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源于网络

感谢美国的“实体清单”,给中国科技创新投资和上市提供了一份目录和指南

美国针对中国高新科技产业的限制持续升级。12月15日,包括长江存储和寒武纪等在内的中国先进科技企业被列入所谓“实体清单”中。

实体清单法源来自美国《出口管制条例》,由美国商务部下属工业和安全局负责管理,上榜企业被认定为影响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利益。进入实体清单后,除非得到特别批准,任何公司参与其交易行为,甚至提供服务(如货运、物流等)都将违反美国《出口管制条例》,这等同于全面封锁实体清单企业获得美国产品的能力。

这次新增的36家企业中,包括了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上海微电子(中国唯一的光刻公司)、AI芯片企业寒武纪及下属系列公司、中国国产储存龙头长江存储甚至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等。一句话总结,美国的这份实体清单制定的极有针对性,就是锁定在了中国芯片技术领军企业身上。

更蛮横的是,包括寒武纪系公司和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等在内的21家实体还将被纳入所谓“外国直接产品规则”适用范畴。“外国直接产品规则”是曾被拿来针对华为的一项政策工具,施用该规则后,只要是使用了受《出口关注条例》管控的“软件”乃至“技术”,无论其产品本身是否在美国生产,同样不能提供给实体清单企业,这就从源头切断了相关企业合法获得技术支持的任何可能性。华为手机的5G道路之所以彻底破灭,正因如此——没有任何企业敢于冒被美国制裁大棒敲打的风险为华为提供相关产品,而“外国直接产品规则”又封死了代工乃至自研的所有通路。

这是美国追逐科技霸权,在高科技领域全面防堵中国的又一例证。负责出口事务的助理商务部长Thea Kendler直截了当的表示,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要求“拒绝(特定实体)对美国先进技术的触及”,实体清单企业的上榜原因直接延续了这一思路。

 图源: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官方网站  公布最新的36家进入实体清单企业的声明
图源: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官方网站  公布最新的36家进入实体清单企业的声明

美国商务部做出决定所依据的任何细节信息都是不公开的,且拥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权,决定谁被列入实体清单是由一个名为ERC(最终用户审查委员会)决定的,该委员会是一个由美国商务部牵头,包括了国务院、国防部、能源部及财政部代表的机构,其中根本没有任何来自产业界、投资界的代表,凸显的完全是美国政府内部的意志。而实体清单条目的增加只需要多数决即可,但移除或修改条目却需要全体代表一致同意。

向ERC提出修改的过程类似于一个已经被法院宣判为杀人犯的人向法院论证自己不是凶手,而一旦论证不成,法院将继续维持有罪判定。这导致企业为了自证清白,必须准备极为绵密繁琐,且需要包含大量涉及企业经营细节机密信息的材料,而原因仅仅是ERC单方面认定你危害了美国的国家安全。

“实体清单”这一政策工具的实质,就是美国政府基于自己的信息判断,单方面对任意一家使用涉及美国产品或技术的企业实行限制的措施。

美国的限制手段越发歇斯底里

美国人正越来越表现出一种对国家安全和竞争对手歇斯底里的态度,仿佛卖到中国的每个内存颗粒,每片显卡和每个CPU都会被用来对付美国人自己。

正如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在9月所表示的,中国的快速发展表明美国与竞争对手保持“相对优势”是不够的的,美国现在想要做的是让领先幅度越大越好。基于这种思路,美国在10月出台了大规模高端芯片出口管制措施,主导方同样是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新的出口管制规定对美国芯片的算力、带宽、制程工艺等做了非常具体的量化指标,其内容规范之详尽,让你觉得它是照着中国芯片目前发展水平量身定制的。

 图源: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官方网站 关于实体清单的介绍
图源: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官方网站 关于实体清单的介绍

比如长江存储的闪存技术,在2021年实现了128层量产突破,而这恰恰达到美国出口管制的红线——更高层数的NAND产品原则上将不再允许出口到中国。而16或14纳米制程以下的CPU芯片出口管制也恰恰卡在中国的脖子上。这一整套芯片组合拳背后,是美国对华高新科技产业遏制战略的思路变化。

一份研究美国商务部内部运转的报告中指出,政府的政策重点已经从延缓对手技术进步转变为直接使之降级。

如果说2018年的中兴和2019年的华为是美国针对中国领先企业发起的“定点清除”行动,那么在2022年,这种行动已经演变为了一种战略,除了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新科技企业被列入实体清单并一如我们之前说的,绝少有从清单中移除之外,美国政府还出台了更多的限制规定,以期从全行业全领域范畴完全锁死中国企业的科技升级路径,这种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战略针对的不是个别人,而是所有人。

这种赤裸裸的保护主义干预政策当然会引起反噬。就拿今年以来陷入股价泥潭的英伟达来说,8月31日,就在英伟达即将公布财报前不久,美国宣布了禁止其向我国出口高性能GPU产品的消息,英伟达股价随之大跌。这项禁令颁布一方面让英伟达原本就高企的库存水平雪上加霜(原来的备货不能再卖了),同时还不得不因应美国政府的政策来重新设计产品,白白赔上几个月的时间,而作为英伟达最重要市场之一的中国面临如此大的不确定性,也在威胁着英伟达的市场地位。

