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斯和恩比德是相辅相成还是相互限制?

专栏的文章,借用一下

Part.001

有关2018级新秀的一篇文章里,我这样说道:珍惜眼前的欢乐时光吧,对绝大多数的人而言,这一刻是你们人生最明媚的时刻了。对于高顺位新秀而言,两个时间节点最令人动容,被选中的那一刻,以及兑现天赋的那一刻。

说巧不巧,我作为洛杉矶湖人的粉丝,在2013.6-2019.6的这六年里,看了不少费城76人的球。这支球队的交易史与选秀,乔尔·恩比德的漫长伤病恢复历程,本·西蒙斯的前后风评,这一切,我都是见证人。

我时常说,这支球队的重建是从布雷特·布朗开始的。

他恰好从2013-2014赛季开始担任费城76人的主教练,前四季的战绩分别不过是19-18-10-28而已,可以说他陪伴着这支球队走过了最心酸的那段时光。曾有人在2017-2018赛季费城76人崛起时质疑我,说我是赢球粉,说我怎么可能盯着一支烂队看了4年球。

谁知道呢?

在主队没能崛起的那段时间,我看了很久很久的费城76人。起初原因是,尽管他们很垃圾,但他们很努力打球。那支球队很特别,2015-2016赛季,费城76人对克利夫兰骑士,很多人因为勒布朗·詹姆斯、凯里·欧文和凯文·乐福而打开收视界面,而我在为另一边的球队加油打气。解说如此评价,这支球队虽然很烂,但他们打的很努力,你看到他们差的只是天赋,战术执行力非常高,球队也很有拼劲,只不过是,投不进而已。

我是个爱哭鬼,当时我就忍不住掉眼泪,各种各样的原因。

费城76人,我看它球的四年,烂队,缺少天赋,纪律严明,战术执行力很高。

时任费城76人的萨姆·辛基和某404队的总经理师从一脉,却走向了完全相反的套路。

费城76人并不是没有过不错的球员,无论是赛迪斯·杨、迈克尔·卡特·威廉姆斯还是埃文·特纳,都曾一时打出过名堂。朱·霍乐迪在2012-2013赛季已经俨然成了球队球迷的心头肉,但眼见有的机会,这位狂人立刻出手,将球队老大交易出去。

疯狂交易囤积选秀权和大量摆烂是费城76人的阴谋计策。费城76人当时除了通过交易获得首轮秀,还通过交易囤积了大量的次轮签(三年囤积了多达双位数的次轮签),借此,他实现了多宗密集的小筹码交易,将淘宝选秀和交易过程变得更加顺畅。

而本质核心,萨姆·辛基讲的很清楚,他希望能够在多次摆烂旅程中,为球队谋得基石级别的建队核心。

数据分析+大开大合的操作

萨姆·辛基宛如一名疯狂科学家般实验,尽管他在为球队谋得了日后打进季后赛的全部资本后就被辞退,但他所希望的,已经达成了,他的实验,很成功。

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迷上这支球队的,相当努力的球队和球员,一个疯狂的经理,还算得上有底蕴的球队背景,我觉得这相当有魅力。


