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2019年10月新番BEASTARS(动物狂想曲)?

狼眼中折射的人间百态

制作人细井骏介将阅读《BEASTARS》原作的印象归结为,在动物世界的庞大架构下所展开的影射人类社会的一则有趣寓言。作者运用动物人设的巧妙过滤,使得一些原本在单纯人类世界中暧昧不清的关系冲突,一下变得明晰而又尖锐,因而吸引着细井不断追看下去。

动画版第 1 话结尾处,通过短短一瞬的本能反应,向观众揭示了横亘于雷格西与春之间、肉食与草食种群无法用理性回避的巨大矛盾与鸿沟,令观者们禁不住好奇,后续的剧情将以何种方式推进下去……

据细井介绍,板垣巴留老师对此次动画改编所提的最大要求是,尽可能保留原作中的特定用语,以便保持《BEASTARS》世界的独特意境。尽管细井对此很是认同,但鉴于 TV 动画很少能倒回去重看,一旦开演后观众就只能顺序看到底,为了确保大家不至于因为名词理解上的存疑,而跟不上故事发展的节奏,主创团队从一开始就向板垣老师仔细询问清楚剧中各种名词的具体含义。

另一方面,由于漫画中穿插了大量的角色内心独白,而假如将这些相当于第三者视点插入的旁白原原本本放到动画中去,很大程度会拖慢整部剧的行进节奏,同时也会削弱动画作品应有的画面表现力,因而在剧本创作时,对这部分内容均作出了相应调整。

不过,考虑到原作中的独白对于角色刻画及剧情推动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因此以松见真一监督为首的主创团队,无论对台词编写字里行间的语境推敲,还是对演出画面的气氛营造都格外用心费神。

尤其对全剧的整体基调与大方向起到了关键引领作用的第 1 话,既要突显作品的世界观,又要引起受众对于今后事态走向的关注,因而在描写雷格西与春相遇一幕的问题上,主创团队反复研究论证,慎之又慎。

除此之外,为了让动物角色的举手投足更加生动传神,制作团队对各类细节塑造下了不少功夫。诸如,动物的毛发的样态色泽,动物的习惯性动作,其中包括角色行动时下意识地抖动尾巴、晃动耳朵,还有朝向音源转动耳朵的自然习性等。制作人提醒大家观赏动画时能对上述表现加以留意。

谈及今后看点,细井首推雷格西与春之间的有趣互动,比如他俩因彼此的误会而引发的一系列对话,这些在原作中本就让人忍俊不禁,而在动画版里,通过声优的演技,角色的动态,以及配乐音效等多重效应的叠加,使戏剧感染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最后,细井表示,第 1 话所制造的悬念仅仅只是一个开端,之后登场角色间的关联会越来越错综复杂。剧情的编排,就是要让观众追剧越深越无法离开视线,不愿错过任何一话,因此制作人希望大家能够支持动画版到完结撒花。

【参考资料】

  • 19年11月号《Animedia》

如何塑造“似是而非”的3DCG动物角色

由板垣巴留创作,拔得 2018 年“日本漫画大赏”头筹的《BEASTARS》,以动物拟人化手法,展现了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共存世界的群像剧。该剧主要讲述分隶属“捕食者”与“被捕食者”阵营的主人公灰狼雷格西与兔子春,在学园生活中一次又一次不可思议的心灵互动过程中,逐渐自我察觉、并正视本能的故事。

承接本片动画制作的是锐气正盛的“Orange”动画工作室。此前该工作室凭借在首次独立制作的 TV 动画《宝石之国》中细腻独到的作画与 3DCG 表现,引起各方瞩目。这回选中《BEASTARS》,又将在哪些方面尝试新挑战,谋求新突破呢,来听听监督松见真一与 CG 演出池谷茉衣子从 3DCG 制作的角度所作的分析吧。

松见监督参与了《宝石之国》4、7、9 话的演出,以及 11 话的演出辅佐。那次是他与“Orange”的初次合作,也因而有了这一回的再度联手。

池谷则是“Orange”所属员工,片尾显示的头衔是“CG 演出”。这次除了由全体“CG 演出人员”共同制作完成的第 1~3 话外,她还担任了第 5、8、11 话的动画演出。

