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黑色电影(film noir)?

何为黑色电影之黑

法国影评人定义了黑色电影,他们从四十年代美国电影中归纳出这种风格。到五十年代末,奥逊·威尔斯执导的[历劫佳人]宣告了经典黑色电影时期的终结,随之而来的是所谓的新黑色电影——彩色取代黑白、黑色元素和主题融入某个类型化叙事中——犯罪、惊悚、科幻、恐怖等。黑色电影概念包含了一系列视觉和影像风格以及特定的主题——犯罪和荒诞。所谓黑色,既强调视觉,也强调叙事和主题。

从社会性源起来说,黑色电影是对二三十年代约翰·福特、弗兰克·卡普拉等导演所信奉的美国中产社会价值的反叛。底层、中产阶级、警察、女人等,或是陷入腐化堕落的罪恶环境,或是走向犯罪深渊。黑色电影虽然鲜少直接谈论宏大的政治、社会问题,但它们或多或少从这些问题中,产生了创作的冲动和灵感。源自人性的贪婪和腐败是导致主角犯罪或堕落的根本原因。

回看美国经典黑色电影,“黑色”之意并不难领略。它们大多是讲犯罪故事,或是与人性的阴暗面有关,让人感到既危险又迷人。主角只是普通人,而非穷凶极恶的帮派人物,或是被逼无奈的反抗者。

一般来说,1941年的[马耳他之鹰]在好莱坞刮起了黑色电影之风。从类型上来看,它是一部侦探电影,但具备了与该类型电影不同的黑色主题——不是聚焦于一般意义上的犯罪或悬疑解密,而是透过侦探之手,发现罪恶背后,道德和人性的失衡。

当侦探、女主和犯罪团伙的老大围在传说中用金子制作的马耳他之鹰周围时,他们的目光聚集了贪欲,但影片在此又狠狠黑色了一把:众人搭上几条性命,互相欺骗和斗争而争夺回来的宝物,却是一文不值的东西。

这种历经千帆后,被宿命击中的荒诞,亦是黑色电影迷人的地方。与女主暧昧的侦探,最终向警察告发了她的罪行。这是早期黑色电影的“保守”之处(因为海斯法典,好莱坞当时对性、变态、犯罪、暴力的表现还有很多禁忌),摇摆的道德最后要回到正轨,作恶者自食其果。

在[双重赔偿][失去的周末]和[日落大道]里,导演比利·怀尔德并不是通过硬汉侦探的视线去解开某段黑色人生的秘密,而是用更贴近现实人物的角色去指出生活的荒诞。这些角色——保险推销员、家庭主妇、失败的作家、年老色衰的过气演员——直指美国中产社会。透过他们,观众看到了与自身所处环境高度类似的焦虑和不安。这些人物走向人性的黑色地带,并非因为他们身处罪恶的环境,而是由于欲望导致自我的不平衡。这种精神“病症”将人物困进了牢笼中。

著名导演、影评人保罗·施拉德是新黑色电影[出租车司机]的编剧。他在文章《黑色电影笔记》里,将美国黑色电影的发展分成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主角是相对正常的侦探、孤独者;第二个时期,主角的黑暗属性逐渐增强,故事聚焦于街头犯罪、警察和政治腐败;第三个时期被施拉德认为是黑色电影的精华期,主角自身的心理病症越来越突出,丧失了心理稳定性。这三个时期的划分标准并不能绝对界定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但它概括了黑色电影的一个重要表征——社会和人性的灰色引发的罪恶和个体精神失衡。

黑色电影多数有个处于道德阴暗地带的主角。[马耳他之鹰]不必多说,侦探和女主既对立(女主欺骗侦探并杀害了他的同事)又暧昧的关系,曾让执行海斯法典的审查部门不安,但侦探总归还是理智的,冷眼旁观被欲望奴役的人们。[双重赔偿][失去的周末][日落大道]亦是如此:保险推销员与客户妻子偷情,杀害她的丈夫骗保([双重赔偿]);写不出文章的大龄作家沉迷于酒精,不顾女友的守护之情([失去的周末]);年老过气的女演员仍傲慢地幻想着被聚光灯环绕,爱上年轻的编剧并因此更加想要证明自己一如既往地受欢迎([日落大道])。

