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 Model Y 在哪些方面是最有可能翻车的?

谢邀!

我在@知乎汽车「拆车实验室」里给大家做一个解答:

翻不翻车,先上视频:

特斯拉Model Y辅助驾驶功能测试

要说翻车,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特斯拉频发的撞上白色大货车事故

于是为了模拟这个场景,我们拿出了白墙模拟大货车做测试:

当然结果也没让我们失望;

特斯拉Model Y直面白色墙壁

上面只是开胃菜,更专业的测试动态AEB和静态物体识别来了。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给出上述这些测试结果前,先区分一下特斯拉辅助驾驶功能中的Autopilot系统和AEB之间的区别;

我们知道,特斯拉有Autopilot系统(后面直接简称AP系统),具备自适应巡航、自动辅助实施转向、加速和制动等功能,现阶段还是一个L2级别的辅助驾驶系统,后期的FSD版本可以升级到自动辅助变道、自主召唤、城市道路辅助驾驶等功能。

这里重点讲解一下特斯拉手册上的主动巡航(国内也称ACC智能巡航),主动巡航系统(特斯拉手册上写的是选配功能)使用前视摄像头和雷达传感器确定同车道前方是否有车辆,当车辆自行在车道中间向前行驶,如果前方有车或障碍物,车辆会自行减速(最低可刹停),待前车离开后,再加速至设定速度

采用主动巡航控制时,仍需驾驶员观察前方路况并在必要时手动施加制动。特斯拉手册上特意强调主动巡航控制是为了驾驶舒适性和便利性而设计不属于碰撞警告或规避系统

而AEB称为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在某些紧急情况下(如马上要发生碰撞),它通过尝试降低行驶速度来最大限度减少正面碰撞的冲击,AEB的最大刹停量是40Km/h。

不同的功能有不同的工作条件,像AEB跟ACC(智能巡航)系统的功效是有重叠的,不能同时工作,但AEB的优先级最高,也就是说当需要AEB的时候,AP模式会马上退出,触发AEB

所以在正常开启AP模式下,AEB是不会工作的,只有当需要AEB的时候,会立即退出AP模式,触发AEB。所以AP模式下发生碰撞,说明此时AEB功能并未起作用。

AEB自动紧急制动只有在行驶速度大致介于 8 km/h 和 150 km/h 之间时才会工作。

讲完上述这些是因为下面的实验跟上述有关系。

首先我们做了AP模式下和非AP模式(人工驾驶)下的100%正面碰撞实验:

在AP模式下,即使Model Y的时速达到120Km/h,Model Y也能稳稳的挺住,因为其很远距离就能检测到车辆,考虑到驾驶的舒适性,特斯拉很早就做了平缓刹车操作

特斯拉AP模式下120km/h正面100%碰撞实验

而在非AP模式下,人工驾驶到60km/h时,Model Y几乎要撞上前面的静态假车,这次起作用的是AEB系统,在系统认为很危险的情况下(距离已经很近),做了紧急制动的操作,避免了撞车。

特斯拉Model Y 60km/h 100%正面碰撞测试结果特斯拉Model Y 70km/h 100%正面碰撞测试结果

上述视频进一步说明了特斯拉的AP主动巡航和与AEB是两套不同的系统,这也解释了特斯拉手册上为何说AP的主动巡航控制模块是选装的。前者车为主体,讲求一定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尽早刹车和平缓刹车),不属于碰撞警告或规避系统。而AEB是人为主体,只有到紧急时刻,车才会接管,此时刹车会比较急促最大程度减少正面碰撞带来的冲击

AP模式下的制动类似一个均匀的线性直线

而AEB紧急制动是一个斜率更大的极陡的直线。

接着我们又做了大量的其它实验。

  1. 非AP模式下的车辆AEB测试
  2. 非AP模式下的行人AEB测试
  3. AP模式下的固体物体识别测试(速度20km/h)
  4. AP模式下固定物体识别连撞实验(速度50km/h)
  5. 雨雾静态假车碰撞实验

1. 非AP模式下的车辆AEB测试

1. 静态假车100%正面碰撞,临界碰撞时速是60km/h,超过60km/h,即会撞上前面假车

特斯拉Model Y 70km/h测试结果

2. 静态假车盖上车衣100%正面碰撞,发现检测性能大幅下降,超过30km/h即发生了碰撞

3. 静态假车50%正面碰撞结论与100%正面碰撞结论一致,临界值是60km/h,说明50%和100%,特斯拉的探测性能一致

4. 静态假车摆放45度100%碰撞,结论有些诧异,在未开启AP模式下,10Km/h即发生了碰撞,说明45度的摆放,Model Y在近距离处完全未识别;而在AP模式下,均可以刹停,说明该场景在较远距离,Model Y可以很好识别并及时制动刹停。