据池谷介绍,“Orange”社内,角色建模与动作演出是各自分开作业的,而她主要负责角色的动态演出。

“Orange”工作室的特色在于 2D 与 3D 的融合。以往市面上推出的众多动物题材的 2D 作画动画,都无一例外地遭遇了动物毛发表现的难题,而这点,恰巧是 CG 擅长的领域。只不过,相较美国的迪士尼、照明娱乐等全 3DCG 作品,日本的 3D 动画更加擅长结合 3DCG 技术后做出类 2D 的视觉呈现。

虽说 3DCG 在繁琐的细部刻画方面拥有 2D 难以比拟的优势,却也带来了建模时对于线条精准性的更高要求。比方那些在 2D 作画时,哪怕角色眼睛的位置略有些位移,但只需视觉呈现足够帅气便可蒙混过关的误差,在 3D 中一律不被允许。

监督要求《BEASTARS》的角色建模,要在遵循骨骼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尽可能还原板垣巴留老师原画的笔触特点,在两者间不断求取平衡。并且,鉴于手绘与 CG 角色设计目的性的区别,后者从一开始就得照顾建模阶段的操作。

就像前文中提到的,作画动画中允许“效果 OK”的小偏差,所以做人设时会更多偏重原作画风的韵味。拿灰狼雷格西向前突出的嘴巴举例,作画动画中的某些拍摄角度,可适当调节缩短鼻头的长度。而驾驭已定型的 3D 模型时,每 CUT 里鼻头的长度就没法更改。

由于 3D 角色设计与动态捕捉之间所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因此监督在听取两方面关于“巴留老师很在意人设的此处细节”“膝盖做那么长的话,会影响到动作捕捉的匹配”等方面的意见时,会反复权衡利弊。

最先搞定的建模是雷格西、春、路易 3 个登场角色。整个过程中对于角色头部的外形轮廓、手的长度,以及颈部与躯干的连接处都做了相当精细的修改。而后又根据巴留老师的监修意见做出进一步调整……可谓慢工出细活。在这之后的建模均参照以上步骤及原则实施,进展得相对平稳顺利。

作为片中主角,雷格西的建模存在不少讲究。既要保留狼的样态特征,又不可太过接近真狼,两者间的分寸把握颇为微妙,有时哪怕只是对鼻头、额头稍作细微调整,也会给观者留下不尽相同的印象。

此外,这次角色的面部表情也全部通过 3D 实现。前作《宝石之国》的操作,是在建模时先将头部做成卵型,再将制作好的眼睛及嘴巴的 2D 贴图贴上去。但这回登场角色皆为动物,类似狼嘴那样明显突出的结构,靠贴图这招就行不通了。

借助 3D 动态捕捉技术制作角色的面部表情,对“Orange”而言属于全新挑战,对于像雷格西那样与人类面部结构差异明显的角色的演技塑造,这回都是全体制作人员群策群力,一起商讨着进行。

除去面部部件的控制以外,还会结合局部可变型操作,尽量想法子提升角色表情的丰富度。此处监督调侃,幸亏谁也说不准狼的微笑该是啥样,算是这当中唯一让制作人员省心的事情。通常观众在鉴别人类角色的表情时会更为犀利苛刻,稍不小心就会穿帮。但动物的笑容并不存在绝对的评判标准,只要做出大家大概会知道是“在笑”的表情就行。

对于“动物感”的处理,制作团队最初尝试了让角色浑身长毛的版本。但综合动画检验后发现的问题,以及角色与角色间,还有角色与背景美术融合度等实际状况的考量,对角色的局部毛发密度的增减,长度的修整,以及毛发末梢都反复进行试错与调整。尽管制作团队也参考查阅了动物图鉴上动物毛发的结构,但因为有原作作为模板,也就没必要在动物性上做非得超越原作的努力。

