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7月20号发现并关注了这个问题,本来想着写一下这个回答,但是随着我回看11赛季季后赛的录像,里面的细节越来越多,我希望更加详细具体地对马里昂面对这三人的表现,以及他在面对不同风格的球员时做出的改变进行解读,所以这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希望这个回答让你对理解科比、杜兰特、詹姆斯的进攻,以及面对不同防守的调整,或者是马里昂的防守水平,甚至是NBA攻防关系有所帮助。
首先我想说的是,对防守的解读需要有大量观赛次数支持,这样才能看到细节。举个例子,05总决赛天王山加时赛霍里绝杀活塞那记三分,防守霍里的拉希德•华莱士看起来像是一个莽撞的愣头青,完全放弃了自己的防守目标霍里,去包夹擅长传球的吉诺比利。
然而如果对这次防守选择做出深入研究,我们会发现,这记让华莱士的防守成为背景的三分,反而体现了华莱士的防守能力:华莱士识破了马刺的战术,他认为马刺要让吉诺比利投关键球,所以主动放弃防守人去包夹吉诺比利,这一点之后被波波维奇证实;华莱士夹击吉诺比利时,“小王子”普林斯封住了底线,吉诺比利仅右侧有一点点空隙可以传球,而他是个左撇子,可以说他几乎没有舒服的传球路线;普林斯机动性强,活塞外线整体防守轮转速度快,自己即使抛弃了防守目标,也会有队友补上;最重要的是,比赛时间所剩无几,如果能通过夹击拖延时间,让马刺原本的战术无法发挥,甚至让吉诺比利在双人夹击之下失误,那么活塞将能守住这个主场。哪怕球被传出来了,假如没给到球星,而是角色球员,那他也有可能会在压力之下投丢这球。
而吉诺比利面对这样的夹击,他用后背对着普林斯,因为他身高臂长,面对他运球容易被抢断或者干扰。吉诺比利用了一个非常不舒服的侧身左手反手传球,在华莱士修长双臂的死亡缠绕的空隙里传给了霍里,普林斯也如华莱士所愿冲出去补防霍里,他几乎要干扰到了这球,但是霍里那个晚上手感滚烫……
所以这就是解读防守的难度所在,很多时候防守球员看似上头的防守选择可能是他在瞬息万变的球场上反复权衡后做出的选择,只有有足够的观赛次数和相关知识,我们才能对防守做出正确的解读。知乎上有很多观赛量和专业知识远胜于我的大佬,我的解读完全基于我的长期观看比赛和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后形成的篮球世界观,里面肯定会有疏漏甚至错误,欢迎各位指出。
先从最早的西部半决赛,湖人对阵小牛开始,小牛G1开局是正常对位,马里昂防守的是阿泰斯特,科比对位史蒂文森,双方并不直接对位。
第一节还剩大约四分钟时,科比转身过掉史蒂文森杀篮下,马里昂补防送给科比一记大火锅。这球体现了马里昂身高臂长补防快意识好的优点,哪怕科比把球传给马里昂放掉的奥多姆,后者也难以挑战篮下的钱德勒,这几乎是没有任何风险的出击。
随着小牛换上特里,马里昂开始对位科比,因为特里的身材和科比差距太大,由他单防科比等于白给。马里昂防守科比的选择也非常好,如果贴太近,容易被一步过,他有身高臂展优势,所以一直保持一定距离,科比出手时也能干扰到。科比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一对一单打马里昂以打铁告终。
因为小牛需要马里昂去对位阿泰和奥多姆,所以能一直让他防守科比,如果此时特里在场,那么卡莱尔教练会安排基德去防守科比,马里昂伺机补防封盖,第二节末又给了科比一记大帽。
第三节小牛尝试让连长布鲁尔来防守科比,毫无疑问的失败了。
