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妖精的尾巴》?

最近刚好补完了妖尾的漫画,所以简单谈一下:

• 妖尾的原点

作为真岛浩的第二部长篇连载,以及他真岛宇宙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妖精的尾巴》在各种意义上都继承和延续了前作《圣石小子》的许多特点:风格与故事定位上,两者都是魔幻世界观下的热血冒险;设定和故事背景上,存在着普鲁、魔道精灵力和吉克哈尔德等异时空同位体(实际上这大概是真岛的一种习惯,因为他几乎所有的作品都会涉及一些来自于他本人其他的作品的要素)。

在此基础之上,真岛又将自己在圣石时期的一些特点和偏好加以系统化,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比如在妖尾和伊甸星原中都突出的「公会」这一设定,就是能够充分让真岛发挥其善于构思人物和写群像戏的优势的有利条件之一。

那么,可以说妖尾是圣石的升级版吗?答案是否定的。妖尾和圣石在故事的定位上存在着鲜明的区别 —— 在1999年这个时点,圣石作为《少年Magazine》上少有也是最早的一批奇幻类作品[1],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而可能是为了回应这份期望,也可能是被灌注了当时作为初生牛犊的真岛的心血,圣石在剧情的整体规划上,都要比妖尾更加地完整,也更加地沉重。

相较之下,可能是为了转换风格,真岛对妖尾的定位是「总篇幅在十卷左右」、「一边开心地旅行一边顺带解决路途上的问题」[2]的一部作品,只是后来因为人气大旺与故事性方面的考量而又不得不变成了比较严肃的作品。

于此同时,妖尾的构思实际上也来源于真岛的多部短篇作品。在我们所知的妖尾出现之前,真岛就画过一部标题为《Fairy Tale》(注意是テール/tale而不是テイル/tail)的短篇作品,讲述了妖精与怪物所居住的世界里,出身火之一族的少年席尔巴与水之一族的少女艾尔一起解决了一场阴谋的故事。

这个故事实际上和我们所熟知的妖尾非常不同,主人公们并非魔导士,而是各种奇幻生物;故事中的魔法也没有妖尾中那么丰富多彩,而是与故事中的民族对应划分为水火土风四种(这一点其实妖尾中也有涉及,比如各种元素魔法),更加接近于《降世神通》。不过,这部作品与妖尾还是存在着一些相似之处,比如主人公的父亲萨拉曼达(サラマンダー/Salamander,在民间传说中有「火龙」之意)这个名字到了妖尾里就变成了纳兹的称号,主角的名字席尔巴则被给与了灰的父亲,水之一族的女王温蒂尼更是与十二宫星灵中的水瓶座阿葵亚一模一样,所以说它确实为妖尾提供了很多基本的创意来源。

妖尾的另一部分灵感来自于真岛的另一部短篇作品《Magic Party》—— 这部受到《哈利波特》启发的作品与妖尾非常接近,主人公艾蕾娜的身份就是魔导士,而她的搭档则是龙王,可以说露西与纳兹这种「魔法使与龙」的组合在此时已经基本成型了。

从真岛所透露出的一部分手稿来看,为《Magic Party》构思的很多灵感也被沿用到了妖尾之中,比如乌璐蒂亚和吉克雷因(杰拉尔)这对初期的boss组合,圣十大魔导士,以及星灵魔法等等。

就这样来看,妖尾的构思其实也是经过了多次的迭代,并在连载中不断得到了完善,最终才成为我们所看到的这个样子。从结果来说,尽管与最初的定位偏离了很多,但「快乐的大冒险」、「伙伴」、「魔法世界」这些最根本的概念却得到了贯彻,所以妖尾可以说是一部忠于初心的作品吧。

• 妖尾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如同前文所说,妖尾的核心在于「冒险」、「伙伴」以及「魔法世界」,而这些综合到一起,就是妖尾中最频繁提及的一个概念 —— 「公会(guild)」。公会不但是妖尾的核心,在真岛的其他作品里,公会这种机构也反复出现,可见他对这一概念的喜爱与执着。

就犹如火影和海贼对于忍者和海盗这两种职业的颠覆性解读,真岛对于公会这个概念也几乎是完全原创地提出了自己的解读。不同于现实中更加关注于集体利益的公会,妖尾中的公会是人与人产生联系的场合,更是一个扩大化的家庭的概念。

作品中,真岛曾通过多位角色之口表明,公会与公会中伙伴是支持自己活下去的动力,而故事中的主角屡次在困境中挣扎的动力来源也是为了守卫公会,所以说妖尾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关于「伙伴」与「人与人之间的牵绊」的故事。

