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此事的最终结局如何,当梅西这样一名队史级巨星,与自己效力终生的俱乐部产生这等方式的连接关系之时,根本性的问题就已然得到了有力的证明:梅西与巴萨,确确实实拥有了需要做出相当努力才能弥合的巨大裂痕。
无论此事会走向的是离队,还是谈判沟通后有条件、有妥协的留队,对于梅西自己,以及巴萨而言,都是具有长期积极意义的事情。
由于时间点的较为接近,当代球迷的印象中,往往会留存着普约尔的体面退役,哈维与伊涅斯塔的荣耀离场。在惯常意识中,我们总会习惯性地将巴萨看作一家讲究血统、重视老将、延续传承的球队。但是,如果将时间线再往回调,我们将会看到一些别样的东西。血统、传承,确实如此,但谈到“让老将体面而终”,却未必见得。
2008年,当梦二队的掌舵人里杰卡尔德离开,罗纳尔迪尼奥就成为了新任主帅瓜迪奥拉的阻碍。站在当下,以我们对于瓜迪奥拉的了解,当然可以看到巴西精灵与他战术理念的不匹配。同时,巴西人的自由天性、散漫作风,也是瓜迪奥拉所不能容忍的。因此,为了维系瓜迪奥拉的主帅权威,表达对他的绝对拥护,也为了给球队清洗懈怠之风,旧貌换新颜,巴萨管理层几乎没有经过太纠结的犹豫,就在2008年的夏天拆掉了梦二队功勋的招牌,将罗纳尔迪尼奥卖给了AC米兰。如果说小罗的离队尚有他自身的消极怠工因素,那么巴萨对于其他梦二老臣的辣手,则更多地只体现出了清洗换血、扶持新帅的味道:埃托奥、德科,从年龄与状态上讲并非不能再战,场外问题也不明显,依然早早地转会他投。
而一旦我们继续将时间线往回追溯,则又会出现里瓦尔多的名字。甚至,连清洗了梦二的瓜迪奥拉自己,在球员时代也是换代的牺牲者,作为纯正的巴萨血统,在30岁的年纪加盟了布雷西亚,与巴乔会合,享受足球。而梦一时代的1995年,经历一个四大皆空的赛季后,斯托伊奇科夫、贝吉里斯坦、下赛季的主帅科曼,同样在一个夏天中遭遇了清洗。
显然,在这一段甚至不需要回滚过多的当代史上,巴萨并不是现在球迷们所认为的那种“人情味重于一切”的队伍,而从更新换代绝对必要的竞技规律来说,它也不应该是。清除老将,引进新人,永远是俱乐部维持竞争力的未来性之举。而从执行上看,取得莫大换血成功的梦三船长瓜迪奥拉,所采取的方式是非常果决甚至冷酷的—-不受到“老将可以轮换”的情感牵绊,而是更多注意到功勋在队中的威势光环与号召力,直接将之移出更衣室,以免留队时的难以处置、乃至于“政令不出”“上行下不效”,并且,首先就拆掉功勋的带头招牌,向所有人表达自己的换血彻底之决心。
冷酷吗?冷酷到极致。但从必要性上讲,瓜迪奥拉创造出的梦三成功,又在用无可置疑的事实,用深刻的结果论证明着这种冷酷的有效性。或许,这也就指明了巴萨这一轮换血的做法—-对于皮克、拉基蒂奇等宿将,不是怀柔缓和的降低队内地位,而是干脆地剥除队内存在。换代,并不是球场上的竞技,更是更衣室中的革命。即使下调宿将的战术顺位,也无法抹平他们在队伍中的巨大光环,最可行之策或许只有快刀斩乱麻。
但是,显而易见的是,与上述的所有宿将相比,梅西又有显而易见的不同。他的竞技能力并没有显著的下降,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愈加全能,几乎达成了进攻端的功能全覆盖。并且,在俱乐部的历史地位上,梅西也明显地高于一般意义上的名宿。超多的冠军积累,华丽的个人数据,持久的效忠年份,让他隐隐已然成为了巴萨的队史第一人。而在场外,他也没有太多的负面输出。
这样的种种,就导致了巴萨与梅西在当下的进退艰难,站在夹缝中,倍显尴尬,甚至痛苦。
具体来说的话,现在的巴萨,已经与梅西形成了矛盾的关系。由于梅西的全能和地位,巴萨无法不去在球场上围绕梅西制定绝大部分战术,也无法无视梅西的存在而不去争夺欧冠,放手重建。梅西战术地位的下降、短期竞技的放弃,意味着对梅西全能身手与最后状态的浪费,以及来自球迷与舆论的巨大压力。
