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足不出户、花样拜年的好方法?

谢邀 @Stephanie

预防千万条,口罩第一条。

健康第一位,不要吃野味。

不往人群挤,病毒不缠你。

洗手很重要,胜过吃补药。

通风也要紧,疾病无踪影!

最后,向亲友们安利我们 2020 真知拙见的书单吧!

这个春节,足不出户,宅家看书,用知识武装头脑!

这里一共准备了 23 本书,分别来摘录自 23 位真知拙见嘉宾的书单——从新年的元旦到除夕,每天都有一位真知拙见的嘉宾,在我们的星球里分享他去年读到的好书们。

然后我们从每一位嘉宾的书单里各摘录了一些片段,组成了这份除夕合辑。

虽然这个年节来得有些不太平,但希望大家的日子都能平安喜乐。

2020 年 1 月 1 日

《AI极简经济学》 阿格拉沃尔等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司马懿:一看这本书,可能还以为是蹭AI热点,浮光掠影般的介绍几个经济学概念和AI捆绑一下,然而上手一读,发现本书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的深度和对AI的理解都相当的深刻。

事实上,这本书的作者全部都是多伦多大学罗特曼商学院的资深教授,在经济学和创新领域研究等方面都已经耕耘多年。 这本书的主旨,就是用经济学的思路来讨论AI对社会、经济、管理和组织方面可能的变化,同时也更深入的探讨了 AI 的本质。

可能最近这几年,听到太多人说:AI是全新的东西,会颠覆,会改变世界。而从经济学家的角度来说,其实很少有什么是真正的「全新的」和「与众不同」的。因为经济学规律是从来没有变过的——哪怕是经济学一年级学的供给和需求曲线,依然可以被用来理解这些「全新的经济现象」。

所以,如果说经济学家有什么共同的擅长的话,那就是「戳穿噱头,从本质来看到问题」。那么从本质上说,人工智能到底改变了什么呢?其实本质很简单,类似于搜索引擎让获取信息变得廉价了,人工智能让预测变得廉价了。

作者围绕着「预测更廉价」会改变什么?从小到大,从个体到组织,从商业模式到企业战略,从组织到社会,一步步的分析了「预测的价格」下降会带来什么,中国在AI方面的发展前景如何等等。

这本书是我今年看到的最有启发的经济学科普文,没有之一,可以说里面很多的观点和看法,都是非常好的研究课题,只是因为没有数据而很难实证。与此同时,本书也足够的有趣和易懂,能够作为一本正常的经济学科普书来进行阅读。

司马懿老师的完整书单,详见

真知拙见新年书单_0101 司马懿

2020 年 1 月 2 日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孙机 著

@Luke FENG:古人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国博研究员孙机先生这本书带我们走进我们祖先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堪称穿越数千年的大众点评。历史不光是帝王将相,还有吃喝玩乐。

冯路老师的完整书单,详见

2020 真知拙见新年书单_0102 冯路

2020 年 1 月 3 日

《基地》系列 阿西莫夫 著

@shotgun :强烈推荐叶李华老师翻译的版本。叶老师自己就是科幻作者,因此翻译起来原汁原味,深得信雅达真谛。(另一个我最喜欢的译者是朱学恒老师,龙枪编年史的翻译者)

基地系列小说是科幻版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布局之宏大,设定之巧妙,可以说前无古人。

基地系列中每本书都可以当做独立故事来阅读,其中有硬科幻题材,有推理题材,有军事题材,也有哲学探讨。

而连在一起后,就是前后万年的历史长河。

阿西莫夫作为一名出身化学家的作者,可以说非常符合真知拙见星球用户的气质,希望大家喜欢。

shotgun 的完整书单,详见

2020 真知拙见新年书单_0103 shotgun

2020 年1 月 4 日

《精通计量:从原因到结果的探寻之旅》Joshua D. Angrist & Jörn-Steffen Pischke 著

@颢卿 :这本书毫无疑问是大师之作,每一个计量经济入门学者必读,中文版本也是在今年五月干刚面世,是一本能让不懂计量经济学的读者也能基本读懂的亲民读物。

这本书被我作为去年本科计量经济教学的参考书籍,书中的一些内容我在知识星球也有过分享。

该书直指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因果效应识别问题。通过讨论介绍回归、工具变量和双重差分法等核心内容,从具体实证例子出发来向读者深入浅出地介绍计量经济学的精义。许多问题让人看着就有阅读欲望,我去年在星球中陆续介绍过一些,比如说下面两个在星球中介绍过的例子在书中就有更详细的阐述:

1. 美国平价医疗方案的核心思想是鼓励大家自己出钱购买医疗保险。方案对于医疗保险的购买会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因为你不买相当于出钱请别人看病。然而这类医疗保险方案的背后事实上一直依赖都伴随着很大的争议,一个最大的争议就是这样的法案究竟“值不值”,比如说购买医疗保险到底能不能让人变得更健康?

