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创作蓝本,“帝师”庄士敦眼中的溥仪和近代史

《紫禁城的黄昏》(评注插图本)


内容简介

庄士敦在中国生活了三十余年,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通”。 1919 年— 1924 年,他身为溥仪的英文老师,见证和参与了溥仪所经历的一系列浮沉奇遇。在这本“目击身经”的实录里,庄士敦不仅书写了末代皇帝从少年时代到青年时代的身世,也借此勾连起从义和团运动到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冯玉祥兵变等诸多重大事件的中国近代史。

译注者高伯雨对书中提及的各个人物生平和风俗习惯都十分熟悉。全书包含两百多条译注,道出历史的诸多隐秘细节,为我们还原了真实而生动的时代面貌。

作者简介

庄士敦(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1874—1938),出生于英国苏格兰。先后就读于爱丁堡大学、牛津大学玛格德琳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 1898 年被派往中国。 1919 年被聘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英文教师; 1924 年溥仪被逐出宫后,不再担任该职。著有《儒学与近代中国》《佛教中国》《紫禁城的黄昏》等书。

译注者简介

高伯雨(1906—1992),原名秉荫,又名贞白,笔名有林熙、秦仲龢、温大雅等,广东澄海人,香港著名学者、散文家,以谙于掌故驰誉香港文坛。曾留学英国,主修英国文学。回国后,在上海工作,抗战期间回港,为多家报社写专栏,并创办《大华》杂志。集结出版的作品有以“听雨楼”命名的文集五种,译注有《英使谒见乾隆纪实》《紫禁城的黄昏》。

书籍摘录

给李经迈一封万言信(节选)

亲爱的 XX 先生:

在端午节期中,我离开北京一个时期,等到我归来,已是 6 月 3 日了。到家之后,我才听到徐世昌总统突然辞职的消息。在这天的早晨,逊帝从电话中知道我回来,就派一个心腹人送一封信给我,信是用铅笔写的中国字,请我即日下午三点钟入宫在他的寝殿和他见面。他又教我预备好两辆汽车在三点钟时停在东华门等候。但他却没有说明用途。最后他教我对此事严守秘密,因为他不想内务府和那班师傅知道这件事。

我雇了一辆出租汽车,我自己开着我的车子准时到了东华门。入宫后,逊帝已在养心殿等候我了。殿里头除我们外,并无第三人。我们见面的时间共一个多钟头。这是我生平所遭遇的大事之一。他要我立即带他到英国公使馆。他已下了决心,所以他一见我面时也不想和我讨论这个问题。这就足以说明他为什么要我雇多一辆车子的原因了。他的意思是我和他同坐一车,另一车是给他的侍从乘坐。逊帝对我说,他一到了英国公使馆,他就发出告中国人民的通电,说明他每年接受中国政府那四百万元的津贴是一件耻辱的事,他不想无功食禄,徒靡中国人的血汗,同时他也决定放弃他的有名无实的大清皇帝的尊号,即日迁出紫禁城。通电发出之后,他就立即准备一切前往欧洲游历。所以他想打扰英国公使馆一下,让他居住准许他办理这些事情,待各种必要的手续办妥后,他便离开。

我以前曾屡次和您谈到在这一两年之中,我常常和逊帝讨论中国局势的问题,又讨论到他处境的现实问题。就算北京政局上没有什么风浪,逊帝已经是不想久安沉默的了,何况他现在已经不是个孩子,而是一个会思考会作主张的青年。他已经瞧出他这样生活下去是绝不合理的,他如果不改变这环境,他就一日不能安静。

逊帝戏剧化地突然决定抛弃一切尊荣,并不会使我觉得骇异,因为他以前曾和我表示过多少次,所以我恭听之下,也就不会为之愕然,吓到屁急尿流和那班内务府人员一样了。他知道我早已了解他的心事,所以他才推心置腹托我办理。我对逊帝说,如果他在徐总统辞职逃出北京后的第二天,也跟着走到外国公使馆里托庇在外国旗帜之下,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逊帝与总统之间一定有什么阴谋存在,中国人和报纸就会根据这些事情攻击徐世昌,自然也会把逊帝连带在内攻击的。

我进一步向逊帝指出,他要在这个时候做英国公使馆的客人,这个想头是错了。不错,在不久以前,北京附近发生内战,局势的发展,也许对逊帝本身有危险,所以由我去英国使馆办交涉,请他在英使馆作客,英国公使当然乐于答应,但目下的情形与前完全大不相同。逊帝本身并没有什么危险,所以英国公使答应保护自不能成为理由。逊帝说他要利用英国使馆为护符使皇室人员无从阻止他发表通电和出国,如果这是一个理由,照我看来,英国公使一定不肯答应以使馆接待逊帝的。即使英国公使私人愿意这样做,但英国政府也不会让他这样,因为恐怕引起中国人民与政府的反感,认为英国干预人家的内政。我对逊帝说,待我去英国公使馆和阿尔斯顿爵士解决这个问题,在一小时内,我便可以将阿尔斯顿爵士的答复带回来的。不消说,这件事当然办不通的,逊帝只好很勉强的打消此意了。