之后的一个回合,小牛马上做出调整,让马里昂去防守科比。科比用试探步和投篮假动作稍微点起了马里昂,但是仍然无法摆脱他,最后选择急停跳投,不中。
科比再次单打马里昂,不中。我们不难发现,马里昂的高度以及不轻易吃晃的优点让他在防守科比时给后者不少困扰。
难得一见的马里昂在防守端犯错,他先是放空科比,随后补防时又着急下手,让科比完全过掉,可惜的是科比忌惮马里昂的身高和运动能力,所以既没有选择直接扔三分,也没有中距离急停跳投,因为这两种选择都有被马里昂干扰、封盖的风险。但他突的太深,被补防的特里封盖。
G2小牛一开始也是安排史蒂文森防科比,马里昂负责协防施压。
当科比背打小牛后卫时,马里昂会上来包夹,这次包夹小牛后续防守轮转出现失误,科比助攻阿泰得分。
科比不选择正面对抗马里昂,而是通过挡拆来得分,即使如此马里昂也迅速追上并干扰,科比不得已使用了空中折叠假动作躲避封盖。
科比试图背打基德,马里昂换防成功并造成科比传球失误,可以感觉得到,马里昂的大长臂让科比传球变得困难了很多。
科比再次面对马里昂,再次打铁。
多次面对马里昂跳投不中后,科比选择突破,造成马里昂犯规。
G3因为科比首节两犯提前下场休息,打乱了轮换,科比和马里昂第一次对位发生在第三节,科比背打基德,要到了一个比较深的位置,马里昂马上和基德互换防守目标,佩贾也来干扰,多人合围下科比投篮不中,这也是科比在G3面对马里昂唯一一次出手。
到了G4,小牛上半场一波小高潮建立起20分优势,即使如此,小牛在防守端的认真态度没有丝毫松懈,科比在底线面对马里昂单防的同时,也要忌惮钱德勒上来包夹。
马里昂防守科比时只有一点有瑕疵,当他扑出去防科比时很容易失位。不过,这一次进攻司机帮马里昂补防切到了球,造成科比失误。
科比篮下强起造成马里昂犯规。
这就是小牛vs湖人4场比赛里科比和马里昂的全部对位,我们不难看出科比在面对马里昂时是非常难受的,一方面马里昂身高臂展体重都优于科比,另一方面科比膝盖积水,运动能力也远不如前,所以面对马里昂会没什么办法。不过由于卡隆巴特勒报销,小牛的外线组合通常是基德+史蒂文森(或者特里)+马里昂,如果安排马里昂去防守科比,那么将会有一个小后卫对上阿泰或者奥多姆这种强壮锋线,所以马里昂通常不直接防守科比,而是适时夹击科比,不让他一对一单点爆破小牛后卫。小牛队防守科比时间最多的应该是基德,他当时的状态也远不如巅峰,所以科比单打基德成功率还是很高的,但是基德在关键时刻对科比的防守很成功,比如G1贴防科比造成湖人传球失误,G3最后时刻湖人发边线球也是基德防住了科比,迫使湖人把球传给奥多姆,最后失误。
马里昂主防科比通常发生在小牛安排特里+巴里亚这样后场双小后卫时,因为科比对上他们命中率很高,不得不派马里昂限制科比。这里存在肯德基在战术安排上被金凯瑞套路的原因,小牛安排两个小后卫上场时,禅师也安排布雷克+老鱼这样的后场与之对抗,这样一来科比不得已顶上小前锋和马里昂对位,而湖人后场攻击能力也远不如小牛,也防不住小牛的小后卫。同时因为科比对位马里昂时吃瘪,难以通过个人单打打开局面,所以小牛使用小阵容时能迅速得分拉开比分,这是当年湖人输球的重要原因之一。
接下来是西决,小牛vs雷霆,由于马里昂和杜兰特对位次数比较多,就不一一展开讲了,根据我的手动统计,杜兰特面对马里昂有出手的52个回合里,杜兰特总计35投18中,并造成7次犯规,哪怕是把6次失误和3次被盖帽算进去,我们也可以说杜兰特对位马里昂表现非常出色了。
具体对位情况如下:
以上是我对杜兰特和马里昂对位回合的粗略统计,如有疏漏,欢迎指出。
这里挑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讲一讲:
系列赛杜兰特第一个进球,撤步加后仰,充分利用自己身高臂长的优势。