2. 美国教育界有一个很有名的计划,叫做“知识就是力量计划”(简称 KIPP),这个计划非常有趣,目的是打造北美的「衡水中学」。KIPP 学校的生源总体基础很差,但学习成绩提高幅度远远高于当地学区其他学校。那么我们究竟能否说严师就能出高徒呢?

唯一美中不足之处是这本书的中文版本在网上被人诟病说翻译水平有待提高,所以能读英语原版的同学还是推荐直接阅读英语版本。

颢卿的完整书单,详见

真知拙见新年书单_0104 颢卿

2020 年 1 月 5 日

《完美的真空》 斯坦尼斯拉夫·莱姆 著,商务印书馆

@白赟昊 :这本书包含了对十六本作者虚构的书籍的评论,其中第一篇甚至是对这本书本身的书评,试一下吧。

对了,还有一本 Eliezer Shlomo Yudkowsky 《哈利波特与理性之道》 ——讲述在佩妮姨妈嫁给了一名牛津生物化学教授的宇宙中的哈利如何在魔法宇宙中重新使用科学方法建立魔法的基础,一本比很多科幻还要「硬」的奇幻同人小说,点击这里全文阅读。

「但是科学存在于人类的智慧里,它的力量是夺不走的,只要我还在,这种力量就在。即使宇宙的规则改变了,以前的知识都没用了,我还是可以去探索新的规律,就像从前一样。」

白赟昊的完整书单,详见

真知拙见新年书单_0105 白赟昊

2020 年 1 月 6 日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设计原理与应用》 于松伟等 编著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司马望田 :这本书放在第一位进行推荐,主要是因为本书的编者们。

北京城建设计院作为「中国地铁的摇篮」,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可以说是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其中供电专业更是其王牌专业方向。

本书源自总院内老中青三代电气工程师的智慧结晶,从设计的角度把供电系统的知识为大家娓娓道来,契合工程实际,很大程度上覆盖了实践中的技术规格书和设计文件,很有参考价值。在这本书里基本上你可以找的到跟供电系统相关所有你感兴趣的内容。

无论是系统原理,还是设备选型,工程界面,无一不清。最棒的是在本书的末尾给出了5个工程应用实例,覆盖了不同城市、不同国家的设计类型,便于读者可以把前边所学的各章内容进行融会贯通,仿佛一张期末考卷去验证你的学习成果。

于我个人而言,这本书打通了我以前很多对供电系统模糊的认知,在工作中涉及到相关的各种会议,明显从以前只能听得懂一点,变成了大部分都听得懂。

在工程实践当中,能不被忽悠住,这很关键,因为这将直接导致项目管理中成本和进度的支出。所以这是一本有价值的书,值得反复阅读。

最后提一下,城建院供电所的新书:《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设计管理与服务》是本次推荐这本书的姊妹篇,已于2019年12月份上市,某宝上甚至还没有下单记录。最近较忙没大块时间阅读,故我还没有下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先一睹为快。

司马望田的完整书单,详见

2020 真知拙见新年书单_0106 司马望田

2020 年 1 月 7 日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8-12卷)》

@chenqin:《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的前 7 卷在 2005 年就已经全部出版,后 6 卷一直到 2018 年 11 月出版,囊括了 1956 年到刘少奇去世时的手稿、讲话以及谈话内容,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首次向世人公布。

关于本书我可能不能做太多推荐,但只要是想对共和国历史有更多了解的读者,无论观点如何,这本书都会让你对那个时代中国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探索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chenqin 的完整书单,详见

2020真知拙见新年书单_0107 chenqin

2020 年 1 月 8 日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问题研究》黄正柏 著,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

@邵轩 :作者黄正柏先生是国内政治学界做欧洲政治史的老前辈,曾执教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

