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头的话
其实早在情报贴放出来的时候,讨论群里面关于人吃人的话题早已吵翻天了,但是直到看到完整的漫画正文,笔者收获到的却是一份更为沉重的感悟,米二真正想告诉读者的并不是吃人肉这种猎奇向的噱头,而是探讨长生不老之人如何做到对”初心“的坚守。
初心,也就是笔者之前在其他分析文中提到过的”道“。如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回去看下笔者关于”道“的分析。在此就不多做赘述了,开始本期的分析。
一、长生不老的诱惑
在中西方各个文明圈中,“长生不老”都是一个永恒且共通的话题。古今中外都有无数的人为之疯狂,希望去寻找答案。古人寻找修仙之法、寻找灵丹妙药;现代的科学家探索细胞分裂,研究人类的基因,也寄希望于能够找到永生的答案。
东方求长生
自古就有所谓当了皇帝想成仙,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之类的愿望。
《太上纯阳真经·了三得一经》:“天一生水,人同自然,肾为北极之枢,精食万化,滋养百骸,赖以永年而长生不老。”
从秦始皇派徐福出海寻找蓬莱、瀛洲诸仙山上的仙人,欲求长生不老药为开端。而其后二千多年的帝王们,在追求长生不老药这件事上献出生命者络绎不绝。
汉武帝刘彻在追求长生不死的帝王队伍中也是“出类拔萃”的一位,甚至比秦始皇嬴政还疯狂。汉武帝追求长生不死在《史记·武帝本纪》中有很多篇幅。几乎一半的篇幅都在讲汉武帝终其一生如何宠信方士,如何劳师动众追求仙药。[1]
唐太宗,这又是一位千古一帝,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但也一心追求长生不老。唐太宗曾嘲笑过秦始皇和汉武帝,说秦始皇想求长生被方士骗了,说汉武帝求神仙,把女儿也嫁给了方士。可惜没想到的是晚年的唐太宗也迷恋上了长生不老,长生不死,甚至还被所谓的“不老神药”毒死。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都有唐太宗晚年食丹药的记载,类似吃长生不老药。史料记载,“服胡僧药,遂致暴疾不救”。[2]
跟唐太宗一样,嘉靖皇帝也迷恋长生不老,长生不死,大量服食丹药。嘉靖皇帝迷信方士所谓的“采阴补阳”。事实上这是摧残宫女来炼丹,于是忍无可忍的宫女试图谋杀嘉靖皇帝。最后阴谋败露,这群可伶宫女都被嘉靖皇帝处死。当然,嘉靖皇帝最终也没能得到所谓长生不老神药。[3]
当然还有其他帝王,比如晋哀帝、武则天、唐玄宗、唐宪宗、宋徽宗、明神宗、雍正帝等等,越是有名,越是能力越强的皇帝,越追求长生不老,害怕衰老,都想再活五百年。事实上,皇帝都有长生不老,长生不死,青春永驻的想法,因为这就是人性。
西方求不死
相比东方追求长生是寄托于吃长生不老药这种“食疗”,在西方其实也曾有过类似的“食疗”文化,其中最为著名的正是炼金术和血液崇拜文化。这一点在漫画中借以利亚之口也有提及,西方的炼金术和东方的练炁,是现存的能力者中最大也是最成体系的两支。
炼金术(Alchemy)是中世纪的一种化学哲学的思想和始祖,是当代化学的雏形。其主要目标是将贱金属转变为贵金属,尤其是黄金。后来又发展出不同的研究,比如制造万能药(例如阿佐特[4]),寻获贤者之石[5]以及创造人造人(Homunculus)。而在漫画中代表西欧异人群体的官方组织正是翡翠学会,其名字由来正是西方炼金术的源头和鼻祖《翡翠石板》。
直到19世纪之前,炼金术尚未被科学证据所否定之前包括艾萨克·牛顿在内的一些著名科学家都曾进行过炼金术尝试并试图翻译翡翠石板的文字。现代化学的出现才使人们对炼金术的可能性产生了怀疑。
在赫耳墨斯主义[6]中,炼金术与占星术(Astrology)、神通术(Theurgy)等一起例为“全宇宙三大智慧”,它们由一位名为“赫耳墨斯·特里斯墨吉斯忒斯(Hermes Trismegistus)”的传说人物开创,所以他被看作是炼金术师的始祖。而炼金术所追求的最高极致正是炼制能够让死人复活,让活人长生不老的贤者之石(Stone of the Philosophers)。参考哈利波特之魔法石头。
