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纳德拿下2014年总决赛MVP那年,总决赛对位了当时已奠定地位的勒布朗,西部决赛,对位的是那年常规赛MVP杜兰特。那时莱纳德甚至自己还没进全明星,于当时的他而言,算是下克上了?
这种事,帕克和吉诺比利也很熟悉。
托尼·帕克2003年二年级时,西部决赛跨过了斯蒂夫·纳什,总决赛面对杰森·基德,拿到了自己第一个总冠军。两年后,他跨过常规赛MVP纳什,面对前任总决赛MVP比卢普斯,拿到自己第二个总冠军。又两年后,他又过了纳什与德隆。一年后,他在七场决战中跨过了克里斯·保罗。到2012年,他又一次击败保罗,面对拉塞尔·威斯布鲁克。一年后,他在西部半决赛,面对斯蒂芬·库里。好像,哪个人咖位都比他大?

马努·吉诺比利新秀年就在西部半决赛对位过科比·布莱恩特。三年级他面对雷·阿伦和乔·约翰逊,总决赛面对汉密尔顿。2012年他面对哈登时,仿佛遇到另一个自己。然后2013和2014年,两届总决赛,他都得遇到韦德。

这么说吧:帕克和吉诺比利加起来也就八次全明星,也就比乔·约翰逊多一次。如果他俩拥有无限开火权,也许能多进几次全明星?咖位能够更高些?但那不太会发生,因为如上所述,他们在圣安东尼奥马刺。他俩的马刺生涯,单看自己,倒还罢了;看他们对位过的对手,才有意思。
科比和马刺斗了一辈子。鲨鱼和马刺斗了一辈子。基德被马刺毁了第二次总冠军机会。纳什直到2010年才算过了马刺出了一口恶气。保罗生涯巅峰的2008年被马刺第七场按住。德克被马刺憋气过许多次,当然赢过,但那也是2006年七场险胜。勒布朗的第一次总冠军机会遭遇了“未来属于你”,他2013年拿到第二个总冠军,也多少得感谢雷·阿伦那个夺命三分球,可是下一年,马刺就给了他不太好的回忆。杜兰特的MVP赛季是被马刺宣告终止的。那么多年,马刺是那么多球星,试图翻越的一座山。它不算高,也会让你翻越它,但它连绵不绝。就像帕克和吉诺比利的职业生涯。就像邓肯的职业生涯。
帕克在30岁到31岁那两年,常规赛MVP选票进了前六,进了NBA年度二阵。不是他大器晚成,更多是因为那时候,邓肯和吉诺比利都过了35岁,莱纳德还小,马刺需要他站出来了。就像之前,2008-09季,他可以场均51%的命中率得到22分7助攻似的:对帕克而言,只要给他无限开火权,他大概打得出场均25分8助攻的赛季?但在马刺,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吉诺比利一辈子只有过两次全明星。但他生涯的各种高阶数据吓得死人,看过他打球(而非数据)的更明白他的可怕之处。但他除了2004-05季和2010-11季之外,永远是第六人。2006-07季春天,当波波维奇觉得难以开口时,反倒是他主动跟波波维奇提要回替补席的。

邓肯有对手吗?其实是有的。乔丹退役后的九年,马刺拿走了四个冠军。确切说,是邓肯和鲨鱼各拿了四个冠军。他俩各拿了三个总决赛MVP,连收尾方式都一样:2006年,老去的鲨鱼帮着韦德拿了总决赛MVP;一年后,足底筋膜炎的邓肯帮着帕克拿了总决赛MVP。从结果来看,鲨鱼vs邓肯才是1999-2007的主轴。期间他们对决了无数次。但为什么他俩始终不像伯德vs魔术师(只在总决赛相遇三次)那么热门?甚至不如23vs24这种根本没影的对决,那么脍炙人口?因为他俩是巨人,巨人嘛,卖点要差一些。