杜兰特在这个系列赛里有大量无球跑位接球就投的得分,这让马里昂很头疼。
所以小牛有些时间段会让巴里亚、特里、基德等后卫去防守杜兰特,以求能在他无球跑位时跟上他的脚步,而杜兰特面对小后卫时,会选择背打。
单打急停跳投已经是那个时候的杜兰特的拿手绝活,马里昂虽然跟上了脚步但是干扰投篮有限。
杜兰特非常擅长借助掩护来获得投篮空间。
但是同时,对抗是杜兰特当时比较薄弱的环境,马里昂足够强壮,能让那时候还偏瘦的杜兰特失去投篮节奏。
马里昂在防守端还有一个优势,他的运动能力非常出色,所以像这种杜兰特完全过掉后,依然会被马里昂追上并封盖。
所以杜兰特的解决办法是,尽可能叫掩护。马里昂身材强壮,绕掩护不够灵活,这让杜兰特有出手机会。
杜兰特还需要尽可能利用身高臂长的优势,高举高打。
到关键时刻小牛的防守非常有意思,马里昂去防威少,而基德去防杜兰特,这应该和杜兰特进攻侵略性不强有关,整个系列赛杜兰特大多数时间都是飘在外面投篮,所以有的时候卡莱尔教练会让马里昂去防守冲击力更强的威少,同时帮助后卫协防杜兰特。
此时的杜兰特背打能力也已经隐隐约约摸到门道了,虽然杜兰特没能顶开马里昂,但是依然找到了自己的投篮节奏。
马里昂不在时,小牛会对杜兰特实施包夹,防止他通过背打单点爆破小牛的后卫。
这是那记被封盖的绝杀,杜兰特仓促出手吃了马里昂结结实实的一个大火锅。
又是最后时刻用“基德主防、马里昂协防”的策略去限制杜兰特,小个后卫能威胁杜兰特运球,让他无法提速运至自己舒服的位置,基德也足够强壮,不会轻易被杜兰特背伤单吃。机动性强的马里昂随时夹击、协防,让杜兰特没有舒服的出手空间。
整个系列赛杜兰特面对马里昂时表现还是不错的,除了关键时刻没能把握住机会,被马里昂防住了,大部分时间里他对位马里昂时得分都是比较高效的——甚至,相对于他这轮系列赛43%的命中率,可以说他单挑马里昂反而是跟稳健的得分手段(命中率超过50%)。为数不多美中不足的是他的打法比较机会主义,大多通过跑位、绕掩护来远投得分,杀伤力不够理想(此时的杜兰特尚未精通抡臂大回环)。
热火vs小牛,詹姆斯在6场比赛里对位马里昂且有出手的回合里,46投22中,并造成马里昂5次犯规。
具体对位如下:
以上都是我手动统计,如有疏漏,请指正。
詹姆斯对位马里昂时命中率还不错(47%),而且他懂得扬长避短,多用挡拆来发起进攻,将个人进攻和梳理球队进攻结合起来。
这是詹姆斯最擅长的,当球队把一侧清空时,詹姆斯依靠力量和速度优势能高效杀向篮下并完成得分。
马里昂则是尽可能不让詹姆斯提速,让他选择中距离跳投这种命中率不高的投篮选择(詹姆斯巅峰中投命中率也才40%出头)。
后撤步其实是对付马里昂这种身高臂长的锋线比较好的选择,可能是命中率不稳定,詹姆斯这种出手并不多。
借助挡拆是詹姆斯最舒服的突破方式,马里昂作为锋线足够强壮,但是也相对不灵活,难以在挡拆形成前提前绕过,所以之后詹姆斯频繁打挡拆时,小牛会让史蒂文森或基德甚至特里、巴里亚等后卫去防守他。
马里昂这个球会让人想到最近几年骑勇大战的一哥,他们都是贴住詹姆斯,然后在他出手的瞬间切球。
相对于马里昂,钱德勒在限制詹姆斯的功劳上更大,当他镇守篮下时,他的高度让詹姆斯每一次冲击篮筐都无比费劲,这球虽然进了,但是出手姿势已经严重变形。
马里昂在一对一限制詹姆斯时,需要做到没有一丝破绽,这球他启动稍微慢了一点,就让詹姆斯有冲击篮下扣篮的机会。
这是马里昂防守詹姆斯防的最好的一个回合,他先是在詹姆斯突破时切到詹姆斯的球,然后又让他背打三不沾。
挡拆后的漂移跳投,与我刚才说的后撤步一样,能有效创造出手空间,是面对马里昂这种身高臂长的锋线最好的选择,可惜詹姆斯并没有频繁使用这些技术动作。