「伙伴」与「牵绊」是少年漫画永恒的主题,但真岛执着于此的理由,则是因为他确实是一个热衷于设计人物的创作者。从圣石开始,真岛的每一部作品都有着数量庞大的登场人物,而真岛则对于自己笔下的每个人都投入了足够的心血,几乎每个角色都有着详细的背景和能力设定,妖尾的爱读者大概都对扉页中常见的魔导士信息卡印象深刻。真岛对此也非常引以为豪,经常在单行本后记中凡尔赛式地提到自己作品中的人物数量是如何地多。

然而,在圣石时期,出于创作经验的不足,真岛是没有能力处理好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的,所以《圣石小子》这部作品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许多登场人物出现得毫无理由,对于故事的影响也非常有限」。这也许是出于电玩的影响吧 —— 圣石带有着鲜明的电玩色彩,很多地方总是让我想到最终幻想7,而FF7这类日系RPG的特色之一就是主角队伍中有着大量的可操作角色(战棋类尤为突出),但是并不是所有角色都有剧情方面的重要意义,有些隐藏人物(譬如FF7中的尤菲和文森特)甚至与主线完全没有关联。

公会这个设定的使用,则很大程度地帮助真岛解决了这个问题:公会需要成员,因而许多角色可以顺利成章地出现,甚至为故事的发展提供契机 —— 妖尾初期篇章就是围绕着角色自身的背景故事展开的。而经过了一部长篇连载的锤炼,真岛的能力和野心也也进一步提升,在故事初期就已经为大量角色做好了初步的设计,因而使得妖尾在世界构成这方面有着极为出色的完成度。

基于人物的丰富之上,妖尾(或者说真岛本人)又突出了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设计能力极强,每个篇章都具备了截然不同的要素 —— 幽鬼篇的公会战,艾德拉斯篇中的平行世界,天狼岛篇的晋级考试和大魔导演武篇中的竞技赛,以及阿尔巴雷斯篇中的西方大陆,真岛在每个篇章内都能搞出不同的花样,甚至还有艾德拉斯篇的异时空同位体这种官方逼死同人的骚操作(我记忆中能与之一战的是《噬魂者》艾邦之书篇的官方娘化), 再配合大量的人物设计和完全不重样的魔法,可以说是点子多到够别人画十部作品。

然而,正是因为贪多嚼不烂,真岛对于人物的过度关注让他对剧情设计放低了要求,于是妖尾有一个很突出的缺点,就是「虎头蛇尾」和「头重脚轻」,许多设定来势凶猛,光看伏笔都叫人向往,但最终揭露真相时又让人觉得失望(譬如乌璐蒂亚与恶魔心脏的计划、交蚀之门所导向的未来、龙王祭的目的、杰尔夫的追求等等),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真岛过于依赖靠人物本身来带动剧情的发展,都是又不愿投入足够的心血去对人物进行深入的刻画,导致许多剧情的发展相当地苍白无力。

妖尾的这一缺点也体现在了它的篇章划分上 —— 作为一部长度超越五百话的超长篇,妖尾篇章众多这一点并不奇怪,但仔细挖掘的话,可以发现妖尾的大部分篇章都非常地短,最长的前三篇为:阿尔巴雷斯篇(最终决战篇)107话,第二的大魔导演武篇82话,第三的冥府之门篇60话,其余篇章都保持在20话上下的篇幅。

这样的章节划分对于长篇连载来说,其实是比较细碎和偏快节奏化的。结合真岛喜欢堆人物又特别爱安排1v1对战的做法,妖尾的大部分篇幅都把焦点放在了介绍新人物与对战上,因为很难以对剧情做精细的规划,因而导致了后期「人物刻画流于表面,故事发展千篇一律」的问题。

所以说,妖尾这部作品「短平快」的特点也非常突出。不过,考虑到现今大部分作品都有类似的问题,甚至有一些作品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商业价值而刻意为之,真岛的这种做法,说不定也是因为提前察觉到了财富密码和市场主流?