更多是因为,邓肯在马刺。马刺的任何单个球员,似乎都无法和其他人成为宿敌。就像我们不会说2003年总决赛是基德对决帕克,2005年总决赛是汉密尔顿对决吉诺比利,2014年总决赛是勒布朗对决莱纳德似的。作为其他球队明星们对手的,始终是马刺。因为在马刺体系里,没有个人,只有团队。银白与黑影的沙漠之海淹没了一切。
所以,描述帕克,单他自己是不够的。基德、纳什、德隆、昌西、保罗、威少爷、库里……这些对手咖位好像都比他大,但他都赢过——虽然未必全是他的功劳。
在对手的眼里,作为对手的帕克,应该也很恼人吧?
话说,我一直不觉得帕克是辆跑车。
在我看来,威斯布鲁克、罗斯和沃尔他们才是跑车,也包括没增重的勒布朗:电闪雷鸣,风驰电掣。
托尼·帕克,除了Parker这个名字可以跟泊车挂上点意思外,更像一辆法国人喜欢的场地自行车。
在巴黎,尤其是小巴黎,汽车经常会被堵住,跑车也没有用武之地。凯旋门附近常有法拉利之类豪车出没,但堵住了也就没法子。
反而是自行车,游刃有余地一个变向,过去了。
这就是帕克给人的感觉。
斯蒂夫·纳什说过,自己与其说是快,不如说是敏捷和平衡——他的灵动,也就在于此。
作为他的老对手,帕克也可以这么描述。
入行头两年,帕克经常会被波波维奇骂:也难怪,毕竟当时马刺后场都是群而立之年的老头子,只有他一个人未满20。与此同时,帕克却依然勤谨好学。他不惧怕老头子的追骂,还时不常跑回去问教练:
“我又做错什么了吗?”
那时他不太会投篮,罚球也一般。一年级时,他的命中率只有42%,3到10英尺命中率只有25%,10到16英尺命中率25%。他经常慌乱,自己扎到人堆里,罚球命中率只有68%。
然后,二年级,他的命中率到了46%,罚球命中率76%,袭篮命中率65%,3到10尺命中率到了可怕的51%——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的小抛射。这年他成了冠军后卫,也是一支总冠军球队的第二得分手。
五年级时,他24岁,场均19分6助攻成为马刺常规赛第一得分手,命中率是可怖的55%。从这年开始,他的中距离几乎已没了死角。奇普·英格兰杰教练是这么教他投篮的:
“我发现他的抛射手感无与伦比,所以我试图教导他,就用抛射的手法来中投好了——只是姿势稍微变一变。”
2006、2009、2011-14,他都是马刺的得分王。
我换个角度吧:
2006、2012和2014是马刺队史胜率第二、三、四个赛季,2011胜率排队史第七。
即,队史胜率前七的赛季,有四个赛季,帕克是球队得分王。
但他明明不是个伟大的组织者?
那,是这样的。
首先,帕克是个卓越又合理的攻击手:生涯命中率49%。当然,他没啥三分球,但他从不尝试他不擅长的东西。
他不去背身单挑,不会强投三分。他也基本不玩强行超车,不去直线强突。
总而言之:他不跟人飙车。
托尼·帕克很机敏。他持球单挑时,总是对准对手的前脚进攻。他不会顺着对手给的途径突破,而永远逼对手转身。他会直起腰一个急停,看清对手的站位,然后一个in out,或者一个变向,幅度不用大,但是流畅而快速。
他可以在一个跳步中手眼和膝腿朝向不同的方向,就像自行车前轮转弯似的。
他不是最快,但在低重心时,他能保持一种奇怪的平衡:腰腹核心力量的控制,保证他的协调性。
别的车过弯也许要尘烟飞舞、强行漂移,他就是一打龙头转弯的事。

另一方面,帕克(和吉诺比利)都有寻找空间的神奇嗅觉。吉诺比利是施展自己的巨大步幅,帕克则是利用细碎的变向和急停。如果说吉诺比利是经常骑车低头刮擦冲刺那类,帕克就是小轮横摆的架势。
吉诺比利追求的是“超出你一个身位挂着你投篮”,帕克却是“绕过你,到另一侧去上篮”。
吉诺比利擅长的是欧洲步,大幅度变向过人,帕克却是变幻不定:跳步、跨步、转身。

但与此同时,帕克不做自己份外的事。
他的组织破坏力当然不及威少爷、哈登和沃尔,但他也没这几位持球多。他乐意给出球权,与此同时,生涯7036次助攻,只有1352次传球失误(威少爷是生涯6897次助攻,1798次传球失误)。
就像他不强投三分似的:他很少踩油门。他一直踩着自行车在人流中穿梭。他像一个环法赛选手一样坚持,然后打了1254场常规赛。
以及史上季后赛得分第十,身后是伯德、哈弗里切克、大梦、魔术师和德克。
可是即便在2011-14年间他生涯巅峰期,也很少有人指出“喂喂他可是一个60胜总冠军球队的得分王+助攻王啊!”
在这个时代,要找到一个如此能得分(能力)却又肯依从全队(欲望)的后卫,好像越来越难了?
他在2006年成了球队得分王和全明星,2007年成为总决赛MVP后,依然不介意在两年后成为球队第三号攻击手(还落后于第六人吉诺比利)。他拿总决赛MVP那年薪水是945万。最高一年年薪是在马刺最后一年的1545万——那年他的后辈康利是2853万。
帕克有许多的缺点,但那些缺点最后也没阻碍他为马刺拿下四个冠军。
今年夏天他说要退役时,并不认为自己就此不能打球了。只是,“我不再能扮演托尼·帕克了,也无法再夺冠了。”
扮演托尼·帕克的意思,大概就是:策动挡拆、随心所欲的上篮、在马刺最后一年,他还是在篮下有63%的命中率(34%的投篮是篮下进攻),在三分线内可以无死角得手,二分球命中率48%。以及,争取冠军。
今夏跟马克·斯皮尔斯说话时,他说,在马刺17年,每年季初,他都认为,马刺是有机会夺冠的。所以他去到黄蜂后,虽然待遇很好,但是:
“感受非常奇怪,我打篮球的每天都是为了胜利。在法国国家队,我们为了金牌奋战;在马刺则是为了夺冠。如果不能为冠军而战,那为何要比赛呢?”
他们几个人其实都这样:本体数据不显,因为一切都倾注在赢球之中。只有作为他们的对手,才觉得可怕:因为世界记不住他们的数据,但对手会记得输给他们的经历。
所以,最后,当托尼·帕克无法再扮演托尼·帕克时,他退役了。
我自己手头统计的,不一定对:
托尼·帕克NBA常规赛赢了835场比赛,史上第八(后面是科比的825场)。
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成为托尼·帕克——想尽一切办法赢球的那个人。
补充一句,给诸位在我这里嚷嚷要文的诸位:
莫雷的事,我前天就在公号写过了。
麻烦移步去那儿,别在马刺话题下念叨火箭,好吗?
https://mp.weixin.qq.com/s/CHDVuTIY_vAItki2AFMavg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张佳玮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