这本书挺厚的,看上去书名艰深,其实就战后欧洲一体化提供了很多的历史细节,尤其用史家之笔写各国政要在战后早期对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想法与计划,呈现出丰富的细节,也展现了历史复杂的面向。

现在英国脱欧都箭在弦上了,往回看能发现英国和欧共体以及后来欧盟很多有意思的互动。对于制度的分析稍显琐屑,抽离概括不够,当然这是作者学科背景决定的,并不是本书的缺陷。

邵轩的完整书单,详见

2020真知拙见新年书单_0108 邵轩

2020 年 1 月 9 日

《 The End of Forgetting: Growing Up with Social Media 》Eichhorn, Kat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9

@Manolo :没有被互联网「遗忘」的机会,是当前很热的问题。

个人信息卖来卖去,总也清不干净,是一点;很久没用的社交媒体账户上,「羞耻」内容很多,怎么也注销不掉,是一点;甚至,被黑的信息挂到网上,「风评被害」却无法删除,又是一点。

因此,欧盟搞了「被遗忘权」,希望能救济个体的这些要求。

不过,互联网公司总有很多说法来反制:比如说,个人的好处太琐碎,利益其实不大;比如说,技术上很难搞,成本太高;比如说,大数据就是要数据多多,什么数据都有。数字经济,不能把个体数据搞来,很难充分发展……云云。

结果,讨论就搅得不甚清楚了。

Eichhorn 的书跳出了这些藩篱,直指以下结论:「遗忘」的缺失,可能指向深刻的社会变革。

具体来说,原书得出了三方面结论:首先,个体记忆,并非对过往事件的机械记录,而是会根据需要「编辑」和「调整」。没有「遗忘」,会部分地剥夺这个机会;

其次,从儿童到成人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整合过往记忆,形成连贯的叙事,又要经历所谓「通过仪式」,离开青少年时的社交网络,建立新社交模式。

社交媒体把打小的事件和社交网络凝固下来,会阻碍这个过程,让新世代成年的时间越来越晚。

最后,因为社交网络太强大,个体要建立新的社会身份,也变得越来越难。

以上,从这个角度出发,要不要做类似「被遗忘权」的安排,不再是个体和企业成本间的细碎拉锯,而是涉及到社会文化演进的结构性决策。

原书(这也是我自己觉得最精彩的部分之一)甚至推测:和电视所导向的「童年的消逝」恰恰相反,社交媒体下记忆的凝固,可能让童年趋于永久。这部分也有一些跨代数据作为支撑。

总之,对「遗忘」问题感兴趣的话,这是本很有趣、也相当靠近前沿的书。如果对相应题目有进一步兴趣,可以结合舍恩伯格的《删除》(有中译本)和 Bert-Jaap Koops 的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Right to Be Forgotten in Big Data Practice 一起读。

Manolo 的完整书单,详见

2020 真知拙见新年书单_0109 manolo

2020 年 1 月 10 日

《第一科学视野》,由《环球科学》杂志社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李雷:这是我心目中生命科学领域的第一名,也是凡是找我推荐书籍我必选的内容。

生命科学是成长中的学科,这意味着,其实很多东西都是随时在更新,因此,一本合格的生命科学书籍,第一要务就是要新。

首先,这套书很新

这套书是非常新的,是 2011 年出版的,作为对比,有很多拥虿的热销书《自私的基因》是上世纪 70 年代写的,那个时候人类连自己的基因组长啥样都没搞清楚呢,一代测序才刚刚开始。而这套书不一样,它诞生于生命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的非常及时,光从这一点上就远胜过很多流行的书籍(什么枪炮病菌啥的都是很早以前的书籍了)

其次,它集百家之长

今天的科学时代,已经不是牛顿、爱因斯坦那种一个人遥遥领先独占鳌头的时代,任何一个学科都不再是一个人的私产,也没有哪个人能够全通整个学科。因此,一本优秀的作品,一定是一群优秀智慧的结晶。这套书就是如此,由众多诺贝尔奖得主及世界顶级科学家倾力撰写,可以说,从作者的角度,都已经是这个世界的巅峰了,而且这些大佬每人只撰写一篇内容,是关于他自己熟悉专业的领域,可以说是篇篇都是精华。能够把众多的精英们的精华总结出来汇集成书,本身就是件很难的事情,而这套书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第三,集科学与趣味为一体