Part.002

两年前所写

乔尔·恩比德是1994年3月出生,在刚刚进入NBA时,缺席了很多训练营和体测,所以我找不到官方的一些折返跑,硬拉以及跳高类似的数据了。现在能够得到的数据里,比较可信和有价值的部分是,恩比德的赤脚身高为213cm,穿鞋身高216cm,臂展228cm,体重是113Kg。
但当时的恩比德才19岁,根据一些报道,现在的乔尔·恩比德身体素质更为优秀,他现今的身高应该已经达到215cm,而穿鞋身高则是达到218cm,体重也有所增加。
在简单的描述了乔尔·恩比德的身体数据之后,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感受到他的天赋?从身高来看,他比卡尔·安东尼·唐斯要高,比克里斯塔普斯·波尔津吉斯略矮,臂展超长,体重刚刚好,有力量又不显得过分臃肿。乔尔·恩比德要么会很强,就像他的模版一样强,会成为像哈基姆·奥拉朱旺亦或是蒂姆·邓肯那样出色(这只是模版,一种期望,请不要说一些不好听的话,我们希望他能像邓肯或是奥拉朱旺那样强),要么很弱,也许他会成为下一个哈希姆·塔比特,不过至少从目前看来,他是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的。
我可以先这样综述,乔尔·恩比德的身体天赋是令人垂涎的。那么上述问题存在,一个篮球运动员的身体天赋,又该怎样体现呢。我来举几个例子,比如凯文·杜兰特的天赋,凯文·杜兰特穿鞋身高213cm,按理论来说,他比蒂姆·邓肯还要高,他的体重又不是很大,那么如果他担任内线,力量不足,防守会很差,不能卡位,篮板率会很低,担任外线球员则是投篮不够好,不够灵活,脚步移动过慢。但杜兰特不但高,他还有速度,很灵活,同时兼具投篮和一定力量,这样杜兰特在担任2号位或是3号位球员时,就有了绝对的优势,他和常规的2、3号位球员对位时,他的速度不落下风,但身高有绝对优势,体重大所有更有力量,在投篮本身精准的情况下也就更有稳定性,这就是天赋。
简单来说,那些天赋卓绝的人,同时兼具了一些本来不能同时兼具的天赋。像是沙克·奥尼尔同时具备力量与速度还有灵巧,而且在力量上,又登峰造极,所以他成就了伟大,而更多传统中锋仅仅有力量,而力量也都不如奥尼尔,所以他们只是停留于平庸。
乔尔·恩比德的天赋就在于,他有身高,但他的移动速度并不是很慢(优于同位置的很多球员),他很灵巧。更令人惊奇的是恩比德的学习速度,恩比德从2011年才刚开始接触篮球,但他很快就成为了全美最佳高中生之一,并在大学期间成为状元秀热门。很多人可能质疑他的篮球基本功,但事实上如何呢?恩比德的防守优秀,篮板嗅觉敏锐,进攻技巧多种多样,基本功扎实,这就是他的身体天赋。
以上部分虽然字数很多,但其实只是简单的描述了恩比德的天赋,并没有一些实际的例子以及他缺点的描述,我只是希望,阅读文章的观众能够从我口中了解到为何恩比德能够在仅仅打了31场球的前提下就征服了如此多的球迷。而接下来,我会从球探报告开始写起,引用很多实际例子去为大家展现这名球员的魅力。

2016-2017赛季开始,乔尔·恩比德复出,31场比赛后因伤赛季报销。这是个开始,也为之后球队的建设问题埋下了祸患的种子。

我在这个赛季结束后的假期,对这个七尺长人的比赛欲罢不能。花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将这31场比赛看了2遍以上,一个一个回合的看完之后,写了大概10万字的废话。

新秀赛季的乔尔·恩比德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惊艳。

并不在于他的进攻技巧是多么的华丽,而是,只有看了比赛的人才能懂。

如果你曾经亲眼目睹过一名球员从默默无闻到崛起的过程,你就能明白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如同2013-2014赛季的德拉蒙德·格林所为金州勇士带来的活力一般,乔尔·恩比德在2016-2017赛季做的事情多少有点相似。

生涯首个赛季的特点:

01.他是个即插即用的微波炉球员。

尽管现如今的乔尔·恩比德以进攻琐碎拖时间,失误多著称,曾经的他给人最大的感受就莫过于微波炉属性。进攻方式不简洁,但看起来却很简洁实用,这是很矛盾,但却实现了的一件事。新秀赛季的乔尔·恩比德每每上场,就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分数。接球跳投,或是接球高位晃动后突破挑篮得手,篮下左侧持球背身,挤到身位后背身或转面框欧洲步。

打的快而且高效是他的特征,我们需要知道,2016-2017赛季,乔尔·恩比德场均登场时间一度不过21分钟,轮换方式每节不到五分钟,打的细碎。众所周知,轮换时间细碎,意味着,手感难以保持,但这位喀麦隆中锋,一年级球员,在这样有高难度的条件下,每次登场都可以立刻进入状态,拿球就手热,13.8次出手,场均20.2分。

02.他打的像个得分后卫(这一段推荐重点看)

