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2019年10月新番《花牌情缘 第三季》?

虽然隔了6年,花牌情缘终于再次迎来了动画的续作。这次三期动画的班底可谓是原汁原味,主创阵容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即使是主题曲歌手也一如既往的找到了99RadioService,跨越了8年99RadioService还在为花牌情缘献唱,属实是铁杆老伙伴。加上三期动画的开头情节完全紧接着二期动画的结局,所以花牌三期没有让粉丝感到太多的陌生感,反而像是与一位多年老朋友偶然而悄悄的久别重逢。

或许很多人已经忘记了二期的故事里,在这里稍微介绍一下。大概就是高中一个大赛过后,千早手伤了,然后住院一段时间后,樱泽老师(女王候补)邀请千早来富士琦合宿一起练歌牌,于是便开始了三期的故事。目前的故事展开还是一如既往的味道,叙事节奏也较快,三集里分别交代了千早的合宿经历与下一个比赛的开幕,还是围绕着歌牌竞技这一运动为核心,去呈现以歌牌结识的人们的情感与羁绊。一期二期的主要角色(伙伴与对手)都悉数登场刷脸,作为一个时隔如此多年的续作,能在两集里紧密安排勾起观众对许多角色的印象,顺带帮助观众回忆起旧作的故事,还是挺明智的做法。

话说回来,花牌情缘作为一部“少女向中最热血的体育番,体育向中最细腻的少女番”,能时隔如此多年出了长达70+集的动画企划,已经证明了这部作品出色的魅力。花牌情缘的题材核心是“歌牌”,其实这部作品里面的并非花牌,而是歌留多(即歌牌),只是当初台湾翻译成花牌然后就这样错误的流传下来了,大家也懒得改,这个翻译相关的事情知道一下就好,没必要深究,怎么叫的顺口怎么来。

说起歌牌,这是一个非常传统的日本本土文化。但其实,在如今这个时代这种以日本本土文化做核心的题材是很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太小众”。当今日本深夜动画主要输出面向是海外输出,国家文化的差异很难让海外的观众感受这种日本本土文化的魅力,因此要做这种题材的动画,如何展现出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让观众感到乐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作品都进行过尝试,效果也有好有坏。比如在细田守的《夏日大作战》里,就出现了真正的花牌,细田守将电子游戏与花牌进行了融合,拍出非常有趣的一个片段

在2012年TYO也曾制作过一部以歌牌的文化背景“百人一首”为核心题材的动画,那就是改编自杉田圭的同名漫画《超译百人一首 歌之恋》,动画以类似说书人说书的形式,将百人一首的创作背景与其部分故事演绎出来,主要舞台设置在江户时代与镰仓时代,但由于完全没有接轨于潮流文化,导致作品与观众的距离太远了,平铺直白的叙事与简陋的制作更是雪上加霜,导致了歌之恋的失败。

花牌情缘却是有着许多喜闻乐见的要素,从最开始的千早-新-太一“三角关系”的设定便让cp党乐此不彼,包括后来引入大量新角色之间也充满着“cp斗争”。与此同时,现实背景的舞台更接近于观众,但对于歌牌与百人一首的魅力的还原却十分严谨——花牌情缘的故事里夹杂了不少对于百人一首故事的介绍,也呈现出了不同角色对其情感的细细品味,制作方更是对歌牌竞技的传统文化细节进行了极为细致的还原,除了服饰与场地等显而易见的还原之外,还包括了不同读手读牌的发音,歌牌的技巧等极为细节的还原

同时madhouse本身就是以培养顶尖演出家出名的制作公司,浅香守生为花牌情缘的贡献更是居功至伟。浅香守生本来就是做少女漫改的老手,非常善于使用周围的场景与物件,漫画式背景以及光影等元素进行室内演出。在第二集的最后,桌子君输掉比赛后强烈的自责,不停的大力拍打自己的脸,同时进行着大量自我批评的心理活动。动画将其每一段心理活动配以一个相应的画面,动画将其心理活动配以相应的画面,嵌入在不停闪烁的巴掌之中,长达一分钟

在配以拍打声效长达一分钟的自责之后,一双小手轻轻的抱住的桌子君的双脸,这时候桌子君的造型(简化为线条)与双手/背景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

接下来便是通过强烈的曝光效果营造温暖的氛围

整个片段配合声优的演出可谓一气呵成,对于情绪的调动达到了很出色的效果

这正是这三集来我最喜欢的片段,却也是花牌情缘一直都不缺少的片段

能把各种各样的温暖,真挚的情感,融入了传统文化之中,却做得感人又热血,正是我喜欢花牌情缘的原因吧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星象馆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7 个回答,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