 图源:源于网络
图源:源于网络

当然,有着悠久的重商主义传统的美国并不是不明白个中道理,正如我国商务部对实体清单回应中反复强调的,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阻碍了正常的国际贸易,威胁全球供应链稳定,“不仅损害中国企业正当权益,也将影响美国企业的权益。”这显然是一个双输的结果,其苦果只能是由各国企业买单。然而在所谓“国家安全压倒一切”的思维模式下,美国政府已经将正常的企业经营与竞争行为无限上纲到了政治斗争领域,显然此刻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的原则都被扔到了一边去。

从美国今年越来越密集的政策我们可以看出来,现在美国政府主要是两种手段并行。

一方面是继续扩大实体清单范围,针对重点企业则加码“外国直接产品规则”,严防死守特定企业获得美国高新科技技术,同时美国还祭出另一张名为“未经核实清单”工具,上榜企业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向美国解释其与国家安全无碍,等同于变相向所有企业施压,产生所谓政策威慑效果。

另一方面是越来越量化,越来越精准的各种限制规定。最典型的就是10月出台的高端芯片出口管制。美国商务部只需要在出口管制规定中增加寥寥数语,即可在全球范围内任意限制其先进技术的流动。而今年十月的管制规定还催生了“科技身份政治”现象,美国人将被不允许在中国芯片制造企业中工作。由于美国国籍法的复杂,此一“美国人”的概念既可以是美国国籍、绿卡永久居民,甚至也可以泛化到在美国交税的个人乃至在美国的人,一切端看实际操作中执法机构施用何等标准,而企业为了降低风险当然依照最高标准解读政策,现在诸多芯片行业领军的美国公司已经纷纷传出在中国区裁员的消息,脱钩的背后是经营者努力符合美国越发不理性的严苛要求以规避政策性风险。

实体清单,一份指南

美国的长臂管辖和对中国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蛮横干预短时间内不会停止,且有越演越烈之势。那么中国业界应该怎么做呢?

业内有一种半开玩笑的说法是,上了实体清单是对这些中国企业的一种能力认可,这更多是一种自嘲和无奈。但在上文分析的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业限制的思路改变之下,上榜确实成了一种敌人的认可。

“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这些清单针对的关键企业也就是本土投资最应该指向的龙头企业。

就拿最新上榜的长江存储来说,它可是一个在美国政界红的耀眼的名字。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查克-舒默点名说过,长江存储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直接威胁( an immediate threat)”,美国需要防止长江存储获得“哪怕一英寸的军事或经济优势”。

坦率地说,这实在是有点谬赞了。长江存储的确是我国目前发展的最好的闪存厂商,且已经位居世界第六。但上文说到的长江存储2021年投产的128层NAND闪存芯片,虽然已经代表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最先进技术成果,但相比三星、美光、海力士等闪存届大佬,尚有一代半左右的技术差距。

不过作为中国本土的芯片企业,长江存储相比于前辈还有些别的优势,据纽约时报报道,长江储存的芯片拥有较高的性价比,可以帮助iPhone降低生产成本——因为闪存一直是iPhone内部最贵的零件之一,占材料成本的25%。正因如此,据说苹果已经和长江存储秘密磋商了许久,即将敲定在未来机型中引入长江存储生产的闪存芯片,然而正在这个节骨眼,美国的政策大棒挥舞了起来,导致这项合作难以被推进。

这对苹果和长江存储来说都不是好事。

2016年才成立的长江存储获得今天的成绩只用了6年时间。这种势头,必须不能因为美国人的意愿而终止。

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某种对美国的不切实际幻想和热钱短期逐利的驱使下,美国的制裁和清单被一些人搞成了炒作的机会,因此而出现一种怪现象:一方面科技自立时间紧迫,而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却不乏泡沫。比如在美国GPU出口限制规定发布后,被认为是国产替代GPU领军企业的海光信息股价一度一飞冲天,而当它被列入实体名单后,这家中科院背景、目前芯片产品应用方案最成熟的企业的股价又大幅跳水——这无疑不利于新科技企业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发展。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不同于传统行业和互联网,高新科技产业有着投入成本高、时间周期长、投资风险巨大等特点,这是一个之前并不为投资界所青睐的领域。它需要新的投资模式,不再去争夺低垂的果实,而是做好陪伴这些龙头企业攻坚的准备,越困难的情况越需要支持,这种情景下,清单的确可以扮演一份指南的作用。

面对美国科技围堵的思路从单个企业转向全行业和全产业链领域的调整,国内高新科技产业,尤其是芯片相关领域的企业合作与资源整合同样势在必行。芯片从设计到制造所涉环节颇多,原料、光刻、封装再到测试,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涉及精密尖端技术,现在美国打出的全面封锁牌,让我们不能再有“绕路走捷径”的想法,而必须下狠功夫跑通全产业链路。

 图源:源于网络
图源:源于网络

从这点上说,每一个优秀的中国高科技企业都面临着自己的华为时刻。

两年前的9月15日,美国针对华为的禁令正式生效,从此华为开始建设自己的生态,通过开放合作来开辟新的道路。

未雨绸缪的鸿蒙快速落地开源,构建万物互联生态圈,其HMS移动服务平台开发者突破500万,全球应用分发量超过4320亿次;基于ARM架构的鲲鹏和昇腾处理器让华为在通用计算和AI加速计算领域持续发力,和神州数码、金山办公、中软国际等公司合作,从处理器开始延展至操作系统和硬件。

这对越来越多的面临美国全方位打压的中国高新技术公司来说有很强的启发性——这些都被逼上绝路的,又同时是各领域龙头的公司之间,是否可以考虑更深层次的合作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