5. 隧道场景AEB测试,完全不刹停,隧道场景的光线明亮变化,对特斯拉的识别性能有极大影响

特斯拉Model Y隧道碰撞实验

结论:上述5个实验,除了100%、50%正面假车碰撞,特斯拉表现正常,其余三个场景(盖上车衣、45度摆放、隧道场景)均无法识别和发生碰撞

2. 非AP模式下的行人AEB测试

1. 静态假白墙和厕所墙的AEB测试,结果与预期一致,直接撞上,说明Model Y对这两者物体是完全不识别

2.静态成人、成人横穿和穿着防疫服的假人AEB测试,两者结论一致,均能在50km/h以下及时刹停,超过50km/h发生碰撞。

特斯拉Model Y行人横穿碰撞实验特斯拉Model Y行人横穿发生碰撞实验

3.静态儿童的结论与静态成年人一致,能在50km/h以下刹停

4.最难的儿童鬼探头测试,特斯拉还是一如既往的不稳定,在15km/h的情况下就发生了翻车

特斯拉Model Y儿童鬼探头实验

结论:上述5个实验,静态成人和儿童识别,特斯拉表现正常,临界值50km/h,相比于静态车辆的测试结果,临界值下降了一些,符合正常逻辑,毕竟人的识别难度比车辆大。而对于儿童鬼探头这一难题,特斯拉仍有巨大的进步空间。

3. AP模式下的固体物体识别测试(速度20km/h)

这些物体都算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体,但对车辆来说识别这些物体难度较大,因为这些物体普遍体积较小,样本也较少,能给网络提供的特征信息不多,所以造成了对这些物体识别的难度。在不开AP的情况下,一般会有防撞预警提示信息,有蜂鸣警报,这时候起作用的往往是超声波雷达在起作用,但一般不会制动刹车,因为如果频繁制动会使得驾乘舒适性体验极差

上述实验中,最让人费解的是AP模式下Model Y在20km/h时速下,遇到前方雪糕筒会有刹停反应,但随后又立即加速,撞上雪糕筒,多次实验,多次出现同样的现象,这对高速上可能随时出现的雪糕筒则很不友好了。

特斯拉Model Y AP模式撞锥桶实验

一开始分析原因是刹停之后,雪糕筒恰好处于摄像头的盲区,未识别所以继续往前行驶了。但在多次的实验以及观察中控屏发现是有锥桶显示输出的,说明Model Y全程都有识别到雪糕筒,前期正常制动,刹停后并未退出AP模式,紧接着加速到设定的20km/h,撞向雪糕筒,也并未触发AEB,整个的这个控制逻辑是有问题的,这也是这次测试中最让人费解和无法解释的一个实验。

水马、警示杆、路障、三角牌、婴儿车和垃圾桶结论与雪糕筒一致,其中这几个类别还均有误识别现象发生

特斯拉Model Y静态物体碰撞实验

三轮车和自行车能够正常刹停

地锁、毛绒玩具和轮胎均不识别,直接撞上

特斯拉Model Y碰撞实验

4. AP模式下固定物体识别连撞实验(速度50km/h)

锥桶、路障、三角牌和水马隔一段距离依次排开,在50km/h 开启AP模式下,有识别和警示,但依次碰撞,鉴于上一次实验的结论,连撞也在意料之中了。

特斯拉Model Y连撞实验

5. 雨雾静态假车碰撞实验

无论是2挡还是5挡雨雾,特斯拉都能在60km/h及时刹停,这与晴天100%静态假车测试结果一致。

特斯拉Model Y雨雾环境碰撞实验

结论雨雾天对特斯拉的探测性能毫无影响,这也是本次测试中让人眼前一亮的结果。

通过上述实验,

(1) 特斯拉对车辆的检测一如既往的好,60km/h是AEB刹停的临界值,但在隧道和盖上车衣的场景下,性能大幅下降;

(2) 对静态行人和动态行人横穿以及儿童的检测也正常,50km/h是AEB刹停的临界值,对于儿童鬼探头,几乎无解

(3) 对于AP模式下对固定物体的识别,雪糕筒检测识别较好,其余类别或多或少均有误识别或不识别,另外对这类固定物体,均未触发AEB机制,仅有防撞报警提示,最让人费解的是刹停后的继续加速行为,这是本次测试中最大的翻车点;

(4) 雨雾实验是让人惊喜的,雨雾天气几乎对特斯拉的探测性能无影响。

以上就是特斯拉Model Y的动态AEB测试和静态物体识别结果,总体来说,

  • 儿童鬼探头、
  • 隧道不识别、
  • 白色背景物体不识别
  • 锥桶识别减速又加速

都是本次测试中发现的问题。

完整版视频请看:(看碰撞视频直接拉到06:08秒)

「拆车实验室」自动刹车翻车场景复现

视频番外篇:

如何评价知乎自制视频「拆车实验室」?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知乎用户(登录查看详情)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25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如果拆开一台特斯拉,能发现哪些「瓜」?

特斯拉 Model Y 有哪些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