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不用知乎,但是在朋友的强烈建议下我注册了个知乎账号想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回答一下《笼中窥梦》和《纪念碑谷》《画中世界》的不同之处。
《纪念碑谷》《画中世界》两者都是非常好的游戏,在《笼中窥梦》发售后也一直被说像这俩游戏。从我个人而言,《笼中窥梦》和《纪念碑谷》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共同点。如果要说有,那可能是最早期的一个拼接通路的正交视角的游戏原型,不过我们当时觉得这个Stencil Buffer的效果可以做的更有意思一些,想尝试一些更有挑战性的设计,就完全舍弃了这个想法。《画中世界》是我特别喜欢和尊敬的作品,可以说《画中世界》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玩法,我也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们游戏是3D版的《画中世界》,这其实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褒奖和认可。
其实我们的游戏出发的概念和两者都不太一样,我们想象的是,在我们所处的世界,有好多个不同的空间叠加了起来,而通过立方体的窗口,可以窥探到叠加着的其中一个空间。而通过特定的角度观察多个空间,可以看到一些物件能够拼接起来,形成联动。从结果上来看,它类似于一个空间上的拼图,但是运用到了很多的视错觉因素,如近大远小,负空间,形状认知,颜色认知等等。另外由于交互机制的引入,使得我们游戏在游玩的时候更像是密室逃生类的游戏,有时候除去对图形形状的高敏感度之外,还需要“灵光一闪”,甚至是一定的逻辑思维。
然后说一下游戏中运用到的各种各样的视错觉的地方,举一些小例子,也就是如何欺骗眼睛的地方。如果大家仔细观察了这些地方的话,应该也可以感受到《笼中窥梦》和《纪念碑谷》《画中世界》两者的不同。(以下内容可能会对剧透敏感的玩家造成伤害,顺带一提我也是对剧透神经质的人哈哈哈)
1. 首先是游戏中几乎每个拼接都会有的视差错觉(维持透视的近大远小)。
游戏中的所有拼接都有一定程度上的视差,这样才能保证只能在一个特定的角度重合拼接。如上图的两个台灯,从摄像机视角看是完全重合的,而其他视角看都无法重合。
2. 关于形状的错觉。
一个经典的圆方转换,对游戏的谜题没有任何影响,也不太明显,但就是看着好玩。
3. 颜色的错觉。
这个应该是较难的一个谜题,需要让夜晚环境色浸染黄电池,黄电池就可以变成蓝电池。其实在夜晚场景中还是黄电池,但是一旦移到上面,环境色发生变化而电池最终可见颜色没发生变化,夜晚的黄电池就看上去变成蓝电池了。(有点类似于白金蓝黑裙?反正就是环境对物体颜色判断的影响)
4. 负空间。
在拼接的时候,被一些框架结构限制住,在框架结构内形成的实体。
5. 大小的错觉(本质还是近大远小)
虽然有很多拼接都有,但大部分都是一个单纯的拼接,而真正运用到的地方是喷泉那儿。很多玩家也不理解水为什么会变多,这个其实就是一个大小的错觉,可以想象如果不是水,而是一个球,沿着这个水管运动,每运动一周,球的体积就会变大一倍,这也是可以无限变多的原因。
6. 倒影或平面变成实体
挺常见的一个梗,也是运用在了谜题里。
7. 透过遮罩的场景
我个人特别喜欢的一段剧情,透过杯子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东西。严格来说不算是视错觉,算是一个酷炫的视觉效果?
8. 类似“不可能三角形”的地方
这个可能是唯一一个我觉得在游戏里可以找到的有《纪念碑谷》影子的拼接,但也没有实际谜题的作用,只是好玩。
游戏里还有挺多有趣的东西,希望大家可以去玩一玩。
第一次发,可能格式很奇怪,文笔也不好,如果写的不是很清楚的,望轻喷。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monokura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53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纪念碑谷》里有哪些难以发现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