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被砍死里逃生,他暖哭董卿,43万人点赞:被爱过的人,才不会输给戾气

徐清|作者

朴素的树、虫子|编辑

《朗读者》|图源

今天,壹心理和你聊聊“对抗世界的恶意”

最近一期的《朗读者》,曾被砍伤的医生陶勇,给董卿讲了一个王阿婆的故事。

陶勇年轻时,去一些偏远的地方免费义诊。

经过故乡江西,遇见一个叫王阿婆的老人。

她驼背特别严重,几乎90度。手术非常难做。

不仅如此,王阿婆:

腹部长了一个大肿物。
义诊是在火车上,做手术条件不好
王阿婆年纪已经很大了

陶勇有充足的理由拒诊。

可是王阿婆用方言说了一句:

她想亲手给自己做一件寿衣。

陶勇心一下子被击中了:

王阿婆已经在黑暗中度过了那么多年,做寿衣可能是她唯一一点小小的心愿了。

她不希望自己永远无法和亲人在一起。

于是,陶勇克服所有困难,帮她把驼背放平,垫了三床被子,站着给她做完手术。

最后很幸运,手术成功了。王阿婆恢复到0.6的视力。

陶勇把这个故事写在了《目光》一书中,听到故事的董卿,眼泪刷地流下来。

她给我们朗读了故事的后续:

“王阿婆在手术后的一周就过世了。

那七天里,她给自己缝了件寿衣。

衣服上特别封了口袋,口袋里装的是丈夫和儿子的黑白照片。”

阿婆还请联络员转告陶医生:

“这些年我一个人什么也看不见。

在黑暗中很孤独,很想回家。

谢谢你帮我找到回家的路。”

很多网友感慨:“董卿老师和陶勇医生真的好温柔啊,深到骨子里的温柔。”

董卿的温柔,由来已久。

而陶勇的温暖,更让我震撼。

陶勇故事的开头

一个恶性医闹事件

陶勇是谁?

2020年1月20日,北京朝阳医院,一个医生被救过的患者砍伤。

这个医生就是陶勇。

当时,陶勇正给一个孩子看眼睛。

凶手忽然就拎着菜刀闯了进来。

毫无防备的陶勇,

头上被砍了一刀,手上被砍了数刀,一路夺命而逃,

倒在血泊里。

一个女护士把他藏了起来,这才捡了一命。

在医院住了整整两个月的陶勇,出院后吃个馄饨,手都会发炎。

“可惜这位外科医生的手,外科医生最金贵的手。”

回看陶勇履历:

北大医学博士,
发过SCI论文57篇,
首都三甲医院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手下还带着7个研究生。

很难过。

但如果,你知道了凶手是谁,会更心痛。

陶勇在接受《无话不说》采访时,眼神些许暗淡地说出了凶手的身份:

一个他曾经治疗过的、怀柔的农民。

“这个患者,如果不是我,我敢说,他去了90%的医院,眼睛都是要被放弃的。”

一个农夫与蛇的故事。

换做你是陶勇,接下来会怎么办?

原谅还是复仇?

陶勇

毫无戾气地复出了

陶勇,并没有陷进仇恨里。

年初,他就穿着一身病服开直播,给广大网友报平安。

他依然在微博上写着关于眼睛的科普知识。

神态平和,毫无戾气。

他的这份大度和宽容,早在袭医事件之前。

他曾经给病人垫过钱。

每天坐着地铁公交上下班的陶勇,依然看不过患者的疾苦。

有一个患者,实在没有钱了,只能做一个眼睛的手术。

陶勇不忍,自己给患者垫钱,帮他把另外一只眼睛也做了。

早在3年前,就有网友在微博上公开致谢过陶勇的善举。

陶勇说:“医学,在某种程度上是我的信仰。”

所以,他活成了一个温暖的人。

他不放弃惩治凶手,却也没有让自己陷进仇恨里。

正如陶勇所说:不去仇恨,才是对自己最大的善意。

从心理学上看,陶勇有着极大的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是指经历高度紧张的情境之后,可以恢复自如的能力。

同样是面对仇恨,另一个为父追凶17年的男孩却让我心疼。

图片中的这个男孩叫向明钱,1991年出生。

9岁那年,男孩父亲被人杀害。他因此辍学,为父追凶17年,开启复仇之路。

我敬佩向明钱快意恩仇的果敢,和对父亲浓浓的亲情。

却也同样心疼:这17年来,仇杀是如何影响了他的一生?