你也许要想知道为什么逊帝忽然这样急于要放弃他的尊号和民国的优待费。其实他在很久以前就屡次和我讨论到这个问题了。至于他在今日突然要采取行动,照我推想是有三大原因促使他的。

电影《末代皇帝》海报,来自:豆瓣

第一、请让我指出,逊帝是个聪明而有思想的青年,他很留心阅读各种报纸,并细心去观察报纸中那些千差万别的政治言论。他对于现代中国的情形较之一般成年的读者认识得更清楚,所以他对自己的处境,绝不存有幻想。逊帝所知道西方国家的社会情形,比他的师傅们更多,他的师傅尽是读古书出身的翰林,所知者只限于中国文史这方面,但逊帝能拿中国的社会与西方国家的社会作比较,他们却没有这种能力。逊帝对于他的王朝的历史很清楚,能知道其中的兴衰原因,所以他对于中国人发动革命把他的腐败的王朝推翻,并不埋怨,他也曾对我很坦诚地批评慈禧太后等人的昏庸贪污无能。当他在孩提时代,他自然是安于一切帝王的享受,从未想过是谁和当日的临时政府订下了这个优待条件。到了最近这三年,根据我观察所得,逊帝已渐渐感觉到每年拿民国政府一笔巨额津贴而他本人却坐着不做一事,这对他是一个巨大的耻辱。

第二个原因是:逊帝对于宫里的办事人那种腐败程度,已渐发生深恶痛绝之感。他曾对我很愤慨地谈到某些人——他们的名字,我不想在信里写出来——种种蒙蔽浮冒欺骗的情形;他们揩油受贿是绝不会脸红的,而且大小不捐,只要有利可图,无不全力以赴。他曾对我谈到庄和太妃逝世时那种可怕的情形,她一断气,伺候她的太监就把她寝宫所藏的财宝尽行偷去。更使他说到就生气的是当他要惩办那班匪徒之时,王公大臣们纷纷阻止,自然,宫里全部太监也求情,使他不能动手。试想逊帝处在这个环境之下,他有什么自由可以发出通电放弃他的一切权利和虚荣呢?逊帝不愿徒负虚名受民国津贴巨款,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实际上这笔款项是完全归内务府那班人糊里糊涂的赚了去,他何必为他们担起这个责任?

逊帝有一个观感,恰恰和我的也一样,他认为当日代表皇室和民国签订优待条件的人,他们签订此件的真实用意,不在保存皇帝与皇室人员的利益,而是为了他们的利益打算,有了这个优待条件,宫里的办事人便可以继续过着他们的奢侈生活,不必出来到社会上找寻职业了。我过去三年中,在紫禁城里所观察的种种情形,证实他们绝不为逊帝的福利着想,而只是为私人的利益打算。无疑地,宫里的人是绝对希望逊帝活着的,如果一旦逊帝死去,他们便会陷入经济的窘境,只要逊帝一天活着,他们便满足,至于逊帝的健康以及其他,他们满不在乎。例如去年逊帝患近视症,假如不是我以辞职要挟,内务府大臣们还不肯让我带外国眼科专家入宫为逊帝检查哩!

第三个原因也许是逊帝鉴于中国的议院在不久的将来就要恢复了,激烈派的议员,会提出关于取消优待清室的问题。所以他为了“面子”起见,不如自己先来个行动,反觉得大方。

除了上述三大原因外,我还要提出第四个原因。我曾向逊帝的首席师傅陈宝琛提到逊帝所处的环境对他智力和体力的健康有恶影响,因此陈宝琛就安慰逊帝,说什么历代的皇帝皆与人隔绝,他们要受种种拘束,行动不能自由等等。逊帝对他道:“可不是,他们是有实权的名副其实的皇帝,所以就要受做皇帝的规矩束缚和限制。虽然行动上少些自由,但他们却有皇帝具备的实权,可以补偿损失。我呢,只是一个空头皇帝,徒拥尊号,我的百姓就是太监和一些所谓宫内的大臣,甚至我在我管辖的宫廷里要做一些合理的事情,我平时不敢信任和鄙视的人民往往反对和破坏。”

