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哈苏、蔡司,这些联名手机拍照效果究竟如何?

截止到22年初,数了数今年上手把玩过、详细评测过、自己购买长时间使用过的手机,发现一个值得留意的现象:高端旗舰手机已经很少挤在拼像素“大小”、镜头“多少”这种对用户拍摄体验提升“极小”的硬件赛道中。

而是纷纷拥挤在了“价格赛道”中。

举个例子,A旗舰手机发布后,镜头素质可能暂时领先,发布一段时间后,新发布的B手机和A有相同的镜头配置,而价格仅为A手机的2/3,这种利用高销量均摊成本的做法是供应商快速回本的通用做法,供应链和厂商都能受益。

不过问题是,消费者这边体验越来越趋于同质化,你是5000万像素IMX766,我也是5000万像素IMX766,你是人像加长焦组合,我也是人像加长焦组合,可能区别只是多个微距镜头。

现在高端旗舰手机的镜头像素都为5000万,搭载1亿像素的机型少之又少。前几年流行的堆叠镜头数量似乎在近两年的高端机上的现象有所“收敛”。

如今,三摄已经成为旗舰手机“标配”。

高端手机要在镜头方面做出差异化,得着重思考下,下一步究竟如何做?

一部分厂商通过首发来做“差异化”,就拿今年开年的realme GT 2 Pro来讲,首发150度超广角镜头;iQOO 9 Pro首发GN5传感器;一加首发IMX798传感器等等,参数更高、带来的最终成像效果也更出色,但这些都不会让用户有较强的“感知”。对于专业用户来讲,可能更准确的色彩还原、更宽域的动态范围以及成像素质的提升会提起他们兴趣。

但对于大众用户来讲,如何能随手拍出更高级的照片,不再需要PS才更重要。因此显然画面颜色更重要。

这时候一些厂商就想到了与一些非常“昂贵”且“小众”的相机厂商联名,进而让手机最终成像风格接近经典相机风格,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确实是消费者首先能感受到的。

现阶段最有代表性的为华为与徕卡的联名,vivo和蔡司的联名以及一加和哈苏联名。

简单来讲,华为按照徕卡对镜头苛刻的标准着重解决鬼影和炫光问题,并通过调整镜片形状和间隔,如何考虑周边系统对光学部分的影响以及徕卡色彩管理来让照片更“毒”;蔡司的技术为vivo解决超大底镜头小型化,抗炫光镀膜专业化以及色彩精准化、风格化;而一加和蔡司的合作是通过哈苏色彩管理来打通从镜头、传感器、屏幕一整套的色彩校准,来让颜色更“精准”。

这些专业名词对于专业摄影爱好者以及影像行家来讲,更容易理解。

但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还是最终成像最能直观体现出联名特点。

抛开这些繁冗的技术和参数,如何才能发挥出联名后手机影像部分应该有的实力?换句话来讲,应该如何拍才能一看就被别人说,“有那味儿”了呢?

这次我就对搭载这三个相机品牌联名的机型,进行一个横评。如果你是一名购机小白,想换换口味,也不妨通过这次对比来直观感受最终成像画面颜色。

一加10 Pro中内置模拟45mm的X-Pan相机 成像颜色风格和正常拍摄区别不大
一加10 Pro中内置模拟45mm的X-Pan相机 成像颜色风格和正常拍摄区别不大

先来总结下使用三款手机拍摄的整体体验,手机分别为华为Mate 40 Pro+、vivo X70 Pro+、一加10 Pro在分别开启对应的相机风格模式后(徕卡鲜艳模式、蔡司模式、一加10 Pro默认直接为哈苏模式),不管是阳光充足的白天还是光线复杂的黑天、昏暗的室内都能表现出不会愧对于对应相机镜头的风格,整体拍摄下来,我认为联名后最直观的效果是更适合拍建筑和风景。

这次咱们依旧来个环球影城“无剧透”对比拍摄,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感受到拍摄体验,我会采用类似“游记”方式来记录这次过程。

先来讲个题外话,华为Mate 40 Pro+是目前我的主力机,充满电从早上10点开门到晚上7点闭园,在拍照、查看项目人数、修改文章、接发微信、打电话后,最后还剩20%左右电量,vivo X70 Pro+和一加10 Pro充满电只拍摄一天下来还有80%左右电量,不过我还是建议随身携带一个充电宝,以备不时之需。随身携带一个小包就行,有的项目可以直接放脚下,而像霸天虎和禁忌之旅这类比较刺激的项目,则需要存包,在排队时间内免费。

这次拍照顺序主要是按照游玩顺序进行。

从下地铁到进入到大门,需要走很长一段距离,如果周末节假日去,需进行排队安检,这可是进入到园区之前适应排队的“预热”,如果人少或者非节假日就不需要排队了。进去后随着人流一直往前走就是环球大道,两边都是一些餐馆和纪念品商店。

