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代理人》中的部分角色是有原型参考的。比如第八集出场的董易就是《百妖谱》系列导演的原名原姓,甚至连造型都是照着我们董导复刻的。徐姗姗虽然是虚构角色,但他俩的情感故事灵感也是来源于现实——董导他经常会去同济大学讲课,所以一想到让董导去动画“客串”时,就牢牢锁定了校园作为情节展开的场景。
番外篇中,思文和欧阳的故事灵感也是源自很早以前看过一篇关于“包办婚姻导致悲剧”的报道,有感而发想描写一对对感情忠贞不移的恋人。而很巧的是,我们公司的欧阳时堃导演和刘思文导演是大学好友,四年同窗同寝,到了公司也几乎每天“出双入对”,被誉为“欧文CP”。于是在构思角色的名字时,我不由地就向他俩投去了“不怀好意”的目光。现在每每听到动画中思文大喊:“欧阳,我来娶你了!”心中都别有一番滋味。
当然,以上例举的原型“参考”来源于身边,动画中也有类似梅姨这样的角色是从新闻媒体等报道中取材进行改编创作的。
至于如何塑造好角色,我觉得有三个重点。
第一就是观察。角色立住的基础是真实,如果我们想展现老人,你连他们生活中的行为习惯都不了解,那怎么才能还原好呢?所以,多多观察周遭不同人的生活状态并且印刻进脑海里,是塑造角色不可或缺的好方法。
第二是抓准人物特点,扬长避短。其实影视作品留给角色和观众“相处”的时间很短,而且动画比影视剧还短。所以,要在这宝贵的时间里让观众记住角色就得抓重点去讲。这里说的扬长避短,不是说光塑造角色正面,而是把角色能让观众快速记住的特征尽可能展现出来,加强观众对他们的印象。
最后一点,角色需要自驱力。有了真实,有了特点,最终能让角色鲜活起来的还是他们有一个存在于故事世界的目的,且这个目的能够自洽和持续推动角色往前走。这看似是创作中理所应当要考虑的一点,但往往最简单的事也是人们最容易忽略的。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角色在动画中的行动线飘忽不定,又或是故事进行到一半开始往另一个方向急转直下,往往把观众都看懵了。
以上对角色塑造的看法也只是我个人比较片面的一些经验和解读,未来有机会还希望能够多跟大家交流。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haolin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4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动画《时光代理人》已经完结,如何评价这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