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先进入了大众市场,小鹏反手就要把价格探到40万

在蔚来、小鹏相继发布了Q2财报后,体现出了相似的特点:营收、利润稳定增长,亏损还在,现金流还可以,都到了扩张的时机。

这是新造车第一梯队在走过寒冬、扛过缺钱、新车盈利由负转正后,在新能源市场迎来拐点期的新阶段开始了。

接下来的交锋会火药味十足。

交付量、营收、毛利率

2021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交付量为17398辆,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439%,环比第一季度增长30.4%。其中,P7的交付量达到11522辆,占比达到66%。

从财务数据来看,第二季度,小鹏汽车营收达到37.61亿元,同比增长536.7%,环比增长27.5%;其中汽车销售收入为35.84亿元,同比增长562.4%,环比增长27.5%。

第二季度,小鹏汽车经营亏损为14.4亿元,去年同期为7.8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则为9.0亿元。小鹏汽车解释称,亏损的扩大主要源于小鹏汽车在研发和销售网络上的进一步投入。

其中,汽车毛利率(即汽车销售毛利润占汽车销售收入的百分比)为11%,相比第一季度的10.1%来说,有所增长。

也就是说,一辆P7的单车毛利可以达到2.5万到4.5万元。

从单车毛利的表现来看,小鹏与蔚来还有一定差距,Q2季度,蔚来的单车毛利率达到20.3%,此前理想的Q1财报数据也显示,理想的单车毛利率为17.25%。

这或许印证了,在小鹏汽车主销的15万-30万区间市场,新车毛利率相比于理想、蔚来主销的30万-45万区间市场,仍然有很大差距。

所以,在此次电话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称,小鹏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主力销售价格区间会从15万-30万扩大到15万-40万区间市场。

现金流方面,小鹏汽车副董事长、总裁顾宏地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加上香港IPO筹集的资金,小鹏汽车持有的现金已达到460亿元,筹集来的资金将主要用于研发和市场扩张。

研发、NGP

此次财报中小鹏汽车并没有透露NGP的付费率。

小鹏Q1财报曾首次提及软件收入,截至到2021年3月31日,小鹏累计交付的2.3万辆P7上,XPILOT3.0的累计付费率超过20%,并且在3月达到约25%。其软件收入总计8000万。

Q2财报中透露,在 2021 年第二季度已交付的 P7 总量中,97%可支持XPILOT 2.5或XPILOT 3.0。

6月小鹏汽车高速NGP辅助用户驾驶的约145万公里高速里程中,NGP里程渗透率超过60%,NGP的月均使用率超过65%。

对于希望能够从软件付费模式中找到可持续盈利的小鹏汽车来说,加快技术推进,是最直接的方式。

何小鹏称,用户对智能辅助驾驶的粘性不断提高,相信随着公司在明年初推出XPILOT 3.5,以及之后推出的基于下一代智能辅助驾驶硬件平台的XPILOT 4.0,小鹏汽车将能够更广泛的覆盖端到端的驾驶场景(包括没有高精地图的使用场景),用户对智能辅助驾驶的依赖和需求将大幅提高。

基于技术升级的投入,何小鹏表示,2021年,小鹏汽车的研发支出将会达到40亿元。

关于研发层面,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末,小鹏研发团队超过3000人,较今年年初增加约50%,预计今年年底将超过4500人。其中会大幅增加面对全球化的自动驾驶的软件、硬件、大数据和地图的研发人员,预计今年年底整个自动驾驶的软件硬件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团队的总人员将超过1500人。

下一个目标:国际化

从去年同期的新车毛利率为负,到今年相继转正,“蔚小理”其实一直保持着差不多的节奏,这也印证了以“蔚小理”为代表的新造车企业,已经进入了良性的市场运转阶段,而接下来就到了加速新品布局,扩张市场规模的新挑战了。

何小鹏也称,将进一步加速产品的推出节奏,从2023年开始,计划每年至少推出2-3款车型。并强调,新车型将同时支持国际市场。

车型方面,小鹏汽车同样考虑了全球化布局。

刚刚出海挪威的小鹏汽车,在此次财报会议上还透露表达了加速冲向国际化的野心,包括智能辅助驾驶在内的硬件、软件和服务,小鹏汽车的新车型都将同时支持国际市场,右舵市场也在筹备中。

首批小鹏P7发往挪威
首批小鹏P7发往挪威

此次财报会议还透露了小鹏的“出海计划”。

截至6月底,小鹏汽车出口至挪威的G3接近500辆,今年8月开始向挪威出口P7。

何小鹏称,公司将继续积极在挪威和欧洲市场的布局,不断完善在当地的销售、交付和服务体系。

关于海外市场,小鹏汽车的目标是在2020-2022三年内,完成海外市场(包括左舵市场和右舵市场)的基础布局,并在2023年开始,通过多款支持XPILOT4.0的全球化车型进入加速发展期。

稳定与挑战

Q2的运营数据印证了小鹏汽车目前的稳定状况。

渠道方面,截至6月底,小鹏汽车全国销售网点达200家,其中直营网点占110家,服务网点达64家,覆盖74座城市。

充电网络设施方面,截至6月底,小鹏汽车品牌的超级充电站数量达到231座,覆盖65座城市。

工厂建设方面,小鹏汽车于8月18日启动肇庆工厂的二期扩建项目。何小鹏称,预计2022年上半年内,肇庆工厂的设计产能能够从现在的10万辆/年提高到超过20万辆/年。

来源:小鹏汽车官网
来源:小鹏汽车官网

此外,小鹏汽车广州工厂的建设进展顺利,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主体结构可以完工,第三季度可以正式开始量产。

此次,何小鹏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给出了一个判断:今年6月,中国纯电动新车渗透率已经超过10%,一线城市普及率超过15%,纯电动车型发展会进入一个快车道。

此前在Q2财报会上,蔚来透露了进军大众市场的进展,而小鹏汽车则希望“上攻”,将售价区间拉至40万元。

在市场进入拐点后,“蔚小理”已经不是初期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空白阶段的“白纸作画”了,他们面对的直接竞品越老越多,技术也还没有成为品牌真正的护城河,加之最近关于辅助驾驶安全的讨论甚嚣尘上,挑战接踵而至。

接下来的战略选择,将会赋予“蔚小理”怎样的命运?

新阶段的大幕已经正式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