而血液崇拜文化(Worship of blood)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则是匈牙利嗜血女伯爵伊莉莎白·巴托里(Elizabeth Bathory),她的案例在18世纪和19世纪衍生出了无数的故事,这些作品最常见的主题是伯爵夫人沐浴在受害者的血液中,以保持美丽或年轻。这一传说最早出现于在1729年拉兹洛·图洛奇的《悲惨历史》中,这是关于伊丽莎白·巴托里的第一份艺术创作。女伯爵开始信仰一个远古时的信条:他人的鲜血可以使一个人在身体和精神上都产生变化。于是在巫师的帮助下,Elizabath开始绑架一些年轻貌美的处女,然后折磨她们并将她们的鲜血收集在一个大桶中。从此以后,女伯爵便开始用处女的鲜血来沐浴自己,每当她从充满鲜血的浴缸中出来时,青春的光辉似乎又回到了她的身上。十年中,女伯爵的行为就象一个疯狂的吸血鬼一般,残忍地榨干和折磨了将近650名少女。
现代求永生
人类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仍然热度不减,比如著名的永生计划。该计划在2012年3月在莫斯科举行的全球未来2045年国际会议上,由俄罗斯媒体大亨德米特里·伊茨科夫(DmitryItskov)提出的。该计划把人类思维移植进机器身体中,以实现长生不老。同时该计划又名为阿凡达计划,已有超100名科学人员加入。该计划甚至列出了从2015年到2045年四个阶段的科研任务目标,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2013年预算报告中披露,已经为阿凡达项目拨款700万美元,其最终目标是实现让人类士兵用思维控制类人机器人参战,使真人能够远离危险的战场。
二、长生不老者的困局
长生者,拥有不死不灭的能力,表面上看真是令人向往——但是,我们人类为什么要成为长生者?
满足欲望是人的第一需要
古时候生产力、医疗水平低下,人类平均寿命不高。在这个时候,长生不老,就是我们对生存最原始最朴素的一种企望。
而抛开生存原动力,我们又在企望什么?
也许是我们所拥有的东西能够和我们一样不死不灭。
权势、地位、金钱、感情、目标、理想……可惜的是,很多情况下,对拥有这些东西的人来说,这些东西,往往比自己更加不朽。
我们姑且把这种遗憾称作“欲望”。人无法彻底克服自己的欲望,真正的无欲无求只能在哲学上成立。对已经得到的东西的欲望,对未知的存在的欲望,对自己可得却得不到的欲望……当面对死亡这个终极的生存命题,我们渴求得到而不得,欲望就具化为对解决死亡问题的渴求,即长生。
那么,长生本身就并不再是我们渴求的东西。对得到的欲望,才是。
现代人,往往可以活到理论寿命值。但我们也常常能见到有老人甚至是病人选择坦然结束自己的生命。活够了,对很多人来讲似乎难以理解。其实原因很简单,你没有活够啊。你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得到”,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去体验,自然不会活够。就像无根生说的那样,五百年不够,一千年是够零头!活多久我都耐得住!
长生的背后是孤独
但如果生命本身在物理层面超越了物质,结果就是,你将比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更加不朽不灭。换而言之,你不是拥有了一切,而是失去了一切。
情况完全反了过来。应该腐朽的东西成了不朽,而原以为会不朽的东西,却腐朽了。
如果作为长生动力的欲望没有了存在的条件,我们还需要长生吗?
人是有时代性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每一个人所拥有的独特人格,都是与自己所处的时代相捆绑的,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念旧”。
那么,对不朽的长生者来说,没有了生理上记忆接受的能力桎梏,我们又如何定义自己?又怎么把自己锚定在一个固有的人格下?
换句话说,你能否接受自己身边的世界在不断改变,不断忘记自己,不断埋葬过去的自己,又不得不逼迫你不断接受新的人生?