监督试图在各种不同情境下,体现同一动物的不同特性,因而本片中的角色模型并非一用到底,而是根据不同场景的表现需要,预备角色的若干种不同设计。比方第 3 话中春与雷格西发生肢体接触的场景中,就比其它镜头看上去更突出了毛发的蓬松感。还有第 1 话中被逆光照射的羊驼提姆身上闪亮的毛发,也是为那一镜头度身定制的。

在强化角色“动物感”外观的同时,赋予角色人类的行为举止,容易引发所谓的“恐怖谷现象”,因而监督对这些方面的处理也格外小心,尽量不让雷格西张大嘴巴说话。此外监督还要求负责 CG 总演出的井野元英二老师,注意不要让嘴巴突出的动物在用嘴的前半部说话时,带给观众不自然的观感。

在松见看来,是否给人造成不适感,取决于造型动作的整体和谐,只要试下来可行,他对任何新的表现形式完全持开放态度。所以,哪怕有动画师为角色设计出不符合人类言行举止的动态,要是看上去有趣也都会被采用,并以此求新求变。

池谷在实操当中就十分注意展现角色说话时自然的感觉。例如,日语中“ma行”为闭口音,她就会让角色闭上嘴巴。假如只在有台词的地方机械地让角色张口闭口,会显得很无趣。虽然属于小细节,但达成的观感会很不一样。

而且,但凡台词录音与角色动态有所偏差,就会让人感觉是在放背景音,因此池谷总是认真比对台词的音源,一一卡好时间节点。本剧中角色讲的都是人话,既得对应动物的情绪起伏,时而显露一下牙齿,也要避免让角色在小声说话时嘴张得太大。

其余动作设计方面,池谷会注重赋予肉食动物行动时的力量感,草食动物则基本遵照人类的行为模式。然后对于尾巴、胡须等人类动作中几乎不会出现的摇摆,要做到不过分柔软也不能太僵硬。因为角色尾巴也是 3D 模型制成的,一动不动的话,看上去就像是在身后拖了个无机的赘物,所以会让尾巴时不时摇动一下,原作中也时常通过尾巴的摇摆表达角色内心的喜悦。

再有就是耳朵。人类是以视觉输入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但对于一部分视力不佳的动物而言,最先做出反应的是耳朵,相关动态演出也体现出了人与动物的区别。

除此之外还有体现动物习性的动作。比如监督要求动画师做出春吃东西时,如同啮齿类小口啃食的吃相。另一方面,《BEASTARS》中草食动物的牙齿与人类的形状相同,因而并没有长大门牙的春,其实只是进食的样子像兔子而已。并且模仿动物姿态并没有一个硬性的执行标准,这就需要动画师按每个镜头的具体需要酌情做出加减。

另据监督介绍,相对人物角色,动物的路人角色做起来非常辛苦,即便是不知姓名的那些学生们,也得让观众通过外观一眼辨识出究竟是鹿是熊,因而并不能像画人物那样三下五除二复制增加一堆群众,外加本作中动物角色的种类繁多,还不能与主要角色的动物种类撞车(路人角色中没有狼和鹿),等于要花费与有名字的角色差不多的劳力来制作路人角色。因此动画中最常见的路人角色是山羊和狐狸。另外兔子的外形特点过于显著,也不能用。

当然,有些动物的骨架结构相似,模型可以重复加以利用,再通过质地、毛发颜色、外形轮廓的差变换花样,就有点像在普通的马身上刷上条纹,变斑马的意思。

在众多动物角色中,池谷觉得比较难操作的要数食蚁兽。比如动嘴的戏份,以及正对镜头时的平衡感把握。在某些特殊角度,完全看不到食蚁兽的眼睛,外形就跟个光溜溜的香蕉似的。而类似情形在 2D 作画时,只需稍微移动一下眼睛的位置就可轻易弥补。而且 3D 食蚁兽需要通过阴影才能体现出立体感,实操起来出乎意料地“麻烦”。

总而言之,本剧登场的主要角色众多,根据各话登场主要角色的不同,路人角色的动物品种也得随之做出调整,还得注意不能让路人形象太抢镜。

另外,官网角色介绍中出现的家鸡蕾格姆,原本在原作中只是作为单话完结副线故事中的登场角色。据监督透露,在最早一版的系列构成中,并没有蕾格姆的戏份,但考虑到该角色在原作粉丝中拥有的高人气,加上巴留老师出席公众场合时也总是带着蕾格姆的面具,所以觉得动画版中此角色必不可少。

