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最后一个现实主义的作品了。
游戏是幻想的世界,没有什么人愿意用游戏去描绘现实。两年前,我们在996的喘息之余自嘲:这魔幻般的生活,可以做成游戏了!这颗种子逐渐萌生和孕育,我们各奔前程,甚至有人真身已离开游戏行业。然而,每一个热爱游戏的人,元神都不会离开,我们就此开启了业余开发模式。
“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这个受鱼失禄的故事,比较符合我们的心境,为了做出自己想要的游戏而离开游戏行业,也就说得通了。只有在经济上独立,才能在思想上独立,才会花费这么久的时间,打磨一款小众的现实主义游戏。
起初,游戏只是想真实地再现我们曾经的生活,没准几百年后会有史料价值呢。随着开发的推进,各种孤立的人和事,就慢慢融合为典型,过去和现在,真实与虚构,所有界限日趋模糊。许多瞬间,现实世界里的领导就是王总,同事就是范曾和老郭;上班时说的话,下班后就写进了游戏;抑或游戏里刚写完的段子,第二天就真的发生了。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进入状态的小说作者都会遇见自己笔下的人物,这是现实主义的魅力,也会给作者带来不少心理阴影。
作为一款以剧本为核心的游戏,《我的公司996》没有设计太多无关玩法,也并未刻意去操纵多巴胺。从未想过玩梗或故意蹭热度,如果有的话,可能还是那句话,我们自己就是梗,玩来蹭去都是自己。除了直面现实,剧本中也存在不少隐喻与象征,我们更希望透过职场的表象,能深入探寻幸福的内核。即使完整的故事看起来有些反乌托邦的倾向,但在无奈和困惑之后,人们往往能更好地审视自我。毕竟,游戏作品应该离艺术作品更近一些,离消磨时间的工具更远一些。我们不会做阅后即焚的快餐游戏,将近10小时的主线时长如果让人毫无波澜,便与图财害命无异了。
假如这款游戏多少能引发一些思考,这便是最高评价了。对于我们自己,一款在996工作期间开发的996游戏,无论如何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我们的过去,也或许预示着未来。回忆没有评价标准,我们只愿小心珍藏。更何况,以后应该不会再去碰现实题材了……
多言数穷,附一段某真结局引用的诗歌原文,来自《浮士德》,游戏的主旨也不过如此:
请把我的少年时代还来,
在那时有诗的涌泉喷涌新醅,
在那时有雾霭一层为我遮笼世界,
未放的蓓蕾依然含着奇胎,
在那时我摘遍群花,
群花开满山谷。
我是一无所有,而又万事俱足,
我向现实猛进,又向梦境追寻。
请整个地还我那冲动的本能,
那深湛多恨的喜幸,
那憎的力量,爱的权衡,
还我那可贵的,可贵的青春!
作为一个兼职的野生程序员,在10月24日程序员节的这一天,也希望能向所有程序员致敬。我们能有今日种种便捷的生活,与程序员的努力密不可分,他们理应受到尊重和保护。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方珩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6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有哪些本应前途光明却被游戏制作公司给毁了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