说来很难以置信,新秀赛季的乔尔·恩比德打的像个得分后卫,这源于两点。

a.他的中远投相当不错,16-24英尺命中率达到50%,三分命中率达到36.7%

b.这个阶段他的受助功率特别高,达到61%。

c.挡拆-定点-转换-切入等占了接近一半的出手比例,中远距离和篮下靠无球,直接出手或者晃一下出手效率都蛮高,假动作非常非常多,靠着投篮把防守人拉出来,再靠着速度和动作突破的比例很高。数据面板上打的低位很多,事实也相对接近,只不过更准确的描述是,他并非在3英尺以内的篮下终结。而是在3-10英尺以及10-21英尺有着特别的出手规划。

3-10英尺的出手显然多半是低位打的,另一小部分与10-21英尺的相同,源于突破。总结起来,他打的其实蛮不同于常规的中锋,而是像个得分后卫,篮下与三分靠无球,凭借速度与假动作突破,持球攻中距离,兼具低位。

如果他的投篮准一些,颇像高了20cm的科比·布莱恩特。

只不过,他在这个阶段就有了日后困扰他的问题,他在面对坚定护框的、高大的、防守中锋时表现没那么好,如果假动作失效,他无法近框,就只能靠对抗投篮的方式终结。说白了,他的投篮没那么准,幸而这个时间点上的乔尔·恩比德,投篮还是比较有准头的。

头两年,算是个蜜月期。投篮偏准,意味着即使他不愿意去更深入的篮下位置出手,也会有罚球和命中投篮,三分很准,意味着绝大多数人还是会吃他的假动作。一切都还是美好的,无球比例还是偏高,他的高效与美妙技术动作,完全可以掩盖那些小问题。

进攻上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防守上亦然。

各位读者多半应该不会注意乔尔·恩比德在2016-2017赛季上场的31场比赛里,场均要因为赌博式抢断和帮助队友补防错失防守位置很多很多次,但即便如此,他的防守仍然是令人欣喜的。而且在2017-2018赛季,源于本·西蒙斯的复出,更加扩大了乔尔·恩比德的防守效果。乔尔·恩比德作为身高臂长的中锋,他的移动速度相较于绝大多数内线球员,是更为优秀的。费城76人的其他球员往往会把进攻球员引诱到乔尔·恩比德擅于防守的区域。

与现如今他只会蹲守篮下不同,2016-2018那两年的乔尔·恩比德,防守区域很夸张,大概是从篮下一直延伸到罚球线区域,与去年的鲁迪·戈贝尔,相当接近。

但很奇妙的一点是,乔尔·恩比德似乎并不是很喜欢单人防守对方的内线球员,所以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补防,而并非内线防守上。事实大概是,乔尔·恩比德天生就有不错的选位能力,移动能力也不错,身高臂长,协防意识积极也很出众,依靠着团队也扩大了防守面积。

但他能够帮助构建的也不过是防守体系而已,防守文化的构筑早在很多年以前就已经开始了,这并非乔尔·恩比德的功劳,而是整个教练团队和队伍管理层的功劳。

所以前两年唯二的问题大概就是:

01.他的协防意识有时过度了,会漏人。

02.他虽然看上去是绝对黑粗硬的中锋,但却不太喜欢一个人去对抗顶防对面的内线。

整体来说,2016-2018的乔尔·恩比德,就是一个,虽然问题多多,但看似年轻,优点又多到足以掩盖不足的球员。进攻端,防守端都有着出色的影响力。

但我很喜欢新秀,所以我明白。

人们的欲望是不会止步的,有天赋的新秀需要每一年都拿出点进步才行。你的起点越高,你的旅途也就需要承担相应更多的期待与压力。我想大概球迷们是真的想看到一个218cm的科比·布莱恩特,每场用标志性无可阻挡的定点与背打解决问题,随即再用坚不可摧的防守带动体系去帮助球队赢球吧。

尤其是在你身边,有了本·西蒙斯这样的组织核心,JJ·雷迪克这样的精准射手,达里奥·沙里奇这样的空间内线,以及TJ·麦康奈尔这样的热血替补和马克尔·富尔茨这样的潜力状元之后?

