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平庸,非常失望,该如何调整积极面对?

做教育这么多年,我们非常理解家长投射在下一代身上的期待和焦虑,这一点其他回答分析得很到位了,但是,我有个问题:

题主怎么就能对孩子「平庸」如此的肯定呢?

你的孩子真的「平庸」吗?

比如苏东坡的爸爸,宋代大文学家苏洵,「少时不好读书」,一直到二十多岁,才开始用心学问。然后,他仿佛突然开窍了一样,终于成为一代文豪……

当然没有!如果就是这样,那只不过是另一个「一鸣惊人」的鸡汤故事罢了。

事实上,苏洵开始读书的时候,态度很不端正,并且自我感觉良好。后来参加举人考试,不幸名落孙山。苏洵翻出来自己的几百篇旧文,越读越觉得惭愧「吾今之学,乃犹未之学也!」愤然焚烧了旧稿,发誓不通读经史,贯穿古今,绝不落笔成文。

后来,苏洵终于成为一代文宗,连同自己的儿子苏轼和苏辙并为「三苏」,父子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传为美谈。

如果就以二十七岁之前来看苏洵,他也是非常「平庸」乃至于「不成器」的,作为苏洵的父母,可以说也从他身上「看不到希望」。但是,因为一次落第的刺激,苏洵成功的被激发了上进的热情,有了动机,加上自身的条件,就变得出类拔萃了起来。

当然,苏洵的例子并不是说,每个人经过一次考试落榜的挫折,就一定能够产生足够的动机去努力。但是这个例子至少可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

不要轻易的对其他人下「平庸」的断言!尤其是对孩子!

不要轻易的对其他人下「平庸」的断言!尤其是对孩子!

不要轻易的对其他人下「平庸」的断言!尤其是对孩子!

与其怨天尤人,还不如放下执念,从技术的角度来考量,怎么能够对孩子因材施教,在避免副作用的同时,能够激发出孩子的兴趣和潜能。

毕竟,题主你最想要的,是让孩子不成为你眼中「平庸」的人。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来激发孩子的潜能呢?可以先看看平日里常见的两个激励手段,物质激励和引导激励。

首先是物质激励。根据Benabou and Tirole (2006), 人们做一件事情的动机有三个方面:

  1. 外在的奖励——比如金钱和奖品;
  2. 做这件事情本身的愉悦感;
  3. 做这件事情给自己和其他人带来的「印象」——比如说「做这件事情让我觉得在自己或者他人眼中成为一个好孩子」

显而易见的是,加入物质激励会产生两个效应,一个直接的价格效应,那就是外在的奖励增加了,毫无疑问会增加孩子的动机;而第二个是间接的心理作用,这方面就不好说了。

首先,因为在大人和孩子之间,大人属于信息的优势方,所以设立一个奖赏本身就有在给孩子传递着一些信号:

比如说:如果你考前三名,我就给你买一个大机器人!

这个有可能意味着「考前三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我给你这么大的奖励」,也可能意味着「如果我不给你奖励,你可能考不到这么多,所以给你加把劲」,还可能意味着「我不相信你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所以额外加一个奖励」…… 显然,如果孩子这么想,那么很可能金钱带来的正面价格效应,就被这些负面的心理效应给削弱或者抵消了,以至于怎么刺激都无效。而在家长看来,「我给你这么多奖励了,你还不好好干,不是平庸是什么?!」

如果真的想用物质奖励的话,Gneezy and Rustichini (2000) 在他们的论文中,用标题就给出了答案「要么给到位,要么不给」。

在他们的实验中,他们发现让学生们去上门慈善募捐的时候,学生们在免费做的时候付出的精力和得到的结果,反而比「给一些报酬」的情况还要高。为什么呢?因为在免费的时候,学生们会觉得自己付出是做了一件善事,让自己觉得自己是一个「好人」;然而给了报酬之后,学生感觉这只是一个正常的任务,于是之前激励他们的动机消失了,而所给予的金钱,又不足以产生足够的激励,两边的好处都不沾,最终只能得到一个「平庸」的结果。

其次,对于平常说的「对孩子进行引导」,往往被看做是正面管教的好例子。但是这中间依然有一个暗坑,会让孩子表现为平庸,那就是过度引导

在付出努力的过程中,孩子往往会有一种:「我在自发的努力,我真是个好孩子!」的感觉,这种动机属于自我的正面「印象」,本身的这种信号就会给孩子一个正向的激励。

然而,如果我们引导孩子去这么做了,那么这种因为自发努力而产生的激励就消失了,整体的效果反而会降低了孩子的努力和表现欲。

从这个意义上讲,「过度的引导」真的就应了那句「过犹不及」的老话。

到这儿,有人可能会问了,如果物质激励和引导都可能有副作用,那么在教育过程中,孩子确实不努力怎么办? Glewwe, Ilias, and Kremer(2010) 解释说,这是因为几乎人人都有的一个行为经济学上的因素:双曲线的折现函数。