在科普的领域,我们一直都在探索,国内相对落后一些,但是国际上,相信大家很熟悉,比如国内科普的大量素材来源如 「YouTube」科普视频、NASA、《Scientific American》等诸多平台,都是科普的好地方。环球科学出版社就是《Scientific American》的中国马甲,所以,是一个非常好的搬运工。而他们这次的出版,基本上是收集了《Scientific American》中的精华,将其出版成一套综合书籍。自然,科学性是基本要求。但又不是晦涩难懂的论文,而是充满了趣味性,基本上一个普通的读者,没有任何背景都可以阅读。

第四、内容涵盖面广

这套书一共7册,其中生命科学领域有《生命与进化》,《遗传与基因》,《生活与健康》,《大脑与认知》这四本,剩下的也是超级前沿也是备受关注的内容《网络与科技》、《能源与环境》、《宇宙与天体》。基本上,生命科学领域涉及了当今生命科学最前沿的内容,比如基因、比如大脑等等,里面涉及到很多内容,比如生命的组成,比如遗传问题,比如基因改造问题,可以说,如果读完这套书,你基本上可以自信的和一个生命科学博士去探讨问题而丝毫不怯场,也无须担心科学性问题。偷偷的说,我也经常看这套书来汲取知识。

李雷的完整书单,详见

2020 真知拙见新年书单_0110 李雷

2020 年 1 月 11 日

《美的进化》理查德·普鲁姆 著

@华沙 :这本书,被《纽约时报》评为「2017 年度十大好书」之一。水平有目共睹。我在这大致介绍一下。

书名是《美的进化》,但是看到这本书封面上精美的鸟类绘画,相信各位可以猜到,这是一本介绍鸟和相关科学发现的书籍——这和美有什么关系呢?

很简单,它是从鸟类进化所遵循的「审美」中,介绍了「物种进化」这一现象。

可谓「审美」推动了鸟的「进化」,「进化」也反推了「审美」的变革。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鸟类的美丽是吸引人的。但是大家并不会把鸟类的美丽羽毛与进化论相联系。且大多数人对进化论的理解,往往局限于需要背诵的「适者生存」这个概念。

在《美的进化》中,理查德·普鲁姆教授站在「美」的角度,从鸟类的美入手,通过自己多年的科研经历,用翔实的数据和精妙的比喻,为读者展现了生物进化的另一处机制,介绍了进化论中被遗忘、被人忽视的配偶选择理论。

这本《美的进化》最精彩的地方,就是通过第一手的鸟类观察资料和精巧设计的逻辑,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配偶选择理论,以及雌性鸟类的审美品位是如何影响和推动整个种群向着美丽进化的。

华沙的完整书单,详见

2020 真知拙见新年书单_0111 华沙

2020 年 1 月 12 日

《众病之王:癌症传(图文精编版)》 Siddhartha Mukherjee 著,李虎 译

@the6012 :这真的是今年我觉得非常值得推荐的一本书了。

当你第一次看到它名字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它只是一本与堆放在其他书一样平平无奇,但是当你开始翻阅它时,就会发现,它并不像别的书样只是笼统的对癌症进行介绍,这本书是非常全面的对人类抗癌战争进行诠释,你会发现,我们的前进是多么曲折和艰难的。

从肿瘤的第一次被记录,到癌症第一次被实际发现,书中介绍了乳腺癌、胃癌等许多癌症高发的历史原因,还会为大家解释一些疾病有意思的命名,比如斑疹伤寒是一种凶猛的疾病,伴有不稳定发烧、蒸汗的症状。这种疾病的称谓来自于希腊词语「tuphon」(众风之父)。现代词语台风(typhoon)亦来源于此。

虽然不能说它是一本专业的医学书籍,但里面的确是真正的历史,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哦,原来医学的进步是这样来的」,你会对癌症有个全新的和更加全面的看法。

无论你是否是医学相关的专业,我觉得这本书都是非常好的百科,非医学专业的人看了,大概会对癌症有更好的认识,而专业人士看了,则会发现,原来书本上可能枯燥的知识都变的如此的生动。