其实原本蕾格姆在《BEASTARS》里算不上某种符号化的象征,就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只鸡。如果路人角色中也冒出其它鸡来,那就会被当成是一群蕾格姆,因而路人角色中也就绝对不能有鸡出场。

谈及今后看点,池谷建议观众留意角色穿着的变化。大家的制服会从长袖变为半袖,还有针织套衫、吊带背心等。并且演剧部部员的舞台服装也会翻出多种花样。通常 CG 动画中为提高模型利用率,减少建模数量会有意节省换装,但本片在这方面真的很下血本,值得一看。

松见监督则提醒各位观众,剧情行进到中盘,春与雷格西互吐心声,并开始相互理解对方,却不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致使迄今为止一直保持隐忍克制的雷格西采取了主动出击……但其实只要观众开开心心追剧到完结,就会让监督感到很欣慰。

【参考资料】


描绘具有现实感的动物角色

在系列构成樋口七海看来,《BEASTARS》的原作想要探讨的是,当与身俱来的天性与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发生矛盾冲突时,作为个体该如何自处。在这则板垣巴留描绘的现代气息十足的寓言当中,作者将动物角色及大胆幻想巧妙融合,寓教于乐,手法着实高明。

动画版第 4 话中,雷格西与老虎比尔上演了一出拳脚相向的激烈打戏,但总体而言作品基调相对偏“静”。鉴于漫画原作在戏剧化呈现方面着墨颇多,因而樋口认定,在剧本改编之时,应该为舞台表演的相关戏份留出足够的时间占比。当然,通过细致地梳理归纳,大可将动画版改编成更符合逻辑脉络的构成,但樋口又十分在意原作那种凌乱中暗藏有序的特殊韵味,所以在平衡感的斟酌取舍上费了一番心思。

《BEASTARS》中的登场角色个性强烈,且刻画难度各有不同。同样是做违心的事情,红鹿路易的行动动机基本能够让人一目了然。而雷格西走的却是异于常人的思考回路,因此对于该角色的形象刻画及行动展示破费周章。尤其动画版的第 1、第 2 话里还加入了原作中没有的桥段,这些部分的改编,至少不能让原作粉看起来感觉别扭。

此外片中的女性角色同样抢眼且独特,有些女孩的性格甚至略显奇葩。樋口觉得,只要向观众交代清楚这些女孩子的行为动机,她们还是相当引人爱怜的。主人公春的魅力体现在,超然脱俗的坚忍与精明圆滑的世故在人物身上虚实统一。

需要指出的是,原作中运用了大量的角色内心独白,这一表现形式尽管在少年漫画中并不常见,但却是少女漫画的惯用套路。樋口极为欣赏这种由不和谐孕育而出的有趣观感,自然也就想在动画版中加以发挥,但倘若只是一味让角色傻站或呆坐在那里叙述独白,肯定会让观众感到腻烦无聊,因此具体实操时还得给角色编排适当的动作,或是边切换场景边进行……

再有就是,尽管本作主题有其沉重的一面,但毕竟属于校园题材,在整合编剧时樋口会有意识地掌控好轻松明快段落的占比,给观者留出对希望与救赎的期待空间,不至于使整体的调性过于阴郁晦暗。其中,雷格西等犬科动物共同聚居的犬科宿舍传出的接地气的嘈杂感就包含了这层用意。除此之外,樋口还听取工作人员的意见,写作时很是留意高中生的措辞表达,以及男生女生间的用词区别。

说到动画表现的画面冲击力及优势,樋口举例第 1 话结尾处,当春察觉到雷格西发出的声响,警觉地竖起耳朵的瞬间。这样的动态在漫画当中是很难直观地传达出来的,而这正是 CG 动画的强项。