总得来说,我对妖尾的评价是「设计感十足,创意多而精彩,但故事本身乏善可陈」

• 真岛浩在妖尾中的成长

尽管妖尾本身的问题很多,但对比前作,真岛在连载妖尾过程中的成长仍旧不可小窥:首先是上文提及的设计能力,除了作为画手本身该具备的绘画技术以外,真岛在概念和文本的设计上也有了十足的长进,可以反映这一点的小细节是城市的命名:妖尾中,主角所处的国家菲欧烈王国的名字来源于意大利语中的花朵「fiore」一词,而本国的各个都市则是用花朵的名字来命名的,譬如露西和纳兹相遇的城市哈鲁吉翁,其实来源于「春紫苑」的日文读音「ハルジオン」,而妖尾公会所在的都市马格诺利亚,则来自于木兰花的英文Magnolia。

看到这一点,再想到圣石中拿各种极为常见的英文单词来给各种东西命名、一副高中生做派的真岛,是否会觉得有种见证了少年的成长的感觉呢?

此外,真岛的画风也在连载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到了妖尾后期(大概以大魔导演武篇为节点),真岛一改过去那种「高长瘦」的画法,人物的身体比例变得小,身材从细长向壮实转变;而人物的面部也进一步突出「幼态化」的特征,眼睛变大,面部细节进一步简化,脑袋在全身中的比重变大,人物的腿部(特别是小腿)缩短 —— 简而言之,真岛的画风更加「主流化」、「日系化」了,与妖尾早期那种稍带一点欧美风格的感觉鲜明地区分开来。

至于变化的原因,坊间有人认为是为了与尾田区别开来,但这在我看来说服力并不足 —— 尽管真岛与尾田画风最为相似的时代是圣石后期(譬如下图最中间的艾莉,很能体现真岛05年圣石完结时的画风),而从妖尾初期开始,真岛的画风已经非常具有辨识度了,而尾田的画风也在连载过程变得更加个人化,两者其实在妖尾开始火爆之时的区别度已经非常大了,所以真岛大可不必在故事的中后期再专门做出调整。

相较之下,我个人对此的理解有以下几点:

首先,妖尾变得「媚宅」以及「卖肉」,明确来说是从大魔导演武后期到冥府之门这里开始变得明显的,真岛画风的转变也是从这里开始的,此前妖尾这方面的问题并不严重,所以也许妖尾各方面的变化可能是因为商业和编辑部方面的影响;

其次,真岛在圣石完结(05年)前宣布结婚,06年妖尾开始连载,07年真岛的长子出生 —— 从时间上来看,真岛在连载妖尾的过程中,对于女性和婚姻的理解也不断在加深,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女性的审美发生了变化。

第三,妖尾在本篇完结后又出了续作《百年任务篇》,而执笔的上田敦夫画风与真岛极为相似 —— 也许工作室出于工作的便利而统一了画风。

第四,真岛受过鸟山明的影响,而龙珠后期的画风变化和妖尾有些相似,都是人物头身比例变小,越来越接近Q版 —— 也许这是一种致敬也说不定吧,妖尾后期某些要素确实有些龙珠既视感(比如冥府之门的狂华/羌华,很多人吐槽说像弗利萨)。

总而言之,尽管真岛在这些年里变得成熟了,但是某些地方反而又失去了自己当年的个性特点吧。就像《圣石小子》相较于《妖精的尾巴》,尽管在各方面都更显青涩稚嫩,但是单就作品自身的完成度和表达来说,圣石反而更像是一部心血之作,而妖尾则多少有些匠气与中庸。

当然,不论到何时,真岛都永远是那个渴望着友人,并在漫画中追寻着自己所不曾拥有的一切的少年吧:真岛少年时是离经叛道的不良少年[3],搞过乐队,还被学校退过学,在不安稳中渡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期的真岛,也许比谁都渴望着像一个妖尾中的公会一样,有着永远等着他回去的伙伴的寄身之所;同样,少年丧父的真岛,也将自己对于父亲形象的渴求赋予了故事中的主角们 —— 哈鲁追查着父亲凯尔的踪迹,纳兹寻找着养父伊格尼尔的去向,西奇则继承了爷爷吉基的魔王梦想。

尽管现实中的人会不断地老去,但真岛仍旧执着于在魔法的世界里,描写着一个个永远不会老去的自己,以及永远不会终结的冒险旅途。也正是因此,对于妖尾的评价,反而变得难以定论。

妖精到底有没有尾巴?这个问题引发了无尽的谜题与无尽的冒险,因而答案反倒在其次;妖尾这部作品到底如何?对于不同的读者而言,它也具备了不同的意义,作为读者的我们,能够坦诚地表达出自己对于本作的感想,就是对它最好的评价。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岸边的塞涅卡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34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如何看待妖精的尾巴的结局?

如何看待妖精的尾巴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