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发动机,底盘,车身以及制造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作为消费者看来,核心技术无非体现在:

  • 动力总成类:动力性及驾驶性(加速性能、动力输出平顺度),使用经济性(油耗)等;
  • 底盘调教类:操纵稳定性(侧倾、横摆)、驾驶舒适性(路面振动过滤)等;
  • 制造类:车身间隙,车内异响等;
  • 设计类:外观、内饰、色彩匹配等;

但作为一名质量工程师认为:汽车企业最核心技术—体系和流程

开发一辆车难点在哪呢?

1)根据用户的需求和抱怨将其转化为工程标准

2)对供应商提出要求,将零部件生产(质量稳定、生产稳定)出来

人话版本:

假如你想要一辆风噪小的车,那么负责市场和用户研究的工程师就要去调研,目标人群对哪辆车的噪声比较满意,然后确定标杆车辆,比如福特蒙迪欧。工程师就要对蒙迪欧风噪进行客观仪器测量,明确蒙迪欧的噪声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平。

下一步工程师需要对全车进行分析,哪些零部件会对风噪有影响?这时候一个工程师就做不完这个事情了,有负责底盘的、有负责内饰的、有负责动力系统的,每个模块都要针对风噪这个属性进行确认,确认完不是没事了,他们还要自己模块零部件的技术要求是什么样的,而且每个工程师要明确自己的任务是什么并且老老实实地执行下去。谁来确定呢?领导吗?不不不

这个时候体系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流程规定了工程师们在某个时间段内,大家各自的任务。保证工程师能按时间保质保量地把车研发出来

各位有没有想过,这只是一个风噪,大家对车可不单单一个需求,安全、动力好、省油、外观好等等,这些所有的属性都需要一大帮工程师来一起做一辆车。这时候沟通就很重要了,例如:如果两个工程师对一个零部件的叫法不一样,解释半天对方都不知道在说什么,这样工作的效率就很低。这时候就需要体系来规定工程师对于每一个要求、每一个零部件大家都是一个叫法(有点简单粗暴,但远不止这些)

还有一点,保证企业不被工程师绑架。在现在的企业,如果一个工程师能力很强,那么肯定需要他把他的能力转化为标准。否则他离职了,开发过程直接停摆,企业损失很大。

总结:流程和体系规定了工程师用同一种语言按照同一种规则各负其责的事业。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认为大众、丰田这些企业核心技术强的原因,发动机、底盘只是流程和体系的产品体现。

十年树木,百年树“车”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张定坤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4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汽车动力是否只由发动机决定?

汽车史上有哪些经典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