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视科技上市新进展:瞄准科创板,已经在接受上市辅导

旷视科技上市事宜终于有了新进展。

2021 年 1 月 12 日,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辅导企业信息公告显示,旷视科技准备以公开发行中国存托凭证的方式在科创板上市。旷视科技已经与中信证券于 2020 年 9 月签署了协议,正接受后者上市辅导。

旷视科技的上市之路颇为曲折。2019 年 8 月,旷视科技就已经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估值 40 亿美元。同年 10 月,美国商务部将旷视科技列入“实体清单”,后者上市进程受阻。

2020 年 1 月,据腾讯新闻《一线》报道,旷视科技已经通过港交所的聆讯,并计划农历春节后第一周开始招股,募资额 5 亿美金。在此之前,2019 年 11 月第四周,旷视首次聆迅并未获得通过,原因是上市委员会要求其解释关于进入美国“实体清单”对于投资者的风险等问题,进而补充相关材料。

同年 6 月,《晚点 LatePost》援引知情人士报道,旷视科技主动放弃了在港股上市。但 7 月 29 日在一场年中沟通会上,旷视科技 CEO 印奇表示:中止港股上市消息不属实。科创板支持和鼓励 “硬科技” 企业上市,是中国科技企业发展的好机遇,旷视正在积极考虑。

他同时提到:“对于上市这件事情,我们现金流很充裕,大家可以在财报里看到我们大概有多少现金,这不是我们特别急缺的东西,但上市的事情还是会在合适的时间稳步推进。”

据旷视科技在 2019 年披露的招股书,2016 年至 2019 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 6780 万元、3.13 亿元、14.27 亿元和 9.49 亿元,同期亏损分别为 3.43 亿元、7.59 亿元、33.52 亿元和 52 亿元。

招股书显示,亏损的原因在于旷视科技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及持续的研发投资。经调整后,旷视科技 2018 年和 2019 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为 3220 万元和 3270 万元。

以计算机视觉起家的旷视科技,如今已经实现业务多样化。围绕着 AIoT,其业务可分为三块 —— 城市物联网、供应链物联网、以及个人物联网。

城市物联网是旷视科技目前的收入支柱。以 2019 年上半年为例,城市物联网、供应链物联网、以及个人物联网的收入分别为 6.95 亿元、4697 万元和 2.07 亿元,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 73.2%、5% 和 21.8%。

供应链物联网是一个新的业务,虽然收入占比还比较少,但旷视科技非常重视。2020 年 10 月,旷视在北京召开 “旷视智慧物流战略暨‘AI + 物流产业联盟’发布会”,推出了仓储物流机器人操作系统“河图”2.0 版本,以及 7 款智能物流硬件新品,同时发起人工智能物流产业联盟,联合行业上下游共同推动 AI 在物流行业的落地。

2021 年将是中国本土 AI 企业扎堆上市的年份。和旷视科技一同被称之为“AI 四小龙”的云从科技、依图科技都递交了在科创板上市的招股书。并且,这两家公司的 IPO 审核状态均更新为“已问询”,标志着其上市进程进入到了实质性审核阶段。

而同为“AI 四小龙”之一的商汤科技,一直有上市传闻,但目前仍未有官方消息。2020 年 11 月,据《财经》报道,其获得的一份商汤科技融资计划书中提到,商汤预计在 3 年内 A+H 股两地上市。同时一位接近商汤科技的投资人透露,这家 AI 公司目前已经在和券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