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手机游戏《ACE 虚拟歌姬》?

【引子】

大好,这里z是 ACE 的制杖人老郭。

这个问题已经在知乎上有段时间了,作为小透明,我一直是窥视状态..直到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ACE创作出了自己的原创歌曲,也有部分用户因为ACE不像“音游”而流失,在这里想给大家完整表述一下做ACE时的想法,以及未来最终想做成什么样子(谢谢大家稀稀拉拉的掌声)

【初衷】

《ACE》想要用一种游戏化的方式,让普通人也能够创作音乐、玩音乐、用音乐表达自我。

做这件事的初衷,源自于我的一些世界观、经历、兴趣和审美性的想法。

很久前,我就挺痴迷用户创造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的概念~我在想:图片、文字、视频,这些曾经被垄断在专业人士手里的内容创作,都已经逐渐大众化了。为什么音乐还没有?

音乐具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人类情感力量与理性智慧的结晶,

这样的内容形态,为什么大众仍是它被动的“欣赏者”,而不是主动的“表达者”呢?这件事情是很奇行种的。

于是我试图创造一种全新的、简单有趣的、让大众创作音乐的方式。

【该怎么让大众创作音乐?】

我尝试把“让大众创作音乐”这个问题分解、简化:

首先,我武断的认为,大众认知里的音乐,99%是流行歌曲。

流行歌曲=词+曲+伴奏。其中,人们对歌曲的注意力,99%又都集中在“词+曲”身上(我们都知道”词:方文山,曲:周杰伦“,大多数人不会在意”编曲:钟兴民“)。

那么,我们可否认为,“让大众创作音乐”的目标,可以大约简化成“让大众创作流行歌曲的词曲”呢?emmm..我觉得可以。但是,只有“词曲”没有“伴奏”,并不构成一个完整的作品。

于是,我开始构思一种方案:让大家在已有的伴奏上创作词曲。

【有了思路后,产品设计的一些关键选择】

决定了大思路,仔细构思的时候,基本就是在做各种选择题!

–如何输入音符:

最初也想过采用(Vocaloid等人声合成引擎惯常的)钢琴卷帘(Pianoroll)界面,作为音符输入的方式。但很快放弃了这个想法。(对于不知道的人:钢琴卷帘就是一个横轴是时间、纵轴是音高的音符写作界面)

因为我认为,音乐是时间上的信息,而钢琴卷帘是将时间信息转化为空间信息,这本质上是“反直觉”的,未经过专业训练,看着钢琴卷帘上的音符,是很难直接在脑海中听到旋律的!

既然音乐是时间上的信息,那就应该在时间的流逝中进行创作!

因此,我们选择了播放伴奏,即兴”弹奏“的输入方式,而放弃了”在钢琴卷帘中写作“的输入方式。

(其实,在7月份的新版本中,我们已经推出带有“钢琴卷帘”的部分,基本的逻辑是:“弹奏”中记录音符,然后随时可以暂停并拉起卷帘窗调整)

虽然弹琴不是人人都会,把钢琴放在一个没学过的人面前,她/他大概也很难弹出个调来。但是,如果告诉她:“只弹黑键!”,情况将完全不同。她会惊喜的发现:“啊嘞?原来我能弹出这么美妙的古风旋律啊?我真特喵是个天才。”

这个神奇的东西叫“音阶”。通常一套“音阶”对应一个“调”(比如C调、D调啥的)

当旋律全部属于某个调的音阶时,通常会让人觉得“在调”,如果旋律中大部分音属于某个调的音阶,但有一两个音不属于时,就会让人觉得“跑调”。

音阶是个好东西,它能帮助去掉旋律的错误选项,让人们更随性的发挥。

因此,我们给玩家弹奏的,是符合伴奏调号的一套“音阶”,而不是全部的音。

(默认的音阶可以修改)

–为什么是虚拟歌姬?具象化的重要性

最开始我也尝试过,在“弹奏”旋律时,玩家一个“乐器”。比如说,小提琴。但是后来发现,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创作旋律”是一件很抽象的事情。而当我把歌姬老婆们放在屏幕上,“弹奏”时她们就跟着唱歌的瞬间,抽象的“创作旋律”被转化成了具象的“摸她,她就唱歌”。一下子降低的认知的门槛。

【接下来ACE还需要增加些什么】

—引导–“既然是新东西,就要教给大家”

其实,虽然 ACE 已经将用虚拟歌姬创作音乐这件事情的难度降低到足够低,但是还是会有很大一部分玩家进来之后不知所措。

首先,是因为引导没有做好。我之前使用的是APP式的引导,核心逻辑是“告诉你这个功能在哪儿,以及大概怎么用”。这是因为APP的功能大多是不言自明的。引导只是一种辅助。