我们信了你的话,我们相信过程,因为,你总会夺冠的,对吧,来自喀麦隆的大个子。(笑)


Part.003

事情急转直下就是从这样的时间点开始的,前面跳的有多高,后面摔的就有多惨。球迷们不会记得你前面做了些什么,以及你现在还能做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当有这样一个人,说出了一件你的过错,那么这件过错就会成为你那被不断揭开的永不愈合的疮疤,更何况,乔尔·恩比德,你还不是个管得住嘴巴的人。

尽管上文已经写得蛮清楚,我还是要写一下2017-2018赛季,乔尔·恩比德最后的辉煌是怎么做到的,因为只有你知道了他最强的阶段都做到了什么你才能知道他现如今哪里出了问题。

以前我都是把这个图,再自己用Excel做一遍,其实挺没意思的,以后就截图了。

其实很好懂,但需要我解释的部分有一些

1.他的中距离投篮变准了

2.他的内线终结效率变高了,但是作为挡拆掩护人的效率和产量都下降了(矛盾点)

3.手递手比率不高,效率也不高

4.切入的数据蛮屌的

其实很多人想必很快就看懂了,乔尔·恩比德增重了。

所有的问题都能一瞬间和这句话联系上,低位变多,出手增加的同时受助攻率下滑到50.2%,转换的比率下降了,但效率远胜从前是和本·西蒙斯的复出不无关系,考虑到切入和转换进攻共计15%的进攻比例且效率都很高。

其实也就很好说明了,这个赛季的乔尔·恩比德,三分手感因为增重下滑了,但中距离可以持球的部分,反而命中率提高了,这个反应出来的问题就是,球队空间好。

反应几点:

1.球队空间好

2.乔尔·恩比德不是不会打无球

3.乔尔·恩比德属于高产量消耗球权,中高效率完成终结的球员,加上传球质量一般,属于托底进攻类型。如果你想要围绕他建队,你需要两个东西:

a.一群体型不错的3D,把速度降下来打阵地战,偶尔提速,提升球队进攻空间。

b.另一个能够大量消耗球权,保质保效的持球手,比如达米安·利拉德。

而同时也反映出的几个问题:

1.作为低位和中距离持球单打手,乔尔·恩比德的传球辣眼睛,失误过多,进攻繁复冗杂

2.乔尔·恩比德的进攻手段,十分依赖手感和空间。他要的是1V1的机会,但在离开低位之后的单打效率又不够高。

这就陷入了一个怪圈,他的出手位置难以靠近最深入的篮下区域,但在远离篮下的高位,他其实没有单挑的能力。

但尽管如此,乔尔·恩比德确实在这赛季打出了非常华丽的进攻表现:

非常多种多样的出手方式,基本印证了:

无球和拉开空间后的3-10英尺中低位进攻保底。中距离靠手感拉产量,大量单挑和复杂的出手方式看似华丽,实际不过是为了增加产量而产生的被迫出手,但也勉强过得去。

那么问题来了,乔尔·恩比德在2018-2019赛季的常规赛拿到了职业生涯得分、效率新高,而在季后赛被众多人喷了,又在2019-2020赛季被众多球迷所不屑,他是退步了么?他是哪里做的不好了么?


Part.003

最开始我以为是他手感变差了的原因,我想可能他持球进攻的效率变差了,毕竟第二个赛季他的三分就已经不准了,但还是没什么人觉得有问题。但仔细研究了一下,我发现自始至终,都没什么人喷过他的三分不准了,大家喷他只有五个原因:

1.嘴巴大,爱惹事,小动作多

2.每逢打多伦多猛龙必出事,俗称马克·加索尔限制了乔尔·恩比德的下体

3.本赛季进攻数据骤降

4.有部分人开始质疑他不能打无球

5.费城76人战绩一般,俗称,输球了

在研究这一系列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一个问题:

乔尔·恩比德退步了没有?

我的答案是,有进有退,整体没有什么变化。

那么为什么表现差距如此之大,风评差距如此之大呢?

