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汽车冲压工程师,对于汽车白车身钣金零部件的开发流程比较熟悉。题主在问题中说了作为项目工程师接到客户设计好的产品,那么就不需要考虑零部件前期的设计阶段、同步工程阶段(Simultaneous Engineering)。下面就具体讲讲整车厂厂内生产的钣金零部件的开发流程。
1.询价投标 Bid
ME冲压科接到零部件的开发需求时,冲压科和采购部门协商确认参与投标的零部件开发供应商(模具、检具),供应商接收到零部件的开发要求、生产要求等技术资料,之后会对零件做初步的成形性分析、冲压工艺排布,然后对零件的模具、检具进行报价,整车厂会对初步入选的供应商进行过往项目能力评估以及报价的初步评估,然后进入最终的投标报价,一般情况下整车厂会选择最低价中标。
2.工装开发计划 Stamping VPP
零部件供应商中标后,会成立项目小组,明确客户和开发供应商对接窗口,规定项目各个模块(项目、设计、加工、调试、质量等)的负责人,根据整车厂客户提供的整车开发计划制定模具检具开发计划,这其中会包括模具检具的设计节点、制造加工节点、调试出件节点、预验收节点等,然后启动项目。
3.工装开发 Tooling Construction
检具(Checking Fixture)相比模具开发周期要短,一般情况下,在模具出首样前一个月左右需设计、加工、调试、验收完成,以满足模具冲压出的零件检测进而开展模具的调试工作。
模具(Die)的开发过程阶段依次有:零件成形性分析、冲压工艺设计(DL:Die Layout)、模具结构设计、铸件制造、铸件锻件加工、模具研合调试出件、模具整改零件质量提升、预验收等。一般情况下模具的开发周期在10个月左右,根据零件的难易程度开发周期会有一定的变动。
4.装车验证 Build Up(设计验证DV)
在模具制造开发过程中供应商会供件用于其他工装的初步验证(焊接夹具、PCF检具、涂装工装、总装工装)以及产品设计验证(DV),如果验证设计存在问题需设变零件解决问题,那么模具、检具等工装一般情况下也需要进行设变。
5.工装预验收 Pre-buyoff
当模具、检具满足制造要求,模具加工出来的零件经过检具、三坐标测量满足技术协议规定的合格率(PIST),如果是外板件则需要满足FPA评分要求(外板件表面质量);并且在供应商进行了自检,问题整改OK之后,邀请整车厂工程师进行模具验收、零件质量验收。
6.工装回厂调试 Home Line Try Out
在整改完模具验收、零件质量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后,且模具生产OK、零件合格率OK、零件外观质量OK的情况下,供应商便可将模具、检具、预验收样件发运到整车厂,也需要提交各项资料(CAE分析文件、工艺图纸、工装设计图纸、备件清单等)。
工装回厂之后(模具)会进行母线匹配调试、自动化连线调试、零件质量提升、生产效率提升、小批量生产、大批量生产、量产交付等阶段。
7.装车验证 Build Up(生产验证PV)
母线生产的零件质量相比在供应商处生产的零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工装回厂之后会进行多轮调试出件,用于调试焊接夹具、PCF检具、涂装工装、总装工装(TT/TTO)。
当然,在调试这些工装的过程中也会同步进行装车验证,这个阶段主要是产品生产性验证(PV),当然产品设计上变更在这个阶段也仍有可能出现。每一轮的装车问题点均需要提交整改计划并在后续装车中得到落实。
8.试生产 PP
试生产顾名思义就是试验生产,也就是说模拟量产。一般情况下试生产是分两个主要阶段。一是PP1小批量试生产100台份;二是PP2大批量试生产300台份。
PP2试生产OK的零件就可以提交PPAP资料(PSW文件、PFMEA、控制计划、工艺流程图、重复性再现性报告、PP&PPK等)至生产部门。与此同时生产部门完成人员培训、工装参数记录、生产工艺文件编制。此阶段生产的车辆可以出售给消费者了。
9.量产 MP/SOP
全部工装设备准备就绪,各项项目节点资料提交完成,即可以开始量产建立库存。
10.项目总结 Lesson Learn
对具有创新性富有成效的冲压工艺、工装设计、管理方式、设备等进行总结,对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报告,以在下一个新项目少走弯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以上就是车身钣金零部件的开发流程,限于个人能力以及精力,文本难免有疏漏之处,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清浅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4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汽车行业或汽车零部件行业质量工程师,有什么样的职业成长方向以及待遇呢? 不同的质量工程师岗位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