进去后我就直接用三款手机进行拍照测试,手机都采用自动模式,测光为默认全局测光。

上边4组图是从大道到标志性“大球”这一段路程,大概需要走10分钟。拍摄时间为上午11点左右,当天天气并不好,整体呈现灰色,但拍出来天空是蓝灰色,这三款手机在拍摄天空场景时,最终成像都有一些“染色”,这就和HiFi器材中“音染”是一个道理。

华为样张整体偏蓝偏紫,另外在蓝色、黄色、红色上也采用了高饱和、高对比这类调校风格,另外仔细看湖面,是有模拟出了徕卡相机的“暗角”的,但并不明显。vivo在这次拍摄过程中,始终开启了蔡司模式,不难从第二组样张来看,整体颜色要更接近真实色彩,相比其他两款机型来讲,饱和度要低一些。

不过在这种多云不通透的天气下,华为最终样片会给人一种比较“脏”的感觉,如果想保持徕卡风格又想让图片有“干净”观感,可以放在“徕卡柔和”模式下。当然要追求通透观感,建议还是选择阳光明媚的天气。

过了环球影城标志性的“大球”logo,就是环球影城验票处,进之前会提示要出示预约码和身份证,如果没预约现场预约也行,如果已经预约直接截图即可,另外必备的还有身份证,这个只在验票区核验用。进去后可以不拿纸质地图,直接用环球影城APP查看各个项目等待时间即可,往里走就是好莱坞大道,目前已经换上了新春装饰,展示时间到2月20日。

三款手机对红色的成像取向也完全不一样,华为的红色要暗一些,有一种“深沉”感,vivo红色最正常,观感也合适,一加的哈苏自然色对于红色调校要更鲜亮一些,从周围环境也不难看出,整体亮度也要比其他两款机型要高一些。

好莱坞大道两边是纪念品商店和一些比较小的餐馆,建议游玩后再购买纪念品,在某红书大火的小黄人爆米花车一开始是因为缺货所以限购,并不限量,现在基本上随处买,如果带小朋友去,建议可以先买,小朋友立马就能不吵不闹。

进去后如何玩?建议直接排环球影城招牌火种源争夺战,这是全区唯一一个需要佩戴3D眼镜的项目,在外边排队的时间要比里边多,进到屋子里说明就快到游乐项目了,我在室内排队过程中,也对三款手机进行了光线 比较复杂场景拍照测试。

在光线比较均匀的环境下,三款手机都能拍清楚周围环境,比较意外的是,华为的成像并没有过暗或者过曝现象,整体画面亮度均匀,但在只有单光源以及周围比较暗的环境下,华为这个“徕卡味道”就出来一点,为什么说“一点”呢,按理说徕卡风格应该是暗得更暗,亮得更暗,总体成像出一种“欠饱和”观感,但华为这测光到最终成像和徕卡相机成像风格差距挺大。vivo和一加整体亮度均匀,不过vivo明显是增加了暗处亮度。

做完第一个项目正好赶上不可驯服话剧,作为为中国市场独家定制的演出,整体视觉效果非常震撼,最关键的是,可以坐着休息。从第一组图片就能看出三款手机在“眩光”上的呈现情况截然不同,vivo的蔡司镀膜确实对眩光起到了一定“压制”,眩光最不明显,而华为和一加就属于放飞自我了。

超广角模式下,三款手机在极度黑暗环境表现只能用“半斤八两”来形容最贴切,首先是各家超广角光圈都不算大,即使有算法加持,实际进光量也并没有提升,加上徕卡鲜艳模式会进一步削弱暗处曝光,因此整体成像相比正常倍数还是会有下降,vivo虽然能保持亮度,但细节上还是有涂抹。

本来想使用长焦拍摄无牙仔在剧场天空时“飞翔”照片,但整个话剧看下来,无牙仔“消失”了,直接少了一个表演环节,在官方APP和微博上也没有解释这一现象,实属不应该。不过紧接着体验的欢乐好声音巡演倒是欢乐不少,如果想获得不错的试听体验,建议要做到前4、5排位置。

我们这回是坐在5排偏右位置,这个角度其实使用正常焦距就可以拍到舞台,“抓拍”是大家去游乐园一定会经历的过程,能清晰地抓拍到精彩瞬间就非常考验手机启动速度、成像等综合能力,三款手机处理器性能都不算弱,即使在开启各种相机风格模式后,依旧有不错的成像速度,另外在后置人像成像方面,在单人场景下均能拍得准确。

比如在小黄人见面会上,三款手机都能准确识别人像,并根据人像做优化,华为整体风格依旧偏向“浓艳”,除了小朋友肤色能正常还原外,衣服和周围环境就比较暗,vivo和一加对小朋友肤色有一些“美颜”,但不过分,另外降低了整体饱和度并提升了亮度,人像观感还不错。

人多场景就考验手机抓拍能力,能不能识别出来近处和远处的人像,并拍摄清楚要比拍摄单人更能反应出手机综合拍摄能力。从第四组抓拍样张中可以看出,只有华为能够识别出镜头前后的人,并根据面部识别进行人像优化,最终成像人像能清晰显示,vivo和一加都有不同程度“翻车”,比如vivo只能识别出半边人脸而一加近处人像识别失败并且背景虚化和主体人像分离度过于突兀。

