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两年前,版号停发,知乎漫天都是“中国游戏行业是不是要完了”的论调。
当时忍不住,就写了这么一个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1833536/answer/551817899
事实上,在写这个回答的时候,《悟空》这个项目刚立项不久。在写完这个答案之后,想证明国产单机的决心变得更强。
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既兴奋,也感到压力。因为单机是中国游戏的痛,越是期待破局,就越是想去证明有破局的希望,也就越担心做出来的东西达不到自己的期待。
于是这两年基本上也扎在里头,也很感恩有这样一个机会可以尽情地探索这个困难但异常迷人的领域。
为什么要做单机
做这个项目是要勇气的。众所周知,国内在单机游戏这块离国外大厂依然有巨大的差距。
说实话我们不敢轻易的叫自己是3A大作。虽然3A没有很严格的界定,但什么级别才能叫3A大家还是心里有数的。对比战神、鬼泣这些大作我们的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
我比较认同Yocar @冯骥 (游戏科学CEO兼制作人)立项时提的一个观点。
中国单机目前的形势就像08年的中国电影行业一样,曾经被外部产品霸占,但随着技术、人才、消费环境的逐步成熟,内陆的影视作品进入了一波巨大的腾飞,并且不断攻克原来我们无法占据的领域,比如CG动画、科幻影视。
我们相信,中国未来10~15年可能会诞生10个以上优秀的强沉浸体验游戏系列,地位不输于那些横扫全球的大厂IP,并且可以取得商业上的成功。
这个市场是有巨大的潜在需求,仅仅以Steam上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就可见一斑。而能取得多高的成绩,其实主要取决于产品端能做到多好。《流浪地球》《哪吒》都很好的证明了,大家是期待中国味道的沉浸体验作品,只是我们尚未有能力在单机领域产出足够优秀的作品。
这是一个长线投资,而不是情怀,如果能坚持得足够久并且持续积累实力,那么也许我们在《悟空2》或者《悟空3》的时候,可以遇见更光明的未来。
当然,作为一个商业公司,我们依然会继续开发手游,保证我们真的可以实践这个长线投资。我们不是在做行为艺术卖情怀,而是要切切实实的把这个事情做成一个可持续的商业行为。
另外,现在大家都喜欢说“中台”,而《悟空》带来的积累也切实地在全方位提高整个公司的开发能力,这也是我们要做单机的目的之一。我们希望把优秀的制作能力应用到我们的每一款产品里,这需要我们拔高制作的深度,而单机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
我们需要你的加入
我们的主美杨奇有句话我印象还是很深的,大意是:
美术的黄金创作年龄大概也就是35岁之前,如果不在这个年龄到来之前做一款让自己没有遗憾的作品,可能以后就再也没有那样的创造力了。
虽然我们不可能止步于35岁,但是,我们也不应该浪费一切好的机会。
我觉得,这就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去为行业探索可能性,去拔高自己的技术深度。
我们深知,要往3A游戏进军,不但要探索画质的极限,还要在生产效率这个硬门槛上进行持久的攻坚战。
这里涉及非常非常多不同领域的技术,包括美术工具改进、程序化生成、更智能/自动化的动画系统、动捕、面捕、外包技术规范的制定和推动、照片级视觉校正,等等……
而画质,感谢有牛逼的UE4,但我们依然有很多要做的。毛发、互动流体都是我们的一些尝试,但可探索的空间远不止这些。
这次的视频里展示了我们持续探索的部分成果,但这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更多人才的加入,才能将我们的生产力和制作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不管你是想为中国游戏行业做一点有意义的改变,还是想参与钻研前沿开发技术,我们都能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当然我们对团队的成员也有要求,除了技术能力,我们也希望你是热爱(动作)游戏的资深玩家。
因为,我们“只做打动自己的游戏”。
图形/引擎大佬、动作技术美术(TA)、渲染技术美术、UE4客户端开发,期待你们的加入。
当然还有美术、策划等等更多的职位,而且我们还需要像分镜师这样在游戏行业非常稀缺的岗位,欢迎访问我们的官网了解细节。
游戏官网:http://www.heishenhua.com
招聘岗位:拉勾网(https://hr.lagou.com/company/gongsi/j36721.html)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招招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2025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有什么RPG游戏的法术十分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