他仿佛永远活在了9岁那年。

父亲被杀时的惨叫,和他头枕着门框想向外逃的情形,历历在目。

新闻上写到:“这是一个9岁男孩一直挥之不去的记忆,并伴随着他从童年走向而立。”

我们需要铭记一些事情,不“辜负” 带给我们的教训。

却不能永远活在“坏事”和仇恨当中。

这一点,往往只有具有良好心理弹性的人才能做到。

所幸,这样的能力是能够习得的。

广阔的人生阅历可以锻炼人的心理弹性。

拿陶勇来说。

从医十余年中,他做了一万五千多台手术,早已见惯了人间的悲欢离合。

他明白: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有一次,陶勇给一个浙江龙头房地产老板治病,需要给眼部药物注射。

这个富商说:“扎针的时候,不要影响我看股票。”于是陶勇只能扎了一只眼,再扎另外一只眼睛。

过了一周,富商病毒蔓延,躺进了ICU。

又过了一周,富商病逝了。

见过人生百态,思考过生死离别,让陶勇有了豁达的心胸,

和良好的心理弹性。

怎样对抗世界的恶意?

“破眼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说到恶意和仇恨,陶勇说。

心理弹性极好的他,

治疗时最喜欢看的,竟是季羡林的《牛棚杂忆》。

这份心理营养,支撑陶勇走过了被砍的艰难岁月,

也被他拿来对抗世界的恶意。

我总结了3点,分享给大家。

心理营养A款:用目光,发现善

陶勇身上的温暖,要归功于他的积极眼光。

明明自己是受害者,明明有充分的理由来痛恨这个世界。

可是他没有。

他注意到了,自己被砍时能躲过一劫,全靠患者家属和小护士为自己挡刀。

她们一个差点被削掉了耳朵,一个手被砍成重伤。

他注意到了医院里,满楼道给他摆的鲜花。

他的目光,抓住了这些善意。

汇聚到心里,他才没有被仇恨裹挟。

袭医只是一个单个事件,可医生这个职业,日常承受了太多医患矛盾的恶意。

陶勇是怎么化解的?

他捕捉到了每一个来自患者的善意和馈赠:

有的患者,给他拿来了自己老母鸡下的蛋、蜂蜜和自己做的腊肠;

有的患者,为了治眼疾穷到揭不开锅,在陶勇受伤之后,还微信转过来1000块钱。

陶勇常常把这个世界比作玫瑰。

“玫瑰花有刺,花却很香。”

因此,他爱上了玫瑰,也爱上了这个世界。

心理营养B款:重新认识人性

有的人认为,这个世界恶意满满,有的人就是穷凶极恶。

陶勇不这么看。

他在接受采访时,讲过一个小偷的故事。

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患有白内障,父亲为了给她治病,卖了房,卖了地,千里迢迢来北京看病,一贫如洗。

他看到过这个父亲在偷钱。

也看到过这个父亲,把发病的素不相识的老太太,送到急诊。

陶勇觉得:“人性是环境的产物。人性像水流,需要引导。”

“我们今天衣食无忧,如果哪天也穷困潦倒,能保证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吗?我觉得未必能做到。”

陶勇的人性观,睿智又有温度。

心理营养C款:充分的信任,才是人际关系的良药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

人与人之间充满猜疑,处处防备。

作为医生,陶勇更有深切的体会。

有患者带着录音机过来问陶勇怎么办的?

他只能捡着一些不重要的话来说。

“只有充分的信任,这个世界才会好起来。

一次,一位80多岁无儿无女的老太太,白内障非常严重。

但是她对陶勇说:“小伙子,你能帮我恢复视力,比啥都重要,做坏了也不赖你。我也不会怪你。因为让你顶着风险去治了。”

“很多时候,人都把对方想坏了,别人不见得都像你想的那么坏,即使帮坏了,也不一定埋怨你。”陶勇说。

陶勇还分享了一个广西小女孩患者的故事。

这个小女孩只用了一点点麻醉的药水,就开始进行手术了。

陶勇很震惊地问这个小女孩“不疼吗?”

这个小女孩回答:家里为我治病已经卖房卖地,我想给家里省点麻醉钱。

视力稍稍恢复之后,小女孩参加了绘画大赛,获得了3000元奖金。她拿出1000元捐给了同病房的小患者。

信任会传递,善意也是。

陶勇充满期冀地说:“如果有一天人与人充满信任,医院所有的安检将没必要安设。”

信任,才是人际关系变好的良药。

写在最后

陶勇的事件在网上广泛流传后,很多人称他“医者仁心”“菩萨心肠”

当之无愧。

微环境,最影响人的戾气。

我们大部分人都在生活的不如意中挣扎,活得精疲力尽。

很少再为一个小小的善意热泪盈眶,甚至被这个世界的恶意裹挟,变得戾气满满。

可我依然敬仰陶勇这样的人:

看清了生活的全部真相,却依然对生活充满善意。

这才是真正的生活的勇士。

参考资料:

1.新京报·剥洋葱people《专访遇袭医生陶勇:开启人生下半场,救人不一定一直在手术台上》

2.《遇袭医生陶勇:理想主义者才纠结| 无话不说》

3.《朗读亭| 陶勇让世界知道“人间值得”》

4.《当医生陶勇成为患者陶勇。好大夫在线》

5.新京报《为父追凶17年:9岁男孩被改变的一生》

– The End –

作者简介:徐清,自由撰稿人。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壹心理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