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水夏》和剧本家呉一郎?

摘取了吴一郎作品巡礼里【水夏】的部分,除了吴一郎外,御影也是本文的重要角色。

AIR直枝理树:【起】题名「人生」的送别诗——Moonstone&Circus剧本家 吴 作品巡礼


死与爱恋的盛夏和弦——《水夏》

发售日:2001-07-17 A.S+版:2004-09-24
推荐度:7.5星(2,4章8星,1,3章7星)
剧透:中度剧透

简介:见证了爱情与离别的痛苦……少女因为拥有了人心而无法继续作为死神工作,从而舍弃了自己的心,故事便从这里开始。

被舍弃的“半身”为了取回原本的心,观察着各种各样人类的“爱”之形态。

在注视着三对少年少女各自关于爱的故事时,死神少女与一名对谁都十分温柔的少年相遇了,并在彼此的接触中,她逐渐打开了心扉。


「女性是比男性更加娇弱的存在。但是,女性的娇弱也是有其理由的。为了孕育新的生命,所以内在的坚强比外在的更加重要。而且还是惊人的坚强」

曾几何时,大家的话题会从山田一的出道作《加奈》聊到新世纪的第一个巅峰《AIR》,再经由片冈とも领衔奉献的《银色》,接着展望曾经的“白学”大作《你所期望的永远》……

尽管那个曾几何时,已经是距今20年前世纪之交的时期了,但这些至今仍能让人耳熟能详的名作,确确实实地林立在那个属于泣系galgame的时代。

当然大部分人也都知道,当时业界充满希望的新世纪前后,无论是田中罗密欧,麻枝准,片冈とも还是鬼畜人タムー等人,当年备受好评的作品最终都只是成为了跳板,去迎接他们几年后在市场和自身的锤炼下到来的真正巅峰。

时代和业界的双重浪潮声势浩大,CIRCUS公司也同样在一步一步地迈向成为成功黄油公司的道路上,其会社代表tororo (原名:松村和俊 主要负责游戏制作中的音乐)陆续建立了四个品牌(现在应该算是合并了),分别是サーカス(CIRCUS) ノーザン(CIRCUS NORTHERN),フェティッシュ(CIRCUS FETISH),メタル(CIRCUS METAL)。
而northern作为2001年建立的公司第二个品牌,在01年初完成了冬日的魔法幻想《infantaria》之后,其第二作就是于同年夏天发售的名作《水夏》了。
虽然这个品牌因为后来的《D.C.(初音岛)》系列无良的圈钱方法而成为商业化最成功的黄油品牌之一,但和D.C.比起来剧情稍显晦涩沉重的水夏当在时业界的黄金时期也只能算是更受好评但不算太叫座的作品,当然,销量之于会社的前作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而后续的各种版本,平台移植以及OVA还是让它带来了应有的利益,既成为了七尾奈留的成名作,为《D.C.》系列的问世打下了基石,同时也是御影先生出道作。

结果,似乎成为唯一例外的便是我们的主角吴一郎先生了。

在所有人都在迈向充满希望的未来的这一年里,吴却在这部仍旧不能算是主场的作品中悄然达到了评价的顶点。

没错,水夏是data数超过1000的八十点台作品,也是吴老师出道近20年来在批评空间通过data数和中央值综合考量筛选出的第一名。

尽管和很多玩家读者的推崇那样,《水夏》有着素质极为优秀的音乐。笔者就觉得无印版的OP变奏极其惊艳,比A.S版的OP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要说到猫野こめっと的实力的话,实际上水夏中令人印象深刻的BGM,早在上一作《infantaria》就使用了,所以即便是用排除法,也能明白水夏最出彩的必然是两位剧本家带来的剧情本身了。

这是一段和风传奇,数个发生在夏天的乡镇的故事,4段旋律交织在一起,共同鸣奏相遇与分离的人们关于爱的协奏曲。
虽然水夏读音和夏日清热解暑的最佳水果【西瓜】相同,但仅仅从第一章吴负责的故事就能知道,这部作品可不会像是标题一样单纯地给玩家读者西瓜般的清甜凉爽。

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基调凉过头了的故事。

水濑姐妹和彰的故事虽然不能说是毫无爱与希望,彻头彻尾的悲剧,但终究也是无法让人能感到舒畅的故事,分离的回忆和重逢的当下交错演绎,最终却都通向难以让人释怀的结局。

老吴描述自己所写的部分时,除了声称这种时间线交替前进的故事构成是参考了Stephen King的恐怖小说《It(小丑回魂)》(其恐怖类的代表作还有:《闪灵》),还明确表示了自己所写的是一个没有得到救赎的故事。