这我们倒是可以回过头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肯定不是因为这个,从蕾哈娜事件里,我们都明白,乔尔·恩比德是个相当不念怀过去的人,也是个很努力,积极训练,寻求更高目标的人。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以下是我的看法:

1.首先,我可以明确的告诉球迷们,乔尔·恩比德在进攻端没有什么大的退步,他的低位依旧出色,他职业生涯初期孱弱的近框端出手甚至还进步了,体现了力量和综合对抗后出手能力的进步。定点投篮的能力甚至还又进步了,但出手规划有了变化。

原先排在前列的两项无球打法虽然整体比率不变,但调整了分配。转换比率大幅提高,切入比率下降,且效率都下滑了。反映的问题无非是:

他无球水平其实没啥变化,也没有不打无球,只是大概率球队空间不太好了。

回看到球队本身,确实没什么问题,相对于原先的自己,他没什么变化,但是球队环境变了,他的打法也随之调整了。但确实,乔尔·恩比德自始至终也不是个多么擅长打无球的球员,只不过从前他的无球可以用于保底,但在现如今这个空间不好的球队,他的进攻就失去了一项重要的保底手段。

2.出手下滑了3.4次,用大幅下滑不为过。上赛季首发球员的场均合计出手数为72.8次,而本赛季则是65.6次,合计下降了7.2次,而仅乔尔·恩比德和本·西蒙斯的出手次数就共计下降了5.1次,而球队整体却只下降了2.2次出手。基本也就意味着,两位球队核心的出手次数下降,才是影响球队出手的最大原因。而一部分消减的出手,其实被移到了其他球员那里,但角色球员们的出手次数基本没有变化,也就意味着,是环境变化和对手的限制,让两位主力球员,被动或是主动的消减了出手次数。但出手并没有消失,而是被角色球员兼容了。

所以我紧跟着研究了另一个问题:

触球次数

足以可见,本·西蒙斯的场均触球次数增长了,但乔尔·恩比德的触球次数却从87次骤降到73.1次,尽管每次触球时间也从2.05提高到了2.32.

但要知道,真正影响出手次数的,比起触球时间,毫无疑问是触球次数。每场少接触球13.9次,出手下降,也自然不在话下。考虑到乔尔·恩比德的出球难以及低位增加了5%,持球时间上涨也就在所难免。

结合起来可以得出结论:

乔尔·恩比德的无球比率没下降,2019-2020以及2018-2019基本都在55%左右,都比生涯第二年的50%好。换言之,第二年尝试了多个人进攻之后,乔尔·恩比德其实算是意识到了问题,然后找到了无球与持球的平衡点。但是,2019-2020赛季,无球难度骤升,体现在,接不到球了,场均少触球多达13.9次,可见环境影响有多大。

其实说白了就一句话,乔尔·恩比德碰不到球。无关乎持球和无球,他就是碰不到球了。

而接下来的具体分析就得看球赛了,但至少我先把球迷的五个疑问里的两个回答了:

乔尔·恩比德能打无球,而且曾经打的还行吧,算不上顶级吃饼人,但至少在切入和快攻两面,都优于快船的哈雷尔,不善于打挡拆本就是重型中锋的毛病,说到底问题不在于他不擅长无球吃饼进内线,而在于他没法外弹投三分。

而进攻数据骤降,则是因为触球数减少太多了。

如果你想黑乔尔·恩比德不愿意打无球,那还是别黑了,乔尔·恩比德和安东尼·戴维斯的无球比例只差了10%,与其想黑他不打无球,不如黑他为什么打挡拆效率一般,以及,为什么三分投不进。

但我们要知道,新秀赛季的乔尔·恩比德,打挡拆掩护人出手比例,高达15%,得分效率也有Very Good这样的评价。那么问题就很显然了。

是增重,以及,伤病的问题。

重型中锋不适合打挡拆,而乔尔·恩比德在增重过后,失去了灵活性,膝盖多次受伤更是加剧了这一问题。他不敢做动作,也没办法做动作,同时甚至改变了一定的投篮稳定性。所以投篮下降,挡拆打法比率下降,挡拆效率下降,都是增重以及伤病的问题。

费城76人原先的想法,大概是以双核带动球队,本·西蒙斯带体系,乔尔·恩比德带季后赛。但无奈,本·西蒙斯没投篮,无法持球打挡拆,乔尔·恩比德无法深入篮下更好的位置完成终结,出球能力又一般,无法担任持球攻坚大核心,所以,双败。

但这是费城76人决策的失误。

乔尔·恩比德和本·西蒙斯合不合,以及乔尔·恩比德的后续问题,我还得继续说下去。


Part.004

最后三个问题:

