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受邀来参加这么时髦的探讨,电影学院也在数字媒体学院实践互动娱乐方面的教学,也有动画学院游戏设计的可选方向,因此想聊一聊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各位朋友多多批评指正。
《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已经充分概括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朝着什么方向努力,今天我主要比较具体的延伸性的讨论环保在游戏领域的一些探索和可能性。
第一,游戏作为当前国内文化娱乐产业中最大的组成部分之一,游戏出海等方面始终贡献了很大的增长比重。游戏产业也是相对低能耗、高创新、高科技的行业,属于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因此,游戏行业发展本身就肩负着产业转型升级、以创新驱动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任务,促进游戏行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可以相互成就。我们的团队也在研发一些高科技影像技术,对游戏交互的沉浸感提升和扩展有较大帮助,比如,8K超高清显示技术等。
第二,在游戏创作中我们要弘扬文化自信的精神,擅于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善待自然的思想来进行游戏创作,激发玩家心底的传统文化基因,引发大家对游戏不由自主的喜爱。我们国家拥有较长的动画片创作历史,“中国动画学派”已经成为了一张国际上的文化名片。虽然游戏的发展历史还比较短,但近些年流行的“禅派游戏”等就已经具有了一些中国文化的影子。比如,《ABZU》虽然是潜水主题的游戏,但有着很好的意境,也能引发人们对保护环境的向往。相信中国风格的游戏在不久的将来也能大行其道,能自然的融入环保的知识和理念。
第三,游戏创作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过程,一个游戏设计团队中不仅要有精通游戏体验的专家,还要有相关学科知识背景的专家来做支撑。比如,环境保护主题的游戏就必须要有环保领域的专家、动植物研究专家来把关,今后即使是一般性的娱乐游戏,也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功课,减少像有网友提到的《动森》会钓到濒危鱼类的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游戏得到玩家的更广泛认可。
第四,好的环保游戏更要讲求优质的玩法设计,从游戏设计的历史中吸取成功经验。从众多游戏类型中看,益智类游戏有着丰富的玩法资源可以使用,很多小微玩法可以与特定的环保知识相互融合,比如,《摸摸瓦里奥》中的分类小玩法,结合了紧张感和识别能力,就可以改编为识别非环保材料的游戏,让人形成使用环保物品的潜意识。在游戏融合科普要素方面,游戏行业已经有了相对丰富的实践,是可以参照的对象。比如,在游戏《孢子》中,进化就表现为了丰富而神秘的养成与冒险的体验,好玩又能体验知识,虽然在进化表现上有硬伤,但大部分设计都可以为环保主题的游戏提供灵感。
第五,我们还要积极发展游戏批评体系,把游戏的社会价值纳入到考量中来。借此形成一种全社会的共识,就是游戏作品对社会的反哺多不多、好不好,有没有创新性的发掘环保等议题的趣味性,将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大家对它的评价。
以上是我的一些思考。对于游戏,我也是一个正在学习中的人,期待与大家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https://mp.weixin.qq.com/s/9z8tJxPXGmCylopArg6Rtg
2.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12/19/content_5150090.htm
3.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541147mJ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孙立军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93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如何评价【游戏科学】这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