在进行“抓拍”环节上,实际效果也大相径庭,在神龙大侠之旅这个“阴间”黑暗乘骑项目,乘坐在并不快速的漂流小船上拍摄前方的神龙雕像,除了龙身体上的高光压不住外,华为最终样张反射到墙边的灯光饱和度比较高,锐度相比vivo和一加也有明显提升,vivo高光部分压下来,暗处细节有所保留,一加颜色则中规中矩。

功夫熊猫区域能够很快玩完,出来正好是两点左右,填饱肚子再说,不建议去哈利波特的三把扫帚,排队两小时起步。如果和朋友一起去建议直奔哈蒙德餐厅,先预定,30分钟后会电话通知,直接点个汉堡再加个沙拉,两人吃就够。

华为可以识别出来食品,但颜色对于沙拉、肉类本来颜色就比较厚重的食品来讲,饱和度还是过高,vivo和一加整体观感就不错,三款手机均可以智能识别出“食品”。

这个剁椒汉堡加沙拉一共160左右,均摊下来一人80还行。

如果两人吃得比较快,1小时搞定,出来就可以直奔哈利波特区域,建议不要去看毫无新意的城堡灯光秀,直接乘坐环球影城压轴大作,需要白天排队2小时的禁忌之旅,在灯光秀期间排队只需20分钟。这个项目其实是一个让你排队也不会觉得“无聊”的项目,因为从进入到整个项目开始,其实就已经开始体验了,整个排队通道实际上是从“地牢”进入到城堡,之后会途径草药课教室、邓布利多办公室、格兰芬多休息室、黑魔法防御教室等等在哈迷心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地标场所。而且项目本身也是整个游乐设施中“沉浸感”最强 的。

使用这三款手机在用“夜景”模式进行拍照,整体表现都不错,但在夜景模式下,什么徕卡味儿、蔡司味儿、哈苏味就不明显,夜景部分主要是根据各家手机厂商调校思路来,另外拍摄体验是各不相同,华为在夜景模式下,需要进行5s左右长曝光,这还得取决于手持是否稳定,而vivo和一加都是一气呵成,仅需要2s。

华为的夜景模式暗处细节依旧没有vivo和一加清晰,在表现湖面水光时也是“死水”一坛,不过高光部分终于控制下来了,但仔细看其实还是不尽如人意,近处的树枝枝过暗,对比度过高,vivo整体色彩最为均衡,哈苏则偏暖。

最后一组图片是在门口梅尔斯餐厅拍的,这应该是北环餐厅中,灯光最绚丽的快餐店之一,在新加坡和洛杉矶的环球影城都有,华为高光压制不错,整体还是有“德味”,vivo更追求细节清晰度,一加则整体更偏暖,类似日系成像风格。

以上就是我这次携带三款和相机厂商联名的产品,来环球影城进行的一次“深入对比”。

回来整理后让身边一位准备购买的新手机的同事,看这些图片,让她来选最喜欢哪组。

结果她毫不意外地直接选择了一加10 Pro拍摄的图片。

但问起她会购买这款手机时候,她的回复非常有意思

“是好看,但是有哪款手机能把上边的人像拍准确,没有乱七八糟效果的吗”

“iPhone最还原最简单。”

“那更坚持了我买iPhone的决心。”

心有所倾,但身体还是诚实的。

这些国产安卓旗舰“一心一意”地寻求和这些相机大厂的联名,更不用说还有小米和OPPO这样的大厂“前赴后继”地寻求“联姻”。

但已有的这些旗舰机连多人识别成像都做不稳定,是否是“本末倒置”?

另外我作为一名主要使用手机拍摄的用户,也注意到了一些值得玩味的现象。

华为和徕卡据传合作已到期,在P50 Pocket发布会上已经闭口不谈徕卡,转而开始讲华为原色引擎,想摆脱“徕卡”,但在P50 Pocket中依旧内置了“徕卡鲜艳”模式;vivo和蔡司合作,确实在眩光、鬼影方面有很强的“压制”能力,但蔡司模式下的色彩表现和vivo引以为傲,讨好眼球颜色风格完全不一样,没有vivo味儿了;一加10 Pro这次表现倒是非常意外,但哈苏并没有镜头技术,和一加合作只是打通色彩管理系统,色彩相比一加9 Pro虽有了明显提升,不再有清幽寡淡感,但遮住哈苏标,能看出是哈苏风格吗?

玩过徕卡蔡司和哈苏的用户自然而然懂这其中门道。

手机厂商与这些知名相机厂商联名,除了提升手机产品的“档次”外,更像是一场手机厂商想让自家高端机有“差异化”的自嗨,如果未来安卓手机厂商紧靠联名来提升“差异化”竞争力,而忽视了最基本的清晰、稳定,那换来的只有加快安卓高端客户转到苹果的不可逆局面。

文中图片可能会有压缩,欢迎在网盘中查看高清大图: https://pan.baidu.com/s/19_xziqTbkpP0RMbmFas2hw 提取码: tj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