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菜鸟

阿里Q2财报:菜鸟成为”优等生“

在刚刚过去的阿里巴巴第二财季(自然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数据中,菜鸟业务营收达到了182.82亿元,同比增速同样高达26%,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与营收增速相对应的,则是菜鸟物流在业务结构、盈利能力的持续升级。这个季度,菜鸟基本实现了营利双增,且外部营收占比73%,环比提升三个百分点,继续创下新高。

在整体消费增长面临多重挑战的复杂新环境下,菜鸟找到了一条更健康多元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图源:菜鸟
图源:菜鸟

更多元的消费场景,“更确定”的送货上门

菜鸟本财季的成功可以归因于三个方面的突破:送货上门、特色供应链服务、国际端到端物流解决方案。其中,“送货上门”被认为是最高优先级的菜鸟内部战略任务之一。

用菜鸟CEO万霖的话来说,这是一件“难而正确”、“真正长期主义”的用户体验升级行动。

“难”在于送货上门对于终端的规划运营效率要求非常高。万霖曾做过一个估算,大城市里的快递员,每天包裹配送量在200个以上。即便以每天工作16个小时计算,这也意味着每五分钟就要送一个快递。

“(平均)5分钟想把一个快递送进小区、送上楼,送到消费者的手上,难度可想而知。”

另一个挑战在于电商存在营销周期,这导致终端的订单量会相应地产生波动。以双十一为例,其物流规模会数倍于普通时期的运力规模,导致终端配送员出现爆单的情况。

为了保障今年的双十一服务体验,菜鸟增聘了超过10万短期用工。最终菜鸟在大促期间完成了超过2亿的上门服务订单量创下了短期内上门服务订单量的行业新峰值。

 图源:菜鸟
图源:菜鸟

在这个季度,菜鸟已在全国建成17万个菜鸟驿站的超级物流末端网络,它们广泛地分布于城市、校园和乡村,即平均每8000人就拥有一个菜鸟驿站。而每一个菜鸟驿站链接的是数以千万计SKU的浩瀚电商海洋,其密度已经远高于传统大型商超2万人社区的布点理论。

在加强配送能力和末端网络建设的同时,菜鸟也在通过多种手段提升送货上门的服务履约。

在这个季度,菜鸟旗下落地配品牌“丹鸟”微信公众号正式更名为“菜鸟直送”,同时上线菜鸟直送品牌。这被认为是菜鸟要更深度下场参与供应链整合的一个信号。此后,菜鸟直送开始在更多元化的服务场景中作为菜鸟面向消费者提供高品质服务的主力而出现。

在陆续为天猫超市、天猫食品重货送货上门之后,菜鸟直送在这个季度又接入了天猫国际,开始把进口保税商品送货上门。截止9月30日,菜鸟直送的“送货上门、不上必赔”已经覆盖了全国超过300个城市。

此外,社区菜鸟驿站也在本季度成为菜鸟为天猫淘宝包裹上门的另一支主力军——在11.6万个社区驿站中,已经有超过8万个为消费者开通了送货上门的服务选择。

与此同时,申通等快递公司的运力也被一定程度整合到了这张上门服务网络中去。按需上门的“淘宝专送”服务在本季度覆盖范围提升到全国30多个城市。

特色供应链拉高了菜鸟的“天花板”

再说特色供应链服务。

在快递物流高度发达的今天,“特色供应链”要么是对配送时间和运输条件要求比较特殊;要么就是一些“傻大笨粗”的脏活累活。

以大家居、大家电等“居家搭建”的配送为例,由于毛利有限、运送复杂吃力,很多地方的商品物流场景并有得到足够好的优化。

尤其是在广阔且复杂的低线市场中,由于消费的频次相对低频,即便是大件物流的头部品牌方也难以负担起足够高效的配送服务网络。有时候商品已经送到了客户家楼下了,才发现“上楼费”没有谈妥。

“投诉率非常高的场景”,阿里巴巴淘宝天猫产业发展及运营中心总裁吹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为了解决这些痛点,今年菜鸟决定用自营送装团队一次性解决整个下沉市场送装服务难题,并在300多个城市推出“一次上门,免费送装”的精准服务。

重物、大件物流的改进,只是菜鸟重新思考行业物流的一个部分。

除了下沉市场的家居配送,菜鸟也为冷链、美妆、快消等行业重新定制和细化了供应链方案。例如,对于天猫超市的生鲜产品推出了“化冻包赔”服务,对于更高客单价的品牌商品,则“淘宝下单,专柜送货”,其实都是聚焦到了更细节的“痛点”,站在品牌方的视角推动了整体的供应链效率提升。

品牌方的效率提高了,菜鸟的天花板也更高了。

 图源:菜鸟
图源:菜鸟

海外本地仓配为跨境物流再“提速”

中国电商的另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是跨境。

有市场人士曾对品玩表示,对于跨境电商发展未来的天花板,排名第一的难点就是物流,其次才是营销拉新——因为后者其实已经“玩得挺明白”的了。

从全球市场的角度来看,世界社会零售总规模大约在25万亿美元。相比之下,国内市场即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品市场,规模大约为6.19万亿美元(44.1万亿人民币),占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一。目前,我国跨境电商的规模大约14万亿GMV左右,这意味着跨境电商既有巨大增长潜力、也有庞大的存量优化空间。

而菜鸟的海外策略则是推动“数智化”的海外基础设施在主要市场落地。时效问题通过本地仓配来解决;而规模效率的问题,较给数字化来补齐。

本季度,菜鸟运营的海外分拣中心总数增至12个,初步覆盖了跨境电商五大洲主要目的地国家。通过更高效的国际合作,一些重点地区可以实现最快37小时送达,欧洲部分城市已经可以实现“小时级”的配送。

尤其在一带一路地区,菜鸟在智能化仓干线的布局更加积极。这些基础设施不仅服务于国内的跨境贸易,也开始更多服务于全球电商产业的发展。

例如,由菜鸟建造的巴基斯坦卡拉奇建设的首个快递智能分拨中心,其实就是隶属于当地知名电商公司Daraz。

 图源:菜鸟
图源:菜鸟

结语

2022年对于消费品行业来说,是一个稍显复杂和挑战性的一年。生态的各个参与方,都在重新沉淀和思考自己的打法与角色。对规模更加冷静克制,把经营质量的追求放在第一位。

在新的外部环境下,此次菜鸟的高质量增长像是自行车队里的“破风手”。

“破风手”不追求成为冠军,但是在逆风路段,却可以成为队友们的一个支点。他在车队里有更严格的纪律性、身体素质更好、拥有更大的“摄氧量”。它或许不是车队里最快的选手,却是最稳定、最不可或缺的角色。

无论是对“物流履约确定性”的专注、对特色供应链的梳理,还是整个海外电商基础设施的建设,菜鸟都不断找到自己与电商行业的契合点。而正是这种“契合”,又帮助菜鸟不断梳理和聚焦自己的价值,深化了自己的行业壁垒,并倒推菜鸟自身业务的高质量增长。

这似乎又进一步说明了电商行业与基础设施服务商的共生关系:

风越大,车队越需要破风手,破风手的价值也越大。

毕竟零售的市场规模或许是有限的,但是商品的服务效率与体验,却是没有终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