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约基奇和戴维斯在西决的表现?

即便是以前巨人逐鹿天下的时代,超级内线们也会因为最后时刻拿球的成本过高、甜点区容易被包夹、终结手段等因素,导致在最后攻坚时、面对近框区域人满为患的现实多少有些有心无力。

遍揽近代篮球这几十年,能够在最后关头依旧连续砍分、长期担当球队头号攻坚手和关键先生的内线里,大概只有这两位:

一个是靠着一手神乎其神的天勾大大增加了射程、降低了进攻开发成本的卡里姆-贾巴尔。

一个是不世出的、拥有NBA史上4号位里最无视防守人、无视地形展开攻击的德克-诺维茨基。

其他的伟大内线——强如大梦,也需要球队配上当时联盟质量最高的射手群以及第二年来投的德雷克斯勒,奥尼尔需要一个少年老成的科比一起趟过西部惨烈的白刃战、围剿战,邓肯身边有大心脏的吉诺比利、罗伯特-霍里和帕克,三个历史前十的巨人身边有了这些,他们所在的火箭、湖人和马刺才能在最后比分胶着的时候用更均衡的内外进攻、更多样的解法,保证进攻的稳定和连续性。

邓肯、奥尼尔、奥拉朱旺都是比诺维茨基更强大的球员(大部分的人应该是认同的),但德克凭借他超出内线认知的技术动作和不属于他这个身高的投篮能力把最后时刻主宰生死的决定权攥在了自己手里。

一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居然在同一场比赛里看到了两位内线对飚关键球,这边戴维斯包揽了湖人最后全部的10分,包括那记压哨三分绝杀——也是NBA历史上第188个三分压哨绝杀(常规赛+季后赛);那边约老师也是一人独揽(病句)掘金最后所有的12分,在巨人式微的时代还能看见两个超级内线最后主宰球队所有关键得分,赤膊互砍,真是海市蜃楼般的可遇不可求了。

为什么约老师和戴维斯能做到这些?

这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我们以更高的视角看,虽然这个时代常给人以巨人黄昏之感——譬如打到东决的两支球队里,没有一个身高超过2.06的球员能够得到场均10分钟以上的出场机会。但危机相随的同时,也悄悄孕育着极大的机遇,比如我们无法忽视的、巨大的空间红利,以及因之而产生的一系列变化——挡拆增多、重视效率、强调协防,以及错位针对与反针对等等。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球员们拥有令前辈们艳羡不已的进攻空间,哪怕是常常被吐槽空间差、进攻环境恶劣的球队,这个赛季,场均出手三分最多的是火箭45.3次,最少的步行者28次,拥有大中锋、经常令球迷为空间问题揪心的76人和湖人都是场均31.6次。而就在十几年前,那支引领了小球和跑轰狂潮的菲尼克斯太阳,作为当时最最能扔三分的球队,连续几个赛季也不过场均只有24次三分出手,还不如现在倒数第一的步行者,那时候场上只有一两个射手不是什么罕见的事。

这个时代对内线的要求前所未有的苛刻,一周前写戴维斯的那篇已经提到过了:

这个时代在倒逼着内线们掌握更加细腻的攻防技术,提升自己对比赛的认识,但只要你肯下功夫,时代对超级内线的回报和馈赠同样前所未有的丰厚。让我把戴维斯最后这10分和约基奇最后这12分掰碎了剖析一下,你可能就明白我在说什么了。

AD的10分是这样的:

先是一个和勒布朗右翼的连续挡拆,之后拆到低位强吃格兰特,背转身抢到身位优势后造成协防的约基奇犯规,两罚全中得分+2,这是AD错位能力的体现。

这个回合,除詹眉外的其他湖人球员,在大部分时间里都能把自己眼前对位的防守人牵制在弱侧。

紧接着,AD在三分线外斜45°,持球面对米尔萨普的防守,急停接后撤步的三分命中,这又是AD超强错位能力的体现,身高和速度,米尔萨普全处于劣势。

再往下,AD弧顶持球突破多齐儿,然后在和他的对抗下,在约基奇的干扰下,完成了招牌的行进间抛投。

这是他自小就练习的纯后卫式技巧。

然后就是那个为他的伟大增添了注脚的——三分压哨绝杀,也是包含信息量最大的一个球。

先说马龙的用人,不管是换上克雷格还是普拉姆利对戴维斯,都是错位。但在考虑到比赛时间只剩2秒、拿到球后可调整的余地不多、大概率稍微运一两下就要出手的情况下,身高臂展更有优势的普拉姆利显然更有可能造成更多的干扰。

再就是关于这个锅该怎么分,我仔细看了很多遍,还是认为普拉姆利要负大部分责任,显然格兰特在这种情况下要跟他换防会有极大的风险,因为只要换防时稍有不慎,留给了勒布朗一点加速的空间,那隆多的传球就有可能给到脱笼而出、直接空切篮下的詹姆斯完成终结。以普拉姆利的移动速度,能指望他在后面追帽詹姆斯吗?

