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配合检察院、公安机关打击侵犯孩子的案件,立案已经上百起了。”
说这话的是@GY局长,一名从事3-16岁少儿防性侵、防拐骗、防欺凌“三防”自我保护的短视频创作者。
在成为一名创作者之前,他或许还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他原先的工作在线下,起初从事类似教孩子户外露营、垃圾分类等等锻炼孩子课堂以外兴趣的社会实践教育,后来也开始组织起了一些关于少儿“三防”的公益教育活动。
那是在2015年,他借了一百多万,去到各个学校给孩子们做安全保护公益课程。然而在他看来,线下教育的辐射范围有限,这段经历的收效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能够听到你的课、认可你,并且因为你的课程知识获得帮助的小朋友其实并不多。”
“要知道我们做知识领域的人,从知识累积到形成自己的体系,最终必然是想把这些知识在最大程度上传播出去。”线下教育的工作经历让GY局长感触很深,怎样才能把自己懂得的知识传递给更多人?他最终想到了短视频。
2019年,他成为了一名短视频创作者,开始坚持在各个平台发布少儿安全教育相关的短视频,并在今年尝试起了直播。作为主要面向24-45岁妈妈用户的创作者,他有时会在镜头前娓娓道来地给观众科普,有时也会将一些案例拍成剧情向的短视频,来更直观易懂地向观众普及“三防”知识。
因为涉及的领域少有人做,并且内容包含了大量干货,GY局长很快得到了粉丝的认可。点开他的快手,到现在已经发布了305条短视频,积累了616万粉丝。每天他都会收到大量来自孩子和家长的求助私信,“从入驻快手到现在,和我私信、有接触的孩子跟家长有十万多个,可以理解为我的科普视频在快手帮助了十万多个家庭。”
这是一组让他感到骄傲的数据。事实上,正有越来越多像GY局长一样的知识类创作者,开始在像快手这样的平台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让知识触达更多人
人们对于短视频和直播的印象,很多还停留在里面包含了大量的娱乐、八卦和生活类内容,几乎很少将其和传播知识联系到一起。然而这一状况,似乎正随着越来越多知识类创作者的进入,在慢慢发生转变。
“我感觉早期短视频的内容还是比较单一的。”和大多数用户相同,快手大V、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杨朝阳(@朝阳律师)最初对快手的认知也是偏娱乐化,后来他逐渐发现,开始能在平台刷到一些知识类内容。作为快手的忠实用户,他最热衷于在上面观看历史和军事类知识内容。
也是在刷快手知识类视频的过程中,他发现平台上“法律类板块的内容非常稀缺”。
作为一名职业律师,在意识到快手平台上缺乏法律类内容后,朝阳律师就开始考虑起运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在业余时间录制一些普法短视频,成为了快手上最早一批的法律类知识内容创作者,有空的时候他也会开直播和粉丝互动。现在每天中午12点和下午6点,是他雷打不动更新视频的时间。
和朝阳律师类似,@水果医生 成为知识类短视频创作者也是出于自己的本职工作。2013年,大学从医学专业毕业后的第二年,水果医生便进入黑龙江鹤岗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一直工作到现在。他发布短视频的初衷甚至更为朴素,“想给我儿子有点启发,让他对医疗感点兴趣”。于是他开始用水果模拟人体进行一些“手术”,这也成为他的视频被人们记住的一大特色。
其实不管是朝阳律师、水果医生还是GY局长,他们都代表了短视频直播平台上知识类创作者的一大共性,即本身都是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士,具备向大众传播知识的底子。
对于这些创作者来说,起初也许只是因为短视频的流行,加上自己也是平台的用户,才想到结合自己的特长去创作。而随着知识类视频影响力的逐渐扩大,受众在不断变多,他们也慢慢意识到,做这件事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最开始的初衷。
水果医生目前在快手已经积累了近249万粉丝。在发布视频的过程中,他发现很多观众对于医疗知识的认知都十分匮乏或存在偏差,这样的观众越多,他就越觉得有责任去对他们加以引导。
他意识到,观众最初观看自己水果手术的视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猎奇,但对医疗知识的普及效果并不见得好,因此他开始尝试更多的科普方法,比如讲述自己身边患者的真实经历等等,“也是想让大家看到更多不为人知的一面、一些日常接触不到的人性变化,不然大家不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不该做,经历危险的时候却不知道危险。”
