了什么,我们认为应该发生了什么,以及我们希望所发生的事情是什么样的。

不过,不是所有人都对心理学这套买账。有观点认为,不是记忆产生了错误,而是平行宇宙的存在使得我们拥有两套记忆。另一些人说,这是因为人类都处在一个虚拟世界中,相关电脑程序出了些故障。也有人声称,这都要怪撒旦、黑魔法以及巫术对我们发起的精神攻击。

题图来自 Giphy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