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么“好”,真让我无法忍受

文 | @马晓韵 | 简单心理认证咨询师

编辑|山兔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众号“马晓韵”,

由简单心理Uni获得作者授权后转载。

(声明:文中所述事例均为虚构,不涉及个案工作,特此声明。)

我们活在这租来的生命中并终将被驱逐,所能希望的,不过是那驱逐不太痛苦。
——艾米莉亚

常听来访者说,

“你说我什么时候才能好呢?”

“我只是希望他/她能好起来”

“我这样是不是不好”

究竟什么才能称为“好”?

我们习惯上认为,好就是正确的,善良的,健康的,优秀的。但仔细想,“好”却在生活中更多地与“正常”“克制”“赞誉”甚至“合群”联系在一起。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可能是“不好”的,正如一段任性肆意的经历,被认为是“坏的” 那样。

得意时,我们对外在和自我的状态相对满意,可称为“好”的时候;而只有在失意时,我们对外在和自己都很不满意,感到自己“不好了”,于是才开始向内看。正如莎士比亚所说,“For the eye sees not itself but by reflection”(目经反思得见真颜)。 不管处于“好”或“不好”,我们看到的,都仅仅是硬币的一面。

“好”或“坏”

心理学上,称之为“偏执分裂位”(克莱茵理论),简而言之,就是只能接受全好或全坏,人和事物要么是全好的,要么就是全坏的。举个例子,此前我游历各国,写过不少文章,笔法稚嫩,承蒙众网友追随。此后数年,我开始尝试写心理相关的文章,文末会附上自己心理咨询的联络方式。有网友愤愤地在后台留言:“几年前读你的文章,游记里有很多情怀,一直觉得你很棒。但是现在,你的文章变得很功利,只为了赚钱,呸!”

你看,我还是那枚硬币,但有人是不接受硬币的另一面的。网友自然有权利选择喜爱或讨厌,但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互联网沸沸扬扬的言论中,铺天盖地诉说着“爱憎分明”。“某明星好美好有才华,喜欢他/她;这次他/她居然没有捐款,这种人无耻、势利,拉黑!”

这里面的逻辑是“我喜欢你,所以你就要按照我喜欢的方式,成为我觉得好的状态,你若做了一丁点我认为不好的,或者没有达到我认为的好,那你就是全坏的,十恶不赦的,该被唾弃的”。想想看,如果真的认同了爱恨之下所定义的“好”与“坏”,那得活成个什么样子。但是舆论不管,舆论就是要你做“圣人”。

这与其说是对“好”的期待,不如说是对“坏”的恐惧。“坏” 是要被打屁股的,“坏” 是丢人的,“坏” 是被排挤的。很多时候,家长和孩子扮演了好和坏的角色。为了维护权威的家长,会有意无意地让自己处于“好”的位置上。“我是对的,你是错的;你看你不如谁谁谁;你还小,这你不懂;我这都是为你好”。

父母的“对”,是以孩子永远的“错”为代价的。一个处处证明自己是对的父母,会不断看到孩子身上的“错”,孩子是那么“不懂事、不听话、不合群”。而孩子也会因为父母的惯性评价,认为自己真的是这样,这也就形成了一个人对自我的核心认知——我是不好的、坏的、错的。

“好”或“坏” 如何影响着我们

作为最初生命容器的父母,若是无法允许“好”与“坏”的并存,孩子也就不能忍受自己身上的“坏”,进而对于所有的“不好”都有着强烈的恐惧和担忧。我们的文化中,也有着类似的情形,“知廉耻”是重要的,但为了面子而“趋利避害”,就是对于“不好”的防御与抵触。相当一部分人,走入咨询室的原因,是因为觉得自己“不好”。比如不能控制自己,感觉自己做了不可饶恕的坏事,对自己很失望因为总是“犯错”,认为抑郁和焦虑的自己是糟糕的、脆弱的、失败的。最极端的状态,就是自杀——将“不好的自己”从自己身上分离出去,以此来摆脱“不好”。

来访者有时会视咨询师为“拯救者”,或某个“拥有强大智慧、全知全能的人”,希望咨询师能够告诉自己“怎么办”,教自己“一些方法”。咨询师若是认同了来访者投射的这种情感,真觉得自己拥有某种力量可以拯救他人,无异于重复了来访者童年严厉父母的模式,对来访者“谆谆教诲,严加指导”,这显然容易造成“二次伤害”。所以,若遇到鼓吹自己是“大师”的咨询师,请远离。

