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这是两个问题。
问题一:工作忙
问题二:没有时间陪孩子
解决问题的“万金油”——质疑问题本身。
您真的工作很忙吗?
您真的没有时间陪孩子吗?
问题一:您真的工作很忙吗?
因为问题没有过多细节描述,不敢猜测题主您所说的工作忙,是什么状态?
如果题主的状态正如当年10w+爆文《孩子,对不起。放下工作养不了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中的一些例子,家里孩子是留守儿童的,抱歉,我认为我的答案可能对您帮助不大。
我仅假设题主是普通打工族,工作繁忙,每天加班很晚才能回家,甚至只有周末才能回家的状态。
对于工作忙,其实很多人会习惯性地陷入一种感性思维里自我陶醉,没有办法客观、理性地发现事实。
正如时间管理故事书《小强升职记》里面所说的,
世界上由两类人组成。一类是“确实很忙的人”,一类是“假装很忙的人”。
而“确实很忙的人”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会自我管理的人,另一类则不会。前一种人用20%的时间完成了后一种人用80%的时间才能完成的事,因此前一种人忙着打发闲逸时间,后一种人则忙着煮方便面和熬夜。
所以,如何可以看清楚【工作忙】的事实?
以我本人为例。在学习时间管理前,一直感觉自己工作很忙,整天要加班,想认真做点事情呢,也总是被人打断。赶工作的时候,感觉是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自己辛苦工作一整天已经很累了,还要加班,如何谈陪伴孩子呢?
但是学习记录时间日志后,结果是大大的惊人!——有统计数字的上厕所、刷手机时间,竟然达到每天136分钟?!如果这个些时间省下来陪孩子,那该多好!
以上,就是事实。
虽然我的感受是——很忙,经常加班,一直被打扰。
但是透过时间日志,让我看到了事实——我不忙,做事情有头无尾所以整天加班,刷手机浪费了很多时间!
过后,我有意识控制自己刷手机的时间,并且设置倒计时。当我下意识拿起手机时,或者有需要看手机时,我都会设置倒计时10分钟,有效控制自己陷入刷手机的时间黑洞中。另外,我还调整了自己的工作策略,每天设置必须要完成的【3只青蛙】的重要任务,完成第一项、再到第二项,保证自己不是东搞一下、西搞一些。效率提升200%!
因此,我强烈建议【感觉自己工作忙的人】,可以用1—2天来记录时间日志,并且分析,然后找到优化的对策。
关于记录时间日志的方法,建议可以在微信读书APP中详细阅读《小强升职记》。
问题二:您真的没有时间陪孩子吗?
同理,我认为应该对这个感性的描述,进行具体的量化。
您认为,如何才叫做陪孩子呢?
您得先定义好【陪伴】这个词的意义。
由您和孩子对【陪伴】下定义,对【陪伴】这个词进行量化,并且完成它。
这里说的是“您和孩子”,应该在相互尊重的、平等的层面上,进行商量,从而做出一个双方都可接受的解决方案。(当然,如果孩子太小,还不能说出需求,那您可以提出几个选项,供孩子选择。)
例如,您可以参考大J小D关于【高质量陪伴】的几项建议:
每天至少一次完全没有手机干扰的陪伴;
每天至少一次和孩子一起疯狂傻笑;
每天至少一次身体接触(拥抱、亲吻);
每天至少一次放下“教”孩子的念头,而是跟随孩子玩;
每天至少一次看着孩子的眼睛说,我爱你,我喜欢和你在一起!
更具体的,您还可以定义:
每天/周,至少陪孩子吃一顿饭;
每天/周,放下手机,固定一个时间段(15分钟/半小时/甚至更长)和孩子互动;
每天/周,至少有一次让孩子睡前能够看到你;
每天/周,与孩子共同完成一件事(散步、踢球、做手工、收拾屋子等)
每天/周,与孩子共读一本书;
……
上面列举的【高质量陪伴】清单,你们可以自行定义。例如,你们设定,如果每周完成清单50%,就算完成了【高质量的陪伴】!而孩子,由于参与了定义的过程,也会得到满足。
你甚至可以做一张打卡表,让孩子评分,完成一项就给你奖励一朵大红花!
因此,工作和家庭的平衡,并不需要我们在时间分配上做到“一视同仁”,而是要在时间质量上做到平等相待。
例如我家先生,平日在外地工作,周末才会回家。他会在工作天加班工作,尽量腾空自己的周末,回家陪我和孩子。有时候遇到紧急的事情,也会等孩子入睡后再做。
对我,他逐渐学会了正向激励:从外地带点吃的回来,周末带我下馆子、自驾游;对孩子,他主动成为全陪奶爸:陪玩陪聊陪洗陪睡。
所以,即使他平日不在家,但周末对家庭的【高质量陪伴】,可以填补他在周一到周五的家庭位置缺失。
最近在上时间管理课程,老师说的一句话我很是认同:
抱怨者通常活在感受里,而行动者通常活在事实里。
通过把感受,进行量化、定义,再分析,付出行动,改变就会发生!
加油!
以上。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李妍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74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由于之前在外地打工,现在我8岁的孩子什么事都不愿意与我沟通,我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