而这样一来,巴萨就面临了各式各样的尴尬。在转会市场上,他们永远需要买入成熟球星。对新人,他们则永远不敢承担试错与积累经验的风险而放手使用。而对新来的球星,也只能安排他们围绕梅西进行辅助性工作,球星发挥不出真正的水准,便显得格外毒瘤。另外,梅西这样一尊超然之神的坐阵,也势必影响新球星的加盟决心。被梅西的超长状态高峰期、绝难超越的队内地位所影响,而倍感压力的内马尔,最终选择了绕开、而不是接班梅西,到新贵豪门的巴黎去追逐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进阶,就是最好的例证。
但是,巴萨与梅西,在这样的状态下一路走到今天,已经进入了一个积重难返的阶段。首先,巴萨在转会市场上的投入与产出愈发不成比例,名单中存在了过多的不良资产—-高工资,贵身价,场上作用平平,年龄又在“入队即熟男,又在队蹉跎数年”的情况下愈发没有竞争力。这样的资产,让巴萨的财政呼吸困难,却又大多是低效的花销。自己使用,由于战术定位的功能化而发挥不出球星匹配工资与身价的实力。卖出回血,又由于球星在竞技上的缺乏表现而难以卖出合适的价格。另外,队内对于对新人的提拔开发严重滞后,让球队的年龄结构愈发暮气,更新换代愈发缺乏条件。
最后,造血新人与外来球星都不堪大用的情况下,为了追求当下成绩,巴萨唯一能选择的,也就只有沿用已经在巴萨取得过成功的宿将功勋,让球队的大框架始终不变,年复一年的保守了。
一年,两年,巴萨还可以靠着核心阵容的尚佳状态、球队阵容的尚且合理,暂时性地支撑起运转。但是,日积月累到今日的2020年,球员名单愈发庞大,财政支出愈发压迫,多年老臣愈发衰退,球队已经成为了彻底的沉荷累累、积重难返。
而此时的梅西,就理所应当地成为了巴萨全队在竞技上的唯一指望。在场上,状态尚佳的他完全地变成了一个进攻端的多面手,甘愿或不甘愿地大包大揽了自己能做到的一切。唯有如此,才能尽量地抵消掉整体竞争力的下滑。对于这把年纪的梅西来说,这样的踢法,无疑是疲劳而又低效的。
梅西的全能、状态、地位,束缚着巴萨,巴萨的过信、抬高、重托,也消耗着梅西。在一年又一年的反复之中,这样的矛盾似乎无法可解,愈加沉重。
如果巴萨打破桎梏,将梅西只定为某一环节,不再包揽,又会如何?即使巴萨有这个魄力,球迷舆论也未见允可。巴萨系舆论对血脉的执念是深厚的。巴尔韦德的反击战术,就遭遇了相当一部分球迷的反对声浪,呼唤tikitaka的归来。如果下调梅西的竞技地位?由于他的全能,无论如何摆阵,都会引起“大材小用”的非议,“你就这么对待梅西?”式的声音也想必不会太少。
梅西的全能,已经成为了他苦难的根源。无论在一直以来的阿根廷,还是最近数年的巴萨,都是如此。
罗纳德.科曼的到来,或许就是一件意味十足的事情。
球员时期,科曼就以一记重炮,为巴萨轰落了桑普多利亚,拿下了1992年的欧冠。彼时的荷兰名将,已经初露铁血味道。而当他开始教练工作后,更是有着辣手换代、铁腕治军的风格。2001年冬季进入阿贾克斯,科曼就直接引导了02、03年的青春风暴。伊布拉希莫维奇、皮纳尔、范德梅德、范德法特、德荣、马克斯维尔、特拉贝尔西,这批年轻新锐,皆得到了科曼的大胆重用,并在02-03赛季杀入了欧冠的八强。而新人的上位,势必也就意味着旧人的落幕。而后,在2007年,科曼进入瓦伦西亚后,梅斯塔利亚的三柱石:卡尼萨雷斯、阿尔贝尔达、安古洛,同样遭遇了被雪藏、甚至挂牌的待遇。而在执教荷兰国家队后,科曼更是将斯内德等一批2010年世界杯亚军的班底几乎清除干净,提拔德容、德里赫特、德福斯、范德贝克等一批小将,完成了橙衣军团的更新换代。坚决换血、铁腕军规,已经成为了科曼的执教标签。
当然,从执教成绩来说,科曼并不算绝对出色,而是功过皆有之。在阿贾克斯、荷兰国家队,他取得了成功,但在瓦伦西亚却是短短的五个月即被解雇,包括在埃弗顿挥斥重金后的结果也令人遗憾。选择科曼,在竞技上讲,似乎不是一个非常稳妥的决定。