6012 的完整书单,详见

2020 真知拙见新年书单_0112 6012

2020 年 1 月 13 日

《汉密尔顿传》Ron Chenow

@孙悦礼 :书很厚,但是绝对是非常好的传记。因为他几乎把当时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生活状况与社会面貌都写出来了,甚至联邦党人文集里的一些章节都做了介绍,总之似乎超越了传记,可以当做一本很好的美国独立战争前后时期的资料手册。

音乐剧也是获奖无数的同名剧。我是看了音乐剧才对汉密尔顿感兴趣希望深入了解的。而音乐剧的创作者 Lin-Manuel Miranda 则是受 Cbenow 这本书的感染和启发而创作的。

孙悦礼的完整书单,详见

https://t.zsxq.com/bAYJQjU

2020 年 1 月 14 日

《空之境界》奈须蘑菇 著

@Kyoukai :第一本推荐的是我的本命番。

我的 id 和头像都是来自于这部小说,日语读作 Kara no Kyoukai,这个小说已经动画化,有着共计 9 部剧场版,如果没时间看书的同学可以去看剧场版,虽然理解起来可能困难一些;经常看动画片的同学可能知道 fate 系列,而空之境界是这位作者(奈须蘑菇)的早期作品。

对于它的解读有多种多样: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融合了佛教哲学的哲理故事,有人认为这是一个中二的看似现实实则异世界的爱与杀的故事,也有人,包括作者本人认为这是一个简单的 boys meets girl 的故事

这部小说有着一个支离破碎的时间线,颠三倒四的可能会让人反应不过来,同样也有着大量的佛教用语和一些原创的概念,理解起来着实会有些晦涩,但总体而言只要看完就能明白其中的大多数剧情,其中一些个背景设定不懂也罢

这部作品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于这个世界的「温柔」,过程看似很血腥很残忍,但最终也是个温暖人心的故事。

Kyoukai 的完整书单,详见

2020 真知拙见新年书单_0114 Kyoukai

2020 年 1 月 15 日

《清季一个京官的生活》 张德昌 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0年

@豆子 :清季京官制度为官员制度之瘿瘤,京官本身为社会之蠹虫。以科举之正途,升至举人、进士,候补京官,得了职位的人,便开始了他蠹虫的一生。

多数京官从来不去单位打卡,谏官提出让这些京官工作起来,但京官们均对此表示愤怒和反对,每天只是应酬玩乐。

「一个京官」名叫李慈铭,以李慈铭的才华,大可对国家,对人民有一番作为,然而却依旧甘于享受,蝇营狗苟,每天都为他的「生计」发愁。做京官就是为了糜烂,百两银子的俸禄,竟至举债度日。除了自身玩乐的需要,还要把钱用于结交州县的官吏以及京城更高级别的官员,如此便能以京官的身份,获得外吏的孝敬,就更能加腐败了。

某官员因为请客,导致日子过得很是清贫,于是发奋回乡,刚一走出京城,目睹城外百姓所住房屋及百业凋敝的寒酸样,就又扭头回京,决定还是留在京城“愁生计”。李慈铭说:“我辈无事坐食,实国家之一蠹。”他对京官的状况有清醒的认识。

历来书生进阶,通过考试去当官为吏,绝大多数就是贪图这等福利。电影《高山上的花环》里,连长愤怒地说,那些高干子弟,上山下乡的时候不愿意下乡干活,都挤破了头进部队,在部队上入党、提干;等部队需要作战的时候,就又挤破了头调到后方,让老百姓的子女挡在前线。

事情不能细想,不能琢磨,一琢磨,就会使人心生悲哀。

豆子的完整书单,详见

2020真知拙见新年书单_0115 豆子

2020 年 1 月 16 日

《焦虑症与恐惧症手册》Edmund Bourne 著

@叶赌徒 :这本书很有意思,偷懒用豆瓣简介先概括下吧——「一本全世界无数人受益和家庭推荐的心理自助图书, 焦虑症治疗畅销书排名头位, 畅销30年,6次改版,被译为数十种语言,在优选销量超过100万册」。

内容就像书名一样,非常朴实无华,不像其他的自助书籍一样追求自救,探讨成功。

作者通常用非常直白简略的语言,介绍了各种焦虑症,恐惧症的情境,然后每篇文末都会表达一个观点「该看病看病,该吃药吃药,谨遵医嘱」。

在我看来,这才是最为负责的通俗手册,而不是为了销量弄各种噱头与空谈。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如此平淡的一本书,能畅销这么多年的原因吧。