对于比起伊月更喜欢小夜的笔者而言,虽然最终看到苏醒的小夜能够健康生活也算是感觉还有救赎,但这站队的不同并不能改变这是一个悲剧的事实。

在这个极为有限的剧本长度中,达到出道以来创作自由度巅峰的老吴其实仅仅只要写一个乡土风格的三角虐恋就足以让读者买账了。
回忆部分朴素而又注重细节的不俗笔力,将从三人初遇到逐渐熟悉的过程在寥寥几幕就完成了,顺利让玩家代入之后,姐妹之间的关系随着彰的存在而不断发生改变,一点点的态度暗示,充斥着无数细节的行为举止,都让人从最初的快乐逐渐开始品尝三人行平衡崩塌的苦涩与无奈。

而与过去的回忆交错进行的现在,则是在色调明丽的重逢之下,埋入的小夜之死这一悬疑要素,一点一点地吸引起读者去探索真相。
如果删除所有SF元素的话,那么我心目中的第一章剧本必然是害死了自己妹妹的伊月扮演成小夜的样子与彰重逢,然后不管是HE还BE,都能在这种负罪感和追求幸福的矛盾中升华主题,写手功力足够的话也能赚足一波眼泪。

当然,这个故事悲剧的根源便会变成伊月对彰所开的为数不多的玩笑那样——“是彰的出现害死了小夜”。
原本相亲相爱的双胞胎姐妹,因为一个男生的出现而引发了她们恋心,彼此间距离的变化导致原本的关系出现裂痕,随即又在青涩懵懂的年纪上,面临着或许是人生初次的生离死别——
于是在各种要素的铺垫下,悲剧就这么发生了,一切也都可以用彰的那句“恋爱就是这样盲目的感情”来突出主题,既解释了他无法选择甚至残酷对待小夜的缘由,也给伊月那后悔一生的举动做出了最好的注解。

总感觉还是接受不了呢(笑)。
实际情况就是老吴,或是作为一名普通读者的我都不怎么中意这样的悲剧缘由,因为那其实是从根本上否定了这个故事,比如相遇是错的,恋心是错的,无私的爱才是所有人都幸福的方法……

可只要我们稍微跳出故事一点去想,如此极致的感情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存在理由了——搬家又不是再也见不到,父母吵架完全可以借助亲戚甚至社会机构的力量顺利调解,喜欢的人喜欢自己的姐妹也不是世界末日。
正如小夜这个角色在满腔热情地表白被拒绝后所说的那句话“反正来日方长”一样,我之所以喜欢这个角色正是因为她的塑造才是吴一郎笔下作品正确的风格体现,只有在面对生死的境界线上的痛楚,所有人生都无可避免的悲剧时,角色的极致感情才有表现的价值与意义,而不是单纯爱得死去活来的言情剧。
要知道批评空间上,《水夏》的所有POV中,除了【夏】这一描述故事舞台的POV之外,排名第二靠前的便是死生观的POV得点率,在全站显示的前50位几乎都是清一色耳熟能详的名作的榜单上,水夏能跻身其中前30,证明了创作者的心思多少投入到了这一块。

于是,为了无可避免的悲剧,为了表达某种生死观,为了自己口中无法被救赎的故事,这个故事悲剧构成的真正根源——绘卷,才被引入了故事当中。

尽管吴说这篇故事是自己参考了Stephen King的恐怖小说完成的,然而只要阅读甚至了解过梦野久作的《脑髓地狱》的人都能知道,故事里绘卷的构思灵感来源正是照搬了《脑髓》里吴清秀打算进献个唐玄宗的那个画卷(类似九相图),一副描绘了自己妻子的尸体逐渐腐烂的长卷。

两者相同点都是作为悲剧根源的道具所存在,同样会给它特殊的观众制造出癫狂的状态。而《水夏》第一章与《脑髓》不同的则是绘卷的内容在尸体彻底腐烂成白骨之后并没有结束,而是在添笔下又完成了一个死者苏生的循环,以此将原型中病态的恋尸癖替换为复活死者的妄想,从而表达自己的生死观。

不过即便凭自己的心意设置了布景完善的舞台,这个时期的吴老师笔下故事的观念与往后的作品相比还是略显青涩,暂且不论伊月口中【死亡的两个阶段】有没有在故事的演绎下升华主题,单从【所爱之人死的话,自杀才是证明爱的方式】来看,要想表达极限的爱是超越生死的这种主题,他往后的作品中那种【活下去才更需要勇气】的角色,实际上更能令人动容地表现这个很有潜力的主题。