谈及中意的剧中人物,樋口内心其实很想给后半段将要登场的灰狼茱诺多加些描写。随着情节的深入,春将带给观众的印象会呈现较大幅度的转变,但都不及茱诺的跳跃性来的显著。茱诺是那种擅于以自身高超的人际沟通技巧,掩藏并贯彻我行我素本质的类型,非常具有影射现实的意义。

至于动画今后的看点,樋口表示,之后的剧情将围绕恋爱及动作打斗两大要素,平行加速推进,届时雷格西在春心目中的感觉会愈加明晰。 另据透露,截止第 6 话,雷格西将逐渐以恋爱的眼光重新审视春,而春这头对雷格西,总算从“单纯的雄性”升格到记住了对方的姓名。这场需要跨越食草与食肉种族障碍的恋情本就存在着诸多坎坷,更何况,春还有路易这样一位正在交往的恋人……

而除了肉食动物的种族差异,缺乏与异性相处的经验也是摆在雷格西面前的另一大课题。常言道初恋往往不会有什么结果,情窦初开的大灰狼的这段跨族恋情将何去何从,若真能开花结果,也该算得上是一种奇迹了吧。还请各位看官对雷格西接下来的种种努力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 19年12月号《Animedia》

兽皮包裹下的情与欲

监督松见真一用“披着兽皮的真实人情剧”来形容自身阅读《BEASTARS》原作后最为深切的感受。本作借用动物角色来影射人们为求生存不得不压抑天然本性而衍生出的焦虑与扭曲的心态,却为读者带去了比直截了当以人写人更为强烈的心灵震撼。

主人公大灰狼雷格西,生活在一个食草与食肉动物混居,作为食肉兽必须时刻小心隐藏本能,方能维持和谐共存的社会。雷格西平日处世格外低调,长期循规蹈矩地遵守着表象秩序,竭力不让弱势群体对自己心生畏惧。而与兔子春的偶遇,却使他遭受到身与心的双重冲击……

在一系列机缘巧合之下,原本只求本分从事舞台幕后工作的雷格西被意外推上了前台。在与老虎比尔演对手戏时,眼见对方明目张胆在台上使用违禁兔血强壮剂的举动,雷格西胸中某种压抑已久的怒火被瞬间引燃……然而,这股无名之火究竟是出于对规则践踏者的不满,还是冲着……雷格西是否意识到,与柔弱兔子的不期而遇,会使自己发生意想不到的转变?

食肉的雷格西与食草的春一旦互生情愫,势必得跨过那道横亘在彼此阵营间难以逾越的鸿沟。然而要让狼在面对兔子时不动食欲根本没有可能。原作中让主人公以“母性”来化解矛盾的手法,而类似操作在少女漫画及浪漫小说颇为常见。因此单是对“漫改动”过程中谋篇布局的调整,以及针对男女观众对同一镜头的不同解读等问题的研究,就已经激发起松监督极大的创作热情与探求欲。

松见想以一种男女都能接受的视点来规划本剧的拍摄,但对此前拍惯了男孩物语的他而言,一个不注意便很容易往男性的方向跑偏。比方,站在男性立场,路易只需在春面前足够阳刚帅气,但女性还想在人物身上寻求可爱的一面,而在男性看来那些不够爷们的地方,恰恰满足了女性对于可爱的需求。

此外原作中大量的独白非常出彩,并且经常以由内至外、由外至内的视线来回切换描写同一角色,或是展示不同角色对于同一场景的不同观感。如何在转换“影像修辞”时尽可能保留“漫画修辞”原汁原味也是监督乐于挑战的部分。

据松见介绍,《BEASTARS》的项目企划,起始于动画开播两年前的 2017 年,作为初期阶段入队的成员之一,监督与其他主创共同克服了包括时间、预算在内的各种困难,才千呼万唤地盼来了动画正式播出的日子。

本作出自 20 多岁的女性漫画家手笔,无论从选题,节奏感的掌控,故事的展开方式,以及对于雄性角色的刻画,都洋溢着浓郁的少女漫画风情。于是着手动画改编时,松见将突显 20 岁年龄段女性作品的特色放到了首要考量。

