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个我可就不困了。
一般来说,当地盛产什么花,当地人喜欢什么花,大概率就要把它拿来吃吃看。
图主要来源于Pinterest。很多年了,有些实在不记得出处。能标注都的标出来了。
玫瑰算是宜古宜今,宜中宜洋。主要是又艳又香,玫瑰糖、玫瑰酱、玫瑰茶、玫瑰饼,都好。国内不止一处盛行食用玫瑰,云南、北京、江苏、山东都有特产,品种也各不同。
至于欧美,则玫瑰与古典文化渊源太深,因此大规模爱玫瑰也吃玫瑰。英、法、美以玫瑰为甜点/饮料的做法不要太多。除却文化因素影响,保加利亚也可以单独拎出来提一下。他们那个是大马士革玫瑰(Rosa damascena),也用来做香水。
日本则是北海道。特产玫瑰,也以玫瑰为道花。但它们那个玫瑰是Rosa rugosa,日语称为「浜梨」。虽然也是从中国传过去,但目前中国市场上以此种玫瑰花作为食用来源的,倒好像不太多。
北海道除了玫瑰还有薰衣草。富良野和美瑛一带的夏天会限时供应这两种口味的甜点。
当然普罗旺斯表示不遑多让……反正欧洲甜点里最受待见的花卉,我相信除了玫瑰就是薰衣草。做法也无非那些,泡茶、煮牛奶、做糕点之类。薰衣草饼干真的很值得试一下。
虽然伊犁也是重要的薰衣草产地,但目前对相关食品的开发貌似就比较有限一点。还得假以时日发展。
地中海地区还比较喜欢堇菜(Viola)、洋甘菊(Chamomilla)、天竺葵(Pelargonium)、旱金莲(Tropaeolum)这些。无他,因为盛产。蔬菜沙拉里一般都会放,也可以做个小甜点。
呵对,说到南欧地区还不能忘记番红花(Crocus sativus,亦即英文中的saffron,中药里的「藏红花」)。西班牙海鲜饭的灵魂……
但它被用来吃的主要也就是花蕊柱头,下了锅把米饭染成金黄色并散发香气,所以视觉效果上不太有「花」的存在。
北边一点,比如德国、瑞典,貌似比较青睐丁香花,看到相关食谱都是他们那比较多。没尝过,但味道应该不会太差吧?毕竟很香。
做法是浸糖浆,制冰淇淋、蛋糕、布丁等。
东南亚又是另外一种情况。用到的花材极多,但文化渊源与烹饪方法上与欧洲差别就极大。没办法,地理差异摆在那。泰国、越南的料理里比较多见的有芭蕉花、南瓜花、茉莉花、荷花甚至夜来香(Telosma cordata),还有很多我不敢确定叫啥名字的……做法比较接近中餐,比如炒饭、炒菜、煮汤。
日本全境,不用多说,基本是跟樱花绑定的。春天里盐渍樱花与樱叶基本是标配,反正吃什么都能加一点,饭啊,茶啊,洋菓子啊,和菓子啊……
万寿菊(Tagetes,英文一般译为marigold)情况比较特殊。它虽原产南美,在当地也被用作食材,但你很难想象它们在印度也很流行……据说是因为颜色和气味上都很适合做辣椒(chili)和咖喱一类的平替,而种植特性又很吻合印度次大陆的气候,所以短短三百年已得到大面积推广食用。
当然这方面最会玩、名堂最多的还是我们中国人了……
主要是因为爱花,也爱吃。你到《广群芳谱》《山家清供》《遵生八笺》《调鼎集》《清嘉录》里随便翻翻,跟花有关的美食两只手数不过来。
梅花、桃花、荷花、菊花,皆可烹茶煮粥。
梅落英,净洗,用雪水煮;候白粥熟,同煮。杨诚斋诗云:”才看腊后得春饶,愁见风前作雪飘。脱蕊收将熬粥吃,落英仍好当香烧。”
玉兰、栀子、牡丹、芍药,皆可裹以面糊油煎。芳香不褪。
旧访刘漫塘宰,留午酌,出此供,清芳极可爱。询之,乃桅子花也。采大者,以汤焯过,少干,用甘草水和稀,拖油煎之,名”薝蔔煎”。杜诗云:”于身色有用,与物气相和。”既制之,清和之风备矣。
茉莉花、石榴花、萱草花(其实和黄花菜/金针菜类似,本来也就是同属不同种),可以炒菜、腌渍、浸香。
茉莉嫩叶同豆腐炖食,绝品。
采(萱草)花入梅酱。砂糖可作美菜,鲜者积久成多,可和鸡肉,其味胜黄花菜。彼则山萱故也。
木芙蓉可煮汤。
采芙蓉花,去心蒂,汤沦之,同豆腐煮,红白交错,恍如雪雾之霞,名”雪霞羹”。(也有说法是「雪霁羹」,不管,都好听)
玫瑰花、蔷薇花、紫藤花、松花、桂花等,俱可入茶,或制蜜,或制糖,或制饼。
(玫瑰)采初开花,去其櫜蕊并白色者,取纯紫花瓣捣成膏,白梅水浸少时,顺研,细布绞去涩汁,加白糖,再研极匀,磁器收贮任用。最香甜。亦可印作饼。晒干收用全花,白梅水浸去涩汁,蜜煎,亦可食。
松至三月华,以杖扣其枝,则纷纷坠落,张衣械盛之,囊负而归,调以蜜,作饼遗人,曰”松花饼”。
……类似这种太多了。真的,论风雅美味,还是老祖宗会玩。
最后总结一下。
花卉作为食材,本身就是个比较特殊的存在。首先大家肯定不会为了填饱肚子去吃花……把它放上餐桌,一般都必须满足几个条件:
- 「花」本身是一种相对易于获得的材料。换言之,该花卉在当地长期大量盛产,来源非常稳定可观。
- 生产力相对发达,注意力从「吃饱」往「吃好」转变。比如审美需求、文化寓意需求、季节感/仪式感。为了追求这些东西,「花卉」成为一个非常不错的可选项。
- 生产力不至于过分发达,对自然力量与自然美仍有所依赖。比如工业革命后,食品工业也有了极大发展。从食材的周年化供应到食品添加剂的大力发展运用,为「美味的」「漂亮的」「应季的」食物带来更多可能。即使摒弃花卉,也完全可以达到「吃好」的目的。
所以花卉入馔,并形成特色,很大程度其实是一种传统文化与地道风物的传承。
参考阅读: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蔓玫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69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野生的食材真的比人工养殖的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