而且以格兰特后来的反应看,采取换防显然不是事先确定好的,普拉姆利在隆多发球前和格兰特的肢体及眼神交流是失败的。

这个进球,体现了隆多恰到好处的传球功力,体现了勒布朗场上真真正正的牵制力、威慑力——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住了格兰特和普拉姆利,离不开最近手风颇顺的丹尼格林和波普的跑位和站位,以及戴维斯卓越的大心脏表演,像克莱汤普森一样的、无球绕掩护摆脱后的接球投篮,一击致命。

插一句,湖人上一次季后赛压哨绝杀还要追溯到10年前的阿泰斯特,当时他像卧底一样打了47分多钟,直到终场前用压哨补篮完成了救赎。

戴维斯这宝贵的10分,靠的是他精心雕琢的进攻技术、强大的错位能力和一直稳定的关键球,以及队友们执行力出色的战术配合外加空间支持。

约基奇则稍有不同。

约老师为什么能最后连拿12分,为什么是常规赛阶段联盟绝杀最多的球员,为什么能打进首轮G7最重要也是两队最后一个进球送走爵士,除了同样拥有适合他身体条件的完备技术外,他天才般的视野和传球是对手不敢包夹他的原因,对他传球能力产生质疑的球队都回家了,比如某船的这次防守——这种防守站位约老师会怎么做选择?

​

很明显,约老师不是一个喜欢按常理出牌的人,也不在乎小卡和乔治的胳膊有多长,因为他对自己逼真的演技和细腻的手活儿有着绝对的自信:

​哪怕油漆区里站了四个快船的球员,哪怕准备断球的一个叫乔治一个叫伦纳德,约基奇也能用充满迷惑的眼神在如此拥挤的区域、送出恰到好处的传球,助攻空切的哈里斯得分。

约基奇的12分里,有两次强攻霍华德,一次是利用大吨位中锋的传统艺能——背身强吃结合扎实的脚步造成霍华德犯规,一次面框强突魔兽再次造成犯规。

一次穆雷突破被封堵后的回传,约老师面对卡鲁索的中距离颜射。

一次和穆雷的挡拆,拆到弧顶后三分命中——新派内线的必备技能。

一次成功卡位+快速反应的神奇补篮。

以及,在队友拉空一侧后,再次施展肉装战士的传统艺能,背身碾进去后勾手命中。

不看任何队友的约基奇是最可怕的,因为你根本猜不透他会把球传给谁,包夹他一定死的更快。

稍有遗憾的是,约老师最后几分钟还没有使用他的肥鸡独立比赛就被带走了。

总结一下:戴维斯的关键球靠的是他的技术、射程、身体天赋带来的错位能力,这个时代的空间红利,以及詹姆斯和隆多的存在——让他可以不用在每个回合一开始就成为对方集火的对象,让他可以在自己喜欢的位置稍加处理就能抢到进攻的先手,充分发挥他有球转无球、无球转有球的特点,而有无球的高频次转换能力是他相比恩比德、字母最突出的优势之一。

这段话建议多读两遍。

约基奇出色的关键球能力在我看来,比戴维斯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因为就像之前写过的那样,这是一个可以像伯德一样用脑子打球、阅读防守且射程无死角的全能攻击手,能用各种半身不遂、顺拐等姿势持续送出关键球表现的大心脏者,有魔术师般视野、华丽手法和表演天赋、身负300多斤查克拉魔法的天才传球手,NBA历史上最会传球的中锋。

然后于约老师而言,同样不可忽视的空间红利,传球本质上正是为了解决空间问题、优化空间分布。

对戴维斯和约基奇这样的内线而言,有一句话再合适不过——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

关注公众号:步虚词终。让我把比赛干货深入浅出的讲给你听。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步虚词终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22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湖人 105:103 险胜掘金,戴维斯三分绝杀约基奇 30 分,如何评价这场比赛?

阿尔德里奇与戴维斯孰强孰弱?若不如,是否比得上考辛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