但是,从另一种角度上讲,这或许恰恰说明了巴萨在当前的思路:当务之急,在于处理老将,新老换代,而短期的成绩,则可以暂放一边。就像皮克所说,巴萨需要很大的调整,他愿意第一个离开。事实上,这种推测也绝对不是没有道理。如果巴萨依然大用老将,那么大可以选择一个亲善性格的教练,或塞蒂恩这样的资历浅薄者,确保老将们在更衣室中的感受。而反过来说,在巨星功勋遍地、也无清洗之意的情况下,贸然使用资历尚不足以完全压制巨星团体的铁腕非绝对名帅,皇马的卡马乔早已提供了最好的样本——要求体能训练加量,并严格规章后,由于成绩不佳,被罗纳尔多等人反逼宫,五轮离职,即使在动荡不已、教练走马灯一般的银河战舰一代后期,也不幸地成为了最短命的一任,巴萨想必不会走上这条歧路。
有此先河,巴萨依然选择科曼,就更像是一种宏观思路大变向,“换代”高于一切的信号了。
在这种情况下,梅西的离队,或许真的已经恰逢其时。所有人都看出了巴萨对梅西的无法安置,也看出了巴萨急需的换血。但是,在梅西与巴萨之间,总教人难以抉择。支持科曼的治军?那么梅西配不上更衣室中的超然吗?支持梅西?巴萨的未来在哪里?而如果换代而又保留梅西,那么不撤掉梅西这块最大的功勋招牌,却只是将皮克、苏亚雷斯等人清理,又何以让所有人服气,回避掉“不是为了换代,只是看我们对你没用了”的巨大争议?而梅西目睹着这一切清洗,又会作何感想,如何发声?
这般复杂之下,不如归去,解脱了自己的受难,也成全了巴萨的前路。
目下的问题是,有哪个俱乐部能够承担得起梅西?毕竟,梅西不仅是巴萨的名宿,更是世界的巨星。当你接受了梅西的能力与光环,在欣喜若狂之后,也一并接受了梅西的声望与威压。对于梅西的工资如何开出?一个年过三旬的新入队者,获得世界第一年新?对工资结构的打破,往往意味着内耗。曼联在桑切斯到来后的博格巴动乱,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并且,竞技上又如何定位?不大包大揽,似乎对不起梅西的能力与自己的那份工资单,让他包揽,似乎又动了队内年轻悍将们的蛋糕。试想一下,有能力吃下梅西的团队,巴黎,曼城,哪一个不是球星如云,大师如雨?具体点说,巴黎前场的姆巴佩与内马尔,已经与梅西的工作高度重合,况且今年欧冠失之毫厘的他们,想必也会打消之情或许有过的些许想象,安心相信目前的团队。而曼城,且不谈德布劳内,瓜迪奥拉的高位逼抢,是目前的梅西能够在九十分钟内承担的吗?
看上去,选择离开,并不费神。下家,才是最艰难的一步。
因此,以现状而言,明年合同到期后的自由离队,或许会是平衡各方的完善之策。一个赛季的时间,可以让梅西与巴萨球迷充裕地告别,提供感情上的缓冲接受余地。而且,也可以解决目前横亘眼前的违约金问题——支付这笔巨款,则梅西在新队的压力更平添一分,不支付,则未免落于“感情绑架俱乐部”之争议,颇显不为巴萨考虑的嫌疑,给梅西理应圆满的巴萨形象留下一个略显缺憾的背影,就像罗伊基恩离开曼联时一样。并且,一年时间,也可以让梅西认真地思索,选择合适的落脚点。
退一步讲,即使梅西最终留队,今年夏天的“撕破脸皮”,也会成为一个很具有未来性的契机—通过将一切摆到桌面上的开诚布公,而非虚与委蛇的面子功夫,促成有效而深入的谈判沟通,触及双方真正的内在实质,让梅西与巴萨,能够在球队未来发展的大方向上达成一致,互相接受或彼此让步,在二者都情愿的情况下,清爽干净地继续携手。
衡量这一切,做出最好的选择,都需要时间。而合同期剩下的一年,或许就是一个合适的缓冲空间。
只是,当梅西结束了上述的所有思量与谈判,作出最终选择的时候,在万分的疲劳与焦虑之中,他多半会回想起20年前的自己。一个阿根廷少年踏上拉玛西亚的草皮,对成人世界与商业足球毫无概念,一心只想穿上这件马拉多纳曾经披挂的球衣。
团队、薪资、更衣室、政治,所有的思量与权衡,一切的艰难与复杂,在那时都不存在。
唯一存在的,只有一个足球少年,对于巴萨与足球的淳朴憧憬。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segelas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034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灵魂提问:这几年,谁有巴萨湖人阿根廷球迷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