但是,突然有一天我想,“既然我们发明了一个新东西,就应该手把手的教会大家啊!“,这种思想更接近游戏的引导方式,因为游戏是凭空发明的玩法,这些玩法无法在现实中找到直观的对应,是无中生有的。所以游戏才会采用”新手关“/”引导员“/”主线任务“等方式,手把手带着玩家学习和成长。

我们应该这样做啊!所以接下来,我们会推出更加细致入微的引导~

–提升歌声合成的质量:

虽然我们是希望让每个人都能创作歌曲,简单、便捷是我们一定要保持的。但并不代表可以接受歌曲的质量、歌声的音质不尽如人意。如何在保持实时特性(比如V家是写好音符之后预览,而ACE是弹奏的时候实时演唱)、简单(比如V家经常2G音源,我们只有几十M)的情况下,还能兼顾质量,是一个技术性挑战,这方面我们需要硬刚一下~

–一个玩音乐的广场:

另一个让大家”不知所措“的点,是”没有目标“。ACE 太开放又太单调了,就像Classic时期的Minecraft。

创作歌曲是挺好玩的,但是创作完成后,接下来呢?就是要拿去秀啊!跟人家比赛啊,打榜啊,参与竞技啊!

所以,我们在设计一种连绵不绝的“榜单”为基础的作品广场,让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可以参与到某个竞赛当中,用作品赢来喝彩与关注,为自己积累人气。

值得一提的,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学习”别人的作品,我们会设计一个叫做“跟弹”的功能。这个功能可以让你把别人的作品当作“音游”来玩。玩着玩着,自己也大概get了创作的技巧。

–人均V出道,每个人打造自己的虚拟歌手:

对,就是换装和捏人啦~为什么要做呢?除了呼声真的很高以外(毕竟不能仅仅因为呼声高就做,还是得扯一些大道理的),

打造自己的歌手,出道,为他/她制作专辑,积累人气,最终成为大佬。这个世界观应该会很有趣。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是捏人和换装系统了,因为,要打造自己个性化的歌手啊。

【审美、哲♂学、价值观】

1.你想玩音乐,还是想让音乐玩你?

音乐的创作和演奏过程,在某些特性上非常像在玩游戏。首先,音乐与游戏一样,是一种交互式娱乐,最基本的爽快感来自于“触发–反馈循环”,游戏是“按下开枪–对方爆头”你爽了,音乐是“按下键盘–好听的声音”。

其次,游戏通常的路径是,给到玩家一个挑战,以及适当的技能,让你使用技能去克服挑战,从而提升技能,并面对更高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玩家的技能不断提升,从而获得持续的成就感乐趣。而这点也很像音乐。

既然这样,“玩音乐”本身是否可以跟“玩游戏”一样有趣呢?我觉得可以,只是目前这样的产品还没有出现。

最接近的,是”音乐游戏”,但是,无论音游如何创新,其本质都是“音乐在玩你“,而不是”你在玩音乐”。因为,音游通过提示让玩家跟着点,是音乐驱动提示,提示再驱动玩家的操作。而玩音乐,则是通过玩家的操作驱动音乐的产生。

我们想做的,是真正让所有人都能参与的,一个玩音乐的地方,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件很大的事情。

2.工具门槛不应限制人类的灵感

最后,说说做这件事最原始的动力。呼应开头我说的,做这件事的根本,源于对世界的审美偏好。

在我看来,人类不应该被工具所束缚,人类的价值在于灵感与共情,一种感性的、灵性的力量。而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细化,人被培养成工具的趋势越发明显。

可能原本你有很强的灵性,很多的灵感,但是受限于工具过于复杂,创作的门槛过高,你的灵感被封锁在了大脑中,而永远没有动手实现的机会。

“君子不器”

工具的能力是去解决容易的复杂问题。

人类则应该去解决困难的简单问题。那些真正的大问题,比如,什么是美?

所以,我希望这个世界是“去工具化”的,是“反权威化”的,极度智能的工具接管了所有复杂而专业的小事,让人去自由的发挥自己的灵性与感性的力量,创作,也不再需要对创作工具经年累月的学习。

而音乐是践行这个理念的很好的题材。

你相信,其实你内心中也潜藏着音乐灵感吗?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Kissshot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5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如何评价vocaloid作者ナユタン星人(Nayutan Alien)?

如果07年发售的不是初音未来而是I社的gumi或者P社的IA,那么初音未来还会人气火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