我向逊帝指出一件事情,也是使他暂时打消此举的一个原因。我说,中华民国现在还未有国会(在目前甚至也没有总统),没有一个机关可以接受他放弃的各种权利的。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我尚未提及的,那就是几个月前我对您和刘健之(译注:刘健之原文作 Liu Chien-Chih ,为李经迈的亲戚,健之是安徽庐江人,父亲刘秉璋,官至四川总督,与李鸿章关系极深。溥仪《我的前半生》第一集第 151 页说,他请李经迈主持清理财产事情,李不肯到北京,只推荐了他一位姓刘的亲戚代替他。这个姓刘的干了不过三个月,就请了长假回上海去了。)说过,逊帝曾对我说,他要放弃民国的优待费,您叫我对逊帝说,除非他对皇室的财政情形全盘调查详细之后才可以这样做,否则将对己不利。

我们须知道,皇家那班办事官员多年来的种种作弊和蒙混,到今已十二年了,在目前,我们很不容易知道皇室共有多少财产。因此,我们为逊帝的利益打算,似乎不应放弃民国政府的优待费,等到皇室财产彻底清查之后,有一篇详细账目,哪些财产仍为逊帝所有,他可以靠这些入息而生活无缺,到那时才放弃未迟。经过劝告之后,逊帝同意组织一个特别委员会,负责清理皇家财产。这个机构,自然不能让内务府各官员参加,非找个外边能负责的人来担任不可。我建议最好委派阁下与刘健之先生做这个委员会的委员,逊帝认为我这个建议很好,他同意了,他还很高兴地表示他对阁下极端信任,并愿意封阁下为“太傅”,提高阁下在紫禁城中的地位,可以随时见驾。这个建议,紫禁城里那班官员是竭力反对的,但逊帝坚持要这样做。他召见内务府大臣很坦白地对他们说,并叫他们转告摄政王,他不再是他们的傀儡了,他要自作主张。逊帝对那班大臣所说的一番话(后来给我看他的训示的草稿),他们也许一生都不会忘记的。

提到皇室的财政问题,我想促请阁下注意一事,因为阁下将是该未来的委员会一个有力量的人,所以阁下就要和民国政府弄清楚哪一些是属于皇室的可以移动的财产,这些财产逊帝有绝对主权可以使用的。假如阁下留心一下近数月来的北京报纸,便会发现它们不时登载有关宫廷出卖某些宝物的新闻。已经有人提出反对紫禁城此种举动了,他们的理由是这些宝物完全属于国家所有,逊帝无权将它变卖。今日的《顺天时报》登载一个消息,据说近日紫禁城将一批贵重物品送入某外国银行,由“某外国人”居间,将之出卖,如果成为事实,则“此无价之宝将不复为中国所有矣”云云。

逊帝本人对我说,《顺天时报》所载的那一段新闻,大体上是正确的,不过,如果暗示“某外国人”是我,那就大错特错了。因此,我想阁下必会同意我的观念,这件事关系逊帝与皇族甚大,阁下应要早日与民国政府弄清这件事情,划分清楚哪些皇室财产属中国政府,哪些属于清室和皇族。

刘健之先生和我谈及这些事情,他认为逊帝不必放弃民国的优待条件和尊号。如果逊帝决心要放弃优待条件,那么,他在目前至少要保留着尊号。在您给我的一封信中,您也持此意见。然而我似乎未能与阁下的意见相同。根据我的看法,解散紫禁城的整个组织及其一切,这才是对逊帝本人有利的事情。我们看得很清楚,逊帝一日不放弃民国政府准许他拥有的那个空头尊号,自然就有一大批人为其本身利益所驱使死要维持着一个有名无实的朝廷和一个皇室。其结果当然是逊帝要继续过着那种虚伪的生活,拿出他个人所有的少量私产来和这班自私自利的人享用。如果您仍然认为他非拥有这个空头尊号不足以壮观瞻或对他的祖宗有愧,对不起,我恐怕未能与阁下的意见相同。逊帝一日拥其虚衔仍住在紫禁城里称孤道寡,中国的激烈派报纸就一日不停其攻击。中国人民见他退位之后,仍然拥有一切皇帝排场倒也没有什么表示,他在紫禁城里封官赐爵,民国政府也像没有这回事似的并不干涉。可是在外国人看来,他不过是一个已经退位的皇帝而已,与其他退位的皇帝在本质上没有丝毫差别。他在外国人的心目中,只是一个退位的皇帝,他们在闲谈或在文字上提到逊帝,也是这个概念,并不把他当作今皇帝看待。所以,他放弃这个空头尊号,在外国人面前绝不会失去“面子”。从外国人的观点来说,他现在是一个退位的皇帝,他放弃了尊号之后,他仍然是中国的退位皇帝。

庄士敦谨上

1922 年 6 月 8 日北京

题图为电影《末代皇帝》剧照,来自:豆瓣


我们还有另一个应用,会在上面更新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