整个《水夏》第一章其实因为引入了【画卷】这个道具,便和《脑髓》一样,变成了既不算合理,却又是无法避免的悲剧,而伊羽和小夜这两位双生子的形象,也在故事的行进中逐渐与《脑髓》中的男主角“吴一郎(征木一郎)”重合了。
明明并不存在所谓的双胞胎,明明已经失去了过去的记忆,“吴一郎”却极力想要否定能够确定自己身份的证据,以致于在故事后期,当他看着空无一人的疯子试验场时,大脑却产生了另一个自己仍在不辞劳苦地挖着泥土的幻觉,始终不敢去接受那份杀死了自己最亲爱的人们的负罪感。

如同伊羽渴望活下去的是小夜,而死去的是自己,从而逃避那份伴随自己数年,禁锢自己灵魂数年的负罪感,两部作品中的角色仅仅是因为从画中所得到的执念不同,而在同样的感情上分别作出了忘却和自尽的抉择,所以,可以说《水夏》第一章的确是《脑髓地狱》影响吴创作的最好例证之一。

不过,这些解读方式与角度并不能代表第一章很出色,对笔者而言,除了留下令人纠结的遗憾外,无论是剧情完成度还是立意都不如御影的第二章。

作为galgame剧本的出道作,御影不论是整个企划还是自己主笔的部分都是可圈可点,篇幅超长的第二章更加注重乡村日常的描写。

那个移动电话还未普及,找个人都常常得走遍大街小巷的时代一度让我回想起了这已经是接近二圌十圌年前的作品了,所有套路与否,朴素而又过时的情节在当时的意义都是与如今不同的。这么多年来业界到底有没有长进并不重要,御影手握着死与爱恋的两枚王牌,写出的故事中包含至今反复被使用的桥段,这与其说是俗套,倒不如称赞那是与之一墙之隔的经典。。

毕竟,那可是泣系游戏的黄金时代,像这样历经曲折,有失去有收获的短暂人生,最终眼含泪光收获的小小幸福,可能当时还未流行起来的【治愈】的标签,才是这个企划最贴切的面貌。

不仅如此,一年之后,在御影尚未离开Circus之前,还为游戏的PS2版新版本追加的第二章剧本,若林美绘的角色线路更是整部作品中最优质的剧本,且不说令人心潮澎湃的名台词轰炸,更加契合主题而又有升华之意的生死观完全可以让人评价御影比吴一郎表现得更像吴一郎。

如果说《水夏》是因为生死观而被人记住的作品,那我认为作为二四章的剧本,以及企划人的御影的功劳绝对要更胜老吴一筹。

当然这并不是在【讲故事】方面,御影比吴的水平要高的意思,而且倒不如说恰恰相反,晦涩难懂作为《水夏》这部作品的另一个特征之一,其重点自然落在剧本家们所设置的悬疑上。倘若硬要选出圌《水夏》的所有短篇中难懂的篇幅,我想也有不少玩家读者会选择第二章白河沙耶香的故事吧,毕竟御影为了让上代苍司和白河沙耶香这天造地设的一对的故事看起来一波三折,在叙述内容上故弄玄虚的程度已经快要无所不用其极了,包括第四章稻叶宏做的梦,一看就像是御影老师的杰作。
虽然大大增强了高圌潮部分的戏剧性,但不可否认的是所造成的阅读障碍和多少有点经不起推敲的逻辑,也成为暴露写手弱点的环节。
这点在叙述技巧上的不足,只要对比篇幅最长的第二章和篇幅最短的第三章就可见一斑了。

吴一郎在《水夏》这部作品中负责的文本量不足1MB,其中第三章的女主角透子更是只有200句左右的台词,可就是在这样的篇幅下,和第一章同样的双线叙事,一个构思时髦精妙,伏笔尽数回收的悬疑剧将会带给读者们不亚于悬疑推理大作剥茧抽丝和结尾反转的畅快感吧。

值得一提的是女主角京谷透子的姓氏还是吴借用学生时代同班同学的名字取的,与第三章开篇弱气温柔的角色形象相反,在吴的印象中京谷是一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帅气的名字。
而当玩家将第三章全部结局clear了之后,在阳光灿烂的背景下蕴含的人性的病态暗面,恐怕才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因。

可问题在于,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无论是《Aries》还是《infantaria》,和吴一郎在中《水夏》的创作情况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可是他在《水夏》中的表现却无法再给我带来前两次的惊艳感了。