不同于强调内在逻辑,明确敌我立场,战斗成长型的少年类作品,本作蕴含许多暧昧不清的牵扯,为此监督在剧本推敲与分镜制作等方面都格外用心。毕竟之前由其执导的绝大多数作品均是站在男性的观察视角,若是不做积极应对,便极易与巴留老师的思考路径产生偏差。

既然认定原作者的感性与表现力才是《BEASTARS》的魅力源泉,就应不偏不倚地贯彻执行,所以很多地方松见克制住想把片子拍爽的冲动,故意朝着反常的方向找沉浸感。

原作巴留老师几乎不看动画,因此对动画化本身没有提过特别具体的意见。但因为老师有着庞大的观影量,她会指示制作团队某处桥段应该往哪部真人影片的氛围上靠。配色借鉴了法国比利时漫画等偏欧洲的色系。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对“红”的运用可圈可点,作为一种暴露本性的象征色,无论是第 1 话开篇之时血红的月亮,殷红的地毯,还是雷格西通红的双眸,都有意在强调红色所代表的含义。并且,为加强对比反差,还特意用绿色、蓝色系的补色加以衬托。就连白色墙壁也处理成少许偏茶色的调子。

除此之外,巴留老师还坚持要求监督保留“食杀”等可能会造成初看者理解困难,却对作品世界观营造起到特殊作用的部分“专用造语”,对此松见将本片的演出尽量设计成便于观众理解词义的方式。

关于“拟人化”的动态表达,因为登场角色脖子以下部分和人一样,所以动作也就照着人类行为的基准设计,没啥难度。倒是原作中随处可见的各种人物独白,为了不至于引发理解上的歧义,对那部分完全站在第三者观察视角的镜头,会有意识地采取切换拍摄机位等做法。

表情方面,猫、兔一类的动物可以不怎么费力地效仿人类的表情动作,可是碰到像鸟类等长着突出喙的物种,究竟该怎样赋予角色喜怒哀乐,有时还真感受到了表情幅度的局限。

目光流转比较难搞定的要数春,因为只有黑色的眼珠部分没有眼白,因此在斜视憋眼的时候经常让人弄不明白角色到底看向何方。在向巴留老师征求对策时,老师说可以通过改变眉毛的位置来实现,但这对 3D 动画来说办不到。监督调侃,这种时候给观众留一点不确切的猜想空间或许是个逃避的好借口。另据监督透露,巴留老师让制作团队用不着把春塑造得太过可爱,说是春已经和徐娘半老的兔子没啥区别了。

另外,为拉大剧中角色独白与普通场景的音源差距,本剧特意将独白与正常台词分开录制。例如,第 2 话中雷格西与身体中食肉动物本能相对峙的那段,声优小林亲弘所表现出的判若两人般的演技,倘若不是分别录音,恐怕会让表演者在情绪切换时出现收放困难。

松见觉得,春与茱诺是全剧中最有魅力的角色。身为女主,春在异性面前总是一副楚楚可人的乖巧模样,配上稍稍拐弯抹角不够爽利的性子,同时又执拗地探寻着自身存在的意义……集众多矛盾特质于一体,使得春的形象鲜活而生动。

相较之下,茱诺更为坦白,直来直去的性情倒也惹人爱怜。两者皆是巴留老师不主动逢迎男性看客喜好,描绘出的极具现实感的女孩形象。包括那个全身心扑在男友身上的春的情敌瑞知,那种少女时期将恋爱当成生命全部的盲目与偏激,太具典型意义。假如换作一般的男性作家,怕是不太会上演如此“歇斯底里”的互撕。

如果说作品中的女性登场角色是在任性释放、本色出演,那么男性角色则处于被观察者的位置。在同为男性的监督看来,对于雷格西各种反应的琐碎描写,并非立足于纯男性立场的细致与真切,但却勾勒出了一个受女性普遍青睐的青涩男孩。

烦恼着 17、18 岁敏感时期男孩特有的烦恼,对于成人社会台面下藏污纳垢现象的近乎洁癖式的厌弃……雷格西无疑是本剧中最令绝大多数女性观众有所共鸣的角色。

每位由疯长体格与稚嫩心智混合而成的叛逆期少年,或多或少都曾有过试图挣脱大人管束的念头,甚至妄图超越家长,却往往在屡试屡败中被挫个灰头土脸。到头来也只得在长辈们的庇护下,听命“强权”憋屈度日。悬殊的实力落差,所引发的焦躁不甘,想必煎熬过无数颗向往独立自由的年轻心灵。

