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 Model Y 在哪些方面是最有可能翻车的?

谢邀!

我在@知乎汽车「拆车实验室」里给大家做一个解答:

拆车实验室高空坠物砸碎天幕玻璃

每一个专业问题都可以得到解释

每一个理性思考都足以发人深省

我在知乎汽车 #拆车实验室

用专业实验探清边界

用理性思考厘清本质


从造型的角度来说,Model Y 的全玻璃车顶是一个很炫的卖点。而电动车作为新生事物 ,它自带一种科技形象和未来感。

玻璃车顶和前风挡融为一体的设计,让整个车顶有一种悬浮感,进而让我们引发一些对于飞行器和太空舱的观感和联想,很符合电动车科幻的形象,也可以非常好地提升外观档次感,因而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采用它。那么说了这么多好处,玻璃车顶当然不是完美的。


我们也来讲讲大家最高频关心的担忧:全玻璃车顶安全吗?

它被砸了怎么办?翻车了怎么办?甚至,会不会像之前高速上的那台 Model S 一样,整个天窗被大风刮跑呢?

首先,被砸这件事情是相对高频且难以避免的 ,比如说冰雹,比如说高空的抛物等。国内外的法规比如 GB9656 和 ECE R43 中都有针对玻璃的冲击或穿透实验要求。但考虑到过于理想化的实验条件,今天我找来了大家生活中更常见的一些高空抛物,让大家对于安全性的了解更直观,也更接地气。

我们分别用橘子、冰块、鸡蛋、矿泉水、玻璃珠、塑料花盆和陶瓷花盆模拟了5 层楼高的高度,进行测试。

首先我们首先请来了这个大家伙,将我们的工作人员带到了 15 米的高度。

  • 我们先来个小预热吧,扔个橘子试试。

  • 我们再扔几个冰块试试,再来个鸡蛋?

  • 那矿泉水会给 Model Y 带来怎样的伤害呢?怎么回事,受伤的竟然是矿泉水瓶?!而天幕玻璃却完好无损!

  • 让我们的玻璃珠来给天幕玻璃一个亲密接触…它裂了它裂了!我们终于看到白色砸痕了!真是不容易。

  • 你以为这样就要结束了吗不?我们要硬刚到底!看看它的极限到底在哪。
  • 接下来我有了一个恶毒的想法:我们要测试一个来自 15 米高度的塑料花盆。松手!竟然只有一圈水波纹裂痕…

  • 看来要拿出终极武器,让这块天幕玻璃承受来自 15 米高度的陶瓷花盆的终极洗礼吧。松手!可以看到天幕玻璃直接形成了梦幻星空顶,玻璃碎渣散落在前后排的座椅上。

很庆幸车顶钢化玻璃夹了 PVB 胶膜,虽然玻璃裂开,但是其实不太会成为碎片状去伤害到车内的人员。所以说高空抛物这一块大家无需特别担心,这和目前更大规模在采用的全景天窗本质上没有明显区别。


那么会被吹跑吗?

之前一台Model S 玻璃被吹跑的新闻吸引了大家的眼球。那么这块玻璃又是如何固定在车上的呢?其实这里主要用的是聚氨酯结构胶。

大家别听到胶这个字就觉得像是粘发票的胶水,其实这结构胶也同样应用于前后的风窗玻璃,是一个相对成熟的技术。那么这粘合力有多强呢?我们这里有一个主流供应商给出的参数:它的拉伸强度可以达到 8.4 牛每平方毫米,剪切强度能达到 6.2 牛每平方毫米。我们简单算一下:一张信用卡大小的面积需要近 4 万牛的力才能拉开!也可以问问我们负责拆解玻璃的老师,到底是花了多大的力气才把玻璃和车体进行了分离。

当然粘结的效果还取决于贴合面的质量以及工艺等等。这也是为什么当时特斯拉官方对于那台 Model S 风窗的回应是这是因为第三方维修造成的。在质量到位的情况下,大家对于这一点是可以放心的。

那有了安全的基本保障,其实大家还会对舒适性有进一步的担忧。这里再分享一个小彩蛋简要地介绍一下玻璃车顶的成本构成。

一块大面积的车顶玻璃加上隔热的中间膜它的成本大约在 2000 元上下,而传统的全景天窗它的总成会稍微略低上几百元。两者的重量也相差无几,都在 20 多公斤的水平。

其实玻璃车顶还是一个吃力却未必讨好的配置。所以说如何获得更好的效果或者方案,是需要我们的外饰工程师和我们的电池工程师不断地共同努力去进步,平衡好车内的空间和造型。

当前玻璃车顶显然是一个设计优先的方案 总体的安全性方面我们无需过度担心。只要你不像我一样,如此暴力地去挑衅它,翻车的概率应该不会很大。


如果你希望获得实用专业的选车购车建议,或关注最新的新能源市场和产品分析研究,欢迎关注我@僵尸丹顿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僵尸丹顿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25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如果拆开一台特斯拉,能发现哪些「瓜」?

特斯拉 Model Y 有哪些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