叶赌徒的完整书单,详见

2020 真知拙见新年书单_0116 叶赌徒

2020 年 1 月 17 日

《临高启明》

@grapeot :临高也是一本有一定年头的小说了,讲的是 500 个现代人穿越回明朝重建近现代科技和政治体系的故事,去年曾一度被迫停止更新。

可能因为是众筹的缘故,文笔一般,相当枯燥,有的时候甚至让人有弃坑的冲动。但我还是要强推,原因是如果你对某些领域(泛指,随便什么领域)有好奇心,你一定可以在里面找到非常吸引你的地方。

比如说,我喜欢摄影,里面讲到点用本生灯测量物质构成这个科技点的时候就非常详细地叙述了如何制作摄影干板,测定 ISO,上大画幅相机,曝光,冲洗等等……非常详实精确。

我对金融不很了解,一向比较排斥。但看了里面对于广州商人如何针对这帮穿越众的糖厂进行金融战的经过,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金融对一个国家如此重要。

这本书因为是很多很多人写的同人拼起来的,所以包罗万象。很多篇幅就是枯燥的叙述,摆钟怎么做,授时如何弄,蒸汽机的技能怎么点,带膛线的炮怎么挖,但如果你想我一样对这种科学向的东西感兴趣的话,应该会很享受读这本书。

对了,宗教,政治,历史,舆论在里面也有相当大的篇幅,文科的同学也不要错过哦!

grapeot 的完整书单,详见

2020新年书单_0117 grapeot

2020 年 1 月 18 & 19 日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英] 彼得·弗兰科潘

@五行缺土的小土豆 :在2018年,曾经一个意大利同事在德黑兰工作。

我去伊朗找他跨年,在他家的桌子上看到了这本书,他跟我诚意推荐说可以透过此书窥探人类文明从古到今的进程。

当时刚参访了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伊斯法罕,参观了雄伟的波斯波利斯,感觉丝绸之路这个词对中国人来说,既熟悉又遥远。基于好奇心,回国后不久就入手了,但因为太厚,所以一直躺在我家的书橱里,终于在一年以后坚持读完了。

这本书很巧妙地以通过丝绸之路的交流贸易物品为一个个专题,展示了人类从古到今的矛盾和融合。从古时候的宗教的传播,到今世的石油。赤裸裸地揭示了世界政治格局地演变和利益至上的战乱纷争。

在「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当代中国,我觉得国人可以通过这本书,具象化地了解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究竟意味着什么。

五行缺土的小土豆的完整书单,详见

2020年真知拙见新年书单_0118&0119 涛涛不绝

2020年 1 月 20 日

《你的水桶加满了吗?》 【文】卡萝尔 麦克劳德 【图】大卫梅辛

@Melo :先给各位父母介绍几本我喜欢用的绘本吧,有空可以在假期和孩子一起阅读。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可以通过重复阅读同一本绘本,达到不同的教育目的。

我这次挑选的绘本都和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相关,不仅吸引孩子,我们自己也会有所启迪。此外,阅读绘本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绘本的文字简单易懂,又有容易吸引孩子的图画,不但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通过观察图片和父母基于图片的内容进行讨论,有助于提高在小学阶段孩子看图说话和写作能力。

这本绘本的内容源自于作者 Tom Rath 和 Donald Cliftond 的一本畅销书《How Full Is Your Bucket?》。简单易懂的文字和图片讲述了在我们为他人送上快乐的同时,也会为我们自己带来幸福,非常有爱。

读完之后,孩子经常会微笑着问我:妈妈,我给你的水桶加水了吗?

Melo 的完整书单,详见

2020真知拙见新年书单_0120 melo

2020 年 1 月 21 日

《大问题》The Big Questions: A Short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作者: 罗伯特·所罗门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Constantine Shao :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引导读者进入哲学思考的大门。

本书虽然主要内容是哲学史,但罗伯特•所罗门教授不像一般哲学导论著作那样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罗列哲学史上的一些观点,而是完全把读者当成一点都不了解哲学,从而按照一些大问题来组织材料,罗列哲学史上一些最重要的观点,引导读者对许多问题重新进行审视,真正享受思考的乐趣。