需要一提的是,作为群像剧的《BEASTARS》中许多配角同样值得关注,比方凯伊(獴),还有与瑞知形影不离的跟班猫小妹,在剧中为这些小配角设计戏份,也让现场制作人员们乐在其中。

《BEASTARS》的制作团队是一支耗费数年周期磨合打拼的持久作战部队,在此期间队员们基本维持住了高涨的制作劲头。本片属于全 CG 制作,而 CG 动画的现场,会把传统动画中那些本可拆分的环节,分配给某人独立完成,导致个人的作业负担十分繁重。

虽说制作时间相对充裕,但压在每人肩头的任务量依旧沉甸甸摆在那里,可以说是一项需凭借迎战马拉松的恒心与耐力,方能达成的艰巨使命。只要中途出现心理疲劳等状态下降的情况,则必定会影响动画成品的质量,因而监督始终对操作人员在主客观方面可能出现的懈怠保持高度警惕。

技术层面,除去近些年已被普及的“动作捕捉”技术以外,《BEASTARS》还采用了“表情捕捉”。而本作与大多数动画制作不同之处在于颠倒流程。并且此次的“前期录制”不单单体现在声音录制本身。在收录彩排现场,监督亲自指挥声优们在念台词的同时,配合相应的动作表演。直到动作戏份全都演绎得符合要求以后,才宣布正式开录。为了呈现最佳的表演效果,监督还允许演员忽略依据影像对口型配音基本原则,事后再让影像制作团队配合表演进行作画。

起先,在没有确切参照的前提下,声优们还显得有些放不太开。但不久后大家便在现场开展各种尝试,并积极建言献策,气氛热烈。当演员们一个个自己动起来后,监督便无需再为设计动作耗费精力,腾出手来去干调整麦克风摆放等提升录音效果的辅助工作。

声优人选方面,试音阶段主创团队成员间就各自畅所欲言,最终选定了完美调和“食肉本性”与少年笨拙特质的小林亲弘。春的配音则交给了能够在不经意间传达出话里有话感觉的千本木彩花。出演路易的小野友树,是自开播以来个性最为张扬外放的角色,但随着剧情的深入,路易也展现出卸去人前完美铠甲后的另一面,小野对于角色的精准把握同样值得称道。

当被问“若是进入到切里顿学园,会是哪种动物,又会如何行动”时,监督坦言自己实在不愿再去经历一次充满纠结的青葱岁月,若是非得在学校里头呆着的话,他不想做学生,宁可当保安,就是原作中那条名为陆睦的响尾蛇保安。感觉不动声色地在一旁悄悄守望切里顿学园独有的世界观,也算得上是乐事一件。

说到今后看点,主人公雷格西与春直至第 5 话才好不容易相互知晓了姓名,一度让人以为两者的交往会就此顺顺当当步入正轨,岂料事情发展远非那样简单。进入第 6 话,故事突然切换成雷格西与同伴们在校外游逛时的一组见闻。

而看似冠冕堂皇的成人世界,背地里说一套做一套的种种不堪,相信会令涉世未深的少男少女们在直视这类公然耍诈的行径时,心头翻涌起阵阵难以言喻的不齿与不甘。而随着情节的推进,春在校园之外也将遭遇某事,事到临头的那一刻,雷格西采取了一反常态的行动……监督还请各位届时多多捧场支持。

【参考资料】

  • 19年12月号《Animage》
  • 19年12月号《PASH!》

AnimeTamashii:狼眼中折射的人间百态AnimeTamashii:如何塑造“似是而非”的3DCG动物角色AnimeTamashii:描绘具有现实感的动物角色AnimeTamashii:兽皮包裹下的情与欲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AnimeTamashii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88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如何评价2019年10月新番《动物狂想曲BEASTARS》?

如何评价2017年10月新番《三月的狮子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