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抑郁症的就诊、服药上,有哪些非常典型的错误观念?

在一些缺乏专业心理知识的公众眼中,“抑郁症”、“精神病”、“精神障碍”、“精神科药物”这样的名词,可能会直接和影视作品中妖魔化或者夸张化的病人行为联系在一起。比如说:“摔东西”,“大哭”,“喜怒无常”等等。

这一切,都可能是因为公众目前还对精神障碍,包括抑郁症知之甚少。不过事实上,精神障碍人群的数量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大。

先来看一组数据:中国人精神障碍的发病率在12年间,从1993年的1.12%激增到2005年的17.5%;需要服务的人群有2.48亿,但目前只有8%寻求过专业帮助,4.9%得到专业帮助;与此同时,全国的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只有1650个,精神科医师只有2万多个人,其中合格的大约4000人(Phillips,M. R., 2009)。

我们今天也想分享在精神障碍的服药和就诊方面典型的一些错误观念,希望当你或者你身边的人产生精神障碍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治疗。

一、服用药物方面:

错误观念1:精神科药物都会导致成瘾;

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定义什么是“成瘾”。“成瘾”是一个诊断学意义的概念,“成瘾”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疾病。在美国精神卫生统计与诊断手册(DSM)中,对于成瘾有着明确的诊断标准。“成瘾”的诊断包含四个部分:

-不能自控的渴望;

-因为使用药品,造成了社交、工作、生活、法律方面的实际危害;

-在明知道对自己很不好的情况下,还是不能控制自己的使用。

- 药理性的症状,包括耐受和戒断反应。

实际上,的确有一部分精神科药物,常见的如一些抗焦虑类药,在过量、过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可能造成符合上述四条标准的“成瘾”后果。

但另一部分精神科药物,虽然也会存在耐受或戒断的反应,却不会造成前面三种症状,因此不被认为是“会导致成瘾的”。不过,这些精神类药物的耐受和戒断反应对于病人来说仍是一个确实的问题。服用精神科药物期间,规律服药非常重要,不能错过日常的剂量,更不能不与医生讨论,私自断药或停药。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停药,能最大程度控制戒断反应,否则不但会造成身体的不适,小概率情况下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

错误观念2:严重精神疾病不吃药也会好;

在美国有一些机构长期呼吁并推行“无药治疗”,转而采用各种心理治疗的技术,甚至包括引导个体生活方式的改变,来治疗精神疾病。也有很大一部分研究认为,上述的方式的确是部分有效的。

但心理治疗无法解决重度的失控的症状,比如严重抑郁、自杀倾向、精神病症状(如幻觉)等。可以肯定的是,精神疾病、尤其是严重精神疾病,是需要治疗的,某种形式的治疗,虽然不一定是药物治疗。除了少数特例,精神疾病不会自愈,不会自然恢复,它们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得到缓解,却还是会复发。

事实上,“精神科药物配合心理治疗”,在很多种精神疾病预后统计中都显示出最好的疗效。在美国,为一位病人搭配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共同工作的模式已经很常见。

错误观念3:接受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大于治疗作用;

精神科药物确实有非常多种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但不同的人对于不同的药物反应都会不同。对于同一种疾病,和同一种药物,有的人可能完全没有副作用,同时在服用很短的时间后就有明显的好转,甚至从此以后再也不需要药物;而另外一些人则会有非常严重的罕见副作用,怎么吃都没效果,或者需要很高的剂量。这些不同都是正常的。

身边有朋友考虑在国内接受药物治疗,我私人给的建议是,在第一次服药前,可以多见几位医生,听听不同的意见。在服药后,自己要主动有意识地观察药效和副作用,积极和医生沟通。

这是一种,在生活里都遇到过这样一种价值取向:伤害最小化。它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很明确地知道,彻底杜绝伤害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尽可能采取措施降低损伤。汽车座位上的安全带,飞机上的一系列安全措施,一夜情的时候用安全套,甚至在国外给吸毒者免费发一次性的针头,都是这种价值观念的体现。

精神科药物也可以是这种价值的体现之一。你需要衡量,吃药之后给你带来的伤害有没有可能比疾病本身小。一个失眠多年天天睡不着的人,大概就不会那么在意安眠药的依赖性——睡眠剥夺对人身心都是重大的伤害——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简而言之,药物治疗其中的利弊考量,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做出判断,而非在一开始就拒绝药物治疗。

二、就诊方面:

错误观念:不能正视自己的精神疾病——去了医院就等于承认“我有病”