本书包含的哲学话题有逻辑,真实,真理,伦理道德,神,自由,美学等,也是我下个学期九年级 critical thinking 课程的主要参考书。

Constantin Shao 的完整书单,详见

2020真知拙见新年书单_0121 constantinshao

2020 年 1 月 22 日

《致命元素:毒药的历史》

@KellyWeaver :本书作者是英国化学家约翰·埃姆斯利,国内的翻译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

我读大学的时候,我们的毒理系主任徐培渝老师向我们推荐了这本《致命元素:毒药的历史》。

作为一位国内的顶尖毒理学专家,她评价这本书说:「它由资深化学家撰写,用一系列投毒案作为引子和例证,介绍了一些元素的毒理学特性。在科学上做到了十分严谨的同时,又不缺乏阅读所必要的趣味」

去图书馆借到这本书之后,我当时都已经做好了「再无聊也要把它读完」的悲壮的心理准备了。

不过,当我真的开始读,就发现这本书其实非常浅显易懂:作者在书里面穿插的各种历史趣闻,让这些化学元素不再像真空中的球形鸡一样架空而抽象。

取而代之的是,汞、砷、铅这些元素们,从元素周期表上的铅字,变成了真实的历史中王公贵族最后的晚餐、穷苦工人绝望的悲歌和资本家沾血的獠牙。

在现代,我们已经有了完整的毒性评价方法体系和毒物管理体系,而使这样严密的层层严防毒物的体系得以诞生的土壤,正是书中提到的那些数千年间无知受骗而死于甲基汞、四乙基铅等毒物的居民和工人,以及更多的受限于本书篇幅而未能被提及的悲惨案例。

因此,读完这本书,我们就能知道,我们现在所生活着的看似天经地义一般安全、平静的现代世界绝不是理所当然的。

当下这一份安宁的背后,是重重惨案悲剧中枉死于毒物之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历史书写下来的前车之鉴。

此后,正是人类对这些案例的不断反思,才推动了现代职业卫生、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相关的立法、管理机构的建立和革新。而这些案例所鸣响的警钟,则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不要忽视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普通毫不起眼的物品所可能隐含的危险。

KellyWeaver 的完整书单,详见

2020真知拙见新年书单_0122 Kelly

2020 年 1 月 23 日

『闇金ウシジマくん』(暗金丑岛君)

@灵也有希望 :鉴于我自己的专业——金融什么的实在是太枯燥,书籍对大多数人都提不起什么兴趣(包括我自己,除非必要,否则不会去看金融相关书籍),特此,向大家推荐一本日本漫画家真锅昌平的漫画!

这部作品,可是金融神作,反映了金融的本质。

本作品的内容,主角是一位放高利贷的大叔~ 通过10天50%的利息(当然现实中不会有那么高的利息)给各色各样的人放贷,催收,描述了各类各样受「消费主义」荼毒的人们。

本书中,描述了虚荣心爆表,借贷消费的女孩子们,沉浸在幻想里坐着出名梦的年轻人们,沉迷美色被女孩子套的不能自拔的好色大叔们,沉迷赌博的各色各样的人们。

这部漫画的精髓之处是,没有描述任何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是仅用人们在其他人前的风光和人后,尤其是面对高利贷时的丑态,就刻画了现代消费主义和过度的信用消费对人的恶劣影响。

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金融,无非就是存款和借贷,而现在这个时代,对人们荼毒最深的莫过于消费主义所带来的超前消费思想。被小贷荼毒的人们,和这部作品里面刻画的欠款者,何其相似。

相信在精彩的剧情里,看完这部作品之后,更多的人能对“金融”这一概念有更新的理解。

金融这个词,并不是什么褒义词,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词,而是充斥着现代社会,神秘而又危险。他能给商业社会带来更多的活力,也能使很多人堕入万丈深渊。

这次的分享就到这里,最后祝大家除夕快乐,过个好年~!


「真知拙见」是一个纯科普社群,讨论领域涉及生物学、化学、心理学、经济学、 医学、数学物理、计算机与电子、法学、历史人文领域。

如果想要加入我们,可以下载「知识星球」App 并搜索「真知拙见」,或者点击「真知拙见KnowledgeHot」,扫码并加入。

KH 的 30+ 位嘉宾欢迎你的道来,更期待你向我们抛出更多的「为什么」。

每日点滴拙见,汇聚真知海洋。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真知拙见KnowledgeHot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19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你们家有哪些一到过年就会卖空的年货?

有什么足不出户,花样拜年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