小牛用小后卫防守詹姆斯时,会让马里昂协防,这是马里昂恐怖的地方,当他协防时,不仅能给詹姆斯防守压力,迫使他出手一些不合理的投篮,同时他用长臂罩住詹姆斯,让他传球路线被限制,也就很少出现二包一放空一个的现象。
詹姆斯这个背打转身技术也让人眼前一亮,这种转身技术动作在施加了对抗后,其实是很难防守的,但是同样的,詹姆斯也没有频繁使用这招。
纵观整个系列赛,詹姆斯面对马里昂时个人进攻还是不错的,但是造杀伤能力平平,对位了接近50个回合,只造成5次犯规。詹姆斯在面对马里昂时,并没有被他限制,效率和整个系列赛效率相差无几,而在面对其他小后卫如巴里亚等人时,詹姆斯并没有大杀特杀——当场8分那场,詹姆斯和马里昂对位次数寥寥,反而是基德、特里等人对位他的时间更多。
究其原因,马里昂作为小牛外线防守强点,在他单防詹姆斯时,小牛更倾向于让他一个人解决问题。而特里、巴里亚等防守不好的后卫去防守詹姆斯时,小牛会让马里昂协防,尽可能地让詹姆斯不舒服,从而防止防守不好的小后卫被詹姆斯单打的予取予求。骑勇大战的库里也是同理,库里作为场上勇士队防守最差的那个球员,詹姆斯、欧文等人会通过挡拆特地找他单打,但是勇士不能坐视库里被詹姆斯单点爆棚,所以会尽可能让一哥追梦等人协防、补防来支援库里,最终导致骑士队单打的效果却不理想,这样就会出现“防守不好但是防守效果很好”的诡异局面。
对比这三个巨星,在11年季后赛面对马里昂时表现最差的毫无疑问是科比,不过那个赛季饱受伤病困扰,运动能力滑坡,早已不是巅峰状态了。而詹姆斯、杜兰特两位正处于当打之年,他们面对马里昂都打出了接近50%的命中率,可以说他们都没怎么被马里昂限制,但是相对而言,个人感觉詹姆斯被限制的更多,因为擅长杀篮下、造犯规能力强的詹姆斯完全没有体现他的杀伤力,反而多次面对马里昂选择投三分,不过这里面也有钱德勒护框的功劳。
在“小后卫主防,马里昂协防”的策略下,詹姆斯单场8分,而杜兰特面对小后卫命中率只有40%左右,两人面对这种防守,表现的都非常糟糕。
说点题外话:
评论区有人提到小牛队的防守配置“钱德勒加马里昂加基德”是非常豪华的,不过因为巴特勒报销,小牛队的外线防守配置是捉襟见肘的,马里昂如果去对位对方后卫进攻强点(如湖人科比、雷霆威少、热火韦德)时,需要有小后卫对位对方前锋,这种情况下非常考验小牛的外线整体防守。基德在11年的防守状态已经大不如前了,此前一年的季后赛他被马刺焦志喜打爆,这一年他的防守虽然有所好转但是已经不是巅峰时期那种水平了。
相比较马里昂在协防时无所不在的存在感,他的单防能力在面对超级巨星时其实效果一般,这也是越打到后面,马里昂越少对位詹姆斯、杜兰特的原因。马里昂的协防能力对小牛的防守的意义非常重要,早在世纪之初,小牛就围绕司机恐怖的进攻能力为他打造了一套小阵容,但是当时的小牛一直无法解决小阵容的防守问题,这一困扰在马里昂到来之后迎刃而解。马里昂具备的高度和高机动性让他能帮队友查漏补缺,哪怕是搭档小阵容里巴里亚加特里加司机这种防守拖后腿的、或是有明显身材缺点的球员,马里昂也能帮助球队建立出色的防守体系,这是那一年季后赛小牛的小阵容能迅速拉开比分的关键:巴里亚特里司机等人得分如砍瓜切菜,回过头来马里昂能保证球队的防守不被对手打爆。
如果03年季后赛诺维茨基不受伤,能不能带领小牛淘汰邓肯的马刺?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知安章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延伸阅读:
除韦德外有哪些巨星和詹姆斯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