在快手目前拥有1141万粉丝的朝阳律师也有相似的感受。如果不是因为接触短视频,身处一线城市的朝阳律师或许还无法看到更下沉地区民众的诉求,“许多人反映说不知道怎么去委托、咨询律师,尤其是三四线城市或者农村地区的朋友”。他因此也开始反思,怎样才能真正切身地帮助到粉丝,并在选题上融入了更多“和老百姓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能够让更多人产生共鸣的话题。
除了在短视频内容上的转变调整,这些知识类创作者也都开始选择尝试直播这一形式。
对于习惯把自己的粉丝称作“姐妹”的水果医生来说,他经常会在直播间和粉丝连麦答疑,“有很多姐妹不好意思去医院,我会听她简单描述一下症状,再建议说该去哪些医院,去到了该挂什么科,不能让我的姐妹被坑。”他将自己的角色视作“每个人都想在医院有的熟人”,“很多人在医院没有熟人怎么办?这个时候我就站出来告诉你,上医院你应该往哪个方向走,去挂哪个科,怎么跟医生对话。”
直播的即时性能让观众的疑问得到更直接快捷的解答,也让知识类内容创作者们更深刻地了解到大众的需求,进而为其解决更为实际的问题。
在7月14日快手举办的一场直播活动中,快手运营总监韩叙也表示,从知识的角度来看,直播代表了一种更加丰富、立体的形式,“当你去看一个人直播给你讲知识的时候,会觉得它即时感更强,它的内容冲击力也更强,传递知识的效率比短视频是大大提升了的。”
今年6月24日,快手宣布推出知识直播IP“快手新知播”,计划在3个月的时间里,联动100名知识大咖、百余家专业机构,以及超过1000名快手知识主播,不间断得带来上万场知识直播。“我们希望通过这样高频高强度广覆盖的互动,来更好地传递知识的价值。”韩叙说。
朝阳律师也逐渐体会到了直播的重要性。“还是要去经常直播,”他说,“通过直播去分享自己的知识,可以让粉丝们看到作为知识类主播在自己领域是很专业的,而且通过跟粉丝们直接的互动,还能让知识得到更好的传播。”
选择快手
上述几位知识类短视频创作者无一例外地,都把快手作为了自己发布视频的主阵地。
“和其他平台相比,我觉得快手的算法相对更公平,是一个很公平的平台,对所有的创作者都是一样的机会,就看你自己的努力程度,以及你的机遇。”情感类知识内容创作者@凯紫 同样选择了快手,从2018年成为快手创作者到现在,他共发布了1455条作品,积累了近85万粉丝。作为从公众号情感类图文内容转型到短视频平台的创作者,他认为快手代表了全新的机会。
公平来自于快手一直重视的私域流量,而私域流量带来的创作者和粉丝之间的强粘性,对知识类创作者来说又显得无比重要。
知识或许已经不是一个冷冰冰的词汇,用户对优质知识内容的渴求,以及由此带来的与知识类内容创作者的联系,甚至要比其他许多娱乐内容来得更为深刻。而快手的私域流量,无疑又给知识类内容创作者和粉丝间的长久连结带来了加持。
“不管是短视频还是直播,只要是可以触达到粉丝的环节,都会让创作者和粉丝的距离更近。”GY局长也认为,私域流量是他在快手做知识传播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在这样的机制下,已有粉丝能够大概率看到创作者发布的视频,进而拉动这些视频的数据,“在这个基础上你的视频数据就会很好,平台算法又会把你的视频推到新的流量池,这样推动知识视频不断地升级传播,是会给创作者信心的,这个很关键。”
GY局长在几家平台都有过短视频运营经历,亲身体验告诉他,在花同样精力的情况下,在快手的运营往往成效更好,作品可以取得更好的传播,得到更多的认可。
创作者和粉丝之间的强粘性,说白了就是信任。某种程度上,可以将快手看作一个社会在线上的缩影,创作者和粉丝信任关系的产生,来自在双方互动过程中,粉丝对创作者如何跟别人打交道、如何对待自己身边人和身边事等等处理方式的认可。而知识在传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就是信任。
快手对自己的优势显然也有清楚的认识。“在快手传递的是什么样的知识?我们认为一定是要具像的,而不是上升到理论层面,非常抽象的。”韩叙认为,知识类创作者如果想在快手得到发展,一定要能够解决“老铁”们的具体问题。
而在很多时候,直播也成了快手这种“人情味”的集中体现。
“我的直播间其实是一个偏节目类的直播间,”GY局长谈起自己直播时的感受,“可以理解为是在线给孩子和家长们的一个港湾,比如有很多小朋友,他们遇到了问题、受到了伤害,可能爸爸妈妈都不理解,会来直播间找我求助,找我倾诉。”
比起录短视频,水果医生很多时候会更喜欢做直播。“在直播的时候肯定会更亢奋一些,思维要敏锐一些,反映快一些,才能给姐妹真实准确的回答。”他说,在录制短视频时常常需要对每句话反复斟酌,很多时候也要事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直播则能将自己更真实的状态展现出来。对于水果医生这样风格幽默、有着不错口才和反应能力、能够给人以亲切感的创作者来说,直播常常也能有更好的收效,“很多忠粉都是这么历练出来的”。
