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奇物种』吃翔的方式,决定你是不是猛士

本文来自红色皇后的微信个人公众号“濑尿虾的松鼠窝”,未经许可不得进行商业转载

嗡蜣螂属(Onthophagus.spp)是金龟科最大的家族之一,虽然它们吃翔为生,但大自然对于它们丝毫没有看轻之意,许多嗡蜣螂都有闪闪发光的鲜明外壳,造型奇异且壮观的角,争奇斗艳,宛如日本不同家族武士的头盔。但奇怪的是,也有很多嗡蜣螂完全没有角。

图片来自Wikipedia

图片来自Wikipedia

左公右母,图片来自Wikipedia

左公右母,图片来自Wikipedia

根据进化生物学家,昆虫学家道格拉斯•埃姆伦(Douglas J. Emlen)的观点,决定嗡蜣螂有没有角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蜣螂吃翔的方式。在野外,便便是一种稀有资源,一旦降临,许多食粪昆虫就会扑过来抢。嗡蜣螂抢夺便便的策略有两种,一种是将便便团成球,滚到远处去享用,一种是搓成条,就地掩埋。

滚粪球的嗡蜣螂在开阔空间活动,争夺粪球的时候,许多蜣螂会从四面八方扑来,打成一团。好手难敌双拳,个体战斗力再强,也架不住人多,强化武器是没什么意义的,它们几乎都不长角。

反过来,埋便便的嗡蜣螂,雌蜣螂把粪便埋好之后,雄蜣螂就在通往“粮仓”的隧道入口看守,“霸占”自己的交配对象,驱赶挑战者。因为隧道很狭窄,决斗经常是一对一的。它们经常长有各种奇形怪状的角,角可以帮助它“扎根”在隧道里,使对方无法推动,也可以在决斗中顶翻对手。

相传日本平安时期的著名英雄武藏坊弁庆,曾在五条大桥上,向路过的人挑战。一连战胜了999人。狭路相逢勇者胜,桥这种狭窄的环境,只能容下两人决战,这时战斗力(包括装备)就会对胜负起到关键作用。由此,埃姆伦提出一条原则,如果雄性动物争斗的空间狭窄,决斗大多是1v1进行,则容易发展出武器。

武藏坊弁庆的浮世绘,来自维基

武藏坊弁庆的浮世绘,来自维基

另一类甲虫,在武器和外观的华丽上,与嗡蜣螂不相上下,得到的待遇却是截然不同。大概是因为它不吃翔(……)。

锹甲(Lucanidae科)是日本小朋友的最爱。它以含糖的树汁为食,树上要是有一个裂口,就可以吸引许多锹甲。雄锹甲看守裂口,与来进餐的雌锹甲交配。裂口很狭小,易守难攻,战斗通常是1v1的,所以锹甲发展出了武器——超级发达的大颚,可以抓住敌手,把它直接扔出去。

Chiasognathus granti,图片来自Wikipedia

Chiasognathus granti,图片来自Wikipedia

另一种狭窄的环境是树枝上,跟武藏坊弁庆的桥很相似。在树枝上爬行的变色龙,虽然行动缓慢,样子和善,但有些种类也长出了角,作为在狭窄环境里“顶牛”的武器。

用角打斗的杰克森变色龙(Chamaeleo jacksonii),图片来自Wikipedia

用角打斗的杰克森变色龙(Chamaeleo jacksonii),图片来自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