一个全“好”的人,是让人无法忍受的

D伤心欲绝地哭诉,说自己每一段感情都全然付出,情真意切,可为什么对方总是因“受不了”自己而离开。D不停问“我做错了什么?”D具备一切“好”伴侣的条件,体贴、温柔、细致、耐心,随时随地为对方考虑,事业上一丝不苟、严谨对待每一项工作,朋友都觉得他是个热心肠,而且乐善好施,经常帮助陌生人。D的上一任女朋友离开他时说;“你什么都好,太好了,我觉得我不值得你这样对我”。

D的性格与母亲有着诸多相似,母亲是个特别“好”的人,在学校是一名积极上进的教师,经常拿区里“优秀”。在家庭里是一位勤劳能干的妻子,D记忆中,母亲承包了所有家务劳动,而父亲整天游手好闲,甚至很多年赋闲在家,由母亲一人扛起家里生计。

母亲对父亲充满了怨言,两人经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D说,很长一段时间,自己是恨父亲的,但长大后,作为一个男人,他能理解父亲的不易。母亲“为你好”的唠叨中,有着很多让人无法忍受的控制。

人在长大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向身边人认同,这其中,向父母(或主要抚养者)认同的是最多的。D的内心世界,是充满矛盾的。他首先向母亲认同,因为母亲是对的,好的,善的,与之相对的情感,是对于父亲的不负责任、小孩子气的排斥与鄙夷。

但在成长的过程中,D发现,母亲并不是全对或全好的,甚至为了维护“好”,会过份的、强行对他人做很多不必要的事,名曰“为你好”,实则为“界限不清”。某种程度上,D的母亲为了全然的“好”,潜意识上将丈夫至于“坏”的位置,她的过度照顾、大包大揽,无形中剥夺了丈夫承担责任的权利,将丈夫培养成了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D在每一段关系中,会有意无意地要求自己做到像母亲那样“好”,过份地关心和照顾,一开始会让人觉得甜蜜,但久了就有些吃不消。D的前女友喜欢吃某品牌的巧克力,D就给她买了一整盒巧克力,并且“限定”她在一周内吃完,吃不完要“惩罚”,女友直接吃到吐,最后对这种牌子的巧克力看见就恶心。

D的好,最终让女友无法消受。而选择离开D的女友,内心觉得伤害了一个对自己“那么好”的人,带着深深的罪恶感,成了“不好”的。D虽然看到这一点,但却无法让自己“不好”,因为不好就意味着像父亲,而D从小看着母亲如何贬低、鄙视父亲,那是D决不能允许自己成为的。

究竟什么才是真的成长?

更多地了解自己和世界,并不能保证幸福或成功,但却能充分发挥一个人内在和外在的潜能…另一种形式的疗愈,即,拥有更好的(客体)关系。
——汉娜席盖尔

好与坏,是并存且相互制约的。没有了坏人,也就没有了警察存在的必要。很多时候,真正的成长,开始于接纳自己的“不好”。那些深藏内心的“不好”,真的去了解就会发现,并没有如此的糟糕和可怕。反倒是对于“不好”的否定,一叶障目,让我们无法窥见真实的自己。

如达芬奇所述,绘画是via di pore(添加色彩以产生形态),而雕塑则是via di levare(移除多余部分以呈现本真)。心理咨询是个雕塑过程,咨询师把自己作为容器,将来访者假的、不安的、混乱的内在全然接纳,像画布一样真实地展示来访者的人生图景。

在与咨询师安全、专业的关系中,来访者可以了解自己,探索与他人的关系;不仅接纳自我与外界的“好”,更能识别与容纳自我与外界的“不好”/“坏”,看到事物和人是既好又坏的一个整体。

在这个过程中,来访者成长的障碍逐渐被移除,自我的潜能充分得到发挥,并最终拥有面对和解决困境的能力,活出一个真实、接纳的自己,并学会了更好地与世界相处。

你好吗?


原文发表于:你那么“好”,真让我无法忍受

学心理咨询,到简单心理Uni: 简单心理Uni – 最有态度的心理咨询学习社群

我们还有公众号哟~ 关注简单心理Uni (微信号:jdxl-uni) ,行业大咖的免费课程、专业咨询文章、读书会、专题课程,与10万+成长中的咨询师一起学习一起飞!

「简单心理Uni金牌基础训练课程·2018年秋季班」正在招募中~2年,理论、实习、督导缺一不可的系统培训,和你一起成为可靠的咨询师!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简单心理Uni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