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很早在刚有了demo构思时gammera就发给我试玩了下,那时候它还在一个不够细致的文件夹里,像是个襁褓中的婴儿,也算一路看着她长大直到现在steam的好评如潮。不得不说,好的游戏就连初见端倪时就能一眼被辨别出来,月光蟑螂这次一如既往地给我们讲了个好故事,并顺便支了个摊儿卖起了刀_(:з」∠)_
在昨晚直播烟火时,很明显能感觉到大家对烟火的喜爱,当然我也看到有的水友说你们干嘛这么感动,其实还好吧。哈哈哈,其实讲真的,开放商在还没发售提前给我这个游戏时,跟我说她玩完结局哭死了,劝我准备好纸巾再玩。我玩完后还取笑她你泪点太低了,哪有那么好哭,还好吧。确实,好哭的电影和游戏我们见过太多了,但是很奇怪的是,在我最终做视频解说时,以一个说书人的角度带大家一起走到井底见到陈老师,眼泪竟真的开始打转了,疯狂猛男憋气,咽口水压制,差点在录制时直接破防,包括在昨晚直播解说的时候,压得更难受,这些你们应该都没发觉到。其实这个事情很正常,就是个投入度问题,如果你真的把自己放在这个游戏里来认真审视它,你就会获得这份独一无二的共情心,如果只是想把视频或直播随意听一遍,必然和有些很投入的观众浸入感不一样。如果你问我会不会因为一个游戏感动得一把眼泪,我也会像田向荣一样口齿牙硬地说“我不是我没有!不可能”哈哈哈。
在发布《烟火》视频时我就曾经说过,对于《烟火》我不会去给它再来写几万字解析来剖析,因为这也是我爱她的一个原因,她足够简洁足够直白,这个简洁是不故弄玄虚不浮夸。在日渐浮躁的游戏市场,能保持着自己的一份纯真。只要大家能跟着视频整个流程看下来,所有疑点在自己心中最终都会得到解释(并在结局发现作者的刀已经插在了自己心口)。如果还要过度解读或阴谋论,我觉得有时候也是对游戏本身的一种伤害,所以根本也没有这个必要。
昨晚直播后,有很多水友问我怎么看待陈老师到底死没死,其实在我跟大家分析的时候,有理有据地说在我的观点里,陈老师确实已经死了。简单说几点,林理珣是灵媒所以能看到不一样的田家并在其中穿梭,但陈老师不是,所以林在里世界的角度里,看到陈老师的话,那陈老师很大可能是鬼。林理珣来查案时,陈老师已经失踪许久,而且当时并没下雨,陈老师却一直带着一个失踪时带着的红雨伞,并且红雨伞的描述一直是滴着水湿漉漉的,那只能说明陈老师一直存活在了失踪时当天下雨的那个状态,而且是因为坠水。而跑出剧情的主题,以一款游戏来说,若结尾的时候陈老师并没有死,那其实就不够悲情!那首《送别》也就少了些味道,所以对于这款游戏来说,陈老师好像也必须要死(对不起)。昨天我看还有水友说,那怎么确定陈老师不是灵媒呢,万一陈老师也和林理珣一样呢?哈哈哈哈,我想说的是,其实大家在一些电影或游戏解读中,没有必要非得让一个人告知自己真相到底是什么,重要的是你自己想相信什么。如果在种种证据下,依然想为之不懈辩解,维护自己心中的真相,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例如我,就算心里再确定陈老师已经死去,却未尝不和你们一样,最希望陈老师还活着,哪怕是藏了起来,藏起来三年、五年、十年。如果那个时候清潭镇还有人为陈老师再举办一次葬礼,我会告诉大家,其实我还记得她,和你们一样。
我是半支烟,我们下个游戏再见
【半支烟】《烟火》自制片头预告【半支烟】国恐新作《烟火》01-灭门惨案【半支烟】国恐新作《烟火》02-盗墓贼的报应【半支烟】国恐新作《烟火》03-借尸还魂【半支烟】国恐新作《烟火》04-送别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半支烟sama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208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如何评价 《神界:原罪》(Divinity: Original Sin)这款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