长生注定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你结识的朋友,你的亲人,你的财富地位——作为没有毁天灭地能力的凡人型长生者,不暴露自己导致被抓走做研究是基本素养,所以你很难保持一份长久永固的地位财富——你的爱人,你的回忆,你喜欢的东西,你熟悉的地方,你存在过的痕迹……统统都会消失。
你抓不住属于你的时代。
你说,那好,我选择接受。我不是老顽固,我有一颗永远向上的心。
所以你不断地去创造学习,你不断地去接受新事物。你在一个又一个的新时代里创造奇迹,然后你又亲手为一个又一个奇迹送葬。
你不放弃;你拥抱生活;你不停地尝试,不断地改变自己,试图让自己更久地停留在某一个时代,笑得开开心心潇潇洒洒——直到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原来自己,一直都是孤家寡人啊。
你只是一个凡人。
你只是比别人活得稍微长了一点。
你其实做不到太多。
永远留不住自己存在的感觉,让你生出骨子里的绝望。
这是一个正常的世界。正常的东西没有什么是不朽的。而你恰恰是那个不正常的存在。
异类注定孤独一生,无论时代的车轮如何翻转。你任由一个又一个时代在你面前远去——你注定不属于任何一个时代。
你是笑得很开心。只是站在了合影的相片之外。
这就是长生者的真相,一个永恒的局外人。
也许张楚岚真的搞错了,宝儿姐这种忘记一切,没有过去的身世,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性才是真正适合长生的状态。缺失的恰恰是正该抛弃的,那个曾经身为凡人的灵魂。
反观同样拥有永生之躯的阮丰和巴伦,一个活了90多年,一个活力50多年,记得一切,也可以得到一切,但是却在漫长的时间里磨灭了对一切新事物的兴趣,枯燥、无聊、乏味挖开他们内心的空洞。
巴伦迟早也会走上和阮丰一样的道路,阮丰花了几十年时间周游世界,但最终为何隐居雪山气局?
品尝过天下间诸般滋味,终究只会是乏然无味,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满足他的欲望,阮丰只能选择对抗孤独,但是孤独的滋味又不是他的心性所能够抵抗的。
而巴伦下山后的生活恰恰就是阮丰的翻版,大把的时间和无尽的精力让他迅速失去了对钱、女人、冒险的兴趣,甚至跑去参加真人秀,体验不同的人生,但是就像他自己说的一样,在追逐欲望的路上他也差点失去控制,最终巴伦也想阮丰一样隐居起来,但是已经是永生之身的他同样会面对孤独的侵蚀。他和阮丰都是以一个普通人的灵魂操控一个永生者的肉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三、长生不老者的结局
其实漫画里面已经揭示了这种长生的结局,王国平的话虽然满是蛊惑,但却是切中要害,真正活腻了的人是阮丰自己,如果没有王国平,阮丰的结局其实不难猜到——自杀。
因为永恒的生命没有赐予阮丰超然的心态,也没有赐予他对全世界如在掌中的博学,所谓的长生不老更像是一种讽刺,因为他的存在对于世人就是绝世的珍宝,他是世人梦寐以求的珍馐。
所幸阮丰巴伦不过是长生不老,而非长生不死,他们如果真的活腻了,还是可以选择一了百了的。
事实上,在众多关于永生者的案例中,不论是西方的吸血鬼传说[7],还是东方佛家的天人五衰[8],先贤们早就知晓了永生非乐事。因此除了那不可知的神佛之外,任何凡人试图获得永生之后,迟早都会因为人性的软弱败给无尽的时间。死亡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因为这是每个人都避不开的必然结局,即使是永生者也会选择回归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
四、为何他们都这么快活腻了?
阮丰44年结义时不过20郎当岁的年华,活到现在不过90多岁而已,巴伦则更是年轻,花甲之年都没有到。但是自从他们获得六库仙贼之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他们都对人世间各种滋味失去了兴趣,无尽的精力他们是有的,但是时间还称不上无穷无尽,他们为何这么快就腻味了?了无生趣了?