我们从KY的一次与被确诊过精神疾病(抑郁症),并服用过精神科药物的年轻人的采访中节选了一部分受访者对于精神疾病的感受,从他们的回答里,也许你能直观地感受到接受自己有精神疾病的事实,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猫猫:对我来说,抑郁的出现是一种无形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突然来的,情绪是水一样的东西,但是它一天天让你陷进去,等你发现水齐胸了的时候,已经造成危险了。所以,很多中国人和医生求助时,其实已经到了不得不求助的时候。

很多的抑郁症患者在早期时都会选择去倾诉以换取自己的情绪平衡,但你发现你和身边每个人都聊过了,每次说的话都一样的时候,当痛苦和茫然无助已经要吞没你、使你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行为的时候——你准确地感知到这个濒临绝境的时刻,你会知道:“我需要帮助。”如果你也有这样的体验,请你到医院去,相信专业的人和药物。而一切,并没有你以为的那样可怕。

@黑咖啡:咨询师请了一位精神科医师过来,告诉我精神科的药物并没有特别大的副作用,并问我:“感觉很糟糕,是不是比吃药还要难受”,我才下定决心开始吃抗抑郁的药。

抗抑郁药的作用是确实存在的,比如一下子世界就变得“可感”了。之前我与世界之间有一种距离感,我自己是被包在塑料布里的,虽然也能摸到东西,但总感觉自己和现实世界之间有隔阂。但是现在,我能够确实地感觉到这些东西的存在了。

@XXX:当我第一次找到一个合适我的药物时,那种感受真是美妙极了,真是在服药一个多月后,就回到了一个“正常人”的感受里。我不再觉得无名的紧张,不再低落,学习效率很高,也能和朋友有说有笑。

从那以后,我明白,精神科服药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因为每个人究竟最适合哪种药和哪种剂量并不明确,只能花时间积极观察和调整,需要医生的持续帮助。而就算找到了一时适合自己的药物,也可能因为发生耐受而失去好的效果,会重新进入一个新的调药过程。由于我的体质关系,在7年里我吃了十几种药物,但一直维持在很低的剂量上。

我的人生,因为恰当的管理和治疗,并没有因为重度抑郁症受到太多不可逆转的影响,但这个过程,真的是异常艰辛。

我们也让这些受访者,都给同样有抑郁症的人一些建议:

@猫猫:

第一,确诊时去正规医院检查,有必要的话多换几个医院,直到找到你觉得能信任和长期沟通的医生(这里的医生不是心理咨询师)。

第二,抑郁症不会一下子好,因为它不是一下子得的,是几十年的人生积累的,所以多点耐心,对自己心里的小孩多点耐心。

@柚子胡椒:

如果觉得自己精神状况不好,可以按照DSM-5的标准看一看,最重要的是症状持续时间,如果连续出现两周以上,那要引起重视。

如果没有自杀的念头,那就去挂一个三甲医院的心理科,这样不仅对你就医还是对医院正确诊断都方便。有条件的话,尽量去一线城市的医院做诊断,因为不同城市医院的理念还是不太一样。如果已经有自杀念头了,那尽量挂一个专家号,或者找一个经验很丰富的医生,千万不要耽误了。

还有就是,不要太在意别人的偏见,也不需要很费力地想要去改变有些人的看法。Haters are gonna hate. 推动思想的进步真的是一个史诗般的浩大工程,我们可以努力去改变那些愿意了解、愿意摒除偏见的人,等到这样的人成为了社会的多数,那些死死抓着偏见不放的人就会成为少数,他们就会体会到现在我们身为少数的痛苦和无奈,到时候也更容易再去自发地改变。

@黑咖啡:

该检查还是得检查,该吃还是得吃药,家里人不支持也要好好治病。以及不要乱猜,一切以医生诊断为准。

@xxx:

先接受这个事实,然后接受你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管理自己的事实。你要知道,你最终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自己对自己的不放弃,是自己求生的本能,和顽强的坚韧——读过一句话,大意是上帝很有意思,当他给你准备了痛苦,他也悄悄给你准备好了足够承受这些痛苦的东西。你比你想象中更有力量,但在你准备好之前,允许自己生病,给自己时间休息。你值得一种痛感更少的人生。好好照顾你自己。

这样有着精神痛苦的年轻人可能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也可能就是每个人自己。当我们每个人对精神障碍的认识不再停留于刻板印象和错误观念中时,能及时地意识到它并且积极治疗。这样也许能减少这个群体所受的伤害吧。

以上。

想要了解更多的心理学专业回答,请关注:KnowYourself知乎专栏

点击查看过往高赞回答:
有哪些看似聪明,实则很傻的行为?
为什么一部分女性不喜欢生孩子?
有哪些细微但是高效有用的习惯?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KnowYourself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63 个回答,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