1.马克·加索尔是不是可以限制乔尔·恩比德的下体

2.本·西蒙斯和乔尔·恩比德的问题

3.乔尔·恩比德真正的问题在哪里

首先来谈谈第一个,我不多说了,直接复盘那场比赛第一节。说的是乔尔·恩比德11投0中,得0分的那一场比赛。

第一张图,也是现如今费城76人进攻的常态,艾尔·霍福德和约什·理查德森打挡拆,本·西蒙斯落低位,乔尔·恩比德在弧顶接应,托拜尔斯·哈里斯底角。中锋位置是谁,看看清楚,是谁。

这个回合乔尔·恩比德接了一次球,直接转给了跑位的队友,这个位置除了定点三分,实际上作为中锋,乔尔·恩比德也没有持球进攻的机会。除了面前的马克·加索尔,本·西蒙斯的防守人随时可以协防,而且多伦多猛龙的防守轮转远比一般人来得快,这还没有考虑到他们凶猛的高位夹击。乔尔·恩比德根本不可能持球在高位发起进攻。

事实上这一回合的后续,艾尔·霍福德持球突破,乔尔·恩比德跟进。

看到没,这是一个吊传的机会,也可以给空位的投手,但这是艾尔·霍福德的问题了。


这是一个最能体现现如今球队内部乔尔·恩比德尴尬处境的球,先在弧顶给约什·理查德森和本·西蒙斯轮番做无球掩护,再穿插进去给艾尔·霍福德和本·西蒙斯再做一个掩护。

复杂又低的生态位,是空间不好的象征,从前类似的掩护是罗伯特·考文顿和JJ·雷迪克自己去跑的,但现如今就需要乔尔·恩比德不断的去内线和弧顶做掩护墙,但舒服的位置还不是给自己的。

后续,在低位的始终是本·西蒙斯,一个错位的单挑,乔尔·恩比德在高位等接球,面前是正在考虑协防的马克·加索尔。

每一个进攻回合都是折磨,费城76人只能让艾尔·霍福德和乔尔·恩比德两个大个子在弧顶来回的给人做掩护,其余人则是等待投篮机会。而事实上如果不是快攻,阵地战这样的情况,多伦多猛龙很少有漏人的情况。


这是全场乔尔·恩比德第一次接球,14-16英尺。

多伦多猛龙立刻放掉了本·西蒙斯去包夹。

尴尬的情况有两个,首先,乔尔·恩比德出球慢,也传不太好,其次,本·西蒙斯的防守人可以放心去包夹,毕竟他没三分。而包夹速度,也就是不到一秒吧,所以说马克·加索尔能够锁死乔尔·恩比德,我想问,乔尔·恩比德何时得到了一对一的机会么?

篮球是个团队游戏。

就连我在描述乔尔·恩比德的防守时,也着重夸赞了费城76人的团队和队友对他的帮助,本·西蒙斯对后卫的限制以及其身高,速度带来的协防优势,都是不可忽略的。

那么多伦多猛龙的防守又怎么可能是马克·加索尔一人之功?我们充其量可以说,马克·加索尔这样防守出色的中锋,可以限制乔尔·恩比德。但整场发挥不佳,肯定多半是球队的因素。

以季后赛作为考虑,乔尔·恩比德的下限还是保持的比较好。

当然以常规赛为标准而仔细探究之下,你会发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当乔尔·恩比德面对马克·加索尔的时候,他的出手数会骤然下降,罚球命中率也远不及平时。可见心态有波动,但一个防守球员,有没有能力让一名球员的出手次数骤降,我觉得如果你不去把这七场比赛都看一遍,那应该是很难判断的。

同时,我又找到了鲁迪·戈贝尔、安东尼·戴维斯以及艾尔·霍福德和乔尔·恩比德的交手数据。

事实证明,乔尔·恩比德不会在和某位强力内线交手就一定会落於下风的说法。与其说是被个人限制了,还不如说是巧合抑或是,队伍风格限制,夹击造失误让乔尔·恩比德减少出手,烦躁,这种说法还比较合适。

乔尔·恩比德下体当然有问题:

膝盖伤病,导致做不了动作,结合他的增重,所以可以判断确实马克·加索尔这类内线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他。