评论家曾将黑色电影里的这些“病症”归因于战时和战后的社会危机,包括女性走入职场,改变了传统社会的男女权力关系。美国的传统价值受到挑战,个人的欲望和精神困境被放大。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说,黑色电影很少让人联想到危机中的美国社会现实,原因在于它们几乎不直接谈论政治,而是围绕硬汉男主和孤独女主讲述人性幽暗。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也有一些黑色电影特别强调了社会意识,将影片的主题扩大到对现实的批判,而不只是聚焦于人性黑暗。朱尔斯·达辛的[不夜城],在影片开始就以上帝视角俯瞰整座城市,接着深入到各个角落,从白天到黑夜,调侃性的旁白暗示了城市庸庸碌碌的日常里,隐藏的黑暗。日本的黑泽明在四五十年代也执导了四部脍炙人口的黑色电影——[泥醉天使][恶汉甜梦][野良犬][天国与地狱]。他在这些作品中,相对直接刻画了城市颓败、阶层对立等社会问题。

作为经典时期黑色电影终结标志的[历劫佳人],故事的矛头指向了正直的警察队长。多年来,他经办了许多棘手的案件,培养了得力的新人,备受尊敬。但是,一名墨西哥籍缉毒官员发现了他执法的秘密,并因此遭到陷害。对谋杀案的调查转向了对警长过去的揭秘。在这里,黑色的标识是警长的两面人生。虽然虚伪的角色在电影中很常见,但黑色电影会赋予他们一定的合理性,让人同情。这些人因为特定的环境和遭遇,而释放了人性之恶。

所以,尽管黑色电影没有直接挑战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法制和正义,至少也给生活在这一价值观之下的人们带来了不安。所谓“黑色”,正是强调了这类电影晦暗悲观和摇摆的道德主题。它们借着侦探和犯罪故事,写实地介入到平民的精神世界。这种写实性也正是黑色电影给人带来不安的原因之一。及至新黑色电影,写实性仍然是其非常重要的特征。

黑色电影的写实并不是我们所熟悉的现实主义苦情写实。它通常是对城市的微观写实,焦点放在人物的内外矛盾上。这种矛盾很少掺杂宏大政治或社会主题,主角的动机仅仅是自身欲望驱使。

他们不关心政治和社会,也很少对此发表高见,他们只专注于自身的需求。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他们所在的城市、他们的职业、身份、住所,他们的言谈举止、兴趣,都以相对写实的方式呈现出来。经典时期的黑色电影,故事都是发生在现代城市中,无论主角是侦探、犯罪分子,还是普通职业者,他们都不会背离现实城市里的生存逻辑。

科恩兄弟执导的新黑色电影[冰血暴],与经典黑色电影差别巨大。它的主角是一名怀孕的警察,正在调查一起公路谋杀案。影片没有紧张刺激的动作戏,而是以一种日常的基调刻画女警查案过程,所以我们会看到她在警局和丈夫慢悠悠地吃汉堡,在家里起床、吃早餐、出门。这些并不会拖慢影片的节奏,因为剧情信息会适时地释放出来。

马丁·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罗曼·波兰斯基的[唐人街],以及被认为是黑色科幻的[银翼杀手],都是新黑色电影中的经典。这些电影,一方面对故事中的城市有写实性的呈现,另一方面将主题扩大到对社会制度的批判、对未来及人何以为人的思考。

同经典黑色电影相比,新黑色电影更加偏爱因制度或集体的腐败而出现的失落者,[出租车司机]的男主是越战受害者,[唐人街]里的侦探忍受不了警局的黑暗而离开,[银翼杀手]中的复制人被人类追杀,猎杀他们的男主特立独行,与人类格格不入。虽然把这些电影放在黑色电影框架来讨论,但是由于影像风格的差异巨大,新黑色电影的界定比经典时期的美国黑色电影更有争议性,莫衷一是。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唐朝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1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黑色小说(noir fiction)与暴力美学之间有什么关系?

如何评价电影《墙里的声音》(Voice from the St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