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王云飞,《西游记之再世妖王》已经与全国观众见面了,对于我来说心情真是激动又忐忑,也许是从这部作品,意识到自己才刚踏入电影的大门,对自己的鲁莽有些不安吧,借回答知乎网友的提问,和大家聊聊一些电影前期的想法和创作。
首先回答知乎提问:《西游记之再世妖王》讲的不是悟空“黑化”,电影要传递的主旨是:善良就在身边,人因善良而变得勇敢,正如剧情中悟空众人也因善的守护,最终自我成长。再世妖王的“再世”有双关的含义,一是在妖祖诞生这个故事里面,妖祖重新解除了封印,他跟师徒四人有一个前世的关联。其次就是孙悟空在影片里他会死亡,也会有再世重生的感觉。
影片讲述了孙悟空师兄弟因偷吃人参果闹出祸事,捣毁人参果树,却意外解开封印,让混沌初开之时世上的第一只妖“元蒂”重新觉醒,他集结万妖将再度席卷三界,悟空誓独当责任,为守护拯救众人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我们希望将孙悟空塑造成一个义无反顾的大少年,他很像青春期的少年,天不怕地不怕,能力强,遇事他会依着自己性子来。剧情后期,他遇到了前所未见的危机,甚至生死别离,在整个故事里一步步的成长。
悟空作为大家心目中的大英雄,设计方面,希望大圣既继承传统又拥有属于我们新的诠释。我四岁开始学国画,很想将国画的风格呈现在片子里。首先,孙悟空的身上,加入了戏曲脸谱元素,从他的印堂、额头一直连到他的眼睛都是黑色皮肤,呈现煞气重的感觉,展现他的倔强,包括会与自己抗争的特点,符号性非常强烈。孙悟空身上类似花臂的衣服,也是把大红和翠绿放在一起对冲,希望能够表达孙悟空自身的这种性格。
果子精灵,是这部电影原创角色,果子精由金蝉子真气幻化成,果子头顶的肉揪和两条小飘带,以及树叶做的小披风,都是取材于古代的侠客。他与元蒂、悟空众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果子虽然是在电影中才刚刚诞生,但我们认为这样的一位生动的角色与唐僧师徒的相遇并不违和。
果子与悟空师兄弟相处期间,虽然始终是萌力和笑点担当,但关键时刻总能够给予孙悟空方向与指引!例如在乾坤村混战中果子拯救无辜村民以慈悲感化孙悟空、在终极大战前夕果子以逗趣的箴语让孙悟空重新认识自己等等。
一场场劫难和酣战,一次次的启迪和守护,悟空与果子结下的深刻情感羁绊其实正是师徒之间同心同行的写照!
在我们看来,果子能“放大”这世间的善恶、悲悯以及欢乐,“果子”就像是我们身边的“善”,悟空遇到了果子,善良就逐渐的渗透到了悟空的心中。正式因为这份善意,悟空众人变得更加勇敢!
关于角色设计,我们最先确定下来了师徒四人的关系和形象概念,唐僧、猪八戒、沙僧的形象灵感主要还是来源于原著。这一难不是师父的难,而更像是三个徒弟的难。所以唐僧我们是希望能创作出一个儒雅又稳定的状态,虽经历了生死,却不会大悲大喜形于色,我当时还特别强调给唐僧的眉上加一颗痣。八戒用野猪来做为原型,体型肥胖硕大,皮肤黑灰。原著中对于沙僧的描述是“两只圆睛亮似灯 不黑不青蓝靛脸”,所以我们的沙僧是个蓝脸妖怪。
“万妖之祖”元蒂是本片极具创作难点的原创角色,我们也试了很多版,甚至连配音导演张磊的脸都没放过,作为第一只妖,我们以蚩尤为原型设定了他的形态,身上会长出角来,四只手,还有身上的纹路灵感是来自三星堆。
在拍这部动画电影之前,其实我对《西游记》的喜爱是非常“简单粗暴”的,小时候天天看86版《西游记》,后来女儿看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还是很喜欢看。孙悟空在我心中一直都是东方超级英雄,但从没有想过去拍《西游记》。后来,有近两个月的时间,我时常会在心里问自己:“如果拍,就要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拍,否则,你就继续拍低成本的动画电影维持现状吧。”每次这样问自己,我就觉得很“愤怒”,这种“愤怒”从青春期开始,就藏在心里,从没失去过。
《西游记之再世妖王》是从2015年开始创作,全片制作周期经历了五年多的时间,我们先后集结了将近1000多人的创作团队,有动画人、电影人,声音的创作人、配音演员、音乐人等等。
创作过程每一次推翻都像灾难一样但是每一次突破又像是重获新生,这5年对我们来说也是修行,我们期望不遗余力的把它做出来呈现给观众,虽然它并不完美,但也希望大家对国产动画电影有更多的关注、支持和包容
很多观众说元蒂和果子在原著里是没有的,改编不要胡编,其实我们是遵从了《西游记》原著的世界观体系以及故事溯源,再去改编出新的分支,我想这不乏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吧。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王云飞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37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如何评价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再世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