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领域会不会出来另一个今日头条、拼多多?

WechatIMG72_meitu_1

【猎云网】5月30日报道

“打败康师傅的不是统一,而是美团饿了么;消灭扒手的不是警察,而是支付宝微信。”营销行业从业者们过去经常用这句话去说服甲方改变固有思维方式去消费迎合者习惯的时候,可能很难想象到,原来自己所身处的营销行业也会迎来这么一天。

最近2周,三点一刻——这家此前在主流营销圈内少有人能叫上名字的公司,却接连几次刷屏了营销圈。与传统营销公司的自营模式不同,三点一刻是共享经济平台,一端连接有专业技能的营销人,一端连接着有营销推广需求的品牌,做的是营销推广需求的撮合。这家公司在小程序上线第一天就号称收获了4663个甲方。1周之后,其宣称当日新增甲方数更是达到了13025个(注:三点一刻在其小程序上公布的公开数据)。

营销行业需要不一样的挑战者

一定程度上,三点一刻这样的平台型营销企业,更像是投向营销行业的一枚重磅炸弹。在此之前,营销人这一群体虽然关注和制造着大大小小的营销事件,为品牌主们鼓吹着各种大大小小的新概念、新思路和新模式。但是反观营销行业本身,在各行各业都在被互联网深刻改变的大背景下,仍然波澜不惊。

可以作为例证的是,身为国内公关营销第一股的蓝标2007年一整年里服务的客户才不到3000家。“13025”这个数字如果属实,意味着三点一刻一天所获取的客户量比4个蓝标一年总客量的总和还多。

营销行业整体性的“不求上进”并不是因为市场规模受限所致。不说市场份额越来越大的线上营销市场,仅仅是营销行业分支之一的传统广告行业的分支广播电视媒体领域,根据广电总局财务司公布的数据:其2017年就达到了1518.75亿元,这还是同比负增长1.84%的情况下。

相关数据显示:随着企业营销需求的不断被挖掘,国内营销市场份额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2%,复合增长率达到10%-20%,预计到2025年,总体营销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以此计算,号称国内营销第一股的蓝标所占行业份额也仅占个位数,营销行业的品牌集中度之低由此可见一斑。

一边是巨大且持续增长的市场规模,一边是品牌集中度高度分散的行业格局,固步自封、一潭死水的营销行业正需要更多“三点一刻”这样的挑战者来重新激活。

营销行业最大红利来自草根企业的营销需求

蓝标为代表的国内主流的营销公司走的还是精英路线,其对客户的基本要求就是预算要足、客单价要高、服务要有延续性。这一运作模式往往有意无意忽视了那些营销推广需求不连贯、客单价并不高的所谓草根企业,包括一二线城市的初创互联网企业,以及传统行业的中小企业。

与其他行业的创新者一样,三点一刻也是从聚焦于被传统企业们所忽视的非主流人群、非主流需求开始,关注于被蓝标这样的传统服务商们所忽视的草根企业们的营销推广需求。甚至于,三点一刻还喊出了要做营销行业的今日头条、快手和拼多多的口号。

目前风头正劲、也是争议最大的拼多多才2年多就已经超越京东,成为仅次于淘宝的第二大电商平台。其逻辑就在于主流电商们对所谓主流消费人群高喊“消费升级”的时候,拼多多把关注焦点放在了那些被主流电商们所忽视了的基数最大的三四五线城市普通消费人群的“低价”诉求。

短视频行业的快手也如此。美拍、小咖秀们等通过精英大V影响一二线城市的所谓白领人群的时候,将目光伸向三四五线城市走草根路线的快手已手握3亿用户仍不为人所知。时至今日,靠着7亿用户,1.2亿日活,今日的快手不仅仅征服了所谓精英用户,还引领了短视频领域的新一轮大跃进。

最为成功的要属TMD之一的今日头条。估值近500亿美元的今日头条俨然媒体领域不可撼动的龙头老大。在新闻领域没有任何根基的今日头条能够快速成长,很大原因在于各大传统新闻媒体及门户仅限于满足所谓一二线白领精英人群的新闻阅读需求的时候,今日头条缺把目光放在了满足于被主流媒体圈所忽视的三四五线城市最广大层面用户的信息阅读的需求。

本质上,三点一刻在营销领域的创新逻辑和今日头条、快手、拼多多并无二致,只不过其满足的是长期被主流营销广告圈所漠视的草根级中小企业主们的营销推广需求。与草根人群庞大的信息获取、娱乐消遣及消费升级等需求红利分别成就了今日头条、快手、拼多多一样,草根企业所累积的巨大营销推广需求也很有可能在营销领域出现另一个今日头条、快手和拼多多。

改变营销行业的不会是传统营销公司

今日头条、快手和拼多多的成功在于发现并有意愿针对性满足被主流的传统品牌们所忽视的非主流人群的需求,更在于其做到了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地满足了这些人群的个性化需求。相对于发现,满足更加重要,它直接决定了用户的选择,这其中智能匹配至为关键。

就像张一鸣一直所表达的,今日头条并不是一家媒体公司,而是一家基于数据驱动提升信息分发效率的平台型公司。与传统媒体的编辑精选推荐机制不一样,今日头条用算法理解人性,除了性别、终端、年龄、地域分布等用户属性分析外,还对用户的兴趣和情感倾向进行分析,从而在海量的新闻信息中,筛选并呈现给用户符合其阅读喜好的内容。这其中,推送的内容是否符合、多大程度上符合用户的阅读喜好,推荐引擎至关重要。

拼多多创始人CEO黄峥也有过相似的阐述。他认为“平台”与“品牌”不同,品牌追求的是细分人群标新立异的主张,而平台价值则在于洞悉市场不同阶段的生态演进,竭力做好更大供给和更多需求之间的“匹配”。拼多多的成功,在于不断跟随平台用户的消费习惯和供给两端生态的演进,从传统的流量玩法转向了场景推荐过渡:改变了传统搜索模式中人找商品的旧格局,选择商品信息流匹配用户需求的玩法,以场景化方式把商品信息流匹配最为需要的用户来实现平台价值。

回到营销领域,相对于标准化的商品,营销推广需求作为非标品,要想实现与营销人的有效匹配,除去匹配本身的难度,还必须解决的难点在于如何将营销推广诉求清晰化、标准化、模块化的梳理,使之成为标准品。

这并非易事,由于对于营销的理解和认知不同,不同人对于营销推广需求的描述表达力、效果路径实现偏好、营销推广预期等都很有可能因人而异,甚至千差万别。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深度梳理并满足各行各业的最广大的中小企业的各类营销推广需求,提高中小企业主和营销人的沟通和执行效率,智能匹配难度会更大、当然智能匹配的重要程度也更高。

因此对于想在营销领域创新的创业者而言,最大的障碍就在于能否解决以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解决这种匹配效率的问题。这显然就不是传统的营销公司,而必须是技术公司才有能力去面对、去解决的问题。

目前来看,传统营销公司在刻意强调“人”的能力的时候,走技术路线的三点一刻一直在把“基于人工智能的精准匹配”当作了其核心竞争力,并吸纳了不少来自IBM、埃森哲、安永、Google等国际豪门的资深技术专家。

当然,这条鲶鱼能否成为营销领域的今日头条、快手和拼多多,还需要看到其在匹配效率提升方面的努力。一直在致力于帮助其他行业营销创新的营销行业的确也需要一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