在前手机百度首席架构师李天华看来,直播尽管只是暂时的,“但是直播有一个优势,就是它是真实的人在后面,人毕竟是一个群居动物,比起和冷冰冰的机器交流,一定更愿意跟优秀真实的人交流”。
“相比于 ‘短视频+知识’, ‘直播+知识’是从转化率上来说效率更高,更有体量的一件事情。”李天华在快手近期举办的一场直播活动中分析道,“从规模化、平台化的角度来说,收益更大、更长期的基本盘一定是短视频,有了短视频你才能凝聚人;直播则能帮你把短视频规模做大,是规模变现最好的手段。”
这或许能够解释快手为什么会推出“快手新知播”这样的直播IP——事实上,今年年初同样主打高频高强度、持续26天的“超级播”活动已经让快手尝到了直播的甜头。在要不要选择快手的问题上,“快手新知播”也在很多知识类创作者背后推了一把。
知识类创作者在等待一个机会
在GY局长看来,现在的知识类创作者是需要被“鼓励”的,“很多做知识(短视频)的人,本身他发的作品就不像娱乐、搞笑或段子类的内容容易被大家喜欢,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推荐机制的话,可能很多人就恐惧了、害怕了,没有兴趣再继续做下去了。”
如果说快手的私域流量给知识类内容创作者提供了发展土壤,那么在这片土壤之上,鼓励的浇灌必不可少。
除了像“快手新知播”这样创作者共享的平台扶持外,快手也在今年专为孵化知识类创作者推出了“新知计划”,提出了从流量、服务、变现和影响力四个维度为知识类创作者提供扶持。其中的变现扶持就体现在为创作者提供了大量针对内容创作者的服务和工具,包括服务电商、快手课堂、快手小店、品牌广告等变现渠道,同时为创作者给予了不同程度的服务费减免,计划帮助10万个知识创作者实现涨粉变现。
而在不同的创作者眼中,快手给的“鼓励”也不尽相同。对GY局长来说,在他所处的母婴垂类,快手提出了“让100个做知识的博主年入百万”的布局,同时快手上线的“付费内容”板块,也为像他这样主要靠出售课程取得收益的创作者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对水果医生来说,快手对平台上以导流为目的的“假医生”账号的封禁,也让他看到了快手支持健康医疗知识科普内容发展的诚意;而对朝阳律师来说,曾经令他一度苦恼的被抄袭现象,快手也都做了大力肃清,“这让我觉得我的作品是有价值的,感觉自己是受到重视和尊重的”。
“能看出平台在很实在地扶持我们这些真正愿意长期做一件事情、长期输出内容的创作者,虽然我们的内容并不是泛娱乐的内容。平台的鼓励和帮助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丝希望。”凯紫评价快手。
他自认为做的知识类内容“并不讨巧”,“账号的增长一直处在相对稳定的一个状态,但是我觉得这件事情还是有价值的,所以一直在坚持……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我们就是一个长跑者,一直在坚持在这条路上奔跑。”对于凯紫这样坚持做内容的中小知识类创作者来说,快手的鼓励给他们带来了信心。
在内容生意正在从图文内容转向视频内容的当下,知识类创作者可能正迎来新的机会。
“知识应该是有温度的,不应该是高高在上、冰冰冷冷的,我们要转变,去思考如何让知识利用短视频平台去传播,被人喜欢,被人理解。”在GY局长看来,短视频是能够让知识得到更大范围传播的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以往做孩子的安全教育时,为什么很多家长已经提醒了,很多孩子还是会被人伤害、被骗?除了知识体系的不健全之外,我们传统的偏说教式的知识传播途径很多时候并不能真正发挥作用,相比之下,短视频则能够让一个知识点变得更直观、更容易被学习和理解。”
而尽管很多时候只是碎片化的知识传播,但许多知识类创作者依然在坚持自己的原则,让自己的内容持续保持严谨。比如朝阳律师至今在遇到拿不准的法律规定时都要去查验核实,GY局长则坚持只卖课不带货,因为“不希望因为带货牵扯太多精力,进而影响到科普视频的拍摄”。
至于是否会考虑全职做快手创作者,无论是朝阳律师还是水果医生,他们的答案一直都是“否”。“我不能本末倒置呀,因为根基在这里,有些事不是说用钱能衡量的。我做快手播放量多,给大家带来一些知识,挺有意义的,但跟抢救一个真实的生命来比,那更有意义。”水果医生说。
所以对于许多知识类内容创作者来说,他们也在等待一个机会,让自己用心创作的内容被更多人看到。
“我觉得这个世界不能都是娱乐吧,总得有人说一些有价值的内容。用户在成长,互联网也在成长,我们现在就属于这一阶段,知识创作者还是会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凯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