上图灰色的点是理性的折现,而黑色的点就是双曲折现。

显然双曲要比理性更加的「陡峭」,这意味着拥有双曲折现函数的人会更加的看重「当下」,俗称「短视」。这直接导致人们更加看重眼下的愉悦而忽视未来的发展,对应到教育上,因为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在遥远的未来,而玩乐是当下的,所以孩子往往会体现为「贪玩」和「厌学」。

这个问题看上去很简单——孩子们不愿意付出努力,我们就让他们努力,比如保证出勤,督促努力,是不是就可以了呢?

并没有这么简单。研究表明:针对不同特征的群体,同样的激励手段,给孩子们所带来的影响可能会有很大不同。

Angrist and Lavy (2009)的研究就说明,对于激励而言,女孩的响应往往比男孩更加的敏感;而Leuven, Osteerbeck, and van der Klauw (2010)的研究说明,物质激励对于基础比较好的——俗话说「踮起脚就够得着」的这部分学生有显著的效果,而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不但没有影响,反而还有负面的效果

自古以来,都在说「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但是现在,在激发孩子积极性和学习成果的方面,研究人员已经证明了类似的情况同样存在。这说明,如果家长给的激励机制和孩子不契合的话,很可能没有效果,乃至于是反效果。这样的话,孩子的「平庸」,又是谁之过呢?

最后,因为给孩子的奖惩往往总有结束的一天,所以在激励他们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将来取消奖赏所造成的「退出」效应。这其实也是经常被忽视的一个点——如果退出会导致反复,而奖惩又无法持久,那么怎么才能真正谈得上真正的激励效果呢?

这方面实验经济学的大牛约翰.李斯特写过两篇文章(Levitt, List, and Sadoff, 2010a, b)深入的研究过「激励和督促手段」使用之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长期影响。结果显示,在通过物质激励提高了实验组的成绩之后,继续观察了实验组第二年的成绩,发现即便在没有激励的情况下,第二年实验组的成绩依然显著的高于控制组。这个结果似乎比较让人振奋:这意味着短期内成功的对孩子实施了正面激励,可能会有非常长远的正面效果。但是——这儿又有一个前提,就是奖励的标准已经要有综合性,尽量不要留出太多「取巧」的空间。因为Cornwell, Mustard, and Sridhar (2006) 的研究中特别指出了,学生阶段的奖学金激励对学生的长期效果未必是正面的,因为学生为了获得奖学金可能专门去学习那些分数容易给的很高的「水课」,而忽视了真正知识的学习,而滑向平庸。

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庸」,但是如何「出类拔萃」,除了靠运气之外,更多的还需要家长的参与,尤其是精心的设计的激励机制,来激发孩子的潜能和兴趣。 总之,题主与其自怨自艾,或者期待别人给自己来灌鸡汤以自娱,不如把目光投向方法论,积极的去参与到和孩子的互动中来,帮助其早日发现适合自己的激励方法。

参考文献:

Angrist, Joshua, and Victor Lavy. 2009. “The Effects of High Stakes High School Achievement Awards: Evidence from a Randomized Trial.”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9(4): 1384–1414.

Benabou, Roland, and Jean Tirole. 2006. “Incentives and Prosocial Behavior.”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6(5): 1652–78.

Glewwe, Paul, Nauman Ilias, and Michael Kremer. 2010. “Teacher Incentives.”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Applied Economics, 2(3): 205–27.

Gneezy, Uri, and Aldo Rustichini. 2000a. “Pay Enough or Don’t Pay At All.”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5(3): 791–810.

Leuven, Edwin, Hessel Osteerbeck, and Bas van der Klaauw. 2010. “The Effect of Financial Rewards on Students’ Achievement: Evidence from a Randomized Experiment.”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8(6): 1243–65.

Levitt, Steve, John List, and Sally Sadoff. 2010a. “The Impact of Short-term Financial Incentives on Student Performance.” Unpublished paper.

Levitt, Steven, John List, and Sally Sadoff. 2010b. “The Effect of Performance-Based Incentives on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Evidence from a Randomized Experiment.” Unpublished paper.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学而思网校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4716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对于父母来说,接受孩子的平庸,是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啊?

为人父母,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一生「平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