笔者试图通过对六库仙贼的功法做些分析来解释一下:
1、无漏辟谷,返老还童。
六腑的运作方式彻底改变之后,摄入的食物只有滋补没有负担,对身体的感觉越来越淡。
所谓负担在佛家中指的是无漏消业。业是造作,佛在经上把它区分为三种,身、语、意叫三业。我们身体的动作是身业,包括的范围非常广,肢体动作是业,我们肢体不动作的时候,还在造业,造的什么业?我们呼吸没有停,我们脉搏跳动没有停,睡着了它还不停,还在造作;我们每一个器官,内脏器官,它在那里运作也没有停止,甚至于每一个细胞的新陈代谢都没有休止,这些作为统统都是业、身业,而不仅仅是包含杀盗淫妄这一类恶行业障。
而六库仙贼在这里求的是无漏。
毗婆沙论曰:”有者,若业,能令后生续生,是名有义。漏者,是留住义,谓令有情留住欲界色界无色界故。”涅槃经曰:”有漏法有二种:一因二果。有漏果者,是则名苦。有漏因者,是名为集。”——《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
漏者烦恼之异名,漏泄之义,贪嗔等之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流注而不止,谓之漏。又漏为漏落之义,烦恼能令人漏落于三恶道谓之漏。因之谓有烦恼之法云有漏,离烦恼之法云无漏。俱舍论二十曰:”诸境界中,流注相续,泄过不绝,故名为漏。”大乘义章五本曰:“流注不绝,其犹疮漏,故名为漏。”法华文句一曰:”毗昙云:漏落生死。“——《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
而在道家,于先秦时便有辟谷之法,《山海经》载有“食气”之民,后有“食气者神明而寿”的传说,类似观念被庄子改造成神人之功,《庄子·逍遥游》载:“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藐姑射之神人,无须五谷等食物,只须饮食风露。
《大戴礼记·易本命》,其中记载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了两件举世瞩目的气功文物:导引图和《却谷食气篇》。前者是绘有各种导引姿势的彩色帛画;后者是记载辟谷食气具体方法的帛书,为我国第一部辟谷疗法专著。据考证,帛书是汉初的写本,大约在高祖惠帝时期(前206—188),详其内容,可能是先秦时流传下来的古逸书。
2、内净者,虚心无垢,外净者,身垢尽除
修行六库仙贼者,连体内的肠道菌群都被消化掉了,真正的做到了清净无垢的境地,此为外净。但是消化掉的可不只是这一点点细菌,连对满足的能力也都消解掉了,即欲念的消解,此为内净。
事实上自从巴伦习得六库仙贼后,对世间一切的钱财、女人、冒险这些能够刺激肾上腺素的食物都失去了长久的兴趣,陷入了对欲望无法满足的渴求,内心的空洞不断扩大,直至被孤独打败。
但这恰恰却是修行者对达至五蕴皆空境界的描述,只是可怜的阮丰和巴伦在心境修行上完全没有达至此等境界,肉身却要承受万物皆空的孤寂。
而六库仙贼在这里求的是无垢。
五蕴:佛家语,指色、受、想、行、识。众生由此五者积集而成身,故称五蕴。五蕴都没有了,也就达到了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
《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在佛家看来五蕴皆空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见到宇宙之间一切法,真相是“无所有,不可得”。《金刚经》上说的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华严十定品》里面讲的更透彻,事实真相是什么?刹那际,这个才是事实真相。而刹那际就是不生不灭,证得无生法忍的果位。无生法忍就是明了刹那际,一切法不生不灭,生灭同时。
《楞严经》上讲“当处出生,当处灭尽”,就是刹那际。所以是无所有,所以是不可得。你以为有所有,以为有所得,这是妄想。六根、六尘、六识都是幻相,都不是真的,当人起分别心,执著念时,却始终无所依凭,正如大乘教里面佛说的万法皆空。
3、初心难舍,欲念难离
漫画刻画八奇技的故事到现在,其实已经不止一处证明了当年八奇技诞生的背后充满了各种问题,比如氪命的风后奇门,比如虚无缥缈失去肉身的大罗洞观,比如借腹养婴的炁体源流,更比如这个修命不修性的六库仙贼。正像诸葛青所说的那样,八奇技是取乱之术,这里的乱不只是乱天下,更是乱修行。
而掌握六库仙贼的阮丰和巴伦显然一开始都不知道这种神通所带来的副作用,他们没有足够的心性来持道固本,贪嗔痴俱全就在阮丰的身上非常明显。然而他们本就是一介凡人,突然被赋予了长生之躯,又如何能够勘破无名,匹配这副身躯呢?
文章最后,用长真真人的谒词作个总结吧
《长相思·修行心》——谭处端
修行心。包容心。
一怎清虚冷淡心。闲闲无用心。
灭嗔心。去贪心。
寂寞清贫合圣心。无生现本心。
码字不易,跪求收藏!!!评论!!!点赞!!!谢谢!!!!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婺江墨客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68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一人之下的坑会不会挖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