此外下盘不结实,更真实的印象,是导致乔尔·恩比德常年要不到更舒适的位置。可一联想到他70%以上的职业生涯场均内线命中率和常年超过80%人的背身单打,以及超大的产量。就足以说明,只有遇到顶级防守队伍,配合上外线去骚扰,和夹击,才有可能比较有效限制乔尔·恩比德,不然张口就来乔尔·恩比德背身不行,下体不行,就还是比较搞笑的。

要知道巅峰期德怀特·霍华德的背打效率,只超过联盟64%的球员,每回合得到0.906,即使抛除掉时代加成,考虑到德怀特·霍华德僵硬勾手和转身,也不该用乔尔·恩比德和德怀特·霍华德放在一起比,他俩本身就不是同一类球员。就水平上来说,我不去比。但单就背身这一项而言,乔尔·恩比德总归是比德怀特·霍华德要精熟的。

非要比的,挺耍流氓的。

02.本西蒙斯和乔尔·恩比德的兼容问题。

目前看来两个人肯定不兼容,打法上差距太大了。

这两个人在一起确实有好处,本·西蒙斯的外线防守能力很强,传球能力也很不错。

但根本的问题在于球队的期待出现了问题,前文说过:

球队的期待是,让本·西蒙斯像史蒂夫·纳什一样去传球引领球队体系,而当乔尔·恩比德作为内线的防守核心并依靠其低位和中距离ISO的能力,填充季后赛的关键下限产量。

但问题来了,本·西蒙斯打不了挡拆,做不了核心持球人。他需要一个能投三分的内线,而乔尔·恩比德不行。乔尔·恩比德需要一个能打挡拆,能降速打阵地,不拖空间,又同样能保证产量的核心后卫,而本·西蒙斯不行。

所以两个人不适合在一起,16-17赛季的乔尔·恩比德在膝盖不适的前提下隐瞒了伤情,以致只打了31场,这让前费城总经理对其十分不满,甚至打算交易他,并以本·西蒙斯和马克尔·富尔茨为核心建队。如果不是小号门的缘故,谁知道这个计划能否得以实现呢?

在这背后,费城76人的管理层,又有多少人对乔尔·恩比德不满呢?我不得而知。

但即便如此,我仍然要强调的是,乔尔·恩比德绝对对费城76人起得是正面作用。交易向来有两个作用:摆正球队核心以及补强。那么想要交易乔尔·恩比德,就务必要起到这两个作用中的至少一个。本赛季不可能交易的原因是,他们仍在争冠旅程中,而交易很难补强。

如果有交易,大概率在下个赛季,因为要摆正核心,而且大概率摆正核心的意义,已经要大于那些交易可能会造成的损失了。

03.最后的最后,乔尔·恩比德问题

现如今的乔尔·恩比德,几乎防不出去,防到罚球线已经是过去式了,而是几乎成了蹲坑中锋。尽管护框影响力仍在,选位依旧不错,但和过去的那个众人所期待的自己,相去甚远。两年前他是二阵中锋,一年前他是二阵中锋,今年的他看上去似乎还只是个二阵中锋水平。

冲击历史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重之前,他是有灵性的全能年轻天才中锋,协防护框,投篮顺下吃饼,华丽持球进攻于一体。问题在于,内心过于骚动,体重不够大,部分攻坚不够稳定,篮子还不够稳,传球粗糙。

增重过后,膝盖屡屡受伤,投篮准星下滑,或者说没有大的进步。要命的低位和单打在季后赛屡屡失常,这里原因很多:手活差点意思,力量差点意思,传球威胁不够大,投篮不够过关,速度也满了,膝盖伤了也做不了动作,传球威胁又不大,怕包夹。

总结起来,不就是————————

天赋不够么?

今后的道路很难走,被不被交易先不提,是减重走挡拆道路,还是继续在背身上一条路走到黑。篮子能不能练出来,传球能不能变好。这都是问题,解决了,他就是伟大的中锋,解决不了,他就是平凡的亿万富翁,狮子猎人。

而我们喜欢的那个乔尔·恩比德,在2016-2017赛季受伤后,就没了。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siwan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1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如何对比2017-2018赛季的布兰登英格拉姆与本西蒙斯?

18-19 赛季 76人队的核心是恩比德、西蒙斯还是巴特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