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漫画的寒冬到底是因为网文,还是说原创漫画家挣不到钱?

话说,中国漫画在网络时代没找到普适的收入模式,难道在实体时代就找到了吗?

漫友巅峰的时候,几个头部少女名家单行本能有10万+的单册销量,夏达要再多一些,少年向的除了血族有10万+,其他最高的也就3到5万。那时候漫友销量真正扛鼎的是谁?是单册百万走下沉市场的爆笑校园,是大众向的乌龙院,甚至低龄向的兔子帮可能都比夏达之外的作者要卖的多一点。知音漫客春秋鼎盛,号称销量全球第二的时候,主打的是偷星九月天,是斗罗大陆,这又是不是走低龄和网文路线?

不要自己脑补一些往日的繁华,那根本是不存在的东西。就那么些个连载位,就那么几个头部,能出单行本的哪怕卖的很差,出几本就被砍的已经算是赢家。那些头铁主打门槛高一些的日漫风作品的杂志,像漫画秀,劲漫画,龙少之类的,在当年也一样死的透透的。

归根结底,到底所谓的寒冬是个什么?

是网文改编冲击了原创?改编那不是古已有之吗,要是漫画家人均能有网文二线编剧能力,那我怕不是做梦都要笑醒过来,我这商业模式主打IP开发,你说我是喜欢收原创还是喜欢做改编?

原创漫画挣不到钱?现在的付费模式肯定不完美,但把过去中间商赚的部分直接分到了作者手里,从结果上看,头部作品的收入比过去其实是提高了的。

平台不收原创?从没听说过啊,我这每年几千万的稿费成本持续支付着呢,不能因为这些连载中的作者在社交平台上声音比较小,就当他们不存在吧。

至于大量漫画从业者失业……讲道理,这不就是之前被诟病的泡沫那一部分吗?一个有底子的作者,只要不死抱着老本不撒手的闭门造车,我都不知道他能如何失业。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故乡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45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这样能当漫画家嘛?有点迷茫。?

漫画家在没有开始连载前,会不会对未来感到焦虑、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