说原因是矮子里拔高个也好,创作大胆不拘泥于常规同样终会审美疲劳也罢,至少这一次,他没能像前两次一样扬长避短,却是不争的事实。

早期吴一郎很大胆,但是受到了太多【著作】的影响,也许是小说,也许是音乐,当然还可以是电影与游戏,我前面也说过,他前期和别人合作的作品的惊艳,往往是游走在割裂主题边缘的状态下去实现的,他会想要用自己的故事去再现影响他的【著作】的相关种种。

换而言之,比起推到他眼前的企划书,他的灵感源泉很可能根本就来自于其内容之外。在沉迷于【炫技】的前提下,究竟能不能写好一个不只是外壳好看的故事,其关键无非就是灵感的涌现究竟是在翻开企划书之前还是之后了。

特别还是在《水夏》这种在企划阶段就已经颇有水平的作品,最难的是风格统一又各有风味,而不是在获得前所未有创作自由度的情况下彰显自我,最后被人分出个高下。

早在《infantaria》的隐藏线路里面,吴老师的放飞自我就已经让人虎躯一震了,要不是另一条线质量太高,以致于可以将亚子线视为玩票性质,否则这个剧本要想加到企划中去根本难以下手。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种看上去就是精力投放错地方的实力派其实也只是根据后来的经历而作出的定性而已,毕竟在第四章中,老吴也证明了不做和做不到确实是两码事。

当时他真正的弱点其实应该如同他评价御影写的第二章时的话语——

「2章は御影氏執筆で、文体というかヒロインの軽妙な描写は、すごいなぁと思った覚えがあります。」

不得不说,在我看来已经是吴一郎角色塑造最有魅力的水濑小夜,比起刚出道的御影笔下的白河沙耶香,根本就还是个妹妹(弟弟)。这个阶段的吴一郎,暂时还难以塑造出在萌作中还能具有相当魅力的角色。

最后是我同样非常喜欢的第四章,吴只写了第四章的一部分,而不仅设定是御影做的,剧本实际的撰写他也没有缺席。
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这是受到那个时代泣系作品多多少少影响下的产物,但即便如此,也无法否定故事的立意出色,以及两位剧本家在第四章天衣无缝的配合,如果不是宏最终与死神小姐在神社告别时所说的那句“请不要忘记我”,正好与第一章伊月的台词遥相呼应——

「我呢……一直在想着。死呢,是不是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呢,是普通的死。就是死去了。第二个阶段……就是从大家的记忆中彻底消失了。从别人的头脑中消失得一干二净……活着的事情,死了的事情全部被忘光。我,觉得……那是无法挽回的死。所以我觉得,不能忘记已经死去的人。忘记的话,对死去的人来说,那太可怜了。」

就算说第四章全是御影写的,我恐怕也会接受。

毕竟,这个阶段吴一郎笔下作品的生死观的内容特点并不鲜明,鲜明的实际上是他的运用方式,而《水夏》第四章这种摆明了要讲什么故事的作品,说实话并不容易分辨每一部分的作者。

直到A.S版吴的追加剧本——真正的前传,外传·起始(2001年十二月发售アルキメデスのわすれもの中的水夏0相当于外传,同样是吴一郎写的)出现,小姐成为死神的理由和阿基米德的诞生之谜被揭开,以孤独为代价的生命才终于被深情地与正传画上等号,一直以来,只有原作者和理解了原作主旨的人,才能让通往初始之零的故事拥有动人心魄的魅力。

死与爱恋,并非是放在天平两个极端的砝码,而是表达故事主题所使用的相辅相成的完美意象。

死,是无可挽回的失去,是最令人无力的悲伤,但若有比死亡更苦涩的事物,那便是不幸的爱情了,而能够超越死亡,填满最深的悲伤的,同样也是名为爱恋的奇迹。

当故事闭幕之际,A.S版新加入的志仓千代丸和彩音联袂奉献的ED《そよ風のシルエ》我反复地听了一遍又一遍,若不是碍于游戏本身的名气限制,也许这首ED本应该获得大名鼎鼎《Close your eyes》同等的地位。

在感慨的同时,万千思绪也随着悠扬深情的歌声飞向了故事之外。

在未来迎来的分道扬镳之际,吴一郎回想起这部作品究竟是什么样的感情呢?或许如同他在《gift》千纱线中对自己在《水夏0》里的某个观点的正面否定,
比起御影起草的面对生离死别时的众生相,吴一郎又是否更中意于在命运开到终点前便经历所有的生离死别,从而在死亡与别离的延长线上设置新的故事起点呢?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AIR直枝理树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国G如何写出不日风的gal剧本?

编写 Galgame 剧本需要注意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